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课堂作文800字
1这也是课堂
知识,是开启人生价值的法门,是人性最艳丽的华装。也许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拥有知识方可拥有一切,无知,是最纯粹的可悲。但是,来去匆匆的人们啊,你们是不是早已忘记了知识的真实所在?其实,只是不仅仅只存在于书本上,在我们身边,它也闪烁着点点光芒。那是智慧最极致的完美。一个普通人也会因此光彩夺目……
那是一个凄凉的深秋,金色早已褪去,只留下斑斑火红。树儿在萧瑟中伫立着,落叶随风而去,诉说着一生的遭遇,寻找着最终的归宿。我艰难地走在这凉风四起的大街上,真恨不得能生出一对翅膀,轻捷地飞回那暖意洋洋的家。这时,一个身着白衣的小女孩出现在我的眼前。她站在树下,踮着小脚,吃力地用棍子勾着什么东西。我不禁心生好奇:这么冷的天气,小姑娘一个人在干什么?我走上前去,不解地问:“小妹妹,这么冷的天不回家,在这干什么呀?”“姐姐,你看呀,树上有一个快要掉下来的枝杈,是会砸到人的。”不错,这么大的风,万一真的将断杈吹落,无论掉到哪里,都是百害而无一利。但是,这么显眼的祸害,为什么只有小姑娘一个人看见了呢?,看着小女孩那认真的表情,一股敬佩之情又油然升起,天真却又感人的话语久久萦绕在耳边。“来,我帮你!”毕竟还是年长些,我用手轻轻一拽,端茶边乖乖地落了下来。看到这情景,小姑娘高兴极了,蹦蹦跳跳地笑道:“姐姐真好,姐姐真好!”我摇晃着手中的树杈,笑着逗她:“对了,这个家伙怎么处理啊?”“当然是扔到垃圾箱里去啦!”小妹妹像个小淘气似的,笑嘻嘻地从我手中抢走断杈,一溜烟跑开了。我远远的望着这可爱的小天使,它拥有比成人更伟大的品德,在这个无神的秋日,是她,用高尚点亮了天空,用圣洁迎来了红日……
我静静地想:这不正是一堂发人深省的课吗?小姑娘那幼小却又纯洁的心灵让我更深刻地领悟了做人的真谛。噢,智慧就在我们身边,在社会中的点点滴滴,那是人生的启迪,幸福的方向……
2这也是课堂
伴着一次次的日出日落,随着一天天的潮起潮退,自然带给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创造了这可爱的世界。拥抱自然,了解自然,更是我们的必修课。
登上高山,越过草原,大自然的气势尽收眼底;趟过溪水,踏着浪花,大自然的温柔抚摸着你的双足;穿越沙漠,走过荒原,头顶着烈日,大自然的苍凉更是令我们的心为之一颤……不论如何,我们都对大自然的壮观景色感到兴奋,以至惊叹:这也正是自然的魅力所在!
早在几百年前的明朝,就有一位热爱自然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他游览过祖国大地上的许多美景,还写下了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地理学巨著《徐霞客游记》。在他的考察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徐霞客去一个洞穴考察。一些村民认为洞穴里有鬼,坚持不让他去。可当他进入这个洞穴以后,却发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洞内悬挂着形状奇异的钟乳石,地下河水清澈见底,好一派旖旎风光,哪里还有鬼的影子?因此,对自然科学的追求,终究可以战胜谬误和虚伪。而对于自然的热爱,也培养了人类勇于求实的良好品质。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自然课被残忍地囚禁在教师和实验室里,做着最后的呻吟!面对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标本,我们的心里只有不解。不经意地回首相望,窗外的孩子,正用双手捕捉五彩的蝴蝶,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而这样的课堂,也许已经离我们很远了,甚至接近成为了历史!
我要说的是:感受自然,要用我们的双手、双眼和双脚,更需要我们心灵的参与。也许,自然本身就是一堂课,它的喜、怒、哀、乐无不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旱后的一场及时雨,是大自然慈祥的面庞,让着急的农民伯伯舒了一口气;咆哮的洪水,是大自然愤怒的吼叫,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可怕的酸雨,是大自然辛酸的泪水,更坚定了我们保护自然的决心;风和日丽的一天,仿佛大自然甜美的微笑,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从现在起,让我们走进自然的课堂,收获快乐、知识和感叹,付出对自然的关心和保护,加入到爱护自然的行列里来吧!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一个更美丽的世界!
