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书香一路作文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陪伴我走过了无数日子,说她像一位母亲,可是她又不会变老。只能说她是一个知己,一个朋友,一路伴着我成长。
刚上幼儿园时,我只懂得拿着一本插图的漫画看,我不认识一个字,总是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或者是,望着五彩的动漫图片,自己乱想一通。当老师讲的很夸张的时候,我也只会张大嘴巴“哇”的一声。并不懂得这么可爱的故事背后还藏着一些道理。
那时,我就像一颗准备冲出土壤去感受阳光的种子。
上了小学后,开始识字,同样的是,拿着一本插图的书,带着自己“不成熟”的拼音,将一个故事读上好几遍,才理解意思。才懂的龟兔赛跑中,兔子输掉比赛并不全是因为在树下睡着了,是它太骄傲,总认为乌龟不可能赢他。
五,六年级后,渐渐会去看小学版的《水浒传》,虽然不是很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嫉恶如仇,但是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却让我记忆犹深。
那时,我已经是一颗冲出突然正在感受阳光的小树苗了。
进入初中后,书籍已经成了我想拒绝也拒接不了的阳光了。就算有时是被它折磨。可是,如果享受它,我会很快乐。我很愿意与吴用一起为宋江出谋划策,我也很想与武松去景阳冈打虎,我还想梁山好汉们行侠仗义。
这时,我已经长成一棵小树,去感受阳光,感受人生中更多的美妙。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会一直探索这个世界,它是没有尽头的。可能我会一直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因为阳光不会消失,我的阅读之路也没有尽头。
一路书香一路阳光。
书中虽然没有实实在在的千钟粟,但它可以满足饥渴的心灵;书中虽然没有梦寐以求的黄金屋,但它拥有高贵的品质。好书就犹如知识的海洋,扬起求知的风帆,乘风破浪,这时,你会发现,彼岸,不只是梦。
——题记
在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片理想的园地——书的乐园。在那里,精炼的语句,优美的措辞让我流连;在那里,行云流水的情节,雨花缤纷的意境使我着迷……
小时候,我总会拿着那些带拼音和插图的故事书,缠在妈妈身边,让她读故事给我听。我每次都是伴随着那些故事进入甜蜜的梦乡。
慢慢地,我长大了,开始学读一些唐诗宋词了。小伙伴之间也会有个背诗比赛,我总会是赢家,虽然最后弄得大家都不带我玩了,但我心里却还是美滋滋的。
上小学之后,开始接触到了一些小说,尤其是一些侦探类的。我最爱看的就是了。从那时起,总有一种想法—-要当福尔摩斯那样的大侦探家,并要亲自去华尔街走一遭。
升入初中以后,我已没有太多闲暇的时间看书了,但每当看到那些文辞,我就会有无限的遐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让我佩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心让我赞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让我体会到了诗人的惆怅凄苦之情。
在茫茫人海的路上,有苦难,有荆棘,有坎坷,我们会痛苦,会无助,会绝望,但我始终不会忘记,我并不孤单,因为前行之路有书与我相伴……
宁静的小屋中散发着白色的灯光,向着窗户的地方放着一张书桌,静静的月光下,我抽出一本书无声地读着,思索着书中的情节,同时思索着人生,星星时不时地向我眨眨眼,伴着书香,我走进了梦乡……
书,让我放飞了梦想,伴我成长。一路书香,一路芬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我尚在牙牙学语时,母亲向我稚嫩的心灵打开的一道神秘的大门——经典诵读。十几个春秋过去了,经典诵读就像一泓永不枯竭的清泉,点点滴滴地滋润着我的心灵。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我打开作文书时,文中那精彩的片段把我吸引;当我翻开童话书的第一页时,我因童话作家那天资聪敏的头脑而深深敬佩;当我打开教科书的每一页时,我便被文中的知识陶醉了,书,带我走进知识的大门,我爱上了读书,爱上了经典诵读。
伴着清风明月,闻着淡淡的荧荧书香味儿,我常常沉醉在经典书平凡或不平凡的故事情节中:读《水浒传》时,我幻想我是其中的一个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读《西游记》时,我就希望自己是孙悟空,用七十二变“嗖”一声将梦想实现。读《三国演义》时,我会为周瑜的英姿而痴迷,会为诸葛亮的智慧而鼓掌,更为刘备的失败而惋惜。读《红楼梦》时,宝玉和黛玉的感人爱情故事还赚了我一大把的眼泪呢!
