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的作文1000字
时间: 03-20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卖麻团的老人
卖麻团了,卖麻团了……"又是这该死的叫卖声把我从梦中吵醒,不用说,现在是五点三十分,离我该起床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们这来了一个卖麻团的老头子,他每天五点半的时候就开始叫卖了,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无论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每天都是他搅乱了我的好梦,我本应在六点起床,这时候被他吵醒,让我睡又不敢睡,起又不想起,只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白白浪费半小时的时光,别提有多难受了,为此我对这个卖麻团的十分痛恨,听到这个叫卖声就头痛心烦,不知在心里恶狠狠地骂过他多少次了。 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个卖麻团的老爷爷的看法,一下子改变了。 那是一个很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照例还是被这可恶的叫卖声吵醒,我用被子紧紧捂住头,心里别提有多狠这老头了,难得有这么一个休息日,也不让人好好睡个懒觉,真是可恶!忽然,在声声刺耳的叫卖声中,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百灵鸟的啼鸣声,清脆悦耳,宛转悠扬,我的心不禁一动,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出去看看早晨的景色,顺便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手艺究竟如何,于是我掀开被子,麻利地穿了起来。 我拿了点零钱,走出家门,嘿,好晴朗的天哟,天空一碧如洗,阳光灿烂,我的心一下子也开朗起来。我顺着叫卖声找寻那位卖麻团的老人,远远就看见一个老人被一大群孩子围着,我心想,怪不得天天来叫卖,原来生意不错。我赶忙紧走几步,走近一看,心中不由得有些吃惊,我心中卖麻团的是一个全身沾满油污、邋遢龌龊的人,没想到眼前的这位老人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却上下整洁得体,显得干练精神。我暗暗产生了几分好感,递过手中的零钱,说:"给我来两只。"老人一手接过钱,另一只手拿起一双筷子和一只方便袋,夹出两只麻团放到袋子里温和地说:"小心,拿好。"我接过来,拿出一只,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口感极佳,味道好极了,我不禁对他喜欢起来,细细地打量着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刻磨的皱纹,身体硬朗,脸上始终对孩子洋溢着可亲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围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这么愿意吃,怪不得天天来叫卖……我满怀惬意吃着麻团往回走…… 谁知刚走了几步就被老人叫住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我不是刚付过钱吗,怎么,想讹我?我心中刚升起的对他的好感一下子风吹云散,荡然无存了,我愤怒地转过身,刚想发作。谁知这位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四块半钱递给我,歉意地对我说:"小同学,刚才忙,没功夫找你钱,实在对不住。"我莫名其妙,他忙说:"你给了我五块钱。 "我恍然大悟,原来因为着急,没在意错把五块当成五角了,望着老人递过来的钱,想起自己头脑里的念头,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怎么办才好,老人看到我这样,关切地问:"小同学,怎么啦?哪儿不舒服?"我无言以对,我真恨我自己,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位用辛苦劳动养活自己的老人呢?我忙把老人递过的钱又伸了过去,说:"没什么,全买了。"老人将剩下的麻团全给了我,说:"多两只,免费赠送。"我说什么也不肯收,可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就算是亏本大甩卖,买五赠一吧。"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老人越来越远的背影,我对他产生了无比的敬意,我的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分:平时所接触的小商小贩们,他们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骗顾客,人与人之间哪有什么诚信?今天,这个老人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人间需要诚信,更要爱惜诚信!
篇二:这个老头
我承认自己无法读懂爱因斯坦,但我更得承认是爱因斯坦让我的心中再次升腾起了感动。
之前从未发现他是这样一个人,有幽默感,关注社会,心地善良,有时又充满了童真。我曾一度认为他是个纯理性的、伟大的人。仅此而已。他那一把胡子和纯白的乱乱的头发足以让我相信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人。只是他在思考什么,我真得一点儿也不知道。而今,一篇《社会与个人》让我隐约听到了他浓密胡子下发出的低吟,很震撼。他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的阐述使我很有范仲淹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觉。
然而令我感到惊异的是他的理想化的思考。在《社会和个人》一文中,他给社会开的药方剂有计划的人工似乎很难为社会作接受。毕竟人一人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对人所在的立场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再加上情感因素,可以说能令每个人都满意的计划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范围的扩大,这样的几率就更会减少了。因此,他所提出的有计划的分工很难操作,即使实现了,也会导致一部分人决定另一部分人的命运。这样的结局是:人们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又会出现另一种并不令人满意的社会格局。这样的下法在今天这个社会,至少是行不通的。
