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米作文初中
今日,吾与母班侠们(稚子)同去肥东梁园蕊家摘粮——玉米啦!
经一二时颠簸之路,终到蕊家。吾一下车,啊!农家气息迎面扑来,乃大自然泥土、草叶之清新味,返璞归真。吾戴草帽欲与同行者一同下地干活喽!
远望,田地远无止境,或深或浅,或高或低,或黄或绿,或密或稀,似梯田壮观之美。走约十分钟之久,终到玉米地。玉米秆高一米有余,站立田中,玉米结秆上,为叶包,顶有须,去叶,呈金黄色颗粒均匀排列,煞是好看。一声采玉米令下,母们争相握镰断玉米秆,秆倒地,侠们一股脑冲进地中。吾发现秆上一个,遂一脚踩秆前,一脚秆后以定秆,可泥滑,不慎摔,幸被行者俊杰扶,否可摔狗啃泥。而后有经验,吾便不直拔,而旋转上拔,用尽气力,成功!吾激动兴奋,接又摘二、三、四……
玉米摘完,继扒其黄皮。吾见许多玉米皆被虫咬,或剩半,或仅余几粒。辛勤农民如此劳累,却只收此获,吾感万分!
此摘玉米之旅吾不仅感受采摘之乐,更感农民种田之辛……从此不敢浪费!
去年十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山东老家探亲旅游。
在路上,我透过车窗往外看,大片大片的高粱,在风中展现着他们的舞姿;向日葵冲着太阳,咧开大嘴哈哈地笑;饱胀得裂开的棉花,仿佛是那天上的朵朵白云……农民伯伯们欢声笑语,鸟儿们不停地啼叫,满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咦,那是什么啊?”看着一片一人高的农作物,我问道。“那是玉米。”爸爸回答。玉米长得高高的,大大的叶子,长长的须子,有的须子是青色的,像位青年,有的须子是褐色的,像位老者,他们一排排笔直地站着,像我们致敬。虽然我吃过玉米,但是却不知道它们是怎么长成的。此时大姑恰巧出来迎接我们,爸爸提议:“反正咱们来了也是闲着,不如帮帮忙,摘玉米。”于是,我们就开始一起劳动起来。
“先抓住玉米的茎,然后再掰断玉米”,我照着爸爸说的按部就班起来。完全成熟的玉米十分好摘,一掰就断,而不成熟的玉米却怎么也掰不开。我拿起一个筐,向我瞄准的第一个“目标”——一个长得十分饱满的大玉米走去,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十分轻松地掰下了第一个玉米,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原来掰玉米也没那么难啊!”于是,我走向第二个“目标”。我一手抓住它的茎,一手拿好玉米,用力一掰,“咦,怎么没有下来。”我继续用力,可玉米还是纹丝不动,好像在嘲笑我。我找来爸爸,想让他帮帮我,可爸爸说:“这个玉米还没有熟,青色的玉米是未熟的,黄色带黑点才是熟透的。”听完爸爸的话,我开始向一个个熟透的“目标”继续前进。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转眼间以及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我们累得满头大汗,看着满满的几筐玉米摆放在门前,非常有成就感,我们准备给奶奶送去。这时我发现胳膊上起了许多密密麻麻的小红疙瘩,有些痒,原来是因为我的皮肤太嫩,而玉米的叶子上布满了小刺,彼此摩擦后生成的。
通过这次采摘,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加使我懂得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同时也激发了我更加努力学习的信心,学好科学知识,制造出方便采摘农作物的机器,减轻农民伯伯的负担,造福人类。
今天是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小爷爷准备带我们一家去摘玉米。
一到玉米地,我就被那里的风景给迷住了。那里的玉米地一大片一大片的,看上去就像绿色的海洋,而那些玉米却躺在玉米杆的怀抱中向我们不断地招收。这时,一群小蜜蜂在玉米地召唤下,在玉米杆头顶上的小花中飞来飞去,忙的不亦乐乎,妈妈说都是靠这些辛勤的蜜蜂传播花粉,才有今天玉米的丰收景象。
当我们进入玉米地时,看见里面有很多很多人已经在那里了,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有的人在认真的摘玉米,有的在拍照,有的正在摆posi,大家都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来参加今天的大学生实验地采摘活动。这时,我也迫不及待冲进去,妈妈过来告诉我,要摘那些胡子长得又长又黑的玉米,找到后再用手捏捏是不是饱满。听了妈妈的建议我就开始行动,终于找到了妈妈说的那种玉米了,可是却怎么也掰不下来,后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个又大又熟的玉米给掰下来,本来想多找几个玉米的,可是那些玉米叶上有刺,那些刺刺的我很痒很痒,于是我就偷懒跑了出来。最后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一起合作摘了很多很多的玉米。
从玉米地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位叔叔在整理玉米杆,把那些玉米杆都抱到车上去了,爱管闲事的妈妈过去问,这些玉米杆还有什么用,叔叔说是拿过去喂梅花鹿的。原来玉米的作用这么大,不仅果实可以给我们人类吃,而且它的杆也有用处的,今天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玉米,还让我收获了知识。
自从参加了小记者协会的小农民活动,经历了辛苦的拔草与施肥劳动后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终于迎来了丰收的一天----我们要去摘玉米啦!由于爸爸听错了时间,害得我没赶上车。没办法,老爸只得另找车送我去。真是好事多磨。
