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窗外的声音作文600字
1聆听窗外声音
近日,海门市海南小学全体数学老师赴南京参加了一场视听盛宴。第1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给老师们带来了碰撞、带来了反省、带来了思索……,特别是与会名师生动的语言生本的课堂,别出心裁的练习设计,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华应龙老师从“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出发,诠释着《分数的再认识》,揭示几十年来分数教学的误区:重“1”轻单位,同时华老师“走自已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的人生格言、“不同的声音不一定是错的,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会倾听很重要”的谆谆教导、“可以想,也可以动手折”“既说了分子又说了分母”的学习方法渗透……无不体现着一个长者、智者、师者的风范。
刘德武老师“天下难事做于易”的哲学课堂;张齐华老师“学生会了还需动手做一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有效课堂;黄爱华老师“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一次次掀起学生探究、体验欲望的兴趣课堂;贲友林老师的“学生在哪里?学生走向哪里?学生怎样走向哪里?”的一课三问;徐长青老师的“简约--数学教育的理性回归”……所有的一切,都像欧享利小说特色“含泪的微笑”一样发人深省。
聆听窗外声音,可以让我们站得更高、走得更远。相信海南小学的全体数学老师不枉此行,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真正做到不抱弃、不放弃、有扬弃,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2聆听窗外声音
由朱永新教师发起的新教育的六大行动中,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因为种种原因,一直不太理解“聆听窗外声音”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聆听窗外声音?如何去聆听窗外声音?
古人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当今学子,必须要像宋代朱熹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代的教育要求我们为师者必须要关心国家大事,心系天下,心系苍生,教育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国家的人才,而不是读书的机器,考试的高手!
真的很后悔,自己教课的时候,因为不理解,所以没能注意到这些问题,班里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好的占相当大的比重,很多学生的父母,从事着繁重的低报酬的工作,为什么当时没有让这些家长为孩子们上一课。说不定就能激发孩子们努力上进的决心呢,更可以让孩子们明白现在上学期间受的苦与大人们既要承担家庭的重担、体力的重压,又要承受经济的压力与孩子的抚养的压力相比,远远是微不足道的。有些家长,凭借自身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在单位做一定的负责工作,为什么就没有想起来让他们也给孩子们做一次报告,让孩子更多地聆听窗外的声音。
我想这样的遗憾,也说不上遗憾,总比当了一辈子的教师,却没能为孩子们带来一点有用的信息要强多了,身体好了以后,自己照样可以领着一个班的孩子,过幸福完整的、精彩的教育生活。
3倾听,那窗外的声音
一个周末我早早醒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春天的早晨总是那么富有灵性,也许面对现在的生活环境你无法去体会“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闲趣。但是不论在哪你都能倾听那来自春天的脉动。
春天的声音就像那生命在跳动,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她不像夏天一样激情四射,也不似秋天般冷俊不禁,更不如那冬天的静谧与安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倾听春的声音,去感受那大海般广阔的天地。
面对现在繁忙的生活,也许在不经意间你便会在奋斗与理想中迷失自我。人生不应当只注重那最光彩的一刻,过程也很重要。毕竟辉煌已是昨日黄花,而你的脚下还有行长的路要走。孰不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这么走着,艰苦而漫长。
正因如此人生才能绽放光彩。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去倾听那来自春的天籁之音。放下尘世中的浮躁心境,远离市集的繁华与喧嚣,撇开来自包袱的压力。找会在茫茫目标之中遗失的自我。“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当充满朝气,去迎接新的挑战。
倾听,她使我思绪不断。这思绪犹如一片白云,飘在我的心灵上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细小,清新而不妩媚,她总是慢慢的诉说着春的幽远和煦。若是在雨后打开窗户,清新的泥土夹杂着春的芳香飘然而至。那是多么的惬意!
我坐在窗口倾听着春的声音,请听着自然的旋律。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床平静天地宽。
凡人多一份世故便多一份机智,多一份机智便少一份高雅。我到宁愿少一份机智多一份高雅,陶醉于这皈依自然的高雅,倾听那窗外充满灵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