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的高中作文
20XX年日本政府决定突袭美军驻太平洋基地--珍珠港。12月7日日本发动的珍珠港战役获得巨大成功。美军战舰被击沉4艘,重创1艘,炸伤3艘,炸沉其他船只10余艘,击毁飞机260余架,死伤人员4500多人。而日本仅损失飞机29架,潜艇6艘,死伤200人。日本在突袭珍珠港的同时,出兵五路,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进攻。英国2艘战航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在新加坡附近被击沉,失去了在远东的主要力量。美国在菲律宾失守后只得将远东陆军司令部撤至澳大利亚。到20XX年6月,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但这一胜利,导致了日本甚至整个德、意、日轴心国更快走向灭亡。美、英在珍珠港事件后决心参加反法西斯战争。20XX年12月,两国首脑举会“阿卡迪亚会议”提出组建反法西斯国家联盟,后经中、苏等国协商,20XX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的第一事项是“每一政府保证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以对抗三国同盟成员及其仆从国”,随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法西斯的末日终于到来了。日本以珍珠港战役的胜利换来了战略的失败。
更近的是拉登的基地组织。他们近十年来对美国发动了多次袭击都没有取得“辉煌胜利”:20XX年2月26日,纽约世贸中心地下爆炸炸死5人;20XX年4月19日俄克拉荷马市中心的美国联盟政府办公楼被炸,死亡168人;20XX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坦桑尼亚两使馆被炸,有人员伤亡;20XX年10月1日,美国导弹驱逐舰库勒号被炸,17人死亡……但20XX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爆炸,战绩“特别辉煌”:建筑物损失50亿--100亿美元,保险公司赔额约30亿美元,死亡20XX多人,人寿保险赔额预计60亿美元。在世贸中心办公的公司,爆炸后4天的业务损失就有10亿美元,爆炸当天美国股市停交,四天后开盘,开盘的当天,道指跌破9000点,一周内美国股市市值损失1.4万亿美元,伦敦、法兰克福、巴黎、东京、香港股市统统下跌,除美国外其他主要股市一周损失1。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全球股市一周内损失相当于13亿人口的中国三年国民生产总值之和,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
但是,9.11事件促成了包括阿拉伯穆斯林在内的世界反恐怖战线的形成,拉登费尽心血创建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出生入死夺得的阿富汗政权在全世界的谴责声中,在美、英等国飞机、导弹轰击下遭到毁灭性打击,拉登和奥马尔(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头子)对9.11事件“辉煌战果”真的是“来不及陶醉,来不及品味”便不知逃到那里了。拉登以在9。11事件中的“辉煌胜利”换来了基地组织的灭亡,甚至导致了一国政府的灭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见到一些人,因急功近利而失去很多。如某厂长,刚上任就实现了零库存,工厂效益提高,工人工资上调,可谓成绩不小。但不久产品就开始大量积压,原来,他把次品夹杂进去,卖给了客户,人家不再合作,断了财路。某人在单位领导业务,地位已经不低,但又争取兼管人事。有人去祝贺,但也有朋友提示:人才济济,我何(用)多占,应提防(因)被嫉妒而受攻击。不幸(的是果)被言中,失去了所有的职务。
这里,我们想到了孔子的名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做事眼光要远一点,不仅要看到近期的得失,还要看到长远的影响。目光太短浅,有时是要命的缺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当我们还未来得及欣赏眼前的风景事,就马不停蹄赶往下个景点。“速成班、闪婚”这些快节奏的事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人们在追求快节奏的同时也被快节奏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我想,放慢了自己脚步,才能真正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达到理想的彼岸。
蜗牛放慢了脚步,不断前进,所以它尝到了世界上最甜蜜的葡萄;夜莺放慢了脚步,不断练习,所以它获得了世界上最动听的歌声;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这些都需要放慢脚步,可我们要怎样才能放慢脚步呢?
放慢脚步,需要的是日益不断地练习,他的目标很远大,志比天高抱负比海深。他每天不断练习,研究名家字迹,不断创新,家里的池水被染成了黑色。那一支支毛笔,一方方砚台,一张张宣纸便是他生命的全部‘精神的食粮。也正是因为他放慢了脚步,日以继夜的练习,才开创了书法艺术的先河,成就了‘书圣’的千古美名,也造就了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而我们是否能像王羲之一样,放慢脚步,日夜坚持不断练习呢?
