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新教育第一章读后感

时间: 11-02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朱永新的《新教育》第一章读后感

新教育来了,犹如晴空的响雷挟万钧之势来到了舞钢,也来到了我们的学校,听报告、读书、写感想成了新教育老师的一种标志,我们学校的老师每人发一本朱永新的新教育,闲暇之余捧起了心中的梦想细细入味。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洁心灵的理解和尊重。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的课桌有了,精神没了,楼房高了思想矮了,纯粹、人文、博爱、----这些教育的本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新教育就是教育的本质,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

曾几何时,年少的我怀揣着激情和梦想,从学生跳上讲台去追寻自己的梦,也是从那一刻起,心中的教育梦想就像是被针轻轻的次过的气球,再也无力膨胀,剩下的只是日益被磨灭的激情还有就是谋生的本能,对教育的人士也停留下来,失去了那股钻研到底的劲头,原来教育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抄写与练习,原来心中的神圣地位也被考试蒙上了灰色,也曾深深的发问是什么改变了教育?还是教育改变了什么?

所幸的是在内心的希望并未完全破灭的时候新教育来了,感谢朱永新的新,感谢新教育的新,正是一个新字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曙光,是我自己找到了方向,正如新教育人所说的那样,坚持上路,就会收获奇迹,就会遇到庆典。为了心中的梦想,只要学生得到的更多一些,更全一些,更高一些,更美一些,我们不是也会笑得更灿烂一些吗?又有谁会在意那庆典是否隆重呢?

走自己的教育之路,圆自己的教育之梦。

篇二:《新教育》第一章读后感

今年开学初,学校为我们统一购买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心中充满了激动的同时也有点遗憾。自从去年教研室张主任把新教育带到我们舞钢市三小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尝试新教育实验工作,并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老师和孩子们都感受到了新教育带来的喜悦和幸福。但是,我确从未认真拜读过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一书。自己以为平时从媒体和网络以及一些有关书籍中已经深刻了解新教育了,但是,当我读了一章《新教育》后,我感觉到很惭愧,如此好书竟然差点忽略了……我决心认真读完这本书,让自己很快从理论上、思想上成熟起来,让自己和我的学生们在新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加轻松和幸福。

读完《新教育》第一章“走进新教育”后,我对新教育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章节从新教育基本核心理念到新教育发展史,层层深入,把读者引领到了真正的新教育之路上。

一、新教育是什么?

新教育是心灵的教育,它是一种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主要通过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的方式,来实现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才是我们新教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让学生们通过晨诵、午读、暮醒感受读书的魅力,徜徉在美妙的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重塑他们美丽的七彩童年。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生活,每位老师们都有一种无法比拟的幸福感,他们为孩子们而欣慰,也为自己的教育事业的成功而自豪。

二、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在新闻媒体的报道里吗?”“新教育在新教育人的著作里吗”“新教育在新教育实验学校或者实验区里吗?”三个反问句令人深思,它提出了众多人的迷茫和困惑。朱永新说:“真实的新教育,永远在田野中,在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的教室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和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就是教室,在小小的教室里,我们引领孩子们感受诗词的温暖和气息,触摸着诗词背后一颗颗伟大的灵魂。小小的教室里满溢着书香,小小的教室里流淌着幸福,小小的教室里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老师和孩子们探索着、尝试着,充满了激情,载满了快乐……

三、新教育精神。

“执着坚守的理想在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把新教育的精神概括得淋漓尽致。是呀,作为新教育人,我们应该拥有一颗无私之心,拥有一个扎根于田野的宽广胸怀,执着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义不容辞地在新教育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去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四、新教育实验的创新特征。

新教育的“新”追求的不是“新颖”,不是“另类”更不是“时髦”,而是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到教育的原点。不要把知识的灌输与传授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要把时间还给孩子,力求实现高效课堂,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新教育提倡培养人性的美好,在各个学科中渗透新理念,让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为目标,进而原因去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只有自己人生的美好,社会的美好,每个人才会感受到幸福。

总之,通过本章节的阅读,我深刻感受到了新教育的真谛。我觉得,从自身做起,珍惜每一分钟,去和我的孩子们交流、沟通;利用每一次机会,去用心发现,用心去行动。在新教育之路上,一定会看鲜花的芬芳,果实累累!

篇三:《新教育》第一章读后感

没接触之前,一直以为所谓的“新教育”指不过像以往那样只是空喊口号而已,教育改革多少年,进步令人堪忧啊!人们大多还是深陷在旧的传统教育中无法自拔,每一次“新教育”之风吹过又能激起多少涟漪?静待片刻热忱过后还不是恢复以往的平静?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来了,犹如晴空的响雷挟万钧之势来到了郏县,也来到了我们的三立国际学校,尽管我的面前只有一本书,初翻就被他精妙的理念所深深吸引,逐字逐句,尽管速度缓慢,但营养却片刻滋润心田,原来“新教育”有这么丰富的内涵啊!

