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作文
1芍药
我邻居家门前种着一大坛芍药,它总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从3米以外就远远望见了一团紫红色的“包袱”,使人不知不觉地想靠近。
芍药是牡丹的“孪生姐妹”,它们长得一模一样,我会不时地失去判断能力,无法分辨出它们。我无法准确感觉芍药的高贵娇艳:紫红色的花瓣,边缘上镶嵌着淡淡的粉红色。似美丽的公主穿着心爱的群摆。我也无法准确概括它的形状:由上百片勺状的花瓣组成,当然也有少得屈指可数的十几片组成。说它是半个碗吧,似乎有像个渺小的歌坛。我还无法说明它的质感:不但表面看似柔嫩,仿佛婴儿的笑脸,而且还是那样的细腻,光滑。完美的“艺术家”还戴着一撮黄色的“蝴蝶结”,更使人如痴如醉。总之,只凭我自己空洞的想象,是无法令人感受芍药的典雅的
美丽的公主当然少不了王子的陪伴。典型的“叶子状”,碧绿碧绿得使人陶醉。背面光滑而富有“柔性”,还能清晰得看见凸出的叶茎。有了潇洒叶子的衬托,芍药显得更加迷人。
芍药开花有早有迟,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刚刚绽开,花蕊就随着风微微摇摆。盛开的芍药格外精神,紫红色的大花不时向我点头。先前轰轰烈烈开过的芍药呢?花瓣已经凋谢,但是它的“妩媚”依然存在。
芍药不但外表出众,而且能就人于水生火热。它的根可当药物使用,称“白芍”,有养血平肝、敛阴收汗、消肿止痛的作用。
芍药虽然没有牡丹耳闻能详,但它的一切却深深地吸引了我。
2芍药花
红药桥边丛丛的离草,一年一度地盛开着。
叶子色泽碧绿,隐约泛着墨色,看上去富有光泽,尤为坚韧,簇拥着一朵风姿绰约的花。
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四周大片的花瓣是潋滟的红波,漾着妩媚的胭脂。薄薄的几片,约两三层,错落有致,优雅地舒展开来,形成一个完美的轮廓。而中心,看上去又像一朵花。那花瓣清瘦、修长,颜色也是灼灼的红,但与周围的花瓣相比,略有不同。底部的颜色透着水的光泽,变得素雅起来,愈往上颜色越发清浅,只剩那抹柔丽未散,最后,成了洁净的银白。
整朵花层次分明,色彩变化多端,让人眼前一亮。在她身上,艳丽与清雅并存,妩媚与恬静相辅,不愧群芳之相——芍药。
芍药不仅形美,药用价值也很高。
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痛的良药,对女子的腹痛、眩晕等病症有效。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叶富有鞣质,可提制栲胶,也可用作土农药。
芍药品种繁多,有四十余种,贵为仅次于“花王”牡丹的“花相”,各类品种的雅号当然也不少,如“西施粉”“冠群芳”“御衣香”等等,而其中最有名的,还数贵品种“金带围”。关于它,有一段传说呢。
北宋年间,韩琦镇守扬州。一天,禅智寺的芍药圃中,一株芍药开了四朵花瓣深红,腰有金线的奇花。这种芍药从所未有,极是珍异。下属赶忙禀报,韩琦驾临观赏,十分喜欢。见花有四朵,便想再请三位客人,一同赏花。那时扬州有两位出名人物,一是王珪,一是王安石,都是大有才华见识之人。韩琦心想,花有四朵,人只有三个,未免美中不足,另外请一个人罢,名望却又配不上。正在踌躇,忽有一人来拜,却是陈升之,那也是一位大名士。韩琦大喜,次日在这芍药圃前大宴,将四朵金带围摘了下来,每人头上簪了一朵。
这个故事叫《四相簪花宴》,后来,四人后来都做了宰相。
芍药是广陵的市花,花语是依依惜别,正体现了我们扬州人的热情好客。古人常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亲密的友人也有别离的一天。临行前,那一朵芍药,是我们的寄语:朋友,走好!