爱因斯坦是个聪明人,他一定也想过这类问题。让我所觉得可贵的事,尽管他知道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所面临的挑战,他还是坚定地将它说了出来,而且是乐观的。
我起初的惊异变成了赞许。
这位慈祥的老人带给我的感动还不止这些。他“告诉”我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获得不是系统的学术知识,不是某种就业的实用技能,不是成为一个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能够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体。
我曾在茫茫题海中觉得前方一片迷雾而精神不振,也曾沉浸在方程与计算中而忘掉了一切,可是现在我不会了。因为我知道了前方的路标是一个和谐的人和保持个性与思考的能力。我曾一度困惑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们带来的利弊该如何权衡,如今,我亦不再困惑。因为它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思考与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源自我们所处社会本身的需求,我们是为了更美好而非令人担忧的未来而努力。至此,人的个性与奉献精神被摆在了一个明显的位置。这如他所说的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和爱的献身精神。”以及“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他能给予什么,而不是在于他能获得什么。”
我想,我会铭记这一切。如果我没有记住这些教诲,那就是罪过了。
我曾读到一些爱因斯坦写给孩子们的回信,觉得很亲切。
我愿称他为“一个温柔的科学家”。
篇三:固执
某人,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称号。有许多人问我某人到底是谁,而我只能回答是我。当初帮我取某人的称号的是你。而你却不知道其实你也成了某人的一部份,以前你总是那么坚定你的想法,从来都不会为别人而改变。正因为这一点,我敬佩你。看见了你的那份固执,我总是把你当做我心中的目标,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你身后呆久了,看不到你所看到的景象,只能看到你的身影。你总是把我当做垃圾吗?而我也是看不惯你的那种固执,所以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固执。坚守自己的固执,为了得到你的认同,我不断的努力,而你呢,也在坚守着自己的固执。因为那份羁绊,我似乎被认同了,但这种认同还远远不够,某人,现在的你还在坚守着自己的固执吗?你从来都是这样,外冷内热,对于男女之间的情感,你总是这样。记得你以前总是说我,而现在呢。你变弱了。以前的某人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的你从来都是我心中的固执,现在的你只能用”垃圾”这样的词来形容。
你似乎忘了我们一起看的秦时明月,无论是盖聂,还是卫庄,都有着自己的梦。
我们一起看火影忍者,无论是鸣人,还是佐助,都有着自己的执着。
我们一起看侠岚,无论是展迟,还是千钧,都有着自己的固执。
而属于我们自己的梦,自己的执着,自己的固执又是什么呢?你忘了吗,是那份兄弟之间的羁绊。以前我总是以为兄弟是可以为彼此而搭上自己的性命的,现在我知道了,自己的这条命不仅仅是自己的这么简单,还有一半是属于兄弟的。自己的生命不能轻易失去,因为兄弟会心疼,所以某人你也一样,你放弃的话我也会心疼,你要知道失去一个红颜知己,还有我们这些兄弟,所以某人拿出你的那份固执续写我们曾经那个没有实现的梦。我知道妳的天赋大于我,但我还是坚信那句话:”有些梦虽然遥不可及,但,并不是不能实现的,只要我足够的强。”或许我总是把这样的大话挂在嘴边。
为了保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必须变强,为了得到同学们、大家的认同,我也必须变强。为了超越妳,我更要变强。我不知道我早上为什么会起来跑步,唯一知道的,只是想坚守那份固执而己。不断的跑着希望超过妳,不知道妳篮球练着怎么样了,要不是当初我扭伤脚。现在就可以和你比个高下了。无论是篮球、乒乓球、唱歌、还是做人、思想道德。我们都似乎在不断的追求着。比下一秒钟更强不仅仅是我的梦,也是你的梦。某人你知道吗?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写这篇日志,记住吧,无论是成与败,那份固执不能丢,某人的称号更不能丢。为了变强,我奇奇赌上我某人的称号。而某人你也要觉醒。我们从来都是一样的人。
篇四:我的表哥
小时候,听父亲说:城里住着二嬢家大表哥,他人可好了。长大了,你一定要去见见他。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父亲已往生极乐。我为了学习,为了事业,这二十年来,一直没有去拜访他。相反,几乎还把这位大表哥忘得一干二净。
今天,2012年的元旦节,堂姐家大外甥结婚之喜的日子。故少不了我这个做幺舅舅的庆贺。可天公不作美。可不,等了好久的班车,都没见到车影子。无奈,我只好伙同几个堂叔婶徒步而行。
下午两点多钟,终于到了外甥家。大家围在一起烤火,磕瓜子,一边议论着亮眼的新房、漂亮的新娘。就在我略觉寂寞瞑目假寐时,忽听到一声“和平舅,先到了。”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张“国”字脸在跟一旁的和平叔叔打招呼。只见他高个,平头,上髭下须很打眼,年龄五十上下,健壮劲爽。和平叔发现我诧异的表情,忙给我介绍眼前这位“国”字脸来:这是你城里的大表哥,跟你一样,也是教书的。咦,这就是以前父亲叫我要拜访的大表哥了?没等我细想,眼前的大表哥给了我重重一拍:是勇勇吧,好块头!聊了一会儿,他没挤进来和我们烤火,而是站在我们身后和伯母、婶婶聊天去了。怪了,难道他不冷?表哥,过来烤烤火!我热情地招呼。表哥说:勇勇,不用!我还从不烤火,这个你们杨校长都知道。(表哥跟我们杨校长同事多年。)怪了,这么冰冻的天气,表哥竟然不烤火,真真一怪人也!我心想。
刚要吃饭时,不知为什么,表哥接了一个电话,说有什么两件书到了,在什么地方等……表哥临时有事,走了。
吃完饭,我准备回家,走到小憩公园,电话来了:勇勇,路上结冰了,也没有车,你过邮电局这边来,帮表哥搬下东西!
