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事作文范文
我的手已经伸进了口袋,我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小本子,捏紧,慢慢抽出来,慢慢……讲台上一双鹰眼向我扫射过来,冷峻而严厉。对峙了几秒钟之后,我又把本子轻轻塞回去。
试卷上就剩下最后一个大题了,醒目的空白,让人窒息的紧张。我知道,只要拿出那个小本子,12分我就能轻而易举得到,我就能击败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王一鸣。
我看到王一鸣的手伸向裤腿,挽起的裤腿里有一部手机。他在观察,在寻找时机,在等待那只老鹰转身的一瞬。
这道题我必须做出来,我必须考好。如果我成了第一,那就意味着,我可以拥有妈妈承诺过的手机。为了它,我必须冒险。我再一次将手伸进了口袋,左右看了一下,装作轻松地打了一个哈欠,我看到老师正在盯着王一鸣,也许这就是我唯一的机会。
是的,我再也无法忍受没有手机的屈辱。周围所有的同学都有手机,都是好几千块的。他们跟我要手机号,我说我不喜欢手机。贫穷像一根刺紧紧插在我的胸口,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我不能忍受的还有妈妈的唠叨,我就没听到过她一次的表扬。我全部的忍耐力都来自于父亲。他一直在工地拼命,每次回家都要带礼物给我,微笑地看着我,仿佛永远都不会疲倦和悲伤。就算为了父亲,我也要做对这道题,我要成为第一。
我的手已经把本子完全掏出了口袋,我用手掌遮掩着它,就像保护着救命的神符。我知道,只要那个老鹰一样的老师稍微转过身去,我就能准确地把本子翻到我想要的那一页。我用余光观察着他,他坐在讲台旁边,好像已经完全遗忘了我。这时候他打了一个哈欠,眼睛在一瞬间闭上了,我快速出手,一下子将本子翻到了那一页,心理扑腾扑腾乱跳。这时候,王一鸣歪着头看了我一眼,那目光充满了讽刺,好像说:瞧,你连作弊都是那么笨。
讲台上的鹰忽然站了起来,吓出我一身冷汗。他轻描淡写地看了我一眼,说道:“希望同学们遵守考试纪律,诚实考试,不要抱侥幸心理。”
我赶紧合上了本子,将它放在屁股底下。我恨自己胆怯,恨自己无能。时间眼看就过去了,怎么办?就这么算了?不甘心啊,我怎么向妈妈交待?怎么面对父亲?
说到父亲,我也不是没有意见。他曾经捡到了一个提包,里面装了一万多元现金和银行卡,他愣是想方设法还给了人家,还花掉了自己十几块钱的车费。我敬佩他,但是我觉得一万元对富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损失。但是父亲却说:有比钱更重要的事。什么会比钱更重要?道德?荣誉称号?电视台的采访?冥冥之中,我隐隐地感到一些愧疚,不得不说,爸爸的人品那是响当当地。作为他的孩子,我当然不能给他丢脸。但是,如果被抓住了,那我就没脸见父亲了,我在班上也会名誉扫地。怎么办?抄,还是不抄?
