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那人那事那情景作文

时间: 02-01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那景那人那事

校园就如一篇美文。那景那人和那事就是种种美妙的修辞,共同演绎着精彩。

暮春之初,墨池畔杨柳摇曳着袅娜的身姿,微风徐来,如少女的秀发般柔顺的柳枝便放肆地舞动起来,在空中留下几道无影的绿痕。花园中亦有“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的风致。

至仲夏之夜,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便能重温唐代诗人杜牧情景交融的诗句,赏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置于此星罗棋布的幻境中,抛开杂念,醉于其中,自是别有一番滋味。

总而言之,校园之美景正如一个个比喻句,能将简约朴素之境幻化为心驰神往之地,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这便是似花非花之景的妙处所在。

言至校园之人,便各有千秋。两两之间既有适当的距离,亦能紧凑成一组排比句式。譬如一个班级,相互团结,可增强集体荣誉感及气势,形成良好的班风。在这组排比句中,有任劳任怨的同学,亦有积极上进之学子,更有热心助人的“好好先生”和“小姐”……无“奇”不有,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多种人的存在,才使校园生活更五彩斑斓,排比句的力量竟是如此强大。

想必一提到校园这个名次,最容易联想到间隔、反复的考试。校园里大都流传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一类的俗语,自是有一定道理的。针对中国的应试教育现状,为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学校便采取一系列行动以助广大学子圆其大学梦,反反复复的考试即是必不可少之措。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测试正如反复句一般,突出地表明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增强和培养了学生考试之素质及能力,强调了其重要性,但考试是反复而非重复,二者有别。

夸张,是使用者为了追求某种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的扩大或缩小。言既至此,校园内便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趣闻妙事。比如,T老师一次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知识,便举出如下一个例子:蛋黄月饼里有蛋黄。接下来一句本应该是“芝麻月饼里有芝麻”,可他却说成了“芝麻月饼里面有蛋黄”,便是这一句,我们这群听得极认真的同学们都笑翻了,空留T老师一脸茫然地望着我们。还有一次,Z老师讲到银行贷款收息的问题,突然说道:“银行的这种做法是借鸡生蛋。那么,到底是借了谁的鸡呢?”同学们便答了声:“我的。”内心不禁暗暗发笑:这个例子未免太通俗形象了!亦有W老师怪腔怪调的解说以及Y老师将“地壳”(qiào)念成“地壳”(ké)的尴尬,更有E老师忘记“属于”的“属”字写法的窘迫场面……

诸如此类之夸张事,每天都在上演,或许是大家的笑点太低,亦或是学习压力太大,以致发生此类之事竟使其笑得前俯后仰。不管怎样,这种夸张都起了不少的作用,我们的知识也掌握得更牢固了。

校园就如一篇美文,需要每时每刻用心去阅读它,便又有一番心体会,如同欣赏朱自清的散文,越嚼便越有韵味,愈读便愈深爱。校园,亦如此。

篇二:那人那事那景

今年春天,我回到了万分怀念的家乡。令我痛苦的是,老爷爷已经走了,走得很远,以后也不回来了……故乡的桃花又开了,但是那个疼爱我的,让我日夜思念的老爷爷却走了……

春天来了,故乡的梅花又开了,但是那位桃花园的老爷爷却走了……

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小时候,我很喜欢到隔壁老爷爷的桃花园,每到那时,老爷爷的桃花总是开得十分鲜艳。一次,我看见园子没锁门,就偷偷地钻进去。好美呀,十几棵桃花树展现在眼前,忽然,我听见有哭泣声,便顺着声音去寻找。原来是老爷爷的哭声呀,那声音中流露着几分悲伤,几分忧愁。我躲在树后,静静地倾听着一位孤独老人内心的话语,老人边用颤抖的声音说:“呜,我的儿女们都去外面闯世界了,只剩下我一个……呜呜”说着,爷爷又用铲子把泥铲平。我正想看看爷爷,他就刚好走了出来。见到我在门后,连忙擦擦湿润的眼睛,说:“宇宇,在这里干什么呢?快进屋去,快下雨了。”我跟在后头,发现爷爷偷偷的擦了眼睛,又装出高兴的样子,“进来吧!”我突然觉察到爷爷的背影似乎变的苍茫了,他好象想隐瞒着什么。

那一次后,老爷爷对我更好了。他不仅常带我去他那心爱的桃花园,在那讲故事、说历史……对我就像是孙子一般好。

不到一个月,我离开了故乡,又回到了深圳。我十分怀念在故乡的那段日子,忘不了美丽的桃花,更忘不了那位慈祥的老人。

今年春天,我回到了万分怀念的家乡。令我痛苦的是,老爷爷已经走了,走得很远,以后也不回来了……故乡的桃花又开了,但是那个疼爱我的,让我日夜思念的老爷爷却走了……

篇三:那人、那事、那景

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很忙,没有时间照料我。于是,就将我送到了住在乡下的奶奶的家中。

那人

初到奶奶家,人生地不熟的,我很少出门。并且我怕生,所以不曾和别人说过话。那天家中有急事,只留我一个人在家。上午我自己在家玩的不亦乐乎,可到了中午肚子就开始叫起来了。家中又没什么可吃的,只好挨饿。正在院子里和小狗玩,却看见一个人影闪了进来,心里很害怕。又想起大人说的人贩子,就赶紧跑到屋里躲了起来。但随着一声:“小悦,这是我刚做好的面条,你趁热吃吧。”我松了一口气。

那人,多么质朴、善良。

那事

渐渐地,我和这里的孩子成为了好伙伴。我们经常在一块玩耍、打闹。那次,我们计划烤红薯吃。于是,就到地里挖了些。由于我们没有带任何工具,就只能用手和捡的木棍挖。弄得指甲缝里都是泥,我们也顾不上。然后我们在我家屋后找了一片空地,挖了一个坑,把红薯放进去,就开始点火。为了能尽早吃到红薯,我们不停地捡木柴。终于,一股香浓的红薯味钻入我们的鼻孔。就赶紧灭火,把红薯弄出来。也顾不得烫,只是胡乱把灰拍掉,就直接一口咬上去,那叫一个香。

那事,多么有趣、难忘。

那景

黄昏,和伙伴们躺在平房顶上一起看夕阳,才觉得“最美不过夕阳红”这句话真不假。小小的村庄被一片红笼罩着,多么祥和啊。不久,袅袅的炊烟从参差错落的烟囱中钻出、飘起,浓浓的饭香弥漫在空中。家家户户做饭的温馨场面,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卷。

那景,多么美丽、迷人。

“嘭”邻居的关门声将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我怀念过去,怀念住在乡下的日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