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份难忘的作业
在学习与生活中有许多份作业需要我们去完成,其中是我难以忘怀的是一份建筑模型的作业。我通过完成这份作业明白了“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的含义,并且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周一,综合老师给我留了一份回家制作建筑模型的作业。制作材料已经发了下来,需要我设计。“怎样设计最好看呢?”这事让我绞尽了脑汁。我在低年级只是把房屋模型按图拼装好了,涂上颜色,可是却显得没有创意。而这次想让自己作品做的完美不知如何下手。眼看参赛时间一天天的临近,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总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我只好求助爸爸,我问爸爸:“您觉得什么样的创意能使我的拼图模型作品让人眼前一亮?”爸爸疑惑地问:“你在制作模型的时候遇到困难了?”,我说:“是呀,我需要您的帮助。”爸爸高兴地说:“有句话说‘困难是好事,可以锻炼人’,我们一起设计一起制作吧!但你应该有自己的设计方案。”看到爸爸这样支持我,我兴奋地点了点头……
我结束与爸爸的讨论后,就开始思索起来,有创意的作品是什么?突然,我的大脑里闪现出一个想法,以前我在商场见过建筑模型的沙盘,联想起自己的拼图建筑模型也想设计成一个微型沙盘不知成不成?于是,我跟爸爸说了我的创意,爸爸说:“这个创意好,那我们开始动手做吧!”我把剪刀、尺子、胶水等工具用品,连同爸爸已经购买回来的卡通人物和玩具汽车的模型全找齐了。我们开始按照我构思的蓝图制作起来,我用一块木板,把我们买回来的模型和做好的拼图模型固定在木板上,爸爸用电钻在木板打上几个孔,我则把小树插在孔上。最后用剩下的木板做了一个简单的门。“大功告成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兴奋地不禁喊了出来。这个沙盘场景简直就是一个现代化的高级别墅。感谢爸爸给我的帮助。
这个模型是我完成过最出色,使我最难忘的作业。在这次制作过程中更使我理解了“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还明白了只要战胜困难,走出困境,成功就会属于你的深刻道理。
小学六年做了不少作业:抄词语、做练习、背单词……许多作业我早就忘记了,但有一份作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怎么也忘不了。
那堂作文课,老师走进教室,布置了作文题目“诚实”,给我们讲了一下写作文的要求,就让我们动笔了。这个太容易了,老师讲的时候我就构思好了。我提起笔刷刷刷地写起来。还没到下课就写完了。老师走过来看我的作文,边看边点头说:“嗯,不错!很好!”看完了拿起笔来在题目旁边打了个鲜红的90分。这么高的分,在班里可是凤毛麟角,我激动极了。老师还向全班同学宣读了我的作文,夸我是个诚实的孩子。我得意极了。
放学后,我开开心心地回到家,准备把这份作业好好地向父母夸耀夸耀。做完回家作业,父母还没回来,我便去邻居家玩。恰好他们家有个亲戚从北京回来,带来了好多好玩的,我羡慕极了。特别是那些精美的娃娃,让我爱不释手。我越玩心里越痒痒,就趁他们不注意,把一个最漂亮的娃娃藏进了衣服里,赶忙跑回家了。
晚上邻居见到我,问我有没有看到那个娃娃。我的心扑腾扑腾跳得非常厉害,但嘴里却说:“没看到。”邻居失望地走了。我的心却再也平静不下来。我真想跑过去告诉他们:娃娃是我拿的!但脚却不听使唤。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老师还不停地夸赞我昨天的作文写得好,还摸着我的头说我真是个诚实的孩子。我想到那个娃娃,心里像被针刺一样疼,脸热得发烫。作文里写自己怎么怎么诚实,可实际上却……
放学回到家,我悄悄地拿出娃娃来。老师曾给我们讲过列宁打碎花瓶向姑妈认错的故事。我知道应该把这个娃娃还给邻居。但我实在没有勇气去认错。妈妈看出了我有心事,问我怎么了。我支支吾吾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妈妈语重心长地教育了我,带着我把娃娃还给了邻居。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直到今天,那份作业我仍然忘不了。它时时刻刻提醒我要言行一致,用实际行动做个诚实的孩子。
朋友,当你看到这个文章题目时,我想你肯定会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吧!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份作业呢?