接了表哥的电话,我心动了,这不正遂父亲的心愿么,加之也确实天寒地冻,我没有理由拒绝表哥相邀。决定正式去拜访表哥。
踏着积雪,迎着寒风,不一会将包裹扛到表哥家。表哥家居住在县城东南一小山坡上,是一栋二层楼的半新楼房。来到二楼的客厅。这客厅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别具一格。客厅三面是墙,一面是窗。其中东南两面墙壁上分别镶嵌着表哥全家福,给人以浓浓的温馨感。西墙这面的大液晶电视上头挂着精美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十字绣框。透过窗户一看。近处,凤凰城傍晚的雪景;远处,南华山的翠色,东岭八角楼的壮观无不尽收眼底。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极佳居处。表哥怕我冷,关上窗户,把窗帘拉拢,然后插上电火炉,吩咐我坐下来烤火。随后,他自己却一刻也不闲着,先是打开电脑,给我推荐道德国学之家网站,然后下楼进厨房生火煮饭,其间还给我端茶送水上来,搞得我特不好意思。表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勇勇,到这里要安心!不要受拘束。你表嫂到长沙女儿家去了。”经表哥一番安慰,我这忐忑不安的心才逐渐静下来。
不一会儿,表哥从楼下端来一碗自制的热气腾腾的豆浆,说,“你先喝点豆浆,等一下饭就熟了。”又个把小时,表哥端来了白菜、豆腐、香肠、鸡蛋汤。这就是我们的晚餐了,虽没有白天喜宴的丰盛,但也挺实惠的。表哥不停地劝我夹香肠和鸡蛋。而他自己却钟情于那碗白菜豆腐。这让我很过意不去。在我再三劝说下,表哥才装模作样地舀了一调羹蛋汤……还一个劲地要我多吃点。吃着,吃着,忽然发现碗里还藏着两个煎蛋。这时,一股暖流涌向心间。表哥真的是我爸说的“好表哥”呀——待人接物热情周到,关心他人细心入微。
饭后,和表哥清理刚搬回来的两件书,原来全是精美的国学经典读本:《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七小经合璧》各50本,《弟子规》300本。我问表哥:要这么多相同的书做什么?表哥笑着告诉我:给孩子们准备的奖品。你也可以拿点回去教孩子们读读,宝贝呀。
清理好书籍,我先后浏览了表哥的“一粟居”博客和QQ。好家伙,有这么多学生和家长给他留言。留言内容丰富多彩,有对表哥倡导的“孝亲尊师、亲情教育;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育人目标给予充分肯定的;有难以忘记表哥和蔼可亲的面容的;更多的是已毕业的学生们没忘记表哥谆谆教诲和菩萨般博爱心——对学生成长中给予的无私的帮助和关爱,更多的是对表哥那高尚情操与人格的钦佩。
篇五:我的奶奶
在这个世上除了父母,对我最好的就是奶奶了,我们的家族共五个兄弟姐妹,我是最小的,也是一家唯一一个姓杨的男孩子,所以奶奶对我特别疼爱,但在今年的7月28日,她却永远的离开我,去了另一个世界。心中回想
记得那开一大早,我们便聚集在了医院,奶奶她已经走了,躺在床上,保持着一惯的睡觉的姿势,房间充满了哭泣,姐姐更是悲伤不已,伏在床边大哭了起来,而我则站在一边望着奶奶的尸身,我没有流泪,我麻木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一千次,一万次的告诉自己,奶奶会醒过来,但这只是徒劳的,我的泪水还是流了下来,那泪仿佛不是从眼里流出来的,而是从心中滴出来的。我感觉心一阵的痛,每当我望着奶奶的样子总会想起以前的事。
我奶奶的五个儿子都自有家,奶奶为了照顾我,在爷爷死后便来和我们一起住,从小她便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上小学时,奶奶身子骨还硬朗,天天送我上学,每天放学回家为我做好吃的,上了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奶奶老了,我学会了独自上学,可奶奶还是为我做着好吃的,而爸爸妈妈却很少有时间来管我这些。
每天晚上回家,奶奶总是在窗台上等着我回家一起吃饭,有时,我回去晚了,她也不会一个人先吃,一直等到我回去。记得一次我有事8点才回家,竟发现奶奶还在等我吃饭,奶奶见我回来连忙说:“饿了吧,快吃饭”。有时奶奶给我买许多好吃的,自己却舍不得吃上一口,有时给她夹一块,她总是趁我不注意又放回我的碗里,她总爱吃那些没营养又不好吃的菜,一年四季天天都是这样。
记得我上小学时,以为她不爱吃那些菜,可后来才知道是为了我,她由于没吃什么好东西,全身瘦弱不堪,脸上满是皱纹,那头上的白发在不断增多,奶奶的眼睛不好,一只眼睛看不见,瞎了,但她仍未感到生活的乏味。
奶奶很能干,什么都会,手巧,悟性好,一学就会,家里不少东西都是她自己做的。有时奶奶总爱为了我而唠叨,我有时不耐烦了,便和她吵,现在想来确实不应该,就在奶奶去逝的前四天,我还和她吵了架,可我来不及说对不起,奶奶就去了,我真的后悔了。
晚上放学回家,爸爸没回来,空旷的大房子就只剩下我一人,窗口那个满是牵挂的眼神永远的消失了,那狂风暴雨之中,再也没有人为我来送伞,如今奶奶往常的唠叨,在我心中一扫而光,只记得奶奶的好,想到以后都见不到了,我心一阵一阵的剧痛。为什么,为什么人总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回到我出生那一刻,奶奶照顾了我15年,而我和她不止1500次的争吵,我原来很烦她,认为她是一个老糊涂,好的不吃,专吃没营养的,真是挑食。但我如今明白了,是我不对,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真是愚蠢的家伙,现在知道有什么用,真是后悔啊!伤心啊!
