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鸟巢作文
1北京鸟巢
我去北京参观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在“鸟巢”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国家体育场(鸟巢),确实是气势非凡!
我虽然只站在地上没有到参观台看,但我感受着这座雄伟的建筑视觉听觉带给我的感受。感觉眼前很开阔,视听效果也很好,确实是名不虚传。
爸爸对我说:“鸟巢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东侧。建筑面积25.8万平米,用地面积20.4万平米。
2008年奥运会期间,承担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决赛等赛事活动,能容纳观众10万人,其中临时坐席2万座。奥运会后,可容纳观众8万人,可承担特殊重大体育比赛、各类常规赛事以及非竞赛项目,并将成为北京市提供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成为全国具有标志性的体育娱乐建筑。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招标产生的、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联合体共同设计的“鸟巢”方案。该设计方案主体由一系列辐射式门式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旋转而成,空间结构科学简洁,建筑和结构完整统一,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为国内外特有建筑。国家体育场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场馆设计如同一个的容器,高地起伏变化的外观缓和了建筑的体量感,并赋予了戏剧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体,国家体育场的形象完美纯净,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构架,它就象树枝编织的鸟巢。体育场的空间效果即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却又简洁而典雅,它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体育场就象一个巨大的容器,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将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永不磨灭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而又简洁、典雅。体育场的外观为纯粹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络装的构架,其立面、楼梯及屋顶完美有机地融为一体,穿过体育场的网络状构架,人们边进入了体育场环绕看台的宽敞回廊。从这里,人们可以浏览包括通往看台的楼梯在内的整个区域动线。体育场大厅,是一个室内的城市空间,设有餐厅和商店,其作用就如同商业街廊或广场,吸引着人们留恋忘返。”
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为奥运喝彩,为中国喝彩,为鸟巢喝彩……让我们一起祝福奥运吧!
2北京的鸟巢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了!为此,每个中国人都非常激动。当然,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那座现代化的建筑—鸟巢。
鸟巢又叫国家体育馆,是2008年的运动场馆之一。它在亚运村附近,远远地看去,像是个放大了的鸟窝,只不过是金属的罢了。一缕夕阳洒在金属的外壳上显得熠熠生辉。虽然2008年已过去,但那赛场上的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仍让我记忆犹新。
寒假,我终于有机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鸟巢。我进去一看,鸟巢可真大呀,相比之下,我又是多么渺小。我往上看了看,看见许多各色座椅,于是不由自由地数了起来。哎呀!座位太多了,我都数不过来了。后来向工作人员一打听,才知道共有91000个座位!这个数目可真让我震惊呀。我又向平整的环形跑道望去,那是标准的400米跑道,跑道中央是一大块草垫子,据说那是足球场。
鸟巢还有一扇天窗,如果关上它,这里就能风雨无阻地举行各种比赛了。
我爱北京,更爱鸟巢。虽然奥运会结束了,但我不会忘记那里曾经的辉煌。
3北京鸟巢
8月的中旬,我和哥哥、姑姑一起去北京鸟巢。
我们的旅游大巴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向鸟巢开去。不一会儿,就到了雄伟壮丽的鸟巢。远望鸟巢,像是由许多横七竖八的“树枝”搭成的一个小鸟窝,“鸟巢”这个名字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在远处看,这些“树枝”非常细,和手指一般粗,但走近鸟巢时,我惊呆了:这些“树枝”竟然是用钢铁制造成的,需要五、六个人才能围过来的巨大的“树枝”!我被这些“树枝”震撼了!走进鸟巢,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10万个红色的座位,像鸟巢里的一个个“鸟蛋”,还像密密麻麻的小雏菊!
我感受到鸟巢的设计师有多么地聪明和智慧,要不奥运会怎么能在北京举行呢!
