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作文600字(2)
时间: 12-27
栏目:话题作文
篇六:家乡的桥
我的家乡有一座老桥,它比我爷爷的年龄还要大,它叫“定江桥”。它虽然比不上巍峨雄伟的现代立交桥,回旋别致的九曲桥,但它却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它曾经是我们家乡通往都江堰的唯一的桥梁。
这座桥有150多米,宽10米,有6个桥墩,像大力士一样撑着桥身。桥面设计很特别,中间的路面要矮一些,专供汽车行走,两边各有一条高出桥面的人行道。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行人的安全。
每天,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它都默默无言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无数的行人匆匆地来去,无数的汽车从它身上驶过,但谁也没有停下来关心过它,但它却从来没有过怨言。
定江桥也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最热闹的是夏天。白天,女孩在桥头讲故事、猜谜语;男孩子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大人们在桥边钓鱼。晚上,路灯照亮了桥上的道路,大人们摇着扇子在桥上散步,小孩子趴在桥栏上,看那调皮的星星泛眼睛,看月亮姐姐把那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碧波荡漾的河水里,有时能看到鱼儿在水游玩。定江桥上留下了我童年的脚印。
可惜的是,2008年5月12日的那震惊中外的大地震使桥面裂了,不能通行了。再加上夏天洪水的冲击,它就像一个受伤的老人终于坚持不住了,倒塌了。那一天,全镇的人都去看望它,人们惊呆了,有人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想起它带给我的欢乐,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我多么希望定江桥能够重新修建起来。新的定江桥会是什么样子呢?
篇七: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我的家乡在江南。家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个村庄,连接着一户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十座八座小桥才怪呢!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中间,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连成一体,像个很大很大的圆月,两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大的“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jiū)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只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以为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字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根据桥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则取自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zhuàn)或隶(lì),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xiāo)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座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sī),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我们送入了梦乡……
篇八:家乡的桥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山城——重庆,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家乡有两条清澈的河流,那就是长江和嘉陵江,江水不分昼夜地奔流着,养育了千千万万的重庆人。在这两条美丽的江面上有无数座雄伟、壮丽的桥:“长江大桥”、“李家沱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渝澳大桥”、“石门大桥”……许许多多记不清名字的桥。桥的形状也千姿百态:有桥面两边拱一个弧形的大门,像一条彩虹落到人间的菜园坝长江大桥;有门形悬索的鹅公岩大桥;还有像两条巨龙横卧水上的渝澳大桥……
在这些大桥中,我最喜欢的是李家沱长江大桥,远看大桥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江面上,桥面上斜拉49根钢索,远望就像两把巨大的竖琴立在半空,不知有哪位巨人能举起这两把“竖琴”弹奏出美妙旋律。
远看,桥面又长又宽阔,桥面是用柏油铺做的,中间还有宽约一米的隔离带,桥的两边还有一米多宽方便人们通行的人行道,人行道边还各有两排精致的蓝色护拦,两排行人道各有一行拐杖型的路灯,像一个个保护大桥的忠诚卫士。桥面的中间立着一个“h”的水泥柱,横栏上刻着“李家沱大桥”五个鲜红的大字,那是国务院前总理李鹏亲笔提写的,这个水泥像扇门,让人们通向幸福的门。
我站在桥上往下看,江水缓缓地向东流去,江面来来往往的船只尾部溅起层层的浪花,一阵阵汽笛声此起步彼伏……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家乡的桥带着人们通向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