每当我看着奶奶的照片时,那慈祥的脸上露出浅浅的酒窝,虽然她的ròutǐ已逝去,灵魂却一直在我身边守护着我。她对我的爱从没有减去丝毫。台词结尾
曾经有一份伟大的慈爱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
时间会冲淡一切,但奶奶那慈祥的面庞,关切的话语永远烙印在我心中。
篇六:那天那人
桌上的康乃馨传来淡淡的芬芳,坐在桌旁的我不禁想起了那天那人。
那天我上完补习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红色的身影进入了我的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卖花的阿姨,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些许痕迹,生活的辛劳使她的头上添了几缕银丝。她的身上有淡淡的康乃馨花儿的香味,看起来煞是慈祥热情。
望着她满车的康乃馨,心里猛的一惊,原来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霎时一丝愧疚涌上了心头,我有多久没为妈妈庆生了。妈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怎可如此吝啬我的爱呢!
那位阿姨看我愣在那里,眼睛直勾勾的望着花,忙上前热情招呼道:“小姑娘,要买花吗?瞧,多新鲜呀。”我看着这娇嫩欲滴的花儿,点了头。随即欣喜的开始挑选,红的,粉的,黄的,白的……
“一共10块钱。”阿姨一边包装花朵一边说道。听完我一摸口袋,呆住了,霎时一抹红霞染上了我的脸颊——我出门忘带钱了。本想不买,可这花我又喜欢的紧。站在那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阿姨看了我的表情,心中便已了然。她顿了顿,然后笑嘻嘻的说道:“这花送你了吧!你这孩子我看着欢喜。”我听后脸更红了,忙摆手道:“不用,不用,这怎么好意思呢。”
阿姨听后叹了口气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趁着你父母在时好好孝敬他们。免得以后像我……唉。收下这花吧,就当了了我一心愿吧!”我听后,只好收下了花。
匆匆跑回家,放下花拿了钱赶忙跑下楼。却只见阿姨推车离开的背影,忙跑上前去,却不巧遇着红灯,只能眼看着阿姨渐行渐远。我站在原地,闻到空气中传来淡淡的康乃馨香味……
回到家,我打扫干净了屋子,找来花瓶庄重的插好了康乃馨,坐在桌前等待着妈妈……
三八节早已过去,花儿也早已凋谢。我把花儿晒成花干放在书桌前。
看到桌前的花干,我起身为妈妈热了杯牛奶……
篇八:我的父亲
写关于亲情之类的文章,我向来是以母亲为主,很少写父亲的,虽然我知道父亲同样也很爱我。可正如什么人所说:“母爱是灯,父爱是山,灯在近处闪烁,山在远处巍峨。”总觉得母亲的爱能看得见,而父亲的爱则大渺茫了。
别人说起自己父亲总是神采奕奕,充满自豪感。我也说,可总找不到那种感觉。父亲太平凡了,平凡得我几乎描述不出来他的样子,想不起他的声音。这也源于父亲常年奔波在外的原因。
一年中,和父亲见面的日子几乎可以数得清,尤其是离开家到这上学以后。“五一”“国庆”回家他不在,暑假还不在。唯有寒假逢过年我才可以和父亲一块儿住几天。可我深知,父亲他太累了,我们之间距离也有点远了,可我不怪他。为了这个家,为了四个孩子的学费他终年在外很少回家的。
那次放假前,母亲告诉我父亲在家。可我连续几天都没有见他。原来逢这么个空闲时间(他们队机器坏了)也没闲着,正在镇上大棚当零时工,每天起早贪黑。早晨我起来时,他已走了,晚上他回来时,我又睡了。为了看一看父亲,我只有白天睡一觉,晚上再等。唉,父亲,歇歇吧!女儿见您一面都太难了!
那一天清晨起来,父亲说他一会左眼跳,一会儿右眼跳,也不知是福是祸。中午,电话铃响了,父亲去接电话,先是欢失地大声说着,渐渐声音变得有些低沉,我看见父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变得铁青。挂了电话,父亲呆呆坐在那儿,脸色紧绷,目光呆滞。他就那样呆呆坐着,不说一句话。我问:“爸爸,咋了?”他还是没吭一声,过了一会儿,他抽出烟,猛吸了两口,到外面去了。又过好一会儿,他回来了,才深深叹了口气说:“唉,又遭了,说情况有变动,暂时开不了工了。”接着,又坐下发起呆来。
原来这样!我惊讶。本来说工队明天开工,就可以走了。可突然……难怪父亲如此。先前,凭着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干劲,许多队都想要他,可为了能多赚点,他选择了这一家,拒绝了其他人。可现在……我这样想着。
突然,父亲好像猛然想起了什么,噌站起来,开始找电话薄,既而又看着号,一个个拨给原先的那些工友,连连说着委婉的话,一个又一个,父亲显得焦急不安起来,原来人家先前的那些工队都已开工了!……终于,父亲连连说着“好,好”的话放下了电话,脸色也变得好看起来,既而长会舒一口气,“终于有着落了!”绝了人家,再去找人家,可想可知,这其中他受了别人多少疾苦厉语。但为了这个家也难怪失拒,他不得不放下面子,放下自己的尊严。父亲,您辛苦了!
这就是我的父亲,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父亲,但现在,我也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骄傲了!我现在只想对他说一句:爸,女儿有些想你了!