3这也是课堂
十几载春秋,我上了许多堂课,这其中,有两堂始终留驻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题记
犹记那段痛苦岁月,接连几次考试的失利,让我一下失去了自信。往日的荣耀不复存在,在同学、老师心目中的地位骤降,我几欲崩溃,泪水在心底流成河,很苦,很涩……
整日的精神不振、茶饭不思,让关心我的爸爸觉察出了什么。他走到我跟前,轻轻地对我说:“孩子,走,我带你出去散散心。”我点了点头。
外面的世界,静静地飘着小雨,天空也在流泪吗?天色有些昏暗,正如我此时的心境。我无语,爸爸也一言不发,我们就这样撑着伞,静静地,走着。
过了一阵子,雨停了,天空渐渐明朗。爸爸突然间开了口:‘女儿,你还在为成绩不理想发愁吗?看看头顶的天空吧,看它的博大,看它的宽广,看它怀中的乌云,看它面前的黑烟。它不以乌云为袍,不以黑烟为纱,总会等到云散烟消。这不,它放晴了。你现在所处的困境就如那烟云,不要被迷惑了双眼、削减了斗志。“我抬起头看着父亲,父亲正关切地看着我。父亲那双眼眸,是一池爱的秋水,从中透出希望与坚定。我仿佛又有了力量,一股暖流漾遍全身。
带着那一片蔚蓝,携着不变的梦想,我重整旗鼓、再树自信,踏上了征程。不再彷徨,不再沮丧,有蓝天给我上的一堂课,还怕什么?终于,锲而不舍的努力换得丰硕的成果,我终于浇灌出成功的花。欣喜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
那天下午,爸爸仍是平静地将我牵到街上。依旧是那片天,只是不再昏暗。”孩子,再看一看天空吧,看它的澄澈,看它的无线,看它眼前掠过的飞鸿,看它掌中亘古的日月。它不以明日为荣,不以圆月为耀。如今,你不懈奋斗获得了成功,不要沾沾自喜。成功只是暂时的。“父亲郑重地对我说,目光中,更多了一份告诫。抬头望一眼蓝天,我更透彻地领悟到它的内涵。
天是洁净的,因为天上有雨;天是浪漫的,因为天上有星;天是可爱的,因为天上有虹;天更是智慧的,因为它总给我一堂生动的课,给我以启迪。
今后的日子里,我将铭记天空给我的两堂课,辛勤耕耘出我的天地。
忧伤的时候,去看天;兴奋的时候,也去看天……
4这也是课堂
在我学习美术的时光里,有一堂特殊的课使我久久无法忘却,我也突然发现,生活处处有课堂。
有一条江氤氲着的水汽充满了那碧绿碧绿的回忆。
那日清晨,我背着画板兴冲冲地跑进色彩斑斓的教室,他们此刻已经端坐在椅子上,似乎是等待征战的士兵,我坐在椅子上很是疑惑,但又不想打破这份宁静。不一会儿,马老师堆着笑容走了进来,紧接着把我们装进了几辆面包车,我的疑惑更盛了。一路上,碧绿的田埂,金黄的油菜,墨绿的群山,那是怎样的美景啊。
车子在一片朝气的树林里停下,马老师笑着说:“今天这节课在这里上,重点是——抓紧时间玩。”我一下蒙了:“这也是课堂?”
没等我想清楚,一双手就扯着我的衣襟往江边跑去,一阵淡淡的江风袭来,久违的清新把最初的疑惑一并给吹散了。我、小豪、小谭、小旺四个人在江边狂奔,我们就像觅到了黄金,又似猎人寻到了猎物,不知疲倦的在这自然中追逐。我们的手里不是挥洒着细沙,这江岸成了我们梦寐里铁马金戈的战场,细沙在空中漂泊,交织成一条纽带,捆绑着四个人的友情。
累了,我们坐在一块宽大的礁石上,交谈着如何让打“游戏王”,攀比着“谁的牌组好”,进行着“小鱼吃虾米”的纸牌游戏。我顺手捡来一块方正、圆滑的石头。石面上并没有太多的沟壑,我把石子攒在手心里,只留出一眼缝隙,偷偷用眼睛瞟一眼,发现竟有闪闪光亮。我把这块石子的事和他们说了一下,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这颗石子的来历,最后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就把它扔进了江里。
我们又欣赏起了这山水风光,缥碧的水草在水中撼动,装点了水中的空寂,他们就像婀娜的舞女。江水之上,有一块浑然天成的巨石,像魁梧的汉子守护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恍惚如隔世,快到了放学的时候,马老师笑吟吟地说:“其实,我让你们来上这堂课是为了让你们更好的相处,并从这大好河山中获取绘画灵感。”
我顿时“拨开云雾见天日”:这也是课堂啊!
生活处处有课堂!
