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有关绿的作文

时间: 08-21 栏目:话题作文
作文一:风,绿的风!

我和她是在小木桥那里认识的。  

那里有竞相开放的野花,茁壮成长的小草,还有那阵阵时而婉转时而清脆的鸟鸣声。在那个心旷神怡的好地方,却隐藏着一段令人伤感的回忆。  

那是一个秋风扫落叶的金色时节。我独自一人来到小桥边散步。坐在大石头上,仰着头望着蓝天,这时,我看见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她埋着头,看着一本书。白白嫩嫩的脸蛋上嵌着两个浅浅的甜甜的小酒窝,显得很文静,很纯洁。  

我轻轻走过去,问:“你一个人吗?”  显然,她被我吓了一跳,愣了一会儿,随即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脸:“是的。”  

当我得知她和我一个学校时,我十分惊讶。便和她坐在一起,聊起了天。  

从此,我和她成为了好朋友,并且和她约定,每天都来小木桥碰面。  

于是在我暗淡无光的生活中,增添了这个虽短暂却快乐的聚会。我的五年级生活便在欢乐中度过了。她经常来我们班找我,我也经常光临她的班级。就这样,我和她成了亲密无间、无话不说的朋友。  

一个学期过去了,当我再次去小木桥找她时,却发现她没有来。连续几天,都没有她的消息。我的心开始不安,怎么回事?她已经几天没来了!难道她不理我了?当我去她们班找她时,她们班的同学回答说,她转学了。  

我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跑到了小木桥那里,回想她在的情景,满脑子里全是她灿烂的笑……  

春天到了,漫步在小木桥旁。春风拂过我的脸,把我的长发吹乱了。 啊,风,绿的风!


作文二:绿的赞歌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绿色代表春天,绿色代表希望,绿色代表和平,绿色更代表生机。  

初夏的一天早上,当我再一次来到南湖公园时,却有着炯乎不同的感觉。虽然她比不上西湖天真自然,楚楚动人,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新。然而,南湖有着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南湖仿佛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浸了雨的栀子花香。便想起东坡诗来:水光潋滟晴方,山色空蒙雨亦奇。便让我更加喜欢南湖的景色了,更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好。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这次我要真正领略南湖的绿。进入公园大门,就觉得绿意扑眼而来。旁边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越往里走越看见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有些树木长得特别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很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从树上一直绿到地上。走近看时,发现河堤旁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可爱,那样鲜嫩。使得绿荫荫的小道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霄;有的整片来看,布局犹如一幅山水画。这种青苔给我的印象是,即使生长在潮湿、阴暗、无人注意的角落中,它依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地生长着,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有的吗?  

草地上,小草绿绿的,它们随风飘动,像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小草是极普通又平凡的。小草的叶不多,只有两三片窄窄的,又青又翠。小草长得不高,紧紧的依偎着大地母亲,默默地同伙伴们织成漫山编野的新绿。小草没有亭亭立立的身材,也没有绚丽多彩的花朵,更没有诱人的芳香。但是,没有小草,花朵将会减色,大地将会失去它的美貌。  

我喜欢绿色,赞美绿色、歌颂绿色,歌颂那些绿色天使们。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的‘城市美容师们’。是他们让我们置身在这个‘绿色的海洋中’,是他们让我们沉浸在和谐的‘森林之城’中。为他们谱写出一首首绿色的赞歌


作文三:绿的回报

在秋日里的一天下午,我推开房门,无意中走到一棵树下,拾起一片枯黄的落叶,抚摸着它细腻的茎脉,不由地产生了一种遐想。
 
这片枯叶在母体上是什么样的呢?是健康翠绿?还是体弱多病?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伟大的母亲给予的。如果它是健康翠绿的,那么它的身上一定饱含母亲的汗水,是母亲的汗水把它染绿的;如果是体弱多病,那一定是母亲的泪水给予了它生的希望。母亲把它们抚育成绿色的,而现在,唯一能回报给母亲的不正是这一点枯黄吗?虽然它们在生命边缘痛苦的挣扎着,不也是这一点黄色给了它们一丝永生的信心吗?虽然它们在生命的边缘啜泣着,但是它们终究会抛开眼前朦胧的雾,明亮而又充满希望的眼睛看到幸福的彼岸并用尽全身力量向幸福的彼岸飘去。临走时,它们撒下了一些灿烂的微笑,让微笑的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爱的果实!
 
是的,落叶终会有所归属,他们虽然落地了,但它们又用自己不灭的灵魂汇报给了他们的母亲一点绿色,一点健康。这种付出难道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吗?不,不是的,就这一点微不足道的付出,足以使落叶的生命得到永生!


