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时间: 10-16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读《设计结合自然》有感

我跟师兄说:“读了麦克哈格的《Design With Nature》,就像从云端上摔下来似地,怎么人比动物还无用呢?:)”这是我对麦哈的一种理解吧。

从本质上说,我非常认同麦哈的自然主义之说,也认可他把人类归结为“依赖于太阳、各种重要元素和化合物、水、叶绿体和分解物”的基本观点。

我们应该好好的反思自己,反思人类自身的缺陷和致命的弱点。

人们追求舒适、追求便捷、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以破坏自然、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这种偏激的行为引起了人类的普遍关注和否定。但这并不等于否定了人的作用,毕竟,人类是自然系统进化的产物,存在即合理。他肯定人的创造价值却否定人在自然系统中的作用,这似乎有些偏颇了。

在人类社会中,只要人创造的价值等于或大于其消耗的物质价值,就可以说这个人对社会是有贡献的。在自然系统中,人类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在人类消耗能量的过程中,却为自然的进化作出了贡献,这是人类存在的客观原因。

人类在消耗能量的过程中,需要均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自然所能供给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人类消耗的能量,人类自然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当自然所供给的能量小于人类消耗的能量时,人类自然而然会停止发展或减少。

从能源方面来看,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时候,要看其是消耗自己国家的能源提供其发展还是除了消耗自己国家的能源还需要消耗别国的能源来发展,前者是均衡发展,后者是掠夺性的发展。

在自然系统中,人类学会适度控制自己的发展,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尽可能少的破坏自然系统,这也是另外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麦克哈格提供了一系列的环境评价方法,从单一的评价方法,到复杂的评价系统。引导人类逐渐深入的了解自然并合理的利用自然,这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也是对我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地方。我深感钦佩,并学习中。

人类学会客观地评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虽然存在些许的矛盾,但麦哈偏重于自然的评价方法依然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因为这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方法,不带有过多的主观臆断和猜测成分。以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景观规划问题,具有更大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研习麦哈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方式,使我坚信,具有更广博的知识和更专业的技术,对以后的研究和实际项目工作会有更大的帮助;只有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和资料,才可能得出更为精准的结论。

麦哈让我明白,生态规划是专业的、真实的,而且是实在的。人在自然面前,偶尔也要学会低下高昂的头。虚心能使人进步。人与自然的结合是今后的最大主题。

期待着人类以更理性的方法对待自然,也期待着我们的专业领域有更多的更先进的方法。期待美好的未来,而不断努力着!

篇二:读《设计结合自然》有感

麦克哈格在“展望”中说:“当我们有了觉悟,却还是放弃人与自然的结合;在拒绝结合中我们逐渐走向崩溃。”这句话使我想到两个问题。第一:几乎每一个人都已承认自然对人类的生存是必要的,人类必需依赖于它而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地球上的土地资源仍然被滥用,为什么人们的行为还和坚持那种陈腐宇宙观的人毫无二致呢?第二:既然许多学者都已经提出了许多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法和其它许多关于环保的建设性意见,为什么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拒绝运用这些方法而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呢?

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到环保要或多或少的损害到当事人的利益,所以很多人明知对环境不利而仍然坚持破坏行为。如现在许多地方流行移植大树,其实这就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一种破环行为。树的拥有着可能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或对这棵树的生态价值一无所知而买树;而卖树者无非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其实许多破坏都是由无知和急功近利所造成的,其中后者表现尤为厉害。因为没有动力促使他们把一棵树所产生的生态价值考虑到总价值之内,而仅靠“利他主义”的道德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情况下开发建设是可以做到环保的,但往往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采取了破坏性的做法。对此麦克哈格说:“他们口袋里装满了钱,却把90%的钱用于行贿以实现他们狭隘的目的。” 可见商人为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而置环境于不顾。如何促使人们在生活中时刻把生态价值考虑到我们的种种行为之中呢?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麦克哈格提出人应作为大自然的管理者,若真能如此,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是他却没有说明促使人们去做一个管理者的内在作用机制,即是什么动力驱使人去做一个管理者,他只是说明人从道德上证明人应该如此。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为整体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眼前利益,多数情况下是个人或集体的破坏却要全人类来买单。这说明马克哈格提出的人应作为管理者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并且对人应该作为自然的管理者这种说法,本人也存有异议。科学证明人类即使从自然界中消失,自然也照样能管理好自己,正常进化、循环、发展,甚至比人类存在时更好。这是否说明自然本身便是最好的管理者?它用自己的法则能使万物有规律,有秩序的存在,大自然看来并不需要人类这个管理者。

麦克哈格所提出的“管理者”想法至少要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在我看来确切的说应该是管理好自己而非自然,“管理者”一词有必要做出改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无为”的态度来对待自然,既然自然能管理好自己,那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人类就不应该介入,无为而治也许会更好。如一块长满野草的土地,当人们认为应该种上我们喜欢的草并修剪成整齐的样式时,对自然来说恰恰是一种灾难。

这种“无为”并非是绝对的。麦克哈格指出人生存于自然之中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承认人有独有的个性,从而得到特殊的发展机会和负有责任,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才介入到自然中去一实现认得利益。

但这些终究是理论层面的东西,什么才是我们最终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力武器呢?麦克哈格认为科学是我们手中最好的武器。但现在对这种观点也存在很大的争论,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科学技术的进步反而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汽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所造成的污染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很多人认为科学并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我本人也对马克哈格的这种观点存在怀疑,一方面我的确看到了科学的力量,另一方面也看到的是它巨大的破坏力,比如现在地球上大量的毁灭性武器甚至有可能使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瞬间毁灭。当然这并不是科学本身所造成的,而是人类不恰当利用结果,这就是形成科学和人文之间的矛盾。 怎样才能保证人类正确的利用科学实现自我发展呢?如果科学不是我们的最好武器,那什么才是我们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武器呢?究竟路在何方,我想我们还要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探索,大家努力向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找出更有效的方法来医治人类给地球带来的伤痕的同时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篇三:《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艺术设计师麦克哈格的代表作,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之所以关注带麦克哈格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一个爱护大自然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做设计出发点是多好啊。

当每人个已经习惯一自我为中心的时候,麦克哈格在书中阐述他的自然观点,人们确实应该是大自然的管理者,人们要管理自然而不是无视自然,人们要在了解自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规划自然,这种自然价值观念最终还是要通过规划师管理者与民众通过对某些地方的规划体现出来,要从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运用生态的规划方法进行规划设计。 了解自然 麦克哈格认为“对土地必须要了解,然后才能去很好的使用它管理它。这就是生态的规划方法”。他认为生态规划方法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连续的对地域进行研究,以解地域基本状况。

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人类的发展与规划要适应环境,在环境允许度里寻求最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自然演进过程的一部分。以后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到自然地处境,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设计师。

为你推荐
201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