5这也是课堂
“课堂”对于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我们从小学期到青春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但并不是只有我们读书的地方才是课堂。
三年前的一个秋天,我独自走在林间的小路上。我是一个喜爱秋天的人,我喜欢看到这样的景色:在一个晴朗的天气,一群大雁向南飞去,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排成“一”这形,五颜六色的菊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像一群婀娜多姿态的少女,在万物凋零的时候,给我们的一丝安慰,向日葵也绽开了笑脸,向着太阳,迎接着金黄的秋天。可是今天,一切在眼中都显得那么乏味。也许是昨天的事,我还没有忘却吧!因为骄傲的缘故,使我在那天的竞赛中一败涂地,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我的心里像压着块大石头,沉重极了。
我慢慢地向前走着。在一棵大树上,看到了一只蜘蛛正在那织网,我蹲下身来,观看它织网的过程。蜘蛛用它那八条腿忙碌地织着吐出的丝,那黑色的身体扭来扭去,有趣极了!有一会儿,蜘蛛的网织成了,我不禁赞叹起这位纺织娘,这样小的身躯,却能织出这么精致的网。
看着看着,我的心里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弄破它,说干就干,我立即起身找对象根长树枝。在我的破坏下,一张漂亮的网便化为乌有了。令我没想的是,蜘蛛竟然又继续织新网。等它织好后,我再一次将它织好的网捣得“漏洞百出”。谁知它还是不放弃……就这样,直到第八次,它织网时,我准备捣破蜘蛛网的手放了下来。我的心猛地一颤,我发现自己做错了,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啊!我怎么能妨心破坏它的汗水呢?这是一个多么幼稚的浍。我是不是该从蜘蛛身上学些什么呢?可别笑,孔子不是说过“不耻下问”吗。何况,我还不如它呢!我也许应该学习它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吧。
那样一个小小的身躯竟能织出那么精致的住所,我比起它来,可谓“庞然大物”,我的价值是否应该比它更大,成就比它更多呢?问自己,还能再继续消沉下去吗?当然不能,从现在起应该重新开始,重头再来,像蜘蛛一样,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总有织成的网,总有成功的一天。
虽然我以后参加竞赛,没有获过奖,但我每次竞赛都会有进步,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可以实现我的理想。
6这也是课堂
我想我是喜欢自然的吧,否则怎么会总是留恋于山中?每当远离世俗的喧嚣,一颗躁动不已的心也会回归平静。缓缓吐息间竟会觉得心灵也为之一颤。一种空灵的气息包裹了我,似是初生婴儿般的依恋由心中最深处涌出,洗涤了一遍又一遍--我的灵魂。
我是一个懒人,却对爬山情有独钟,我也恐高,却依旧坚定着这个信念。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多少山我未攀登过,但我想,还是先把眼前的山好好地爬完,有一个精彩的结束。
所以国庆长假,我又来到了山的环抱。
富阳的富春桃源,在群山的环抱中,令我不禁忆起了课本上的“桃花源记”。似曾相识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
一步一个脚印,来到了九霄碧云洞,它是一个天然的钟乳石洞,入口是一个长廊,挂满了红灯笼,向远处望去只见到一条红光向内延伸,终在一点被黑暗隐藏。
洞内很广,我买了个手电,仍旧照不到底,但洞内的钟乳石经过水的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滋润,被灯光一照,反射出盈盈光泽,似是上好的玉石,流光婉转。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块并未取名的钟乳石,它是在我偶一转头时发现的珍宝。它就那么靠在那儿,围满了一颗颗的“珍珠”,高贵而又优雅。它是奶白色的,凝视时竟令我产生了一种错觉--硕大的白色珠子正在向下滚动,不疾不徐,时不时有一道光射出,绚烂夺目。
我忍不住手痒,为它照了一张,但呈现在相机屏幕中的,却只是一种静态,少了灵动的美,令我不得不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洞内待久了有些胸闷,我于是决定出洞。
一到洞外,新鲜的空气便源源不断向我涌来,令我精神一振,久违的清醒袭来。
沿着石阶漫步,不觉来到了野槠林。
这儿的树木不仅高大粗壮,还长的笔直,直入云霄,遮天蔽日。
一座远处的房屋又令我发现了一个新奇玩意儿--植物门帘。
一条条青葱的枝条从屋檐垂下,自然地形成了一道帘子,清风徐来,门帘微漾,好一幅林中绿屋图!
这是一幅自然的画,这也是自然的课堂,在无形中洗净暗尘,升华自己,认清这个世界的本质,激励我继续爬山,继续向上迈进!