4鸟巢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实在是太奇妙了,它那独特的格栅结构看上去像一个生命体,轻盈地浮在大地上”。这是《迎奥运促和谐》读本中描写国家体育中心“鸟巢”的一段话。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网络状的构架像树枝编织的鸟巢。远远望去,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中国人的奥运梦想。
鸟巢内部没有一根立柱,扩大了看台上观众的视野,也让运动员充分感受到赛场上热烈的气氛。设计师给“鸟巢”穿上了一件透明的“外衣”,晴天它就是一把遮阳伞,呵护着室内的草坪,雨天它还能挡风遮雨,有了这件“外衣”,“鸟巢”永远都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夜晚,彩灯齐放,“鸟巢”立刻变得绚丽多彩,美仑美奂,仿佛置身于童话中的宫殿。俯瞰“鸟巢”,我们不禁为其蕴含的高新科学技术所惊叹!数学、美学、计算机科学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展现。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可能再次举办奥运会,而我们将成为奥运场地的设计和建设者,只有从小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才有能力迎接未来挑战。
“鸟巢”的建设也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将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人文奥运”诠释得淋漓尽致。“鸟巢”的建设更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精神,采用了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办好奥运会的同时也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鸟巢”启示我们:一个国家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需要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它是中国人奥运梦想腾飞的地方,“鸟巢”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它所体现的“科技、人文、绿色”的理念更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增光添彩。
5鸟巢
2008年的北京是多么壮观,就说国家“鸟巢”体育馆吧,那儿的人群都淹没了车子,在人群中,车子根本无法行驶。到了晚上,“鸟巢”体育馆是多么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真是太美丽了!傍晚,太阳西下时,“鸟巢”体育馆像一颗黄宝石闪烁着光芒。湖面上,波光粼粼真是美丽!清晨,无数的晨星和“鸟巢”体育馆里的点点灯光遥相呼应,真像一颗红宝石。
中午,太阳高照“鸟巢”体育馆像一颗闪亮的金宝石,呀!“鸟巢”真是鸟语花香的奥运圣地。啊!“鸟巢”体育馆真是变化多端啊!“鸟巢”的内部更是光彩夺目,里面更是设施齐全。瞧,观台上坐着成千上万名中国人和外国朋友,运动场内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这儿参加奥运会。我从电视中看见每个国家在每个项目上都奋力拼搏,用汗水换来了好的成绩,特别是罗雪鹃阿姨,她在女子110米游泳的冠军赛后,许许多多的记者都采访了她,罗雪鹃阿姨真棒!啊!中国好伟大啊!
6鸟巢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鸟巢”以巨大的钢网围合、覆盖着9。1万人的体育场;观光楼梯自然地成为结构的延伸;立柱消失了,均匀受力的网如树枝般没有明确的指向,让人感到每一个座位都是平等的,置身其中如同回到森林;把阳光滤成漫射状的充气膜,使体育场告别了日照阴影;整个地形隆起4米,内部作附属设施,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
鸟巢是一个大跨度的曲线结构,有大量的曲线箱形结构,设计和安装均有很大挑战性,在施工过程中处处离不开科技支持。“鸟巢”采用了当今先进的建筑科技,全部工程共有二三十项技术难题,其中,钢结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鸟巢”钢结构总重4。2万吨,最大跨度343米,而且结构相当复杂,其三维扭曲像麻花一样的加工,在建造后的沉降、变形、吊装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相关施工技术难题还被列为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7鸟巢
当我们的熬运梦想和追求在无情的风化之下,当肉体与灵魂被宿命残酷地吞噬之后,这位乒坛的活化石选择了离开。
