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相伴作文800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书是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之一。
我从四岁开始接触幼儿园的课本,那是布满彩图和拼音的世界。封面,滑溜溜的细腻;纸张,麻酥酥地爽心。
从此,我将注意力转移到书中。啊,原来这里别有一番滋味,别有一番天地。在书中,我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秘密,猿人是人类的祖先,恐龙十分高大可怕,遥远的年代人们钻木取火……原来世界如此奇妙!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渐渐地,我告别了娃娃书,书变厚了,变深奥了,我也体会到将一本好书中的营养真正分解、吸收,“好读”是不可或缺的消化液。
课余闲暇之时,书始终陪伴着我。我几乎每周都到新华图书城,每看到好书,便一见如故,难舍难分,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在醉心于阅读和做读书笔记时,我自觉受益匪浅。倚着晨曦,揣上本《骆驼祥子》纵情朗读,阳春美景中无不弥漫着醉人的情趣:瞧,祥子悠闲地拉着人力车,迈着矫健的步子与我擦身而过……
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在书中,你还可以和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采摘白云红霞;可以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和她在荷花丛中争渡;你也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桥上信步徜徉,共同关注桥下河中的水草;你还可以和海明威一起观察老渔夫桑地亚哥抗拒鲨鱼的肆虐,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你还可以和孔子、司马迁、曹雪芹、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成为知心朋友,和鲁迅、沈从文、巴金、钱钟书在书中进行一次畅谈。拥有这么多的朋友,你的腰板也会挺得特别的直。
好书着实令我获益匪浅。
“要诚实,要勤劳,要忠孝,要创新,要学会忍耐,要……”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经事妙方”,哪一点不是听了“书”这位良师的谆谆告诫?哪一点不是受了“书”这位益友的帮助与激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会它的意蕴,吸取它的精髓,以使自己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升华,何乐而不为?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许多高尚的朋友在谈话”。读不同类型的书,就是和不同的朋友交心,与这些“高尚的朋友”对话,听听他们的“指点”,真乃大有裨益。我从心底发出由衷的感叹:“读书真好!”
新年忽有新感受:未来的路,也是用书铺成的,它将引导我到达理想的远方。
小时候,我手里就常常抱着本书,什么《西游记》、《水浒传》,我都读过。虽说当时我大字不识一个,只是觉得颜色鲜艳,挺好看的,便津津有味地一页一页地“阅读”着,不时还傻笑一番——至于我到底乐些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小学时,周末我捧着书看,而且每次都会沉浸于此。一次,我正在看《刘胡兰》,当我看到敌人拿着铡刀向刘胡兰铡去的时候,忍不住大叫了起来:“住手!”正在切菜的妈妈马上住手,看着我不知所措。
初中时,我把对书的热爱全集中在一类上——日本动画片。因为它们十分可爱,表情十分夸张,声音也十分童真,这些对于女孩子而言,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诱惑,况且班中也有许多这样的fans,在观看时也有伴儿。《名侦探柯南》《守护甜心》《海贼王》等等,对于我来说那真是倒背如流,称不上“津津有味”,只能是“沉迷于此”。
上学期期末,语文老师布置了两篇读后感,一篇是《海底两万里》,另一篇是《名人传》。我对这些不屑一顾:不就是读后感嘛,废话多写点就行了。为了写主要内容与具体事例,我只看了名人传的托尔斯泰的一部分,竟被他所感动。至于,语文书上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就他的那双犀利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我就在姐姐的书架上找到了他写的《复活》,其中的聂赫留多夫与玛丝洛娃的复活,更使我对他愈加钦佩。小说经历十年的惨淡经营,其叙事的完整与统一,浑然天作,而情节的集中,结构的紧凑,细节的细腻,肖像的生动,足见托尔斯泰对艺术的追求,老来更其精纯。
他们都“复活”了,同时我也“复活”了。对书的渴望终于在我心中重新荡漾起来。从此,我成了图书馆与书店之间的常客。此时,柯南、草帽小子等人都不复存在。我在这里知道了雨果,看到了巴黎的美;了解了杜甫,体会到他那爱国的情怀;认识了贝多芬,听到了他心中的疾苦。我突然觉得书是那样的好,让我是那样的陶醉,为之是那样的着迷。 我狂妄地立下了一个誓言:“我一定会看完这里(指书店与图书馆)所有的书!”因为在我看来“每当我迷惑彷徨时,书犹如一支明亮的火炬,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为我排忧解难,增强我的勇气和信心。当我悲伤痛苦是,它告诉我,悲伤是短暂的,只要勇于开拓,便会发现乐趣。当被人误解时,书会告诉我,勇敢地走你自己的路,他们会看到真实的你!”