放慢脚步,需要的是能独自承受那份孤独与悲苦。李时珍独自走遍祖国的河山,尝百草、访农家,用了人生的三十年著成《本草纲目》供后人景仰。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守住自己的心灵,承受苦楚,二十年的时光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埋头十年,用他独有的坚持承受孤独,这样才有了《红楼梦》,成为明清小说代表之一。他们的辛酸悲苦都是独自承受,他们放慢自己的脚步经历那些人生的坎坷才得到那份成功。而我们是否能像他们那样放慢自己的脚步,独自承受那份心酸悲苦与孤独呢?
放慢脚步需要的是忍辱负重和矢志不渝的决心。正如破蛹而出的蝴蝶需要经过痛苦与挣扎,人在追求的道路上总会遇到阻碍。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给吴王夫当仆人,才得以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汉相陈平在吕后的手下韬光养晦,才得以保住刘氏的天下。而他们也正是因为放慢了脚步,忍辱负重。而我们是否也能像他们一样放慢脚步,耐心等待呢?
现实生活的快节奏压迫着我们的神经,我们被动的往前赶,在这种环境下,有几个又成功了呢?而我们也应该去放慢脚步,做那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
有如太阳,放慢脚步使你获得力量;有如罗盘,放慢脚步使你认清方向;有如道路,放慢脚步使你坦途疾进;有如双腿;放慢脚步使你立足高岗;它就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是你前进的保障。
有欲速则不达,这是历史的回响……
“孟母堂”和“读经运动”这两个词在去年的报纸上几乎是随处可见。新闻事件发生过后,媒体的反应往往比新闻本体更值得思考。《南方时评》记者对孟母堂的事件做了多次的报道。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越是报道就越是匮乏。问题是匮乏的是什么,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难道缺的是读经书的小孩吗?依愚之见,我们在提倡减负的同时,却又鼓励孟母堂的出现,这显然是矛盾的。让小学生去背《弟子经》,《论语》,《易经》这些连一些小学老师都看不全懂的书籍意义何在?难道为了所谓的“读经运动”填鸭式的教育就可行了吗?
我提倡传播传统文化,但也深知文化的推广不可操之过急。细想一想在六七岁的时候我们还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弟子经》为何物,而孟母堂的孩子们在五个月内居然就能够背出半本来,我不知道应不应该感叹他们的聪明过人。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初期加入孟母堂的学生,他们的家长都是一些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了解现在的教育制度,也应该比一般的家长更清楚究竟什么样的教育适合孩子。请注意,是孩子!我承认现在的教育制度存在一些弊端,但是我不认为孟母堂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它只会让我们走入另一种误区。吴敬梓一部《儒林外史》已经深刻的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害人。
“以最经济、最节约的方法让每一位同学拥有结实的人身修养和更丰富的知识。孟母堂毕业的孩子升入初中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一位孟母堂的老师如是说到。我对这位老师的话产生质疑,背一些根本不理解的东西,能为自己所用吗?提高的恐怕只是背诵能力,不是运用能力。孟母堂的孩子们终究要走入正规的学校,姑且先不说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会不会倒退,单说以他们弱小的心智是否能够承担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是没错的。但是要看怎么个抓法,应该让他们学习与自己年龄相匹配的东西,多和人交往,快乐的成长。