我看到王一鸣已经低头看手机了,时间只剩下十几分钟,再不下手,就没机会了,我毫不犹豫地把本子拖了出来。
这时候,老师从讲台上站起来,慢慢走向我,我已经魂飞魄散。他经过我的身边,对我微微一笑,转到王一鸣那里,从他衣服里拿出手机。我看到王一鸣已经彻底瘫了。
我最终还是放弃了作弊的打算。爸爸是对的,生活中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比起手机、金钱、成绩,也许真诚、真实更值得我去珍惜。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考试,我涉险过关。
身处当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的时代,大家都在努力地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把文凭当作目的,难免耍点小聪明,作弊、抄袭;把人脉当作目的,自然要吃吃喝喝,拉拉扯扯;把往上爬当作目的,不得不察言观色,揣摩上意,投其所好,阿谀奉承;把发财当作目的,不顾以身试法,火中取粟,铤而走险……
然而,亲,您却忘记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守住人生的底线。
王蒙有篇以此为题的散文,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摘录一段与您共享:“老子讲的无为实在是深刻极了美妙极了,那是因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轻举妄为、胡作非为、无效劳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自讨苦吃的‘为’太多太多了。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大贡献、大创造、大德行、大智慧,但我们至少可以尽量少做那种连常识都违背了的坏事与蠢事。”
遗憾的是我们正在以“身不由己”等各种口实把那些违背了常识的“坏事与蠢事”当作“重要的事情”在做。这些“重要的事情”让你压力山大、心力交瘁、损坏健康、陷入迷茫甚至自毁前程。有位贪官在面对法律审判时黯然地说:“如果现在能让我过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该多好啊!”可是一切都为时过晚了。试想,“如不投机取巧,不感情用事,不忽冷忽热,不滥发脾气,不标榜自己,不整人害人,不算计得过于精明,不预报自己即将取得惊人成就”(王蒙语),或许你的人生会一直平平淡淡却充满着天伦之乐的温馨和坦然的祥和;或许,你经过生活的磨炼和职业的压力之后,由沙子变成了珍珠,由石墨变成了钻石也未可知。
面对纷繁的社会、迷乱的诱惑,亲,您不妨保持一份平常心、淡定的情绪,安贫乐道地把生活当田园,把职业当事业。这不是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更不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高,恰恰是一颗恒心,一种坚毅,一份自信。余私下里总是把那些在平凡职业中笃信好学,死守善道的人引为榜样。他们从来不会有“怀才不遇”的沮丧,不会为名利所动,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人不知而不愠,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最终取得了骄人成就。他们的人生轨迹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守住人生的底线。底线是人生发展的基石,抽调了基石,不但发展无望,甚至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小,父母和亲戚们都非常关心我的学业、成绩。当我因名列前茅而得到一份份父母赠送的小礼物时,当我因成绩好而被老师和同学称赞时,我一度认为,学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然而,直到半年前我才发现……
那天傍晚我的心情低落,满脑子都是被划了一道道叉叉的试卷。那鲜艳的红色否定了我的努力,让我从被人羡慕的天堂跌落到了深渊谷底。
回到家,母亲在客厅布菜,父亲笑着摸着我的头,叫我赶紧入座吃饭。我沉默地拿出这次的成绩单递给他们,忐忑地等待着责骂的到来。犹记得小学二年级时,我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作业也不做。等到期末成绩出来后,母亲拿起鸡毛杆子就往我身上招呼,疼得我眼泪直掉。自此之后,我发奋学习,就是为了躲避这种疼痛。没想到这次很可能又要往事重演了。
“傻盯着面前的菜看什么,吃呀!”母亲的声音传了过来。我的手有些发软,对疼痛的恐惧让我浑身提不起劲。
“这是怎么了?他爸,赶紧的……”
醒来后我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医院特有的消毒药水味道钻入我的鼻孔,我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
“你终于醒了,真是快吓死妈妈了——来,喝口水,肯定渴了吧。”妈妈端着一杯温水温柔地照顾着我,爸爸也请假做了我最爱吃的红烧排骨。这种温情的生活我似乎总觉得离我的世界特别遥远——妈妈不是应该痛骂我这次成绩的下降吗?爸爸不是应该站在妈妈那边,沉默地不帮我吗?
“告诉妈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医生说你受了刺激。”面对着妈妈严肃的表情,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这次我成绩下滑了,没考好……”
“就为这?”爸爸听了后皱紧了眉头。
“……你们不打我吗?”我心虚地把心里话问了出来。
“成成都是大人了,我们怎么会打你。”妈妈不解地看着我。
“可是,小时候你们打得可狠了。那会我成绩一下降你们就骂我,成绩好就送我东西。还有同学们也是,我成绩好的时候就说我聪明,这次成绩出来却理都不理我……”我破罐子破摔,决心把自己的委屈都哭出来。
“阿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看,胡老师听到你的话眼睛都红了。我们不理你,是怕你敏感,觉得我们在笑话你。你别生气啊。”我吃惊地看着同桌的到来。他的身后是班主任胡老师。
“成成,小时候打你是怕你学坏,现在你长大了,我们从来都是以你为傲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更看重的是你快不快乐……”
感受着他们的关怀,我眼泪又掉了下来:其实,我知道在我的潜意识里,别人能够爱我、关心我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记得以前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做人比读书重要”。
早在初以的开学初,英语老师已经给我们讲过了这句话:“做人比读书重要”,那时,我还在怀疑,这句话是否是真的?
