上善若水作文(2)
时间: 12-19
栏目:话题作文
篇六: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
我叫精卫,炎帝之女,葬身东海.我从未想过,那瓦蓝瓦蓝的海水下掩盖的会是怎样的狰狞可怖.海水将我卷入暗涌,所有的浪铺天盖地的向我呼啸而来.我拼命挣扎却总有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牢牢缚住,直至海水将我一点点吞噬.那是命运之手吗?不!我不甘心! 我不甘心就那样在海里沉沉睡去.我恨那海,是它夺走了我的生命,让我丧失了感受美好的能力.我凝集身上所有力量,使精魂化成一只鸟,衔西山之石,以填东海.我相信势必有一天,我会将这害人匪浅的海填满,我要使这世上的水干涸竭尽.
夜,风凉,风拂在我的羽毛上。月光淡淡,一笼轻愁散落,星儿细细碎碎散落在黑绸的天幕,映在水面,一双双眼睛将我的一举一动悉数尽收.海是倒过来的天,湛蓝澄澈,却又多一种深邃的力量.我看下去,一眼望不到底,将我牢牢吸住,再别不开目光.我困惑,这还是当初将我毁灭的海吗?
万千年来,所见的一幕幕画面在脑海反反复复上映,左右着我不安的灵魂,有一种意识成形,抽丝剥茧着当初的恨意。但那翻涌的海浪却始终让我忘不了,立下的誓言刻在心口隐隐作痛,我终于被困得不知道成为什么了。
春秋,一位须眉白发的老者行至水处,若有所思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一直在寻找答案,真如他所言?
处处都有道路,水避高趋低,拐弯的地方旋而流,方折的地方曲而进, 不是只会一味冒进,懂得屈伸。它洗净所有污秽,仍澄澈依旧,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它包容着天下的一切,默默承受着所有,这一种宽容使我动容,使我幡然醒悟。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是像水的善行一样吧。
战国,一男子孑然而立,颜色憔悴,形容枯稿,却仍掩不了剑眉星目,熠熠生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说罢,此男子决然一跃,葬身浩浩江水之中。
这水有如此魅力使得屈原认它为灵魂最后的归宿,真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我的尸身长眠于水中,留得清白,避了尘埃,这何尝不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我不再为葬身东海而感到悲戚,反之,我更因此感到骄傲。对这海水,之前的恨再无法生起,更多了一分敬畏。从前的誓言仍铭记于心,我从未忘记,我只是换了一种心情同大海博斗!
篇七: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先哲自远古传来的不息吟哦,飘舞在五千年的岁月天空,划出一抹令人感动的清泪。上善是善的本性,没有什么理由,也不为什么所改变。上善若水,对投之其中的污秽只是报以清澈的浸润。
生活悲喜参半,人生前路漫漫,而绵延其中传播感到的正是上善的人们。他们从来都是岁月长河中的温美珍珠,夜幕星辰中的闪耀光华,他们是美好而快乐的一群!
佛经上生说过一个故事:一个人看到一只蝎子落到了开水中,便伸手去救它,却不想被它蛰了一下,第二次去救,又被蛰了一下,直到第三次,终于救出了这只蝎子,人们便问他,为什么要救这只蝎子呢?他笑笑说,蛰人是蝎子的本性,而善良却是人的天性,我又怎么不去救它?善为天性,佛陀不为过也!
保持自己善的本性,不仅为周围的世界带来了和谐,同样会给自己带来幸福。
矮小瘦弱的特蕾莎修女,用她并不硬实的肩膀为需要帮助的人撑起了一片人性的天空,她用一生的奋斗和热情诠释着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上善若水.而对这种善良所回应的是那临去人眼中充满幸福的光辉,是一个个真正体味到爱与善良的灵魂,是生命最后也是最纯粹的清澈的信任。
特蕾莎修女是美丽的,当然,也诚如她自己所言:“我是幸福的!”
我想给本性的善良找一个合适的载体,便想到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瀑垂下的紫藤萝幽香,点点洒在心灵海洋上般的白色花蕊,流动般温润而深深的紫色,是一抹不会消逝的温柔,是这样的,上善若水,正是紫藤萝般的善良。
那一群纯净,犀利,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街上,仿佛一帘瀑布,洒下一片紫藤萝般的善良!
篇八:上善若水
善若温柔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了一个季节的葱郁;善若清爽甘霖,轻盈细腻地描绘出一片友谊的晴丽;善若明朗晨风,云淡风轻地升腾起一个灵魂的至美。
善更似轻快的流水,淡然无痕地演绎出人性的力量。
古人有云:上善若水,以柔克刚。
水无常态,涓涓而流,任何险阻都无法怯其步伐。纵然是巨石,亦被磨平。而善又何尝不是如此?善无固形,流动活泼,穿越时空的界限给人以心灵的抚慰,令人感悟人性的氤氲芳香。
积水成渊,积善成德。水不让流成其深,善不择人成其博。水是磅礴的,从不蔑视一滴雨水一朵浪花一泓清泉的渺小,纵然是浊水亦虚怀容纳,濯洗成清流;善是大气的,从不轻视任何尘埃任何生命任何灵魂,纵然是无知亦虚怀谅解,洗净棋污浊。
水与善有着至合的共性。似雪中傲风欺霜的腊梅般高贵,似荒原中挺立的白杨般有着声明的韧性,似沉默了千年的火山凝聚着震天的内力。
老子有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若水之善,其内涵的蕴力是无穷的。善比拳头更能轻易地打开人的心扉。曾在《读者》中见到的小故事:歹徒越狱,一路作案。途中,奋不顾身地救起溺水女孩。小女孩噙着泪水,轻轻地吻了他额头――叔叔,你像天国的爸爸一样是个好人。一瞬间,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选择了回头――善的力量让人叹为观止。
赠人以花,手有余香;赠人以善,心有余温。若要除去旷野的杂草,那就在上面种上鲜花;若要排除灵魂的纷忧,则用上善去占据它。施人与善,自己却得到了快乐。而生命,难道还有比快乐更强大的慰藉吗?难道还有比沐浴在欣善中更心旷神怡的享受吗?
滴水可以穿石,上善则能融化人们心灵的寒冬。大自然水滴石穿的鬼斧神工在引人惊叹的同时,亦予人以至善的启示。将善溶入生命的河流中,随着岁月吞吐千年。
上善若水,在夕阳的余晖中奔泻,夜的巨手迫不及待地伸进河流的刹那,历史的污浊洗净了,灵魂的纷忧淡化了,沉默下来的是人性的久远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