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山陵作文
今天是十月一日,我们来到了南京。
绿荫大道
我们先来到了中山陵,在中山陵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条似乎永远也走不完的绿荫大道。
那是一条不宽也不窄的柏油路,两边有沟。沟不宽,里面没有水,可以走一个人,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我喜欢走在沟里。沟的右边也是与它差不多宽的石板地。旁边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松树、梧桐……路两旁树的枝条一直延伸到路中间的上方。仰天一望,绿叶遮天蔽日,阳光被一片片绿叶筛选过后,落下一点点细碎的日影,走在树下,阴凉极了!那树杆又粗又大,又分成许多小枝,小枝上长满了绿叶。其中的一根树枝直上云宵。那主干,真粗哇!我一个人抱也抱不过来呢!
一阵风吹过,枯了的手掌形的落叶慢悠悠地从空中飘落下来,落在地上,沟里,有时也落在我的头上。我从头上取下落叶,拿在手中玩转,觉得它的形状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真是大自然的杰作。脚踩在铺满落叶的大地上,发出脆脆的“哧哧”声,真好听。
中山陵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孙中山先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我们都非常敬爱他。
走完了绿荫大道,我们就来到了中山陵的陵墓入口处,立刻就看到用花岗石切成的碑坊,碑坊上方写着“博爱”两个金色的大字。走了几级台阶,我们来到了陵门。远远望去,青色的琉璃瓦下刻着孙中山先生的手迹 “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再走进去就是碑亭了,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站在碑前,我真显得渺小了。从碑亭到祭堂之间的台阶真叫人望而生畏,将近有400个台阶。我拾级而上,轻声数着:“1,2,3……30,31,32……200,201……”终于我们来到了祭堂前,祭堂有三道拱门,门额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六个大字。祭堂的门上方刻着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地正气”四个字。堂中央有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他庄严地坐在那儿,双目炯炯有神,坚定地凝视着远方。再往里走,是孙中山先生的墓室,他就这样平卧在灵枢上,很平静,很舒适的样子。抬起头看墓顶,是一个巨大且彩色的国民党党徽。
整个中山陵庄严而宏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南京,这里是我们本次旅游的最后一站,游中山陵是我们最后的一个景点,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的,坐北朝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步入中山陵大门,我被中山陵的高大和雄伟所吸引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陵园广场。广场四周屹立着一棵棵苍松,它们看上去是那样的青翠欲滴,那样的生机勃勃。它们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永远不倒,又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生生不息。继续往前走,一座巍峨耸立着的牌坊便映入眼帘,抬头仰望,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赫然显现在牌坊中央,这苍劲有力的两个字告诫人们,要只求奉献,不求索取;要用大海般的胸怀去关爱天下每一个人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 392级,8个平台。我们一边向上攀登,一边拍照留影。走到一半,我向上看了看发现,映入眼帘的只有台阶,没有平台。我再回头往下看时,却只能看见平台,看不见台阶了。我问导游:“中山陵的台阶设计得这么巧妙,可有什么含义呢?”导游说:“从下往上看,只有台阶,寓意着前面的路很艰辛。而从上往下看,全是平台,寓意着当经过了艰辛和磨难以后,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过去的路也很平坦。”奥,我明白了: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会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一旦你弄明白了,才感觉并不是那么难。
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面书写着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堂中置放着孙中山先生的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再进入一扇铜门,可以看见一座汉白玉雕像-孙中山先生静静地躺在灵柩上.听导游说,孙中山先生的躯体在紫铜棺内,被混泥土浇筑在离地面5米的地下... 我久久地站着,心里默默的向这位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我们去南京旅游。那天一大早,就来到了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先行者、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安息之地。
从种满了高大的水杉的道路来到中山陵陵门前,只见两旁蹲伏着两只石狮,似乎守卫着陵门。走上一级又一级的石阶,只见陵门上刻着“博爱”两字。走进陵门,又一道陵门竖立在眼前,与第一道陵门一样也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门上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字。穿过门,又来到了碑亭,碑亭里有一块巨大的石碑。
绕过碑亭来到祭堂,映入眼帘的是门匾上孙中山先生提倡的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走进祭堂,正中央一尊大理石雕像,刻的是孙中山先生坐在石椅上,表情严肃,那一双深邃的眼睛并不因为石像而显得空洞,恰恰相反,他目视前方,似乎能看穿宇宙。两边的墙壁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从一条笑道走进墓室,一个与真实比例的石棺雕像安放在中央,不断有人给伟大的孙中山先生献花。大家沉默地上前瞻仰,心中充满对他的敬仰。
从陵园出来后,我一直怀念着孙中山先生,久久不能平静。感谢他成功的推翻了大清帝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统治,开创了新中国新纪元。