卖麻团了,卖麻团了……"又是这该死的叫卖声把我从梦中吵醒,不用说,现在是五点三十分,离我该起床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们这来了一个卖麻团的老头子,他每天五点半的时候就开始叫卖了,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无论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每天都是他搅乱了我的好梦,我本应在六点起床,这时候被他吵醒,让我睡又不敢睡,起又不想起,只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白白浪费半小时的时光,别提有多难受了,为此我对这个卖麻团的十分痛恨,听到这个叫卖声就头痛心烦,不知在心里恶狠狠地骂过他多少次了。 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个卖麻团的老爷爷的看法,一下子改变了。 那是一个很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照例还是被这可恶的叫卖声吵醒,我用被子紧紧捂住头,心里别提有多狠这老头了,难得有这么一个休息日,也不让人好好睡个懒觉,真是可恶!忽然,在声声刺耳的叫卖声中,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百灵鸟的啼鸣声,清脆悦耳,宛转悠扬,我的心不禁一动,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出去看看早晨的景色,顺便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手艺究竟如何,于是我掀开被子,麻利地穿了起来。 我拿了点零钱,走出家门,嘿,好晴朗的天哟,天空一碧如洗,阳光灿烂,我的心一下子也开朗起来。我顺着叫卖声找寻那位卖麻团的老人,远远就看见一个老人被一大群孩子围着,我心想,怪不得天天来叫卖,原来生意不错。我赶忙紧走几步,走近一看,心中不由得有些吃惊,我心中卖麻团的是一个全身沾满油污、邋遢龌龊的人,没想到眼前的这位老人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却上下整洁得体,显得干练精神。我暗暗产生了几分好感,递过手中的零钱,说:"给我来两只。"老人一手接过钱,另一只手拿起一双筷子和一只方便袋,夹出两只麻团放到袋子里温和地说:"小心,拿好。"我接过来,拿出一只,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口感极佳,味道好极了,我不禁对他喜欢起来,细细地打量着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刻磨的皱纹,身体硬朗,脸上始终对孩子洋溢着可亲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围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这么愿意吃,怪不得天天来叫卖……我满怀惬意吃着麻团往回走…… 谁知刚走了几步就被老人叫住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我不是刚付过钱吗,怎么,想讹我?我心中刚升起的对他的好感一下子风吹云散,荡然无存了,我愤怒地转过身,刚想发作。谁知这位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四块半钱递给我,歉意地对我说:"小同学,刚才忙,没功夫找你钱,实在对不住。"我莫名其妙,他忙说:"你给了我五块钱。 "我恍然大悟,原来因为着急,没在意错把五块当成五角了,望着老人递过来的钱,想起自己头脑里的念头,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怎么办才好,老人看到我这样,关切地问:"小同学,怎么啦?哪儿不舒服?"我无言以对,我真恨我自己,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位用辛苦劳动养活自己的老人呢?我忙把老人递过的钱又伸了过去,说:"没什么,全买了。"老人将剩下的麻团全给了我,说:"多两只,免费赠送。"我说什么也不肯收,可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就算是亏本大甩卖,买五赠一吧。"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老人越来越远的背影,我对他产生了无比的敬意,我的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分:平时所接触的小商小贩们,他们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骗顾客,人与人之间哪有什么诚信?今天,这个老人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人间需要诚信,更要爱惜诚信!
篇二:这个老头
我承认自己无法读懂爱因斯坦,但我更得承认是爱因斯坦让我的心中再次升腾起了感动。
之前从未发现他是这样一个人,有幽默感,关注社会,心地善良,有时又充满了童真。我曾一度认为他是个纯理性的、伟大的人。仅此而已。他那一把胡子和纯白的乱乱的头发足以让我相信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人。只是他在思考什么,我真得一点儿也不知道。而今,一篇《社会与个人》让我隐约听到了他浓密胡子下发出的低吟,很震撼。他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的阐述使我很有范仲淹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觉。
然而令我感到惊异的是他的理想化的思考。在《社会和个人》一文中,他给社会开的药方剂有计划的人工似乎很难为社会作接受。毕竟人一人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对人所在的立场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再加上情感因素,可以说能令每个人都满意的计划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范围的扩大,这样的几率就更会减少了。因此,他所提出的有计划的分工很难操作,即使实现了,也会导致一部分人决定另一部分人的命运。这样的结局是:人们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又会出现另一种并不令人满意的社会格局。这样的下法在今天这个社会,至少是行不通的。