作文四:春——绿的泪

春的美,在于她的绿,而春的绿是由小而大,由点而面的。当第一抹柔弱娇嫩的小草伸起懒腰时,春便已悄悄来了。那些做为春的使者的小草高兴地摇曳在夕阳里,摇曳在甜甜的春风细雨里,努力唤醒更多的同伴。它那一点点的绿,小小的绿,便如同星光般闪烁,如同烛光般摇曳,它摇啊摇,摇绿了整个大地,像一滴翠绿的墨汁逐渐在纸上晕开了……  

春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姑娘,她的泪是晶莹剔透的翡翠般的绿色,于是第一场春雨来了,它们落在房檐屋脊上,落在荒芜的大地上,落在青青的天上,落在白白的云上,这是春的第一场泪。终于,大地被这绿色的泪唤醒了,染绿了,于是雨过天晴,春笑了……  

漫步于3月的树林,每个枝头绽开的那星星点点的绿色的花苞,都是春的泪的凝聚。雾霭弥漫,尘埃便是它们的家,它们被阳光映成金色,又被枝芽染上绿色,它们变换着春天的梦里最美的颜色。  

桃花与樱花的清纯惹人怜爱,于是春风送它们飞上蓝天。春也把泪抹在它们的瓣上,折射阳光的七彩,它们变幻莫测了……梦里也曾见过诗人把思绪送给它们,把泪洒向它们。  

春天的风筝似乎是可怜的,它的心比天还高,它乘着风飞上蓝天,它能在天空翱翔,却永远得不到自由,它被拴着,它的心被拴得紧紧的。它是可悲的,即使飞得再远,内心对自己的束缚终会把自己拉回去……  

春的泪满汉悲哀,她有自己的欢乐与辛酸,她的泪是充满生机的绿,是醉人的绿,也是凄冷的绿。春洒着她的泪,洒着她的泪,不知还有几次可以这样洒着她的泪……


作文五:绿的联想

我最喜欢绿色,准确来说是淡绿色。它淡淡的又不乏清纯的颜色,让我好生喜欢。小时候,蓝天白云和学校外面充满浓郁绿色的草坪,就构成了我的童话世界。我爱在那里伴着舒适的“绿地毯”读书,我爱在那里静静欣赏让我感到清新自然的“地毯颜色”,我爱在那里和柔软的草儿一起分享阳光的沐浴。那时的我,无比快乐。
 
有时,深居城市的我们,望着眼前用钢筋水泥盖起来的高楼大厦,心里不免有些沉闷。假如我们在这些高楼林立的城市里面增添一些绿色,或者在家里沏一壶茶,欣赏一抹绿在我们眼前随着水流摇摆,也许沉闷的心情马上就好很多。在那时,我认为绿色是快乐的标志。
 
渐渐的,我的绿色的理解不只是快乐这么简单了。我不仅认为它是快乐的标志,还认为它是旺盛生命力的代表。小草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赞颂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经过无数次原野之火的拷打,却永远烧不掉它再生的意志及其它旺盛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当时小草没有挺过野火的磨练,那它就得不到我们的赞颂,得不到白居易为它而作的诗,它更有可能遭到灭绝。其实我们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经不起大风大浪,那么在社会上就永远没有立足之地。更别说为社会,为家庭,甚至是为自己,都不会有什么贡献。当年迈时,回想自己的经历,有什么让自己感到骄傲的呢?
 
所以我们需要这种生命力,需要这种绿色!
 
清新的绿色,就像一只大手,牵着我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作文六:绿的呼唤

儿时的家乡,门前屋后到处是那种参天的树,树叶茂密成荫,遮天蔽日,站在树下,只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绿。离开家乡这几年,尤其想念那一片片的绿,因为那里有我纯洁的伙伴,有我纯洁的童年,有我美好的记忆。
 
春天,那片绿是悠悠的。上学后,我们同住在那个偌大的院子里,悠悠的绿参透出淡淡的暖,沁人心脾。放学后,大家迟迟不愿回家。一次,我们在放学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垂死的小鸟,尽管我们都希望它能活过来,但最终它还是静静地死了。大家捡来许多落叶,轻轻地把它裹起来,然后再用绿叶覆盖它,小心翼翼地将它安葬在那片绿叶中。我们相信,那嫩嫩的绿叶能让人安心,因为它裹住的是童稚者的爱心。
 
夏天,那片绿是浓浓的。天气炎热,然而,每当置身于那片绿叶下,总觉得阵阵清凉。我们玩着各种游戏,悠然自得。那一阵子大家纷纷收集掉落的绿叶,制成各种各样的小玩艺儿,或是刻上朋友的名字,或是刺绣一句自己想说的话。那些互相赠送的小礼物浸透着树叶的新鲜,散发着树叶的馨香……
 