3芍药花
扬州衰败了。芍药失宠了。这一切好像事先安排好的一般。芍药退出了百花争艳的行列,悄然无息地消失了。它陪着扬州,以它朴实的方式陪着过去的扬州。在城墙边,带着略有装饰的梦,年年开,年年谢。
青砖,白墙,黑瓦。这应该就是老城了。
站在已积满灰尘的青石路上,抬眼望,不由得百感交集。那扬州人曾经为之骄傲的城墙,
如今已变得如此破旧不堪。苍凉,我想说的只有两个字。上前,信手轻抚那充满岁月刀痕的砖,手竟不由得有些颤抖。那是曾经的繁华,曾经的荣誉。如今,这苍老的断垣,不免让人有“断肠人在天涯”之感。听着沉沉的静寂,咀嚼着扬州“夕阳西下”的话题,双眼模糊……
芍药?盛艳的芍药?伴着颓唐的废墟。
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蕊,衬着黑灰的断垣。白色代表着凄凉,却反衬着美丽。这白色天使,带着生机的青色,怎生在如此荒凉的地方?
芍药不语。但我明白,什么叫生命力,什么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也明白,这就是芍药,一种充满灵气的花。
繁华中有芍药,它美丽,它高贵,它胜似牡丹却不失朴实,贵而不张扬,素而不自贬;凄厉中有芍药,它雅致,它清纯,无人来赏,也不凋零,依旧盛艳怒放,我行我素。
时光开始倒流。还记得那万花饰街的荣耀吗?还记得那宫廷御花的头衔吗?时间记得。芍药在百花争艳中,以它的美丽征服了扬州,征服了朝廷。扬州,繁华如锦,芍药无限风光。“四相簪花”更是把芍药推上了神灵的地位。芍药,在繁华中生长,却没有牡丹高傲,没有与其他花争宠,它依旧年年盛开,淡泊名利。
繁华过了,黄粱一梦。
扬州衰败了。芍药失宠了。这一切好像事先安排好的一般。芍药退出了百花争艳的行列,悄然无息地消失了。它陪着扬州,以它朴实的方式陪着过去的扬州。在城墙边,带着略有装饰的梦,年年开,年年谢。
这就是扬州文明景象的内涵……
忘记过去吧!一切从现在开始,让繁华重新开始。愿人们让它永远定格在时间相册的第一页。
我抚着芍药。
这是我今年见到的第一株———芍药。
4芍药花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新城带状公园。5月中旬正是芍药开放的好时节。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大人们提起过她,我很好奇,芍药花开放的时候是什么样?她香吗?……今天真能亲眼目睹芍药花的“风采”,也算是了却了一个愿望。
我迫不及待地踏入公园,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扑鼻的清香。这种香是我从来没有闻到过的,不是妈妈香水的味道,而是大自然赐予芍药花天然的淡淡的清香。闻到这股香味,好像步入了人间天堂,使我在百花丛中流连、玩耍。
远处看,是这一丛,那一簇,你拥我挤,争着把自己最美的笑容绽放给观赏的游客。
走进发出淡雅香气的芍药花,蹲下来细看,芍药花的花瓣不是很多,上面有星星点点的紫色斑点,也有粉色的、紫色的、白色的。她们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含苞待放,犹如害羞的少女;有的已绽开了笑脸,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她们正向路人微微的笑,如果用几个词汇形容芍药花,那就可以比作亭亭玉立、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走过这个“花坛”,绕过去就是长满绿草的小径,随着小径走,又来到了一个圆形的大花坛。里面开满了芍药花、牡丹……算不上百花齐放,但也是让人沉浸在花的海洋之中;算不上百鸟争鸣,但也有麻雀、燕子偶尔停落在树枝上,用甜美的歌喉鸣叫着。
5芍药花
傍晚时下起雨来,这座城市忽然变得清楚。清晰总与哀凉相伴,仿佛待到夜幕降临,人们才惆怅地苏醒过来。
我踩着小雨去书店。到处一片泥泞热闹,书店里此刻只能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在花市,我看到了一把芍药花,妖冶的桃红色,雨天里举着像把香艳的小伞。老板娘仔细地将花朵用报纸包好,提醒我路上千万不要用力去摇。它们艳丽,却也特别脆弱。
转弯,走入狭长的巷子。矮墙里面晒着两条开满菊花的粉红被子,灌满雨水后,沉甸甸的,好像两道屏风。这屏风如此斑驳,穿过它,宛如穿过一道道结满往事的回廊,穿过寂寥的雨天和不期而遇的晴朗。原来往昔终结在这里,没有人看见,藏在棉花和雨丝的罅隙里,藏在断线脱丝的菊花。仿佛就像大风里的芍药花,脆弱与艳丽散落了一地。
回到家,把花插在花瓶里,我望着它们好久,把它们放在我阳台的玻璃小桌上,我有些惋惜,它们的艳丽,终究会洒落一地
再回到我的书桌前,回到我的文章里去。我想起“画皮”故事中的那个女子,仿佛自己就是,在世间行走一圈,温暖些许后,拍拍尘土,又走回那枯黄皱巴的书册里去了。
6芍药花
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小姑娘回家了,每人背上一筐嫩嫩的青草,顺手采回一束束含苞欲放的芍药花,回家插在花瓶里。
芍药花开了,浓馥的清香溢满窗明几净的卧室,溢满欢乐的农家小院,溢满故乡的大地。
芍药花开了,一群群勤劳的小蜜蜂,提着小花篮儿,飞进飞出,忙着采花蜜。那嗡嗡的叫声,合成了一支劳动的交响乐。