爱因斯坦是个聪明人,他一定也想过这类问题。让我所觉得可贵的事,尽管他知道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所面临的挑战,他还是坚定地将它说了出来,而且是乐观的。
我起初的惊异变成了赞许。
这位慈祥的老人带给我的感动还不止这些。他“告诉”我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获得不是系统的学术知识,不是某种就业的实用技能,不是成为一个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能够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体。
我曾在茫茫题海中觉得前方一片迷雾而精神不振,也曾沉浸在方程与计算中而忘掉了一切,可是现在我不会了。因为我知道了前方的路标是一个和谐的人和保持个性与思考的能力。我曾一度困惑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们带来的利弊该如何权衡,如今,我亦不再困惑。因为它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思考与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源自我们所处社会本身的需求,我们是为了更美好而非令人担忧的未来而努力。至此,人的个性与奉献精神被摆在了一个明显的位置。这如他所说的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和爱的献身精神。”以及“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他能给予什么,而不是在于他能获得什么。”
我想,我会铭记这一切。如果我没有记住这些教诲,那就是罪过了。
我曾读到一些爱因斯坦写给孩子们的回信,觉得很亲切。
我愿称他为“一个温柔的科学家”。
篇三:固执
某人,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称号。有许多人问我某人到底是谁,而我只能回答是我。当初帮我取某人的称号的是你。而你却不知道其实你也成了某人的一部份,以前你总是那么坚定你的想法,从来都不会为别人而改变。正因为这一点,我敬佩你。看见了你的那份固执,我总是把你当做我心中的目标,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你身后呆久了,看不到你所看到的景象,只能看到你的身影。你总是把我当做垃圾吗?而我也是看不惯你的那种固执,所以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固执。坚守自己的固执,为了得到你的认同,我不断的努力,而你呢,也在坚守着自己的固执。因为那份羁绊,我似乎被认同了,但这种认同还远远不够,某人,现在的你还在坚守着自己的固执吗?你从来都是这样,外冷内热,对于男女之间的情感,你总是这样。记得你以前总是说我,而现在呢。你变弱了。以前的某人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的你从来都是我心中的固执,现在的你只能用”垃圾”这样的词来形容。
你似乎忘了我们一起看的秦时明月,无论是盖聂,还是卫庄,都有着自己的梦。
我们一起看火影忍者,无论是鸣人,还是佐助,都有着自己的执着。
我们一起看侠岚,无论是展迟,还是千钧,都有着自己的固执。
而属于我们自己的梦,自己的执着,自己的固执又是什么呢?你忘了吗,是那份兄弟之间的羁绊。以前我总是以为兄弟是可以为彼此而搭上自己的性命的,现在我知道了,自己的这条命不仅仅是自己的这么简单,还有一半是属于兄弟的。自己的生命不能轻易失去,因为兄弟会心疼,所以某人你也一样,你放弃的话我也会心疼,你要知道失去一个红颜知己,还有我们这些兄弟,所以某人拿出你的那份固执续写我们曾经那个没有实现的梦。我知道妳的天赋大于我,但我还是坚信那句话:”有些梦虽然遥不可及,但,并不是不能实现的,只要我足够的强。”或许我总是把这样的大话挂在嘴边。
为了保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必须变强,为了得到同学们、大家的认同,我也必须变强。为了超越妳,我更要变强。我不知道我早上为什么会起来跑步,唯一知道的,只是想坚守那份固执而己。不断的跑着希望超过妳,不知道妳篮球练着怎么样了,要不是当初我扭伤脚。现在就可以和你比个高下了。无论是篮球、乒乓球、唱歌、还是做人、思想道德。我们都似乎在不断的追求着。比下一秒钟更强不仅仅是我的梦,也是你的梦。某人你知道吗?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写这篇日志,记住吧,无论是成与败,那份固执不能丢,某人的称号更不能丢。为了变强,我奇奇赌上我某人的称号。而某人你也要觉醒。我们从来都是一样的人。
篇四:我的表哥
小时候,听父亲说:城里住着二嬢家大表哥,他人可好了。长大了,你一定要去见见他。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父亲已往生极乐。我为了学习,为了事业,这二十年来,一直没有去拜访他。相反,几乎还把这位大表哥忘得一干二净。
今天,2012年的元旦节,堂姐家大外甥结婚之喜的日子。故少不了我这个做幺舅舅的庆贺。可天公不作美。可不,等了好久的班车,都没见到车影子。无奈,我只好伙同几个堂叔婶徒步而行。
下午两点多钟,终于到了外甥家。大家围在一起烤火,磕瓜子,一边议论着亮眼的新房、漂亮的新娘。就在我略觉寂寞瞑目假寐时,忽听到一声“和平舅,先到了。”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张“国”字脸在跟一旁的和平叔叔打招呼。只见他高个,平头,上髭下须很打眼,年龄五十上下,健壮劲爽。和平叔发现我诧异的表情,忙给我介绍眼前这位“国”字脸来:这是你城里的大表哥,跟你一样,也是教书的。咦,这就是以前父亲叫我要拜访的大表哥了?没等我细想,眼前的大表哥给了我重重一拍:是勇勇吧,好块头!聊了一会儿,他没挤进来和我们烤火,而是站在我们身后和伯母、婶婶聊天去了。怪了,难道他不冷?表哥,过来烤烤火!我热情地招呼。表哥说:勇勇,不用!我还从不烤火,这个你们杨校长都知道。(表哥跟我们杨校长同事多年。)怪了,这么冰冻的天气,表哥竟然不烤火,真真一怪人也!我心想。
刚要吃饭时,不知为什么,表哥接了一个电话,说有什么两件书到了,在什么地方等……表哥临时有事,走了。
吃完饭,我准备回家,走到小憩公园,电话来了:勇勇,路上结冰了,也没有车,你过邮电局这边来,帮表哥搬下东西!
