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余地为题的作文
“你愿意照顾他一生一世,不论生老病死,永不离弃吗?”
“我愿意。”
神圣的时刻,留下坚定的承诺,坚定得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这一定会令你心潮起伏。事实是残酷的,“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不知照出了多少负心汉、怨情女的原形。这恰恰印证了:没有余地的坚决易于折断;人生,就得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谁不想拥有“两肋插刀”的朋友?然而完美的友情只适宜制成展览的标本,却已没有温热的血肉与绵长的呼吸。给现实中友情留一些余地吧,不要用“完美好友”的标准将现实中的朋友全部“杀”死。幸福时,请别指望朋友一定与你“同甘”,说不定他心里面有点发酸;不幸时,也别指望朋友一定和你“共苦”,说不定他内心正发生冲突。他肯定没有电影里“士为知己者死”的发哥那么酷,但还是请你把他留在好友名单里吧。也许他请客时能够想起你,也许他常邀你一起来唱K;或者他心情烦闷时装作不经意给你打个电话,把你当作“垃圾桶”。这许多的点点滴滴,一样地回味深长。给所有不完美的友谊留下余地,也就给生活留下许多乐趣。
谁不想拥有完美无瑕的爱人?然而“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之类男女主角就如同天空中的飞鱼,他们只在童话里出没。请给现实中的爱情留一点余地吧,不要轻易将它扼杀。虽然你希望对方很爱你,但不要逼他加上“一万年”,因为婚姻也有可能变成无期的刑罚。虽然你希望对方能给你更多快乐,但不要逼他承诺“永远都幸福”,否则你会为他撒的这个弥天大谎而烦恼不已。是的,你更喜欢《人鬼情末了》或是《泰坦尼克号》里感天动地的剧情,但也请你对他“有一天有了大肚腩”渐渐释然,或者对她“有一天成了黄脸婆”心平气和。平平淡淡也好,小打小闹也好,只要还能一起过,就得好好地把日子过下去。也许不小心就过了一辈子,就成就了你们的地久天长。给爱情留一些余地,让它可以在世俗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
谁不想拥有不同凡响的影响力?然而,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也不是每个士兵都能当上将军。给生活留一点余地吧。不要强迫自己要多么强悍,哭泣并不是一种罪;不要假定自己多么优秀,老端着一副架子那该有多累;更不要幻想“会当凌绝顶”该多么风骚,说不定你已错过了一路上的春光明媚。给生活留一点余地,让自己走得从容些,活得舒坦些,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也许,留有余地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但它更真实,更有韧性,更经得起折腾,因而也更适合所有“有了阳光就灿烂”的普通人。
其实对于普通人人而言,开头的对白,仅仅是剧情的需要,而非现实之必需。
“蛋糕,我要吃。”好友施施望着我手中的蛋糕,不由得两眼发亮。
我有些犹豫,呆望着手中的蛋糕,心中有些慌,这被我吃过,给还是不给呢?
思索良久,望着她期盼的脸,有些歉意说:“但我吃过了!”
“怕什么!”她说着,径直从我手上掰了一块丢到嘴里。我看着,有些不知所措,她看着我笑了。
“又发愣了。我们都是女生,这样做有什么不行,又不是跟一个男生这样!”她笑得更欢了。
是啊!自从进了初中,就发生了许多让我惊奇的的事情。女生之间的互换东西,甚至换吃的,却仍让我不适应。
关系再好,但吃的食物还是应讲点干净吧!
心里胡乱想着,连往日美味可口的蛋糕,但如今吃在口里却觉得如同嚼蜡。
我闷闷地走在放学的路上,天空阴沉沉的,似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欣儿,怎么了?”刚一回家,奶奶看着我,关心地问。
“没事。”我笑笑望着她。“今天在学校还愉快吗?”“还行!”我回答得有些无力。
“奶奶你在干什么?”我望着她的背影,好奇地问。
“在倒蜂蜜,”她笑了,“我哥哥新产的哦!”她朝我炫耀到。
“太好了,我要喝!”望着蜂蜜我禁不由自主地舔了舔我的嘴唇。
“咦,怎么没装满?”我好奇地问着。“蜂蜜在被封闭的环境里会比原来装进去得更多。满了则会溢出来,岂不浪费了!”奶奶笑着解释着。
哦!我的心中顿然开阔,原来人与人之间交往亦如此,不要忘了给自己也给他人留有余地。
小时候,看到奶奶种豆子,总要挖一个深深的坑,那时候很不理解,豆子那么小,为什么要挖那么大的坑呢?
奶奶说,那是为了给豆子喘气的空间。
当时并不理解奶奶的话,后来才逐渐明白,那是奶奶给豆子留的“余地”。奶奶希望豆子能在更广阔的空间生长,希望自己的豆子能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大的果。
或许,种豆子就像奶奶“种下”爸爸一样,给予他广阔的空间,盼望他飞得高远。
原来,余地就是一种希望。
一个千万富翁在谈到自己的致富路时,说自己总会留一点余地,留一条退路,自己不能保证次次成功,失败的时候,幸好,自己还有退路。
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奔跑、奋斗、争取,一哄而上,当遇到巨大阻碍物时,有些人过去了,但更多的人则是被“打回原形”。如果我们给自己留一点余地,或许,我们可以更好地通过这扇大门。
原来,余地就是一种退路。
我们似乎总是这样,不容许自己的内心有一丝空白。我们害怕孤独,不断说服自己摆脱孤独。我们渴望拥有一个充实的心灵。
于是,我们学会了填补。填补内心的空白,填补内心的缺失。
于是,整个心被塞得满满的,我们却又突然感觉到了压力与力不从心。
于是,我们选择了后退与放弃。
其实,余地,更是一种态度。
我们的生活免不了有压力,就让它来激发我们内在的潜质吧;我们的生活不能有令人窒息的压力,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学会自我调适,为自己绷紧的心弦留一点喘息的余地,当挫折失败猝不及防地降临,那块小小的余地就是我们的天堂,让天使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
生命,就像一杯水,我们从水中饮入了生活。一杯水倒得太满,容易溢出,承担着满满一杯,随时担心水是否会溢出。
如果,我们给这杯水留一点余地,如果给生命留一点余地,或许,我们的希望不会泼洒掉,老子不是说过“大成若缺,大盈若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