7这也是课堂
下雨了,下雨了……尽管对于我们的渡假计划——旅游,雨天是一件最值扫兴的事了,但,如果不下雨的话……
每天,我都回站在窗口望向不远处的一片土地上,那里不知何时多长了几株树苗,而且每天都会有一住阿伯提这水桶来到那里给树苗浇水,据我观察,阿伯是随着树苗的生长率给它们浇适量的水的。可几个月后,阿伯给树所浇的水是微乎其微了。对此我很诱惑,“阿伯,树木是渐渐长大了,可为什么您每天给它们浇的水却越来越少呢?难道就不怕它们枯萎至死吗?”“孩子,你不知道,我这是在培养树的”自生“能力。就像我们人小时候刚出生的时候,根本无法自己吃饭,穿衣,走路,一切都依靠这父母,可渐渐地,我们学会自己走路了,那时候父母便不再老是抱着我们走了,至多也是牵着我们的手一起走。为的就是锻炼我们的走路能力。就像树苗一样,从播种到发芽长成小树苗这一阶段,树苗的生长力处于极脆弱的时候,甚至可以说,它们并未获得“完全的是生命”。而能维持它们的能源就是小,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能施它们以甘霖的人,那么它们将渐渐走向枯竭衰亡。
相反,这时候要有一个能够定期可以让它们汲取适量的水的人,那么就可以让它们获得新生。不过这浇水也要讲究技巧的。应为给它们浇水不仅仅要维持它们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还要栽培它们的生命力和自生能力。知道为什么那些长在高山上参天大树尽管长期没有人给它们浇水而它们却能顽强地活下来吗?就因为它们的主人给它们设定了自生的条件,到了树不至于被风一就到的时候,一般给它们的浇水量是按照它们需水量的50%来浇水的。就这样在树木为自己面临什么枯竭的时候,有人用一滴水去滋润它们,让它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这便勾起它们的求生欲望,于是它们便利用这一滴水的希望拼命的生长,生长,直到它们能自生自理,也就是找到它们的生命的源泉的时候,也不再有人给它们浇水了,其实,学会自生,自主,自强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多么重要啊!
哦……我眼睛一亮,人的一生应当学会自主,自强,才不会走向衰败。
8这也是课堂
曾几何时,我们蹒跚学步;曾几何时,我们鹦鹉学舌。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课堂,缺乏的只是领悟。
月色皎洁,夜呜呜黑,星光依旧,河中的月静静地躺在其中,要不是风吹乱了湖面,在湖中荡起涟漪,真是分辨不出。欣赏着这般景色竟深深陶醉,就像品着上好的佳酿,自己竟不胜酒力,婉转间便酣然入梦。
觉醒时已经午夜,月色较先前黯淡许多,夜寂静地存在,望远处,仿佛天地连在了一起,地上那点稀稀灯火怎能将他们分离?忽然从楼上传来弦乐之音,听着音色料想便是吉他,这种来自于指间的音符最能打动心弦,而独奏更显奏曲人的气质。琴声清脆又利落,如同富有经验的园丁修剪植被一般,既快又准,可见奏曲人的和弦功底不一般。我惊讶于身边竟有这能人,不曾料想到。曲子婉转、优美,拍子井然有序,仿佛将人带入梦境一般。我不仅陶醉于这夜晚湖光月色,更沉迷于楼上音乐。
伴随着曲子的渐渐收尾,赞叹之情犹然而生。然而曲子却戛然而止了,只差最后华丽地升华曲风,曲子就完美了。我不禁惋惜,就像拼图拼完了却少了重要的一块,让人好生别扭。我像是散了场却不愿离去的观众歇斯底里地期待下次演奏者完美的演奏;像是下了课却痴迷音乐不愿离去的学生。
只听到楼上又传来了声音,这次却不是曲子,却是一个个音符,按好和弦后一个个弹出的音符,没有上次的拿捏准确,弹奏连贯,还有斯斯手指碰弦的杂音,没有了先前的美感,这种枯燥的练习听者都些许烦躁,我些许有些怀疑是不是换了弹奏者,只越想越像,便肯定了。然而练习次数的增多,不断地碰弦,结尾逐渐连贯,碰弦次数减少,曲子渐渐明朗。细细听着便能跟前面连起来,又越发的像原来的弹奏者。再仔细想想,脉络便清楚起来,前曲的完美是基于坚持不懈地多次练习,勤奋努力,并不是浑然天成。这便想到自己,望着挂在墙上积着灰的吉他不经动容,想当初不顾家长反对凭着一时兴趣学起吉他,今日却成了家中摆设,不禁落有遗憾。若勤如此,我便不是听者而弹奏者了。
这也是课堂!那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韩愈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月因日日到来,光照大地,才有这等良辰夜景,植被因日日生长,天天如一,才有了美景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