接了表哥的电话,我心动了,这不正遂父亲的心愿么,加之也确实天寒地冻,我没有理由拒绝表哥相邀。决定正式去拜访表哥。
踏着积雪,迎着寒风,不一会将包裹扛到表哥家。表哥家居住在县城东南一小山坡上,是一栋二层楼的半新楼房。来到二楼的客厅。这客厅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别具一格。客厅三面是墙,一面是窗。其中东南两面墙壁上分别镶嵌着表哥全家福,给人以浓浓的温馨感。西墙这面的大液晶电视上头挂着精美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十字绣框。透过窗户一看。近处,凤凰城傍晚的雪景;远处,南华山的翠色,东岭八角楼的壮观无不尽收眼底。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极佳居处。表哥怕我冷,关上窗户,把窗帘拉拢,然后插上电火炉,吩咐我坐下来烤火。随后,他自己却一刻也不闲着,先是打开电脑,给我推荐道德国学之家网站,然后下楼进厨房生火煮饭,其间还给我端茶送水上来,搞得我特不好意思。表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勇勇,到这里要安心!不要受拘束。你表嫂到长沙女儿家去了。”经表哥一番安慰,我这忐忑不安的心才逐渐静下来。
不一会儿,表哥从楼下端来一碗自制的热气腾腾的豆浆,说,“你先喝点豆浆,等一下饭就熟了。”又个把小时,表哥端来了白菜、豆腐、香肠、鸡蛋汤。这就是我们的晚餐了,虽没有白天喜宴的丰盛,但也挺实惠的。表哥不停地劝我夹香肠和鸡蛋。而他自己却钟情于那碗白菜豆腐。这让我很过意不去。在我再三劝说下,表哥才装模作样地舀了一调羹蛋汤……还一个劲地要我多吃点。吃着,吃着,忽然发现碗里还藏着两个煎蛋。这时,一股暖流涌向心间。表哥真的是我爸说的“好表哥”呀——待人接物热情周到,关心他人细心入微。
饭后,和表哥清理刚搬回来的两件书,原来全是精美的国学经典读本:《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七小经合璧》各50本,《弟子规》300本。我问表哥:要这么多相同的书做什么?表哥笑着告诉我:给孩子们准备的奖品。你也可以拿点回去教孩子们读读,宝贝呀。
清理好书籍,我先后浏览了表哥的“一粟居”博客和QQ。好家伙,有这么多学生和家长给他留言。留言内容丰富多彩,有对表哥倡导的“孝亲尊师、亲情教育;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育人目标给予充分肯定的;有难以忘记表哥和蔼可亲的面容的;更多的是已毕业的学生们没忘记表哥谆谆教诲和菩萨般博爱心——对学生成长中给予的无私的帮助和关爱,更多的是对表哥那高尚情操与人格的钦佩。
篇五:我的奶奶
在这个世上除了父母,对我最好的就是奶奶了,我们的家族共五个兄弟姐妹,我是最小的,也是一家唯一一个姓杨的男孩子,所以奶奶对我特别疼爱,但在今年的7月28日,她却永远的离开我,去了另一个世界。心中回想
记得那开一大早,我们便聚集在了医院,奶奶她已经走了,躺在床上,保持着一惯的睡觉的姿势,房间充满了哭泣,姐姐更是悲伤不已,伏在床边大哭了起来,而我则站在一边望着奶奶的尸身,我没有流泪,我麻木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一千次,一万次的告诉自己,奶奶会醒过来,但这只是徒劳的,我的泪水还是流了下来,那泪仿佛不是从眼里流出来的,而是从心中滴出来的。我感觉心一阵的痛,每当我望着奶奶的样子总会想起以前的事。
我奶奶的五个儿子都自有家,奶奶为了照顾我,在爷爷死后便来和我们一起住,从小她便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上小学时,奶奶身子骨还硬朗,天天送我上学,每天放学回家为我做好吃的,上了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奶奶老了,我学会了独自上学,可奶奶还是为我做着好吃的,而爸爸妈妈却很少有时间来管我这些。
每天晚上回家,奶奶总是在窗台上等着我回家一起吃饭,有时,我回去晚了,她也不会一个人先吃,一直等到我回去。记得一次我有事8点才回家,竟发现奶奶还在等我吃饭,奶奶见我回来连忙说:“饿了吧,快吃饭”。有时奶奶给我买许多好吃的,自己却舍不得吃上一口,有时给她夹一块,她总是趁我不注意又放回我的碗里,她总爱吃那些没营养又不好吃的菜,一年四季天天都是这样。
记得我上小学时,以为她不爱吃那些菜,可后来才知道是为了我,她由于没吃什么好东西,全身瘦弱不堪,脸上满是皱纹,那头上的白发在不断增多,奶奶的眼睛不好,一只眼睛看不见,瞎了,但她仍未感到生活的乏味。
奶奶很能干,什么都会,手巧,悟性好,一学就会,家里不少东西都是她自己做的。有时奶奶总爱为了我而唠叨,我有时不耐烦了,便和她吵,现在想来确实不应该,就在奶奶去逝的前四天,我还和她吵了架,可我来不及说对不起,奶奶就去了,我真的后悔了。
晚上放学回家,爸爸没回来,空旷的大房子就只剩下我一人,窗口那个满是牵挂的眼神永远的消失了,那狂风暴雨之中,再也没有人为我来送伞,如今奶奶往常的唠叨,在我心中一扫而光,只记得奶奶的好,想到以后都见不到了,我心一阵一阵的剧痛。为什么,为什么人总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回到我出生那一刻,奶奶照顾了我15年,而我和她不止1500次的争吵,我原来很烦她,认为她是一个老糊涂,好的不吃,专吃没营养的,真是挑食。但我如今明白了,是我不对,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真是愚蠢的家伙,现在知道有什么用,真是后悔啊!伤心啊!