有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明明见到的是一条柔飘轻迈的彩带,偏偏带来的是一股狂风乱舞的暴风,而这个不速之客扫过的恰恰只是一枚年深日久的残叶,相信在每一片记忆的空间,没有人不会老,没有人不曾输,没有人会永远独占鳌头。
与中国乒团整整撕杀了21个春秋。21年的岁月又何其漫长,沧海可以变为桑田,高山可以夷为平地。21年的岁月又何其短暂,华尔街的步伐与你同蔡振华狭路相逢的失意同行,大洋州的海风和你与孔令辉一决雌雄的悲情做伴,须臾之间,不过区区21年,如果21年前瑞典人是以弱冠少年开始职业生活,那么21年后瑞典人则是以悲壮英雄结束乒坛生活,你陪同一代人长大,21年,又陪同一代人变老,也是21年。
当大势已去的时候,你慢慢地挥挥手,离开了最爱。你没有笑,一丝沉默,有句歌词“沉默是金”,而这锭金子却永远不能凝聚成一块奥运金牌,海阔天空的那头,岂不悲哉。我们这个世界上,欢乐与伤感,总是对立而存。这个流火的夏日同样如此。
自然中,一边是花朵娇然的挺立,另一边却是花瓣戚然的凋谢。现时中,一边是爱琴海的浪花汹涌澎湃的迎接着奥运的圣火,另一边却是巴特农神庙的立柱万般无奈地注目着你忧伤的退役。奋斗中,一边是百折不挠的拼搏,另一边却是望而生畏的宿命。
或许吧!权倾天下的宙斯只不过想与你开个玩笑而已,然而气吞万里的长城坚定地说:不。当离别奥林匹亚赛场的时候,掌声如潮,微微蕴含了沧桑和伤感的味道。你的心也一定如掌声一样跌宕起伏。坎坷的历程并没有缠夹泪花,因为遗憾的道路上已经深刻得印记着一种精神——坚强、刚毅。心灵的故乡依旧情系着那个叱咤风云的年代,属于这个韧性十足的时刻,期待那个所向披靡的未来。
只要是寒风掠过的途中,在也不可能有任何力量让小草在这样漫天飞雪的世界上做出绿的奉献。久久的站立在那个弥满黄沙的驿道上,夕阳的最后一缕光线抛向了你的肩头,如火的西面迎来了一个深邃而抽象的背影,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尾随斜阳的智者心中。无限好的夕阳在近黄昏时也得需要一个能够理解它的人,如果你就是这余辉落尽的夕阳,那么谁会在这花开花落的时节愿意读懂你呢?或许你的回答会很干脆:不需要。就如同不需要有人能够理解鲁迅先生修理出的”一“字胡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样自然。可是有一种精神和理念将成为你最忠实的球迷和满意的答案——理智的更快更高更强的人——老瓦。
也许,“鸟巢”的举世无双和横空出世让我们还有机会再次目睹那传奇充满了幻觉的老瓦。乒坛高高的领奖台上,又一个新的世界冠军的诞生将成为举世瞩目的交点,这个交点折射出老瓦不朽、无悔、永恒的光芒。
8梦想腾飞的地方——鸟巢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实在是太奇妙了,它那独特的格栅结构看上去像一个生命体,轻盈地浮在大地上”。这是《迎奥运促和谐》读本中描写国家体育中心“鸟巢”的一段话。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网络状的构架像树枝编织的鸟巢。远远望去,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中国人的奥运梦想。
鸟巢内部没有一根立柱,扩大了看台上观众的视野,也让运动员充分感受到赛场上热烈的气氛。设计师给“鸟巢”穿上了一件透明的“外衣”,晴天它就是一把遮阳伞,呵护着室内的草坪,雨天它还能挡风遮雨,有了这件“外衣”,“鸟巢”永远都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夜晚,彩灯齐放,“鸟巢”立刻变得绚丽多彩,美仑美奂,仿佛置身于童话中的宫殿。俯瞰“鸟巢”,我们不禁为其蕴含的高新科学技术所惊叹!数学、美学、计算机科学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展现。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可能再次举办奥运会,而我们将成为奥运场地的设计和建设者,只有从小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才有能力迎接未来挑战。
“鸟巢”的建设也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将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人文奥运”诠释得淋漓尽致。“鸟巢”的建设更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精神,采用了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办好奥运会的同时也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鸟巢”启示我们:一个国家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需要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它是中国人奥运梦想腾飞的地方,“鸟巢”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它所体现的“科技、人文、绿色”的理念更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