虽然不太可能实现,不过我会努力的
我爱书,当朋友们大谈网上阅读的快捷方便时,我辩不过,我只爱那一本本精心挑选的在书架上可感可触的书,那一张张似有余温的留有残香的纸。
书之寂。捧起一本书,翻开那曾被折过的一页,面对那一道折痕,我会痴痴的笑。那会儿,我兴奋的将它折完,向往生活的每一秒,去寻找生活的字典,去翻阅书中的未知。我因此时常捧起,放下,再捧起。当所有书中的折痕再次被舒展,当我手掌中的汗水浸透那纤维的纹路,回想读书一路,是甜美,是蛹化蝶的酸楚和壮美。
我总愿一盏茶、一张桌、一本书的沉寂,轻轻翻动那一页页、一张张,仿佛翻动我的梦想,翻开我的人生。我知道,书是与我有着同样的体温。诚然,读书是缓缓的,读书是寂寞的,白纸黑字的页面上也鲜有图画。但我不愿与上网观书对比,我宁愿笨拙古板的翻书静坐。
我会大声的诵读,仿佛自己便是那斗就作诗的太白,是那指点江山的孔明……
我也会默默轻吟,会像杜甫一样不能惆眠,辗转反侧。书中有贫有虐,有孝有逆,有喜有忧。我乐于踏进悼红轩,感同曹雪芹一起用血去批阅,用词去增删。我乐于和小王子一道开启心灵的未知,倾听花朵的倾诉,雅草的童言。我乐于在浩渺的历史烟云中同英雄一道煮酒论天下,粪土万户卿相。我乐于合上书是不禁泪流满面,我乐于放下书后静静地思考,我乐于在书中永不停止地寻找,追求。
半壁廊檐待明月,一盏香茗求知音。我愿意以书会友,与他们讨论有关于书的人生和故事,我愿捧上一盏茶,花一个下午的工夫去讨求一本书的典藏和出处,读书是最幸福的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时常合书于架上,便出门去行路。路中我反复嚼着临行前的余味,淡淡的枯涩伴有一点儿香香的甜。却无法言明道清。当有一天,我再次轻轻开启架上冰凉的书,取出永不蒙尘的书,我总是会不禁哭出生来。
读书人生,是写意的人生,是件幸福的事。我爱书,爱那一本本精心挑选出并实在可触的书。有一种书恋,在我脑海里破土并猛长,那该是一种不渝的恋情,任我向它倾心永远。
带上一本书,轻装上前,我走过了年少的清晨,正赶往多彩的下午,即使有一天我走进黄昏,也将一直有书相伴。
我爱书,即使我不能向你道明,说清。
书,我们不知读了多少。无论是课本还是报刊杂志;无论是童话故事还是名家名篇;无论是闲情小说还是当代历史……可这之中又有多少是经典。什么才是经典?
在我看来,经典就是看了之后,让人的心灵深受感悟。或许他没有好的文笔,没有绚丽的外表,但若让你铭记于心,那这就是属于你的经典。
在《背影》中有这样一个场面,父亲送“我”去车站,领走前转身给“我”买了几个橘子。“我”一次又一次的看见他那苍老的背影,“我”留下了眼泪。那是惭愧的泪水。那一刻,我被感动了。许多年来,竟从未仔细看过父亲的背影,也从未体会过父亲的感受。如果有人问我,你知道,你父亲为你付出了多少,我一定只有无言以对。那一刻,是朱自清的《背影》启发了我对父亲的关注。我们不断的阅读,体会人世间的多姿多彩,品味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人生哲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那是《目送》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让多少人为之感悟。父亲离开了人世,母亲也老了,不认识人了。“我”也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看到母亲,“我”就想到了过去,想起小时母亲细心的照顾“我”。现在该轮到“我”做大人了,而母亲就像一个孩子,需要“我”的陪伴和照顾。有时看到老头坐在马路边,是不是会出现母亲的身影在脑海中。
读到这,我放下了书。心有所动了。母亲每天精心的照顾着我的生活,从不抱怨过什么,而我却从没真正读懂母亲的爱。
我们一生都在被父母目送着,我们却不曾回头张望,因为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在心灵的深处,我们等待着目送的眼光,这样才不惧怕回头,这样才敢一直往前。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没有飞过去的勇气,现在我发现,不是它没有勇气,而是沧海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我不由得发出感叹:在人的一生中,有些路,只能自己走。
书在阅读,与好书相伴的日子,是快乐的。
题记: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陶冶情操。在书中升华自我!
以书相伴,是我的追求;以书相伴,是我的志向;以书相伴,是我的归宿。书啊,读你,念你,懂你,闲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陪你,伴你,看你,散游魂回故乡,百转千回。以书为伴,淡泊人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在以书相伴的日子里,淌漾在文山会海,细细地品味书香、书魂、书音,书韵,静静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电脑成了我的伴侣,书溶入电脑中,汇集在网络中,更显现它的博大浩瀚,无边无迹!奥妙无穷!
阳光洒在海面,散发着钻石般璀璨的光芒。海面不时有海鸥盘旋,低鸣,似在言唱着老人与海的凄美故事。梦幻般温习着内心的感动,蔓延着随思绪翻涌。寄予一片深情私语,静享那一米阳光。这个冬天,很长。这个冬天,很冷。这个冬天,没有你,有书做伴。
字里行间,私语真情,或是柔情似水,抑是壮志豪情,跨入校门的第一天,我首先拿到的就是书,在多年来,在老师精心教育和培养下,我从字词开始,不断汲取书本中的营养,逐步丰富知识。随着的增长年龄,年级的提高,我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课余翻阅家中书橱里的那些书,便觉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安徒生童话》似乎是我同年的梦幻,把我带近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西游记》中神话般的传说和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让我如痴如醉,《十万个为什么》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科学知识的无止境,开阔了我的眼界,激励我奋发读书,认真学习,勇于探索……每一本书都让我受益匪浅。随着阅读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我深深感受到了书的魅力,它是我身边不可缺少的好朋友,是我人生梦想的支柱。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与书为伴,生活中便充满了阳光;与书为伴,智慧就插上了飞翔之翅!
时间的沙砾在遗忘与被遗忘中悄悄地从手指间滑落,我们不过是彼此脑海中需要拼接的记忆,那么我们活着,是因为自己生在这个世上;活着,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活着,是为了展示自己更博学的才华。
后记:书为人友,人为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