曾经一些天才的故事,结局大多令人惋惜。年纪轻轻十几岁的年纪就考上研究生,硕士生。结果因为生活不能自理,或是不能与人交往而中途退学。为什么小学要六年,在我看来是有原因的。或许现在大多的小学生都会觉得课程很轻松,甚至有些乏味。那么为什么不把小学的内容压缩,让小学在五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完成呢?在小学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主要的目的让我们的身心进行成长,自主地发展一些特长,学会学习的方法。跳级在北京很早就被取缔了,我想也是因为想让孩子们过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不希望他们在不合适的年龄就过早的接触一些妨碍他们身心发展的东西。不同的年龄的人思维方式的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是五十知天命,而不是十五岁知天命呢?如果十五岁就知天命了,就看透了事实,拥有五十岁人的豁达。在本该冲动,本该血气方刚,本该犯一些错误的时候却淡然,却镇定。我不敢想那会怎么样,从很浅层次来说,我们失去的快乐。而且十五岁知天命听起来也很荒诞。
看来我们缺的是冷静思考的人。对于那些提倡“读经运动”的人来说,目的是值得肯定的。文化的推广不在建几座孔子研究所,也不在让孩子读他们似懂非懂的经书。文化的推广需要全民的努力,需要内修。欲速则不达。把那些束之高阁的文化请出象牙塔,让全民多接触传统文化。把文化请出象牙塔一些权威又该不乐意了,他们失去了威严。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的于丹可谓是历经波折。权威们一个个的站出来骂,说其是拿孔子炖鸡汤。其实拿孔子炖一锅心灵鸡汤也未尝不可,全民受益。看人挣钱眼红,怕被动摇了权威的地位。如果不让群众知道,那研究还有什么用。只有靠全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文化的进程,而不是有几个权威。
文化的推广不可操之过及,提倡传统文化也不可一味的复古。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事物终究会被历史的车轮辗碎。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这个全新的时期打造属于我们真正的文化,每个人都要对此承担一份责任。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你别看小熊现在笨笨的,可那时的小熊比小狗跑得还快呢,想知道它为什么现在没有小狗跑得快了吗?那就让我给你讲一个“欲速则不达的故事吧。
(一)开始
一个晴朗的早晨,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湖里水中的鱼儿在跳跃,树上的鸟儿在唱歌,而林中的小动物们也一个个从梦中醒来,开始忙着做自己的事情。
小熊来到小狗家,对小狗说:“狗狗,我们来玩吧!”“等我把作业做完后再玩。还有十几分钟就ok了!”“真没劲儿!那我去把小猫、小猪、小羊他们也叫来”。十几分钟后,小猫,小猪和小羊来到了小狗家,于是大家玩起了捉迷藏。
从小狗开始,它要把藏起来的小动物们都找出来!它蹑手蹑脚地到处东瞅瞅西瞧瞧,忽然发现自己家里好象有些响动,于是小狗悄悄地靠近房子,一声不响地打开门,发现里面有一些蜂蜜,上面还粘了几根青草(因为它知道小熊爱吃蜂蜜,而小羊爱吃青草呀),便大声说道:“小熊,你和小羊在一起,还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呀,我已经看到你们了,你还不快点出来!”小熊一听,想:妈呀,它连我和小羊在一起都知道了,那一定不是骗我的了。而小羊则想:如果它知道了我在哪儿干嘛不自己来抓?,还是观察一会儿再说吧,就忍住没有出去。可小熊却忍不住了(它就是这样没耐性)灰溜溜地走了出来,一出来就被捉住了。小熊很不服气地说:“你捉就捉,干嘛使诈骗我”说完,就气呼呼地要离开。“谁叫你那么没耐性啊,知道吗?你输就输在这里呢!这样吧,我们再比赛一次,这一次如果你输了,你必须心服口服!我们就来个长跑比赛吧!”小狗说。“一言为定!”