如果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在读书与做人方面,我觉得还是先学会做人更重要。
我们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公民课,没有伦理班,没有老师在循循善诱,给学生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愚公移山这些故事,也没有鼓励学生读《游子吟》、《春晓》这些古诗。老师大多数只管教书不管教人,只要把课本上的东西教好便功德园满,德育方面不受重视,如何教出会做人的好学生,好公民?
我们这一代的人,读书时课本有教我们:“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也有课文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由于学校只管教书不教人,于是,现在的学生,在地铁或巴士上,不但不会让位给老年人,还跟他们争车位,争到了车位,有女朋友坐在一起的,还大大方方的在众人面前,相拥相抱。回到家里,看到好吃的东西便一口把它吃完,没有想到弟妹不在家,要留一点给他们。
一个人读书就算再好,品德以及日常行为表现很差,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立足之地;如果一个人读书不好,但是品德以及日常行为表现得很好,这个在社会上就有立足之地;如果一个人学习不好,品德以及日常行为也不好,这个人在社会上就废了;如果一个人学习又好,品德以及日常行为表现又好,这个在社会上就福了,能够在社会上创大业;一个人允许读书能力不好,但是不允许品德不好;所以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句话:“做人比读书重要。”
什么地方没有这样的险山恶水呢?山上天梯石栈钩连不断,水中暗流处处令人心惊。
可还是有这样的人——他们跋山涉水,只为途中与盛放的自己相见。
记得那逆流而上的三闾大夫吗?举世皆浊只有他一人昂然行吟泽畔,只给这乾坤之间写下诗行,清气浩然。楚王最终没有醒悟,屈原也早已自沉汨罗。可是他文辞间的清气早已穿透进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谁能不敬佩这样的人呢?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我敬佩罗曼·罗兰为反战而振臂疾呼,可我也同样敬佩湄公河畔的少女杜拉斯。并不是每个宗主国的人都应为了殖民地人民的权益而抗争,杜拉斯对殖民地的人民是不关心的,她就是执着于儿女情长,就是忘不了那个中国少年李云泰。这样勇敢的女人,怎会不比年轻时更美?
我折服于海明威、拜伦等作家的亲上战场,可我同样认为茨威格无比伟岸。他痛心于欧洲精神家园的毁灭,于是写下了《昨日的世界》;他对欧洲精神家园的复兴日渐绝望,于是他与第二任妻子绿蒂在巴西服毒自尽,成为欧洲文化的殉难者。我只喜欢他这样一种人:厌恶平凡,渴望燃烧,像超新星爆发一般,发出最耀眼的绚烂光芒。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事?
每个人年轻时都有梦,每个人都想成为祖国的脊梁,但更重要的那些事就这样被脸谱化,成了为了全人类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这真的是比一切都更重要吗?
曾经我们都想改变世界,可到最后才发现,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这世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井然的次序不容打破。一味仰首繁星会掉进陷阱里,打着做大事旗号的人往往摔得最惨。
美剧《别对我撒谎》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飞行员因重要的飞行任务而焦躁不堪,与家人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他的妻子便悄悄让他服用抗焦虑药物,这才让飞行员与家人的关系和好如初。但药物反应却导致那架凝结着美国最高科技的飞机坠毁。可我还是认为那位妻子没错。
当然,那位飞行员也这么认为。他紧紧拥抱了他的妻子。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事?——先改变自己,然后改变这世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