我从小到大,做过无数的作业,有许多我都记不清了。唯独那次,让我记忆犹新。它就像一颗闪亮的珍珠,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海洋中。那是两年前的一个星期天。早晨,阳光明媚,姑姑抱着她那只有三岁的儿子来我家做客。我正闲着没事,就逗起小弟弟来。不一会儿,就听见姑姑说:“柳晓,我和你妈到伯伯家去一趟,也随便给你留下一份特殊的作业!”“特殊的作业?”我正疑惑着,姑姑又笑眯眯地向我解释道:“当然是照顾你的小表弟喽!
我听了,恍然大悟,这对我来说,可是三只手指夹田螺——小菜一碟嘛,于是,我便对姑姑说了“再见”便一蹦一跳地去照顾小表弟去了。我原本以为,照顾孩子不是挺简单的吗?只要让他不哭、不闹就行了。可我这个表弟,可真是太调皮了。你瞧他,一会儿“穿梭”于客厅中,一会儿又奔进我的房间,见到我刚写完的作业,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支笔,“唰”的一声就在我的作业上一画。我见了,哭笑不得,连忙把作业夺过来,对他说:“表弟,别乱画,姐姐给你拿一张纸!”
可是,当我拿着纸飞也似地跑进我的房间时,眼前的一切令我大吃了一惊——笔被摔在了地上,早已“粉身碎骨”,我最心爱的画册上已被水彩笔毁了“容”……而表弟呢?天啊!他爬过我的床,在上面留下了一串黑乎乎的脚印,正坐在窗台上往下四处张望呢!“危险!”我急得大喊,可他却不紧不慢地学着我讲“姐姐,什么叫‘味盐’(危险)呀!”我赶紧冲上去,把他抱了下来,可他又哭又闹,我心计一上,大叫:“老虎来了!”一边装出害怕的样子,小表弟一听,吓得急忙钻到我背后,一边大叫还让我去关门。折腾了一上午,小表弟累了,先上床休息了。
回想起上午的事,我想,光靠吓唬是不行的,我收拾好房间叫醒了小表弟,没等他叫嚷,便对他说:“表弟,想不想听姐姐讲故事呀!”一边还端来一盘切好的苹果。“哦!听故事喽!”我拿起一本连环画,绘声绘色地讲起了《三只小猪》、《乌鸦和狐狸》……果然,通过我的努力,小表弟再也没有哭闹过,而是侧着脑袋,津津有味地嚼着苹果,听我讲故事,开心得拍起手来……
中午,姑姑和妈妈回来了,看到我带表弟玩得那么起劲,夸道:“没想到咱家柳晓还真有一手,不赖么!”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终于完成了这次不一般的作业。原来,带孩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想起妈妈把我从小带到了这么大,可真是费了一番苦心的啊!
“啊,什么?”
“这是什么作业啊”
看着班主任一笔一划的在黑板上写出一份作业,寂静的教室立刻人声鼎沸,大家都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连那些埋头一味写作业的同学也禁不住把眼睛揉了又揉望向黑板,脸上都是一个个大问号。
“没错,这就是你们的班会作业——调查你们父母的喜好。”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你爸爸喜欢什么呢?”“你妈妈是不是也应该喜欢织毛衣啊?”“你爸爸喜欢吃鱼吗?”“你妈妈喜欢喝饮料吗?”
……
回到家,我很努力地回想爸爸妈妈究竟喜欢什么,但脑海里浮现的只是爸爸妈妈在讨论我喜欢的东西,对于父母的喜好,我一片空白。于是我垂头丧气地溜进了客厅,瞧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张报纸,正看得津津有味。他时而皱起眉,时而眯着眼,时而又忽然喜笑颜开。原来爸爸喜欢看报纸啊。我恍然大悟,却又懊悔起来:我早该想到的,爸爸一下班总是翻着新的报纸,有时连茶杯举在手中也忘了喝。
吃晚饭时我又关注起了妈妈,她总是不忘往我碗里夹我喜欢吃的菜……我看到妈妈一直在吃鱼,妈妈喜欢吃鱼,这些事情我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
又是一节班会课,老师让我们讨论父母的喜好,教室里刹那间就沸腾起来,“我爸爸喜欢喝茶。”“我妈妈喜欢吃西红柿”“我爸爸喜欢看新闻”……我们把知道的都说了,老师说:“还有呢?就这些了么?”“还有……”
的确,我们对父母的了解少之又少,我们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但却一直都以为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应该去多多关心父母,就像他们关心我们一样。
这份作业将使我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