秋天,那片绿是缓缓的。落叶渐渐多了起来。那绿中夹着黄色,说不清是绿是黄。我们大家笑着踩着那些落叶,簌簌地宛若我们的笑声。大家选形状漂亮的绿叶,做制成各种各样的书签,夹在书里,过不了几天它们就干枯了,又硬又脆,永不退色,可以长期保存,因此,我们再去捡,不厌其烦地重复,觉得乐趣无穷。
 
冬天,那片绿是淡淡的。树上残留着一些树叶,是那种零星的绿。下雪的时侯,我们穿得厚厚的,躲在树后捉迷藏。玩累了,我们坐在树下,抬头仰望灰白色的天空,数着那些残留在树梢的叶子,盘算着春天的到来。可是,总因不小心数乱,再从头数。丝毫不觉得冷,真是乐不可支
 
如今尤记得的是那一片片的绿叶。我呼唤那一片绿,就好像呼唤那快乐的日子。我相信我的童年是很甜美的。因而,我把那片绿永远隐匿在内心深处,让那片绿呵护纯洁的童年,永远滋润那颗纯洁的心……


作文七:绿的一抹

龟背竹的绿新鲜,令我很是欣赏。我对龟背竹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它的色泽上,那叶儿绿的发蓝,绿的发亮;深的透彻,深的可爱。耀眼的活绿色,让你觉得留恋不已。再则,茎也是绿的,但却不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那儿的翠可是别有韵味,如同玉一般,天然之美,没有一丝玷污之气。细细挺拔的嫩茎,象征这绿的意义,绿而娇媚,多像一女子的妙美身材,隐约地披着清绿的纱衣。然而,我仿佛觉得根也是的,它似乎被染了色,那鲜艳的绿,使根牢牢地扎住,你却看到绿澈般的泉水涌了上来,很高很高,而形成了流动的绿湖了,多么有趣味呀!不仅是这样,它也是最显眼的,绿色的生命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它,生命延绵悠长,它的绿色史不会改写,绿的青春将一生伴随着它!
 
谁知,它又是无言的,无言的寂寞。它不具有那开花的一刻,也没有许多精彩瞬间的回忆,而它拥有的只是绿的倒影,绿的踪迹,可越是这样,它还在为自己的绿奉献、付出。它知道自己默默无闻的一生,是多么的渺小,有无数次悲怨地蔑视,但它偏偏要这样生长,顽强、寂寞地生长。无论好坏与否,它在想自己创造绿的世界,绿的家园。繁花叶茂,叶中之最,往往是拥有新绿的龟背竹。
 
那绿色的一抹,为自然锦上添花. 数天后,龟背竹又把那道深沉的绿痕表现出来。


作文八:绿的追寻

绿是古人的。只有王安石才会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一个绿字而反复斟酌,百般推瞧。只有李清照才会为棂外的海棠无限伤感;“知否?知否?因是红肥绿瘦。”绿是古人吟诗作赋的根,也只有古人对绿反复吟唱。
 
绿是前人的。只有朱自清才会为眼前摄人心魄的绿油然产生“拘你入口”的愿望。
 
绿是今人的?我不清楚。我只记得小时后,常在爷爷家田垄上坐坐,看看对面的青山,绿绿的田野和青青的小草。妈妈说,绿能消除疲劳,绿成了我的钟爱。可惜那时没读过《绿》,对唐诗宋词只有摇头换脑方反复吟唱,却不懂欣赏品味。
 
今日的云南,虽然绿树成阴,异常繁茂。但它远远不能与20年前。30年前的云南攀比,那时的云南,绿得让人心醉。但10几年前愚蠢的“木材大开发”,山林中的树木几乎被洗劫一空。秃秃的峰点,懦弱的树苗,异常悲凉。虽然由于良好的自然环境的以恢复,但仍渺渺无几。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成立“天保公司”,对纵火严加控制,绿逐渐在恢复。
 
可惜的是待读到了《绿》,却为眼前的绿悲哀。面对一些环保意识过于薄弱的人,我们只能望“人”兴叹。口上大声诵着朱自清先生的《绿》,那种感觉,真像是啼哭不止的孩子被狠狠的紧按着,大人向他那张开的小灌着一勺勺苦药水,有时真感到愧对朱先生。
 
但我想,绿不会死去。绿是生命,它可以繁衍。发展。延伸。只是,人们应尽早放下“绿淋淋”的屠刀,让绿的伤口渐渐痊愈,让人们心灵的绿洲渐渐得到滋润。
 
人类,只有成为高素质的环保者,才能在这乐土上永存。我们一起去追寻绿吧,让绿不仅只存于记忆。让心变绿,让绿变新。绿应该属于今人,也应该属于后代。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