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用数据说话作文

时间: 11-11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用数据说话

大家都知道臭氧层它是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处,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被其吸收。而最近几十年间,出现了一种新的概念: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空洞,顾名思义就是在臭氧层上出现了没有臭氧的地方,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

臭氧在大气中从地面到70千米的高空都有分布,其最大浓度在中纬度24千米的高空,向极地缓慢降低,最小浓度在极地17千米的高空。20XX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首次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臭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存。20XX年观测的南极臭氧空洞的面积到9月第二个星期就已达2700万平方公里,而20XX年的臭氧空洞面积只有2500万平方公里。20XX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达创记录的28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面积有7692000平方公里。想像一下如果是4个澳大利亚的面积有多大。

重新回到20XX年,科学家在20XX年首次发现:20XX年9、10月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臭氧的浓度较20世纪70年代中期降低40%,已不能充分阻挡过量的紫外线。20XX年发现北极地区上空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有减少,在某些月份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25-30%。而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空洞还在扩大,20XX年9月创下了面积最大达到2500万Km2的历史记录。

不能充分阻挡过量的紫外线,意味着什么?现在居住在距离南极洲较近的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已尝到苦头,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据说那里的兔子眼睛全瞎,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耳朵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鲜鱼也都是盲鱼。强烈的紫外线还可以穿透海洋10米~30米,使海洋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降低四分之三左右,抑制浮游动物生长。

这样说来,如果臭氧层全部遭到破坏,太阳紫外线就会杀死所有陆地生命,人类就会灭绝。如果不保护臭氧层的话,连我们自己的命也保不住。

为何会产生臭氧层空洞?是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的结果。氟利昂由碳、氯、氟组成,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后,能反复破坏臭氧分子,自己仍保持原状,因此尽管其量甚微,也能使臭氧分子减少到形成“空洞”。氟利昂就是制冷剂、洗发露、洗洁精,等等……

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这个概念很恐怖,各国政府也感到了危机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20XX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20XX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问题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以及保护人类子孙后代的呼声更加高涨。

科技的进步永远赶不上人类破坏的速度。不能只想着让科技解决问题。保护环境不能空喊口号。只去说,却不去行动。保护环境应从我们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买,含氟冰箱、空调,少用洗衣液等,为地球,为全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二:用数据说话

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在我看来,没有数据,不成世界。诚如美国谚语所言,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数据已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数字,更是度量科学的标准。唯有精确的数据,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试想,假如没有数据,胜负输赢在运动场上如何判定?假如没有数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谈何严谨?假如没有数据,各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何以衡量?可见,数据在当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会变迁,然而那些投身于科学,连一个小数点都不肯放过的人,始终被世人所铭记和颂歌。民国的摇曳岁月里,诞生了两个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杨振宁、李政道。当被问及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需要做到什么时,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数据的精准。”每每遇到一些数字上的不确定,他们从来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和偷懒,这也是他们的老师吴大猷教书育人从未更改的信条。“一个小数点的不同,吴老都会要求我们重新计算。吴老常说,‘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只能用数据说话!’,也正因为这样,培养了我们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成就了今天的我们!”杨振宁如是说。

确实,小小的数字看似可有可无,却是科学精准的首要标杆。正如俗语说得那样,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数据的谬误不仅仅意味着实验的失败,更可能潜藏着无法预知的危机和不堪设想的后果。

天翻地覆的改朝换代,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无不是数据起着强大的推动力。当我们着眼于当下便可发现,航天技术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工作人员对数据一次又一次地测算;中国在当今世界日趋重要的地位离不开GDP指数的逐渐上升;高中生能否就读于一所理想的大学,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高考成绩单上那鲜红的数字……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要用数据说话的最佳佐证吗?

反观当下,有不少人为了“漂亮”的数据弄虚作假,这不但有违严谨治学的态度,更是对广大群众的欺骗和愚弄!数据固然重要,但是为了获得数据丢了诚信,失了人格,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万物速朽,但数据永存!唯有对真实数据的追求,无法改变。

篇三:用数据说话

家梁晓声曾把现今的中国分为三个中国:数字中国,网络中国,身边的中国。而美国也有一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数据,已走进并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数据成为了我们度量科学、衡量生活的标准。但生活在数据之中的你我,可有冰冷的感觉?