每当我看着奶奶的照片时,那慈祥的脸上露出浅浅的酒窝,虽然她的ròutǐ已逝去,灵魂却一直在我身边守护着我。她对我的爱从没有减去丝毫。台词结尾
曾经有一份伟大的慈爱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
时间会冲淡一切,但奶奶那慈祥的面庞,关切的话语永远烙印在我心中。
篇六:那天那人
桌上的康乃馨传来淡淡的芬芳,坐在桌旁的我不禁想起了那天那人。
那天我上完补习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红色的身影进入了我的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卖花的阿姨,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些许痕迹,生活的辛劳使她的头上添了几缕银丝。她的身上有淡淡的康乃馨花儿的香味,看起来煞是慈祥热情。
望着她满车的康乃馨,心里猛的一惊,原来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霎时一丝愧疚涌上了心头,我有多久没为妈妈庆生了。妈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怎可如此吝啬我的爱呢!
那位阿姨看我愣在那里,眼睛直勾勾的望着花,忙上前热情招呼道:“小姑娘,要买花吗?瞧,多新鲜呀。”我看着这娇嫩欲滴的花儿,点了头。随即欣喜的开始挑选,红的,粉的,黄的,白的……
“一共10块钱。”阿姨一边包装花朵一边说道。听完我一摸口袋,呆住了,霎时一抹红霞染上了我的脸颊——我出门忘带钱了。本想不买,可这花我又喜欢的紧。站在那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阿姨看了我的表情,心中便已了然。她顿了顿,然后笑嘻嘻的说道:“这花送你了吧!你这孩子我看着欢喜。”我听后脸更红了,忙摆手道:“不用,不用,这怎么好意思呢。”
阿姨听后叹了口气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趁着你父母在时好好孝敬他们。免得以后像我……唉。收下这花吧,就当了了我一心愿吧!”我听后,只好收下了花。
匆匆跑回家,放下花拿了钱赶忙跑下楼。却只见阿姨推车离开的背影,忙跑上前去,却不巧遇着红灯,只能眼看着阿姨渐行渐远。我站在原地,闻到空气中传来淡淡的康乃馨香味……
回到家,我打扫干净了屋子,找来花瓶庄重的插好了康乃馨,坐在桌前等待着妈妈……
三八节早已过去,花儿也早已凋谢。我把花儿晒成花干放在书桌前。
看到桌前的花干,我起身为妈妈热了杯牛奶……
篇八:我的父亲
写关于亲情之类的文章,我向来是以母亲为主,很少写父亲的,虽然我知道父亲同样也很爱我。可正如什么人所说:“母爱是灯,父爱是山,灯在近处闪烁,山在远处巍峨。”总觉得母亲的爱能看得见,而父亲的爱则大渺茫了。
别人说起自己父亲总是神采奕奕,充满自豪感。我也说,可总找不到那种感觉。父亲太平凡了,平凡得我几乎描述不出来他的样子,想不起他的声音。这也源于父亲常年奔波在外的原因。
一年中,和父亲见面的日子几乎可以数得清,尤其是离开家到这上学以后。“五一”“国庆”回家他不在,暑假还不在。唯有寒假逢过年我才可以和父亲一块儿住几天。可我深知,父亲他太累了,我们之间距离也有点远了,可我不怪他。为了这个家,为了四个孩子的学费他终年在外很少回家的。
那次放假前,母亲告诉我父亲在家。可我连续几天都没有见他。原来逢这么个空闲时间(他们队机器坏了)也没闲着,正在镇上大棚当零时工,每天起早贪黑。早晨我起来时,他已走了,晚上他回来时,我又睡了。为了看一看父亲,我只有白天睡一觉,晚上再等。唉,父亲,歇歇吧!女儿见您一面都太难了!
那一天清晨起来,父亲说他一会左眼跳,一会儿右眼跳,也不知是福是祸。中午,电话铃响了,父亲去接电话,先是欢失地大声说着,渐渐声音变得有些低沉,我看见父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变得铁青。挂了电话,父亲呆呆坐在那儿,脸色紧绷,目光呆滞。他就那样呆呆坐着,不说一句话。我问:“爸爸,咋了?”他还是没吭一声,过了一会儿,他抽出烟,猛吸了两口,到外面去了。又过好一会儿,他回来了,才深深叹了口气说:“唉,又遭了,说情况有变动,暂时开不了工了。”接着,又坐下发起呆来。
原来这样!我惊讶。本来说工队明天开工,就可以走了。可突然……难怪父亲如此。先前,凭着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干劲,许多队都想要他,可为了能多赚点,他选择了这一家,拒绝了其他人。可现在……我这样想着。
突然,父亲好像猛然想起了什么,噌站起来,开始找电话薄,既而又看着号,一个个拨给原先的那些工友,连连说着委婉的话,一个又一个,父亲显得焦急不安起来,原来人家先前的那些工队都已开工了!……终于,父亲连连说着“好,好”的话放下了电话,脸色也变得好看起来,既而长会舒一口气,“终于有着落了!”绝了人家,再去找人家,可想可知,这其中他受了别人多少疾苦厉语。但为了这个家也难怪失拒,他不得不放下面子,放下自己的尊严。父亲,您辛苦了!
这就是我的父亲,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父亲,但现在,我也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骄傲了!我现在只想对他说一句:爸,女儿有些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