什么是新教育?初读第一章,脑海中清晰地、系统的总结了她。

一、新教育——指新教育——传承、焕然一新(教育实验、革命运动)、创新、改革、革新。

二、心教育——新教育注重与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晨诵、午读、暮省。让学生拥有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精神世界的蓝图。

三、行教育——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

儿童课程核心:晨诵、午读、暮省。

教师课程核心: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四个追求:

1.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2.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4.改变教育的科研方式。

扎根教师——学生心坎——开出一朵生命的花

四、“幸”“欣”“馨”教育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没有幸福、快乐的体验,他的整个人生就会蒙受永远的阴影;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够体验职业的尊严与幸福,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成就。《幸福在哪里》

五、“星”教育——擦星族(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这个世界)

做星探、千里马,努力发现,全力打造新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兴教育”兴旺发展教育。

六、“信”教育——信心、信任、信念。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能。给教师多大的舞台,他们就可以演绎多大的精彩;给学生多大的空间,他们就可以创造多大的辉煌。

总之,新教育是心灵的教育,爱的使命,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洁心灵的理解和尊重。新教育就是教育的本质,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曾几何时,年少的我怀揣着激情和梦想,从学生跳上讲台去追寻自己的梦,也是从那一刻起,心中的教育梦想就像是被针轻轻的刺过的气球,再也无力膨胀,剩下的只是日益被磨灭的激情还有就是谋生的本能,对教育的人士也停留下来,失去了那股钻研到底的劲头,原来教育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抄写与练习,原来心中的神圣地位也被考试蒙上了灰色,也曾深深的发问是什么改变了教育?还是教育改变了什么?所幸的是在内心的希望并未完全破灭的时候新教育来了,感谢朱永新的新,感谢新教育的新,正是一个新字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曙光,是我自己找到了方向,正如新教育人所说: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寄语:走自己的教育之路,圆自己的教育之梦;快乐学生,幸福自己。

篇四:因为有梦——《新教育》第一章读后感

初识新教育,是在去年暑假市教育局组织的那场报告会上。当听到与我年龄相仿的几位新教育人的精彩感言后,当天夜里我久久难以入睡,脑海中浮现出自己从教十五年来那诸多令人难忘的片段。想到秋季开学即将接到一个新班级,即将在几十张纯洁的心灵白纸上描绘教育蓝图,我禁不住热血沸腾、浮想联翩。此时,我并不了解新教育,但已领略了她那独特的魅力。新教育人自信、优雅的生活姿态深深感染了我,我心中不由泛起那个曾经有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渐渐淡忘的梦,为了这个梦,我愿用爱、用心、用勤、用苦书写自己职业生涯的传奇,不为扬名立万,只是为了那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为了一个美好的却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想。带着这个梦想,我甚至有些期盼暑假尽早结束,好让我回到久违的校园,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曾被我视为枷锁的教学工作。

开学一个月后,我们终于踏上新教育之路,追寻新教育之梦。旅途是坎坷的,更是艰辛的,困惑也一个接着一个。新教育是什么?农村小学能开展新教育吗?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队伍?……磕磕碰碰实验了近一个学期,寒假前我拿到了《新教育》这本书,仔细研读后,渐有拨云见日的感觉,困惑逐渐消散,将新教育实验进行到底的决心也更加坚定:新教育,她会遵守诺言,让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自信、美丽、优雅的人生奠定基础,为教师找到方向,为学生提供成长的精神动力,为教育注入诗意。

新教育是什么?这是许多人问朱永新老师的问题,也是我最初的困惑所在。

80多年前,陈独秀说:“旧教育的主义是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做成伟大的个人,为圣贤,为仙佛,为豪杰,为大学者,新教育不是这样,新教育是注重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

80年后,许多新教育人说,新教育首先是一个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新教育实验要求它的参与者对教育和生命怀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激情、期盼与信任。新教育实验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重申教育乌托邦、理想主义,强调激情与梦想,强调职业认同。

有媒体说,新教育是“心灵的教育”,相当于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学生拥有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精神世界的蓝图。

朱永新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就是《新教育》中的新教育。

新教育能否在农村小学开花结果?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山西绛县几十所农村小学里,你会嗅到浓郁的书香,看到润泽的教育,可以看到农村孩子对于成长的渴望,看到乡村教师眼里的自信和从容。而在我们这所农村小学,新教育正以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正在入骨入髓地感召着每一位醉心新教育的老师,正在影响着每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孩子。

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新教育人自称是“擦星星”的人,他们像一群仰望星空的孩童,从不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只是尽力擦拭星星之上的灰尘。有人会说,他们有点疯,有点傻,但他们不会计较这些,只会捧出一颗心来,付出全部力量之于心灵建设。

新教育人自称是“犟龟”,不畏路途坎坷而漫长,原本卑微的生命因一份庄严的使命由渺小而庄严,新教育人坚信只要上路,就一定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新教育人有一种共同的精神: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这些是新教育人的使命,也是新教育精神的本质内涵。

合上新教育一书,封面上朱永新老师灿烂笑容的背后,似乎传来他那极富感染力的声音:“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从我们的指尖匆匆溜走的岁月,催促我们整点行囊,听从内心的呼喊,跟随自己的使命,站到涨潮的海上,乘风破浪,向着彼岸,开始人生的又一次出发。”我想对朱老师说,谢谢你,谢谢新教育,让我走出职业倦怠,萌发教育热情,捡拾遗落的梦想,让我的生命从此荡漾着爱、诚恳、付出以及智慧,让我和我可爱的孩子们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