新春佳节,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南京中山陵游览。汽车行驶了一个半小时进入了南京,下了高速我们就进入了丛山环抱中的中山陵风景区。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假期里的中山陵景区人真多啊!放眼望去,山路上到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步入陵园大门,拾阶而上我被中山陵的高大和雄伟所吸引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陵园广场。广场四周屹立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苍松,它们看上去是那样的青翠欲滴,那样的生机勃勃。它们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永远不倒,又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生生不息。沿石阶继续往前走,一座巍峨耸立着的牌坊便映入眼帘,抬头仰望,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赫然显现在牌坊中央,这苍劲有力的两个字告诫人们,做人应只求奉献,不求索取;要用大海般的胸怀去关爱天下每一个人。
从牌坊仰望山顶的祭堂,映入眼帘的除了台阶还是台阶,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台阶有394级之多!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那么多台阶,我肯定走不上去的。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你一定可以的!”我才勉强答应走上去。
大概走了200级,我再也走不动了。抬头望去,似乎只有漫长的台阶,而且这台阶没有个尽头。我扭身一屁股坐下来,像泄了气的皮球对妈妈说:“我不走了,你上去吧,我在这里等你。”妈妈却笑笑:“你上下看看这台阶发现有什么特点吗?”我抬头向上只见台阶向上延伸,而当我回头往下看时,台阶没了!眼睛所见竟是一片整体的平台。“奇怪啊!”我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啊?”妈妈说:“中山陵的台阶设计得这么巧妙,可有深层意义的哦!从下往上看,只有台阶,寓意着前面的路很艰辛。而从上往下看,全是平台,寓意着当经过了艰辛和磨难以后,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过去的路也很平坦。”奥,我明白了: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会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一旦你弄明白了,才感觉并不是那么难。我终于鼓气勇气一口气登上了顶端。
来到了中山祭堂前。中山陵的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正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的大厅里坐着一个人,我再走近点,是孙中山的雕像,他正看着前方,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哇!太壮观了!站在这里,可以俯视全部台阶和远处的美景,台阶上,有些人正休息,也有些人正努力地迈出脚步……
我忽然有所感悟,这或许就是造这么多级台阶的原因。孙中山先生想让我们明白:成功之前一定有困难,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最终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我又看了一眼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啊,他在笑……
这次春节游览中山陵,我颇有收获。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才能走向成功。
走进园陵,沿着墓道向前走去,两旁高大的雪松,展开茂盛的枝叶,好像在欢迎的到来。
走到尽头,给我的感觉是壮观,高大的牌坊,金光闪闪,360多个台阶,一眼望去,只能看见高而陡的台阶,隐隐约约能看见一点牌坊,这,让我想起了革命的道路,既遥远,又充满艰辛,不就和这高而陡的台阶一样吗?
沿台阶拾级而上,又是个牌坊,两个巨大的铜炉稳稳地“站”立在门前,像两个守护神,可它们那时受到日军炮火的攻击。现已残缺不齐。
向前走,一眼就能看见一座建筑物,门前两只狮子,可它们缺胳膊少尾巴。走进大门,看见一座雕像,那是老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他身穿中山装,端端正正地坐着,似乎让我感觉到他那种为革命鞠躬尽瘁精神。
一扇铜门,可以看见美国著名雕塑家雕塑的汉白玉雕像-孙中山先生静静地躺在灵柩上。听导游说,孙中山先生的躯体在紫铜棺内,被混泥土浇筑在离地面5米的地下......我久久地站着,心里默默的向这位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游中山陵,瞻仰孙中山先生是我多年的心愿,今年五月,又去中山陵游玩,欣悦之情溢于言表。
中山陵正好是在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我敞开绿肺,呼吸着这新鲜的空气,心情自然舒畅。因为瞻仰孙中山先生是我的夙愿,一到假期我就独自一人来到了中山陵。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我从博爱坊进去,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直抵紫金山中山陵,蹬至石阶尽头的祭殿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我不由想起刚才在陵门处看到的无字碑,那是孙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伟绩刻在石碑上,后人自由评说。我就更加敬佩先生。心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从陵殿慢慢出来,向眼前望去,漫山碧绿,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加之陵园都是用青蓝色的琉璃瓦和银灰色石壁砌成,满目冷清色调,观之更加的庄严肃穆。据说是蒋介石为中山先生选择的墓址,看来他今生也算做了一件好事让先生在此安息。我拾级而下,看到这一胜景心情豁然开朗起来,一切生活烦恼早已随风而去。
南京是六朝胜地,十代古都,这座虎踞龙蟠的古城,不仅古迹多,风景也是特别的怡人。仅钟山地区就有明孝陵、灵古寺、头蛇岭、白马公园加上中山陵五大胜景。在其他处更有夜游秦淮、夫子庙等好多游览去处。
中山陵不愧是旅游圣地,有时间的话我下次还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