小熊满怀信心,因为跑步是它的强项。
(二)经过
比赛日期定在两个星期后,也就是说他们两个都有两星期的训练时间。第一天,下着蒙蒙细雨,小熊心想:今天下雨,还是明天再练吧。于是又回到了温暖的被窝里去了。在小狗那边,小狗想:这是上帝给我的考验!我一定要经受住考验。便毫不犹豫地去练习了。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天气很热。小熊想:今天太热了,还是明天再练吧!在小狗那边,小狗想:今天有点热,如果练习,可以锻炼我的毅力。于是毫不犹豫地又去练习了。一连几天,小熊都以各种借口推辞训练,时间都过去一大半了,它才开始有点着急了:“如果我还不快点练,小狗肯定会赢我的,练基础太浪费时间了,反正都是跑,还不是看谁跑得快!我就练练短跑、练练冲刺、练练速度吧!”其实,做任何事情基础对于成功都是最重要的,小狗都把基础练了7天。可小熊呢?别提它了,这个懒家伙!就练了几天冲刺,便认为自己是必胜无疑了。直到比赛前一天,它都只练速度不练耐力。
比赛开始了,绝大多数人都把胜利的宝押在小熊这边,因为它十分擅长跑步,而且听人说,它比小狗学的要多几个单元呢。
只见猫头鹰裁判一声令下,一千米的长跑比赛开始了。小熊一个猛冲,把小狗甩开了!接下来又一个劲儿的跑,遥遥领先!现在是所有人都把胜利的宝押在小熊这边。它又是一个猛冲,已经领先半圈了!大家都为它鼓掌欢呼。可到第三圈的时候,小熊感到体力不支,渐渐地慢了下来,而这时小狗也追了上来,小熊想加速,可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睁睁看着小狗以始终如一的速度胜过了自己却无能为力,小熊忍不住沮丧地趴在地上哭了起来。当然这个结果也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
(三)结果
自从被小狗打败两次,小熊心里很不舒服,总想找机会赢小狗一次。一天,猫头鹰老师宣布:马上进行数学考试。小熊想,机会来了,这次我一定要赢小狗!卷子一发下来,小熊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听也不听老师的讲解,提笔就做。老师把注意事项讲完了,小熊的卷子也做完了一半,剩下的也很快马马虎虎地做完了,小熊急于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速度,所以检都没有检查就交卷了。他看见小狗还在座位上冥思苦想,心里暗暗得意:小狗呀小狗,你做不出来题了吧?哼哼,你也有今天!这次考试我非赢你不可呢。
几天后,考试成绩公布出来:
小羊97分
小猪95分
小狗100分
小熊75分
怎么会这样?小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时“成语大王”小猫说:“小熊你真是弄巧成拙,揠苗助长,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自以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呀”。小狗也说“小熊,你要记住:做事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啊”
小熊想,完了完了,我真是没救了,看来我永远都赢不了小狗了。从此以后小熊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常常自暴自弃,所以越来越懒,越来越胖,现在就再也跑不过小狗了。
朋友,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受到了哪些启发呢?
一位画家幼时兴趣广泛,极强的好胜心使他急于求成却已无所获;玉米数目极多,想要一次性收获,其结果只能是相互挤压,无一掉下,而一个一个放入却都可滑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每一成功事例的背后,都有着一次次的尝试与一次次的失败;成功,是酝酿了一次次的累积最后喷薄而出的朝阳,没有夜的暗,何来日的明?十年磨剑,那个听闻鸡叫便起床舞剑的痴狂少年,最终成长为成熟内敛的一代英雄;三十年寒窗,那个老当益壮始发奋的老者,最终成为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坛奇才。旧时杜子美提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愿望,不也是时至今日才实现的梦么?由此可见,只有经过时间的累积,才能实现理想,叩开成功的大门。
还记得吗,那个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曾蝉联马拉松冠军的赤脚小伙——贝基拉,在近十年残酷的赤脚奔跑训练中,他始终坚定执着,最终他收获了成功。这说明,成功是需要毅力的。多少人因面对无止尽的征程而心怀畏怯?多少人在漫长的旅途中自己放弃前行?人人都懂得欲速则不达,而真正能十几年如一日苦练书法的有几个王羲之,真正能熬住寂寞痛苦,沥尽心血著一曲红楼的有几个曹雪芹,真正能不辞劳苦一生讲学只为实现自己思想的有几个孔子?不要绞尽脑汁地去寻找成功的捷径,这是不现实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才能成功。
同样的,好酒陈酿的时间越长越香醇,音乐谱写得越久越唯美,成功酝酿的越久越辉煌。司马迁为著《史记》,用近三十年遍访古迹,广交天下豪杰,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时珍一生游历山水,走遍名山大川,阅尽奇花异草,终成一本《本草纲目》;释迦牟尼修行多年,终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从此佛教道义传遍天下;居里夫人十几年寻找放射元素,含辛茹苦,终在几十吨煤中找到几克放射元素……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朋友,请牢记——欲速则不达!请在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你坚实的脚印,在历史的书页里留下你泛黄的足迹。坚定向前,成功就在不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