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演讲作文600字
星期天的一天下午,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给我开家长会。到了班里,我的心里就有开始紧张,因为老师要我们演讲。而我的稿子还没有完成。于是我开始紧急加工。老师很快讲完了,接下来该我们了。谁知老师第一个就喊我!
我的心好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我慢吞吞地走上台,“唰!”地一下子,几十双“大”眼睛一下子落在了我的身上,我紧张极了!
感觉脸也红了,手也抖了,脑子也一片空白了。这时我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读吧孩子,不就是读一下自己的‘演讲’稿子吗,你是在念给‘爸爸妈妈’听啊,怕什么!”是呀,台下坐的都是爸爸妈妈。我开始安慰自己:“别怕!别怕!台下坐的是妈妈,念给妈妈听我的学习心得,这是我平时经常做的。”于是我拿起稿子,摇头晃脑地读起来。台下一片寂静,我听见我的心跳得“咚咚”的响,也觉得手里的稿子怎么也读不完。读着读着,我“渐渐”听到了自己宏亮的声音,那声音充满激情,这是我的声音!
很快地自信充满了我的心!
我慢慢地平静了,脸也不红了,手也不抖了,我不害怕了!
我开始读得津津有味!
心里竟又想让稿子长一点,再长一点!
但稿子还是“很快”读完了。我读完后,台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即使我读得不好,即使我表现得不够棒,甚至很糟糕,“爸爸妈妈”们也会给我热烈的掌声。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在不断长大的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什么时候都会给我们以最真挚的鼓励!
“上去吧,不要紧张!讲台上的感觉蛮好的哦!”我鼓励我下面的那位同学,因为她和我一样。从教室里出去后,我站在外面,凉风吹着我的脸庞。仿佛在说:“呵呵,很棒!做什么事情紧张都是没有用的,它不但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有可能把事情搞糟。要敢于锻炼自己!”我点点头,象是回答清风,又象是对自己说:“今天是我的第一次演讲,其实真的不用在乎讲得有多么地好,最重要的是能走上去!
我相信自己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我会越来越棒!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我在今天又迈出了一个“第一次”。
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学校,跟以往一样,坐下来读书。直到早自习的时候,班主任陶老师对我说:“听袁老师说,你有一篇好文章,是有关环保的。你快点准备一下,等会升旗时去演讲。”我一听,顿时傻了眼,要知道,我的朗读水平可不怎么样。这次难道要轮到我“出丑”吗?这时,陶老师把我拉到教室外面,让我朗读这篇文章,当我读到第二段的时候,心里开始紧张起来,慢慢的,紧张的程度增加了,读起来有点不顺。最后,我的心完全被“紧张”所覆盖了。陶老师听出了我有些紧张,于是就说:“你不要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嘛!”经陶老师一鼓励,我的心中的大石慢慢有些下降了。
突然,喇叭里响起了做广播体操的声音。顿时,整个校园都轰动,同学们排好了队伍,整整齐齐地来到了操场上,而我也来到了校长室门口,等待我的是即将开始的国旗下讲话。时间一分一秒的过着,我一句一句不断地对自己说:“这有什么紧张的,只不过是演讲而已,放轻松点。”忽然,“石璞”两字把我从寂静的深渊里拉了回来,我走上去,拿起话筒,就在开始演讲的那一刻,我的再一次被“紧张”征服了,怎么办呢?旁边没有了开导我的陶老师,我只好故作镇定往下读。读着读着,我的心开始放松,读起来顺口多了。总算一字一句把文章读完了,最后还不忘加了一句“谢谢,同学们!”听到了同学们鼓掌的声音,我的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显然,今天的“第一次”演讲并不完美,那是因为平时缺少准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相信有了第一次也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让我好好准备,努力做到一次比一次进步,一次比一次完美。
我第一次演讲是在四年级,那时我才十岁。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我和我的同学杨晨参加了比赛。
离“六·一”还有两三周时,班主任就给了我们演讲稿,让我们背。虽然还有很长的准备时间,但是第一次参加演讲的我们还是非常紧张。
当时,班里还有舞蹈节目。每到周末,我们就去学校排练。开始,我们总是因为紧张而忘台词。老师很着急,但还是不断鼓励我们。后来,我开始安慰自己:不是还有杨晨吗?怕什么?渐渐地,我不再紧张,而且把稿子背得非常熟练。过了一周,老师还给我们配了乐、订了服装。穿上衣服,走起路来,像个小绅士,神气极了!