芍药花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儿映红了小姑娘的脸,映红了火热的农家生活。一群小姑娘在田间小憩,憧憬着丰收的美景。
金色的秋天到了,新翻的泥土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长了三年或四年的芍药可以收获了。一根根又粗又壮像胡萝卜一样大的根被一辆辆大车运回家去。于是家家户户都架起了一口大锅,把芍药根煮熟了,再刮去皮,然后晒干、切片。
世界各地的药商云集亳州,运走了数以吨计的优质白芍。
我爱故乡的芍药花。是它点缀了家乡的美;是它带来了家乡的富;是它以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的独特功效,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我的故乡亳州,是驰名中外的芍药之乡。春天,细雨如丝,滋润了肥美的故乡土地。故乡的药农便把一块块芍药根种植到村前屋后,地头田间、树林和小溪旁……
过了半个月,芍药的芽儿破土而出,嫩嫩的、尖尖的、红红的。家乡的大地像铺上了一块块黄底红花的大地毯。
芍药像故乡的小姑娘,从小就吃苦耐劳。它们不计较土地的肥沃和贫瘠,不计较雨水的多少,不论把它种植在哪里,它们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发芽、长叶、抽条……
四月份,一株株芍药都长了四五十厘米高,干粗叶茂,一颗露珠儿大小的花蕾绽在枝头上。和煦的春风吹过,蓓蕾一颗颗都长大了,露出了笑脸,粉红色的花瓣儿裂开了。家乡的黄土地很快被一块块绿底红花的大地毯覆盖了。一群群农家小姑娘穿红戴绿,来到芍药地里拔草。各色的蝴蝶也纷纷飞来玩耍。远远望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蝶,哪是小姑娘。
7芍药花的风采
粉中带白,花瓣自然开放,花蕊黄中带黑,散发缕缕清香,简单大方,而又美丽。是我看到了芍药花的美丽,才敢这样叙述她。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新城带状公园。5月中旬正是芍药开放的好时节。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大人们提起过她,我很好奇,芍药花开放的时候是什么样?她香吗?……今天真能亲眼目睹芍药花的“风采”,也算是了却了一个愿望。
我迫不及待地踏入公园,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扑鼻的清香。这种香是我从来没有闻到过的,不是妈妈香水的味道,而是大自然赐予芍药花天然的淡淡的清香。闻到这股香味,好像步入了人间天堂,使我在百花丛中流连、玩耍。
远处看,是这一丛,那一簇,你拥我挤,争着把自己最美的笑容绽放给观赏的游客。
走进发出淡雅香气的芍药花,蹲下来细看,芍药花的花瓣不是很多,上面有星星点点的紫色斑点,也有粉色的、紫色的、白色的。她们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含苞待放,犹如害羞的少女;有的已绽开了笑脸,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她们正向路人微微的笑,如果用几个词汇形容芍药花,那就可以比作亭亭玉立、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走过这个“花坛”,绕过去就是长满绿草的小径,随着小径走,又来到了一个圆形的大花坛。里面开满了芍药花、牡丹……算不上百花齐放,但也是让人沉浸在花的海洋之中;算不上百鸟争鸣,但也有麻雀、燕子偶尔停落在树枝上,用甜美的歌喉鸣叫着。
在这里,城市里的废气没有了,迎面而来的是清新的花香;城市里的噪音没有了,耳旁响起的是鸟儿的歌唱;好似一切烦恼都没有了。这片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天地是属于我的。我一人在上面畅想着,感受着,陶醉着。
站在小溪边的我,回想着最近学的一篇描写异国风情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其中有一段文字很美:“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里的风景多么像德国的街道啊,甚至比那里还要美丽。
我们的城市像这样的公园并不多。因为,现在城市车辆越来越多,废气也越来越多,城市噪音指数在不断上升,砍伐树木的人也不少,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更新,建议绿化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想,牡丹花,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如果说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君子,我认为芍药花就是花中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了。所以,这些芍药花的风采并不是牡丹的富贵,也不是莲的君子气概,而是她那我为人人的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