曾经,我们无限地推崇数据的重要性。百年中国,屈辱百年,一穷二白的我们急需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证明我们的进步。回首那疯狂的大跃进时代,我们把强国梦幻化成那“赶超英美”的钢铁生产数据;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也把富国梦量化成那不断飙升的GDP数据;而具体到个人,我们也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异化为那一连串不断增加的人民币数字。国家的振兴富强,个人的自我实现,好像都和数据紧密相连,数据的作用被无限地放大,以致衍生出可怕的“唯GDP论”、“财富论”。当一个国家、个人,把自己的前进仅仅寄希望于数据之上时,难道没有一丝冰冷的寒意?没有一种被逼迫至死角的压抑感?

无可否认,当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评价时,数据有着其一定的客观性、合理性,尤其在崇尚科学的西方,数据成了科学的度量,成了度量一切的标准。但东方千百年来的智慧也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当把一个标准的作用放至无限大的时候,也是这个标准产生异化的时候。在数据说明一切的思维下,我们的钢铁产量喜报捷报,但质量却不敢恭维,大跃进变成了数据的浮夸,变成了经济大倒退;我们的GDP一路飙升,但其中又多少是注了水分的数据,不得而知,而在光鲜的GDP数据的掩盖,又有多少民生问题被解决了?又有多少百姓诉求被接纳了?当我们手握现金,抑或是看着银行卡了那一串长长的阿拉伯数字,我们的双手是否干净?我们的内心是否安稳?我们的人情是否依旧?数据不是唯一,更不是万物的尺度,它只是不同的数字,而冰冷的数据不会温暖我们的内心。

但幸好,人终究是人,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被数据所控制,以致只能生活在冰冷的数据之中。我们的政府不再只是一味追求GDP发展的数据,国务院政府报告也不再把保持8﹪当做预期目标,而把目光放在了民生问题的解决上,民众的幸福成为关注的热点;当20XX年汶川地震,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时,政府也不再把伤亡人数用一个冰冷的数据来代替,而是把所有的遇难同胞的名字进行公布,让死者安息,生者欣慰。试问,当看到一个个同胞的名字在电视屏幕上滚动时,是不是比看到一个冰冷的伤亡数据更加温暖,更加贴心?

拒绝那些冰冷的数据,让数据也能温暖人心,此时,我们就离幸福不远。

篇四:用数据来说话

本人姓数名据,字事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科学的度量。对于我的应用,应该是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而随着多领域要用到我来讲事实时,我发展成扯谎者的助手,这让我倍感羞耻和痛心。

有时候,我的身高达不到某些官员的预期时,他们盯着我,恨不得把我扯高投长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他们那宛如无底深渊的虚荣黑洞,我一个小小的数据又能如何满足?君不见,他们鼠标一点,数字一变,我立马从一个真实反映者变成了万恶的扯谎人。我有心改正却无力回天,我实在难以在以真以善著名的家族中立足。只因政府工作人员们为了面子,而丢失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期望有一天,他们能醒悟,正视我的存在意图,是为民为国,而非为他们谋求一己私利。

有时候,我有因长得太高而让某些大老板脊背发凉,双脚打颤。当我冷脸盯着他那肥胖臃肿的身材肥肉乱颤,而想着早知今日而何必当初,等着他被法律责罚,等着他认识到自己不该因一己私利而置矿工们人身安全置之不顾时,他却以惊人的速度,将末位两个数字硬生生地从我身上扯下来,食指一动,我立刻变矮。看着再一次成为助纣为虐者的自己时,我恨不得拥有人强健的四肢,充满智慧的大脑,能言善辩的嘴,去为那些被人剥削正当利益的人说话,而非在冷硬的电脑中任自己被迫变矮、闭嘴,在惨白的沉默的纸张中,窥见那可恶的得意的笑脸而无能为力,变成替毒胶囊生产者、毒奶粉制造商圆谎的傀儡,我不要当毫无反抗力的傀儡。

美国有句谚语说:“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是的,我要开口,我要言明真相,即使你们这些自欺自人者有再高的圆谎技术与手段,事实也不会因此而被历史掩埋。总有一天,事实会替我申诉你们的罪行,会让你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白岩松的“你幸福了吗”的叩问中,我们的人民公仆是否应该放下身段,真真切切地倾听广大民众的心声,而非对着被改过的我满意点头。那句“你幸福了吗”叩问的不仅是大众自己,更是叩问这社会的良心。

请让我回归本质吧,我早已厌烦了做一个放羊的孩子了。不要让我被世人唾弃。

如果你要一个真正幸福和谐的社会,请让真实的我来说出事实。任何人都不能漠视我及我存在的真正意义,因为我是科学的度量。

让真正的我说句话吧!这样才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啊。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