在学校,有老师教我们;在家里,有妈妈教我。
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妈妈就让我背稿子。她一边听,一边给我纠正语气,有时还加一两个动作。
转眼到了“六·一”。早晨,我来到学校。清晨的曙光照在我身上,带来一丝暖意。我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我第一次代表全班参加演讲;紧张的是我害怕这次演讲会失败。
很快,比赛开始了。其他班的同学有的七八个在一起演讲,有的边演小品边背诗,还有的直接就是讲故事。“我们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我默默地为自己加油。不一会儿,就轮到我们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和杨晨走上台。随即,音乐响起,我们开始演讲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紧张极了,不停地冒冷汗。风吹着汗,凉飕飕的。我坚持着,一字一句地背着……
一直背到最后一个字,我才吁出一口气。“我成功了!”我欢呼着。前一分钟,我还认为演讲很可怕,不过现在,我已经征服了它。我不再视他为困难,而是把它作为我成长的标志,激励我前行。
生活中有许多第一次,有的已淡薄,有的却印象深刻,经久不忘,仿佛就在眼前。
一天下午,六(7)班的夏老师喊我去她那儿。我满脑子疑惑的到了那儿。夏老师告诉我因为我普通话好,被选去参加演讲比赛了。听了这个消息后,我一蹦三尺高,差一点就顶到天花板上了。要想演讲比赛,那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了。
首先,老师让我写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这可难不倒我。我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一口气写了800多个字。经过老师三番五次地修改过后,字数拓展到了900多个字。接下来,我要把它背上来。经过了一天的努力,我终于背上来了。我又加上了动作,老师看了也很满意。最后,我还要讲出感情。凭自己的感觉,我还加上了合适的语速及神态。老师跟我说:“我们学校有6个人参加,你一定要为校争光,得一个一等奖呀!”我听了自信地点了点头。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我贴上号牌,等待着自己演讲。那时,我的心里很紧张,生怕会空白,得不到奖。可我记起了妈妈跟我说过的话,我立刻有了信心。轮到上台了,我先行了个队礼,便开始演讲了。刚开始,我讲的很好,动作也做的很到位,也很有感情。可是到了后面,我开始紧张、忘词,忘动作,甚至乱了套。我身上冒了一身的冷汗。终于演讲完毕了,我鞠了个躬,就慢慢地退场。
到了妈妈那儿,我差一点儿就哭了出来。因为自己没有讲好,没有为学校争光,浪费了老师一个星期的艰苦训练。可老师却安慰我讲的不错,自己知道漏了几句,可别人不知道呀,而且老师说我普通话流利,感情到位,肯定会得奖的。听这话,我才开心一点。
终于到了颂奖的时候,报一等奖的时候,没有我的名字。到了二等奖的时候,我才听到了我的名字。奖品是一个书包。虽然我没得到一等奖,但我得到了训练,得到了奖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的收获很大。
这一次演讲比赛,可真令我难以忘怀呀!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表演,第一次养宠物……这一个个“第一次”像一行行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最使我难忘的“第一次”是去参加演讲比赛。
五年级时,我很荣幸地代表学校参加镇海区教育局举办的演讲比赛“我的第二故乡——镇海”。说老实话,我的口语能力不怎么样,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既然老师给了我这么一次锻炼的机会,我为什么不去珍惜呢?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一次次的练习下,我的演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比赛的时间一天天地接近了,我的心却还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次是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的,如果我没得奖,那怎么办啊?如果我在演讲的过程中忘了词,那不是出洋相了吗?毕竟我参加演讲比赛可谓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呀!一边又想,自己尽力就可以了,重在参与嘛!
比赛那天,走进比赛现场,一见到黑压压的人群,我的心有提到了嗓子眼,我自己对自己默默的念道:朱科宇,镇静,镇静!应老师去抽了签,却抽到了“大奖”—— 竟然是我第一个出场,这真是雪上加霜啊!台上的主持人说的话我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演讲的内容。就在这时,我隐隐约约听见主持人报到“有请第一位,镇海区实验小学——朱科宇”。我便鼓起勇气走上了演讲台,开始了我的演讲。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我刚来镇海时的一幕幕,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演讲当中……
下台后,我认真地听了其他同学的演讲,觉得都非常精彩: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从容不迫的表情,演讲时的真情流露,让我自叹不如。我担心自己会名落孙山,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虽然是第一次站在演讲的舞台上,但通过这次的演讲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勇气,还提高了我的演讲水平。我希望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