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1我家过端午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妈妈急急忙忙跑到下面做好开车的准备,车上有我的堂哥、堂哥的妈妈、还有一个表哥的妈妈,还有我的亲戚,我们一起去小梅沙玩,(亲戚他们自己开车)我们上车了,哼哼哼!车子飞快的跑了起来,正在赶路,在车上,我刚一上车就想睡觉,所以……所以我睡着了!
我睡的时候,我的堂哥老是动我的肩膀,烦死了!太烦!我醒了,还是想睡,好险还没到,我还可以睡一次回笼觉,呼呼呼呼!没过几分钟,我又睡着搂,睡的可真香啊!我又醒了过来,终于到了,可是我的亲戚还没来到,我们先进了,我们穿好游泳裤这些的,在这等,等啊等,还是没来,我们就先去游了,我和堂哥,一起冲进大海,对了,我们还买了游泳圈,又不早就淹死了,我和堂哥完了好长时间,我们都喝了好几口海水,真闲,亲戚终于来了,我有一个亲戚扶着我的游泳圈,向大海里冲,哇噻,超好玩的。
慢慢的,我的妈妈和堂哥妈妈她们也冲进大海,我们好开心哦!渐渐地,我开始冷了起来,手脚都在颤动着,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我埋到沙子里,就头不埋就行了,亲戚叔叔把我埋了起来,哎呀,真没想到,还是没有效果,我和叔叔进了大海洗掉身上的沙子,然后就去冲凉,(热水),一到冲凉的地方,刚一冲,舒服多了,嘻唰唰嘻唰唰,嘻唰唰顶顶,我把头也洗了,最后,我又穿上衣服出去了,堂哥他们也都去洗澡,真慢啊,我们来到餐厅,把我起的火冒三丈,不吃饭也一个人二十块钱,这什么鬼地方,最后,我们就自己走自己的路,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回了自己的家里。
2我家的端午节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今天,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五、端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天还要悬菖蒲、洒雄黄水、挂艾枝、喝雄黄酒,杀菌防病。传说端午节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反对,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悲愤,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捞他的身体,有人投饭团,后来怕饭团被蛟龙吞食,就用栏叶抱起饭团,投下汨罗江,这就成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呢!因为要吃粽子,所以妈妈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叶包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欗叶裹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妈妈一个个地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阵阵粽香向我袭来,我尝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这是妈妈用辛劳的汗水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远都不能忘怀。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
3我家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买来了艾草。只见艾草比水芹菜长出一大截,上边还有一些艾叶。第二天中午,我就看见爷爷把艾草插在窗户上和门上。这种艾草可以防止蚊虫侵入,和蚊香片的用处一样,不过还比蚊香片更美观,更环保。这时我家真是香满堂。有艾草的香味,丁老师发的香荷包的香味,我爷爷煮的粽子的香味,还有一种别人家没有的香味,就是我家栀子花的香。这种花雪白雪白的,向四处展开,有的还没有完全展开,就连花骨朵都有一股清香。
吃中午饭了,“哇!”我开心地大叫。只见桌上有牛肉、鸡翅、肉圆……我一口气也不喘地吃呀吃。粽子终于登场了,这粽子是我小姑包的。粽叶是绿色的,还有一点被煮黄的样子。我家的粽子很与众不同,是粽叶包的,但是没有用线捆,直接弄一个孔,再用第二片叶子的尖尾插好,就是用粽叶打了一个结。我妈妈说:“明年端午我一定要学会这个本事。”粽子里裹着糯米、红豆、花生、蜜枣,又香又粘又甜,吃上去别有一番风味。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又称娃娃节。中午吃完饭,我泡了一个艾水澡。我觉得非常舒服,浑身上下都显得雪白雪白的。洗完澡,妈妈给我穿上了她买的新衣服,别提我有多开心了。妈妈又给我戴上了一个老虎形状的香囊,这是妈妈亲手做的,上面有好几朵开放的小花,还有几只小鸟在枝头歌唱。老虎胡子和尾巴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妈妈还给我的手腕和脚腕上扣上了五彩的绒线,它们像五条蛟龙保护着我。
端午节我真开心。
4我家乡的端午节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
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
5我家乡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现在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每家每户的端午节似乎都一样,现在就由我来介绍我家的端午节吧!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高手——妈妈。今天的早上,我跟妈妈学习包粽子。妈妈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指点:“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里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的时候不是把粽叶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一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样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握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随之,第2个,第3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妈妈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了一会儿就上桌了!虽然我们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着两只小馋猫一闻到香味就围着锅子,问妈妈:“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能吃呀?”妈妈总会笑着说;“你们这两只‘小’馋猫!”
瞧,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
6我家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今天我家的风俗就是传统的北方特点,我妈妈今天给我们包粽子、煮大蒜等等。
今天姥姥和妈妈都在我家包粽子。见姥姥拿起一片粽叶,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个漏斗形的,然后就把糯米放到了里面,一叠,用细线一裹,就扔进了锅里。我也蠢蠢欲动,想试试怎么包粽子。我也拿起一片粽叶,卷呀卷,卷呀卷的,卷成一个漏斗形。我把米放进去,可是,我放进去的米一会儿就漏光了。姥姥说:”楠楠啊,你都没有把粽叶卷好就把糯米放了进去,你不漏光谁漏光啊?”我一看妈妈,真的,下面一点都没有缝隙,再一看我的,一个小洞。怪不得咧!我又拿起一片,卷的好用力好用力。终于没有了缝隙。我终于自己做了一个粽子,吃起来一定很香!
妈妈又在煮蒜了,我一看就没有了胃口。蒜那么辣,怎么可能一口气吃下去一个蒜呢?姥姥、爸爸、妈妈、姥爷,甚至我那可爱的弟弟——笑笑吃的也那么香。我尝试性的拿起一个,小心翼翼的剥开,放进嘴里一嚼,嗯……面面的,甜甜的,还有一丝辣味。真好吃!我吃了一个又一个,总是吃不腻,真好!
姥姥往笑笑受伤挂香包,一会儿也给我做了一个。姥姥说:“你必须戴完今天,不然就不吉利了。”我顺从的点了点头,说:“遵命!”姥姥和大家都笑了。
我们又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7我家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风俗有很多,比如包粽子、插艾叶等。我家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的其中之一,当然是包粽子呀!
妈妈说过要想把粽子包好,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粽叶、糯米、葡萄干、蜜枣、丝线,准备好了之后,可别忘记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变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问:“我不会包那怎么办呀?”别着急我来做个示范,妈妈回答说。说完妈妈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粽叶卷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干放入卷好了的粽叶里,接着再把它包好,再系好绳就可以了。
嘿嘿!接下来,就由本大师来包个粽子给你们瞧瞧吧!我匆匆忙忙地拿来一片粽叶,可是怎么也包不成漏斗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个漏斗型,我抓了一大把糯米往里塞,又拿来了葡萄干往里放……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我家的端午节就是这样过的,你们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