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的作文
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风景秀丽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国皇家园林的美。
我们刚进颐和园,一座极有园林特色的,由白玉汉石砌成的拱桥就出现在眼前:石拱桥护栏雕着许许多多的龙,栏柱上雕刻着一只只威武的,形态不同的小石狮子。经过石拱桥,便看见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一个大湖,从高处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个寿桃。昆明湖,是一个人工湖,我想,那该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
昆明湖周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旷神怡。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这长廊长达700多米,有1万2千幅画,并且每幅画都没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长廊尽头,就看见一座倚山而建的阁楼——香阁。香阁是慈禧太后游玩颐和园,在颐和园休息的地方。那里红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辉煌,里面还有不少奇珍异宝。
最后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一个景点:苏州街。它是将江南民居生活浓缩到园内,苏州街环形而建,街的一边是古色古香的商铺,地是用花岗岩石建成的,另一边是水道,中间有小拱桥,好像回到古时。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
北京有很多很多值得旅游的景点,什么,颐和园啦,故宫啦,长城啦,等等等等,在北京的其中一天,我和妈妈就去了颐和园。
在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很大吧!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你知道吗?颐和园可是皇家园林哟!最初,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之所以能成名还值得一去。
颐和园还有个传说,是讲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颐和园这么大,又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有传说,以前又有那么多的名人在这住过,也包括皇帝,那么,里面有什么呢?有昆明湖、还有长廊,说到长廊,告诉你们吧!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走廊,走到长廊的一半,就能看到一个划船的地方,我们跟着旅游团坐了船,在船上的感觉就像是在很高的山上,风呼呼的吹着感觉风景从眼前一掠而过,我真是没看够啊!
什么时间还有空来北京,一定要再去一回颐和园。
颐和园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古典园林,位于我国首都北京西郊,面积约为3.4平方公里。始建于公元1511年,它是古代皇帝游玩、避暑的地方。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正是游玩的好天气。
我们走进颐和园大门,最先来到了文昌阁,阁楼的正上方挂着一个大金匾,金匾上依次刻着“文昌阁”三个大字。
绕过文昌阁,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一座高大的弧形山耸立在眼前,红色和绿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那就是佛香阁。
登上万寿山,展现在眼前的是幽静的昆明湖和闻名的十七孔桥。画舫在水面轻轻滑过,如诗一般。从万寿山下来,就来到了幽静的昆明湖。湖周围种着数不清的柳树,柳树上立着可爱的小鸟在放声歌唱。
沿着昆明湖边的小径向南走,就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十七孔桥,桥上立着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小狮子,没有两只是相同的。有的是一只狮子的身上蹲着两只幼狮;有的是几只幼狮在与蛇宝宝打闹;有的是狮子在和“猴宝宝”玩耍……
看完了十七孔桥,我们又沿着对面小岛往回走,走呀走,走到了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木拦,一眼望不到头。听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273间,每一间的正上方都有不相同的国画,美丽极了。
这不是伟大的国家遗产吗?
暑假到了,妈妈带我去了北京的颐和园,我学过写颐和园的文章,那里夸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我想那里一定很雄伟吧。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部,站的90余公顷,与西山玉泉山群峰山水相连,互为衬托。颐和园是乾隆皇帝1750年为其母祝寿而修建的皇家花园,原名清漪园,1860被英法联军野蛮毁灭,1866年慈禧贪图享乐,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为颐和园,这就是颐和园的历史。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我们先讲苍翠的万寿山,满山的绿树和雄伟的宫廷又是景色如画,又是雄伟的气派,其中的宫殿我印象最深的是谐趣园,他可以算的上是颐和园的缩小版了,有景、有亭、有桥、有花。我们站在亭子里看着湖里嬉戏的小鱼,看着湖里比美的荷花,看着翩翩起舞的荷叶,看着小桥上行人走过的足迹,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沉迷于此地啊!佛香阁也不错,他高41米,顶覆黄绿琉璃瓦,他有七八层,是一个圆柱体,越上层越小,每层上面是黄的,相当于屋顶,而下面是红的,也就是房间了,顶上像个三角形,最上面尖尖的,而上面有个小球,每层都有六个角,脚边都会弯起来一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随时都会飞起来一样。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昆明湖,昆明湖主要是景色美,到处都是垂柳,湖边的垂柳姐姐可爱美了,经常请湖水哥哥为他梳洗辫子,大树叔叔撑开他那把大大的遮阳伞,为我们遮挡太阳,湖面上的船轻轻驶过不留一点痕迹,但还是惊动了湖里的鱼儿们,他们争先恐后地把头探出水面,要与路过的小船哥哥交谈。这么没的景色可以撑到上是赛西湖啊!
北京的颐和园是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觉得颐和园正的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昨天,我和妈妈去北京的颐和园游玩。
我们经过长途颠簸,随着拥挤的人流,终于走进了颐和园。
进入颐和园,我第一眼就看见了一座高大雄伟的大门,门中间写着两个字——“旭延”。绕过这座大门,就看到一望无际的昆明湖。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上轻轻划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走着走着,我们还看到了荷花,一枝枝荷花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清香,伴着夏日的凉风,阵阵飘来,沁人心脾。
随后,我们来到了有名的长廊,我了解到这里的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了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十分迷人。长廊两旁栽着许多侧柏,这些侧柏都非常高大粗壮,像士兵一样,保护着颐和园。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佛香阁和金碧辉煌的排云殿耸立在半山腰上,一个个建筑无与伦比、巧夺天工。
时间不多了,我们就坐着画舫来到了十七孔桥上,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石柱上有小石狮子,石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
这样的景色,让我们赞叹不已,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跟着旅游团去北京旅游。
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颐和园。啊!颐和园真美啊!高大的佛香阁屹立在苍翠的万寿山上。朵朵白云在塔顶飘,犹如童话里的仙境。在往前走,我们来到了长廊。引我最注意的是长廊的梁枋,大小彩画共有1400多幅,上面最多的图案就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图案,还有一些仙鹤立在各个横梁上。想找出一模一样的仙鹤,还真不容易。再往里走,便到了排云殿,往远处看,便看到了昆明湖,真是景色怡人。
颐和园,你让我知道了你的美丽,领略了你的风采,人人来到这里,都不会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