读书,给了我一扇阐释爱的大门,透过它,我读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想到那蹒跚的背影,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母亲,感受到了她对我的爱。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她没有太多的文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她一直在为我们付出,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她用瘦弱的双手为我撑起了半边天,我害怕,害怕生活的重担会将她的腰压成了弯月,望着母亲的背影,我第一次为母亲留下了泪。是书本让我懂得了母亲的爱,母亲的心,教我应该为母亲努力付出,让母亲不再那么辛苦。
经典诵读书,博大精深,包容世间万象,彰显人性的光芒,如一泓清泉在我心中汩汩流淌……一路书香一路歌,伴随着经典诵读,我慢慢长大,逐渐成熟。同学们,让我们热爱经典诵读吧!
时间太细,指缝太宽。这是一条氤氲着香气的路,我们飞快地走过,来不及迟疑,只有回首。
在懵懂的学语年龄,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奇妙的一条路,它甚至不像路,而是一间摆满了童话故事的小屋。懒懒的秒针挂着糖浆,走得缓慢而不动声色,我们是时间的富翁。在清晨浅浅的阳光中,我小心翼翼地捻起书页,再轻手轻脚地翻过去,像书中的勇者,生怕惊醒沉睡的恶龙。窗外飘来一阵雨后的清新,在我充满幻想的脑海中,这中间夹杂着幼嫩的月桂树破土献给世界的第一缕芬芳。我好幸运,我是最幸福的人,幼稚的我浸在童话情节中,美美地幻想着。
有一天,我随意地翻开妈妈的《中国古代诗词选》,不经意间瞅到了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内心涌起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不是爸爸经常在我耳边吟诵的吗?从小,父母教给我的诗词,我都是当做任务草草背了下来,从未揣摩它们的意义与内涵。但这次,心里某个不知名的地方悸动了,我眼前浮现出一幅景象:皓月当空,银光一泻千里。曾经,面对几乎每夜可见的月亮,我只知道,嫦娥姐姐和小月兔住在上面,如果大人买给我的气球飞走了,那就是她们想玩气球了。可此时,我突然体会到了什么冷……冷冷的月光中透出一种难言的寂寞与思念。我沉入一个清冷的世界,这里弥漫着无边的哀愁。我突然感到惭愧,我所背过的所有诗词,以前我是否因为稚嫩亵渎了你们呢?童年的故事塑造了我的想象力,但我已经长大了,拥有了自己的思考,我看到了表面之下,人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我已经走出了梦的小屋,将一步步,踏上书香之路的干途。
目光扫过“意识流”作家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在作者看似跳脱的语言中,我镇静地寻找她思维的聚焦点,整理着她由一只蜗牛所延伸出的无穷无尽的念头与内心感受。午后的太阳慵懒地趴在窗台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慢吞吞地爬向我手中的书,不顾我的躲闪,巴巴地将一个书角染成朦胧的金色,我也久久地恍惚在那细密的情绪中……我长大了,不再耽于故事中,不再憩于幼稚中。我将心深深地埋进智者的絮语中,仿佛置身于静谧而幽暗的密林,面对着深沉的石碑,文字的光好像是刹那间从灰色石头中迸发出来,灼目而又引人去追随。
这是一条满溢书香的成长一路,我蓦然回首,只见一路脚印由小至大,由浅及深,匆匆十四年,我已由一个天真地孩童成长为少年。她有着安静的目光,沉稳的思想,渐渐地融入到了这个现实世界。在现实中,她会坚定而自信地走下去,因为书香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