折腾了许久,终于来到了玉米地,翠绿的玉米叶子遮挡着灼热的阳光,让玉米更好的生长。一根根饱满的玉米棒子,挺立在枝头,挂着长长的胡须,热切地盼望着我们的到来,仿佛大声呼唤着,“快来摘我吧,我已经成熟了!”我看到那些早到的同学,一个个都在挥汗如雨地摘着玉米:你看那个胖胖的男同学正站在一棵高高的玉米棒子前使劲地踮着脚尖,伸长双手脸蛋憋得红红的正努力地想把那根最壮的玉米摘下来,可那个“大块头”偏偏不肯轻易屈服和他进行着“拉锯战”。,“啊!我摘了一个大玉米。”经过他的一番努力,终于把那个大大的玉米摘了下来,什么是手舞足蹈看他那样子就知道。一个大姐姐一手抓着玉米杆,一手拿着玉米,使劲一掰。玉米一下子就被她摘下来了。我也不能示弱,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向玉米地。正要摘时,老师就告诉了我一个小诀窍:“要一手抓着这个玉米杆,再一手拿着玉米使劲一掰,就行了。你刚刚的作法,是错的。”我听了老师的话,照着老师的方法一掰,嘿!还真掰出了一个玉米。我又看见一个挂着长长的玉米须的玉米,此时不摘更待何时?我连忙跑到玉米跟前,一手抓着玉米杆,一手抓着玉米,使劲一掰。“啊!”我摔在地上,发出5000分贝的叫声,引来了百分之百的回头率。“老师的办法怎么会出问题呢?”我很困绕。老师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刚才老师教你的方法是摘小一点的玉米的,而这个是大玉米,所以老师的方法不管用。摘这种大玉米因该一手拿着玉米,一手抓着玉米杆,再把玉米转一下就行了。”啊!原来是这样。我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战斗。终于,这棵玉米也被我掰了下来。……
活动结束了,我数了数摘的玉米,一共是五个。它们此时都老老实实地呆在我的篮子里,再也不象在枝头那样神气活现了。今天真是大丰收呀!我心里暗暗想道。
暑假里,我在家做了很多事,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摘玉米了。
那天,奶奶说乡下地里的玉米可能成熟了,要回去看看。我心想,摘玉米肯定是件很好玩的事,于是,就吵着奶奶带我一起回乡下,奶奶禁不住我死磨硬泡,同意了。
来到乡下玉米地里,只见一排排玉米棒直直地站在那,像一个个卫兵,叶子绿油油的,像一把把扇子,玉米则像小娃娃似的,躲在绿叶的后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淘气似的若隐若现,玉米的顶部还有很多玉米须,有的是棕色的,有的是黄色的,黄色的玉米须软软的,摸上去可舒服了。
这时,奶奶说:“玉米须的颜色是黑色的说明玉米已经熟了,如果须是淡黄色,说明它还没熟,不能摘。听了奶奶的话,我就开始摘了。这时我发现玉米杆的顶端有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连忙伸手去摘,却够不着。我用力一跳,用手一抓,不知是太用力了还是方法不对,只听嘎吱一声,玉米杆被我弄断了。看着上面还有几个没熟的玉米,我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奶奶走过来对我说,像你这样摘玉米可不行,整个玉米地还要被你毁了呢。摘玉米应该先用左手抓住玉米杆,再用右手抓住玉米往下掰,不然,玉米杆很容易断的。听了奶奶的话,我小心地摘了起来。不一会,我就摘了好多玉米。
回到家,奶奶把摘回来的玉米煮给我们吃,我挑了一根最大的吃了起来,觉得这玉米特别甜,因为这是我用汗水换来的成果。
今天我去了一个地方,到底是哪里我也不清楚,反正那边有很多很多的田,里面种着好多东西,有玉米、毛豆、花生、苦瓜……等农作物。不过我今天去的目的是摘玉米。
“到了,到了……”随着我的欢呼声,我们来到了一位哥哥家,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的把手上的东西往椅子上一扔,和另外一位姐姐一起吵着要去玉米地摘玉米,那位田地的主人,也就是一位爷爷禁不住我们的一再苦求,只好把我们带了去。
进入农场的大门,我们又穿过一片小树林,跨过一条小沟,来到了一大片玉米地。只见地里的玉米长得个儿大粒儿多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只露出金色的发丝在风中飘荡。不知怎么的,我和姐姐迟迟不敢入田,这倒把那位爷爷给逗笑了,他用讽刺的口吻说道:“哎哟,刚刚是哪两个小家伙吵着要来田里的,现在怎么了,怕啦?”我才不愿当胆小鬼呢!可是我也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犹豫不绝,便说:“我……我才没有怕呢,我刚刚是在给自己做心理准备。”我这一计是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可惜被爷爷识破了,他将计就计,说道:“哦――原来是在做心理准备呀,那请问心理准备做好了吗?”没办法,这个……算了,我就勇敢一回吧!
我们做好了摘玉米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以后,就像小猴子一样,开心地钻入玉米地,那玉米千姿百态,有的笔直地站着,像一位在站岗的士兵;有的头朝下脚朝上,像正在训练的体操运动员;有的相互依偎在一起,像两个要好的朋友在窃窃私语……正在这时我瞅准了一只又肥又嫩的大玉米,我用力把它从玉米秆上掰下来,玉米稳稳的落在我手上,我仔细观察,这玉米的外衣是绿里带黄的,脱去外衣,里面还裹了一层内衣,除去内衣,里面还披了一条嫩绿色的纱裙,掀开纱裙再撩起它那金黄的发丝,就露出了它那红白相间的果实,粒粒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紧紧挨在一起。不一会儿,我们便摘了一大筐,于是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和一些玉米回到了家中。
家中的奶奶连忙煮好让我们吃,我们一边聊着,一边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一天真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