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老鹰的成长过程作文

时间: 09-20 栏目:话题作文

1一只鹰的成长自述

我终于飞起来了。

我是一只鹰,一只生活在亚马逊平原上的雕鹰。

在我出生没多久,母亲就和我说:“记住,我们是雕鹰,是‘鹰中之王’,是‘飞行之王’,我们的体能,动作和速度都是其他鸟类无与伦比的。”听了这些话,我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和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飞。

忽然有一天,母亲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物全部抛了出去,一瞬间,树枝上的针刺扎得我和其它兄弟姐妹浑身疼痛,我们不得不一起爬到巢穴边缘。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母亲猛地一下把我们推了下去,刹那间,我们坠向谷底,我怕极了,拼命地拍打翅膀,使劲地向上飞,向上!向上!终于我得救了!但随即,我的耳畔传来了一声声痛彻心扉地哀嚎,那是我几个同胞在离开这个世界前留下的最后一声绝唱。

我的心情复杂极了,我既为自己化险为夷而高兴,又为失去同伴而伤心难过。转瞬,我意识到我会飞了,我高兴极了,虽然那飞仅比爬行好一点。然而,短暂地喜悦后,迎来的却是另一个残酷的考验。母亲残忍地将我和几个幸免于难的同伴那正在成长的翅膀折断大部分骨骼,再次把我们从高处撂下。就在下落的那一刻,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闪烁在母亲眼中的泪花,我豁然间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在又一些同伴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时,我强忍着撕心裂肺般彻骨的疼痛,又一次飞了上来。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充血,不久便能痊愈。果然,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恢复了,而恢复后的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死后重生一样,长得更加强健有力。

在断翅恢复的日子里,我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磨炼,这些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我刻骨铭心。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努力地飞着,翅膀带来的痛楚使我完全没有顾及潜伏在身边的危险。“呯”的一声枪响,啊,我的翅膀,我感到一阵更加强烈的犹如挖骨一般的痛,刹那间我几乎要晕过去了,我强打起精神,用尽最后一点力气,飞进了一个安全的洞穴。刚一碰到地面,我就失去了知觉。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我醒了,但醒后疼痛也随着“醒来”,我看到我的羽毛已经被染了红红的一大片,痛苦折磨的我想到了死,但一个声音在这时响起:你不能死,坚持住,雨过天晴总会看到彩虹,广阔的蓝天在等待你的到来。对,我不可以就这样死去,我必须坚强起来,我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我还有“梦”没有追到。于是,我忍着泪,和着血水和唾液,颤抖着舔着中弹的伤口,每舔一口,心就会跟着一颤,慢慢地汗水流了下来,打湿了我的双眼,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那双含着泪的眼睛,仿佛在注视着我,仿佛在为我心疼,为我加油,我又想到了那些已经死去的同伴,我忽然觉得我是幸运的,至少我现在还没有去“追随”他们,我还可以为了愿望去努力。想到了这些,我的信心一下子满了。过了不久,伤口痊愈了,虽然折断的翅膀还没有完全长好,但我不会再退缩。以后,在电闪雷鸣中,在狂风暴雨中,在鹅毛大雪中,都能看到我矫健的身影,我不怕,因为我有“梦”。在独自的日子里,我学会了本领,我学会了捕食,学会了做窝……,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飞翔!

我终于飞起来了!在泪水,汗水,血水中我终于飞起来了,我满载着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飞了起来!我看到了!天空是多么的广阔,多么的蔚蓝,我太激动了,苦苦的追寻终于换来了永恒的喜悦,我看到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我看到:千峰开戟,万仞开屏。奇花瑞草,修竹乔松。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我的目光如野马般在开阔处狂奔起来,在每一寸山的肌肤于绿风中转折跳跃。好美啊,犹如在梦境中,不,这不是梦,是真的,我日思夜想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千日梦迅,只为今朝,我终于飞起来了!

2鹰的重生

鹰的寿命有70年,在它30岁的时候,它已经老了,必须自己损喙掘趾来重生,在浴血中重生。

在荣誉与诚信面前,我曾选择了前者,为了得到赞扬,不惜去违背诚信。但假的终究会有一天被人识破。我曾经的一切,经历过的,做过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面对老师,我却丢失了承认的勇气,我害怕了?那,何时有勇气去干一些不该干的事?

面对老师的眼,我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我,眼中躲躲闪闪的我。

曾经看过关于鹰成长的故事。

30岁的鹰,已经老了,羽毛退化了,喙变形了,趾甲刺进了肉中。它为了以后40年能再做一只翱翔天空的鹰,必须在绝壁上磕下自己的喙,再用新生的喙啄掉全身的羽毛,在一炷香内必须醒来。

鹰为了天空,有勇气忍受痛苦摒弃老化的器官。对于我,现在的这些更像是那些无用的喙,我必须经历内心的痛苦,才能丢弃自己的虚伪。

叙说的过程永远那么煎熬,老师的眼也没有先前那么咄咄逼人了,我看到了信任。

我的心中,也出现了一片晴天,有一只鹰,在自由的飞翔。

重生的鹰。重生的勇气,我,会用这份勇气做自己心中的王者之鹰。

3鹰的历练

有一种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他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行动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锁定的“食物”都难以逃脱它的魔爪。但谁能想到在那强健的英姿之后最残酷的训练?

当一只幼鹰出生不久,就要接受母亲魔鬼似的训练。在母亲的训练下,幼鹰没多久就能够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然后狠很地把它们推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因为它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幼鹰就不能飞上蓝天,也难以捕捉到食物。第三步则充满着无限的残酷,那些被母亲狠心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最后的,最关键的考验,因为他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林”的训练,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幼鹰们生命的蓝天。

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为了让幼鹰未来能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能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长出更加强有力的翅膀。如果不这样,幼鹰就会失去蓝天的呵护,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飞向蓝天的翅膀,那就是努力、坚持、和向往。 我们的翅膀也同样会被折断,但只要我们继续煽动翅膀,也同样会变得强壮有力。但如果我们放弃了,也同样会坠入深渊。

4鹰的生命

生命,一个有血有肉的字眼;生命,创造了万物可喜可悲的一生;生命,留下了一个消失又永不会磨灭的痕迹。

雄鹰就是如此,当幼鹰非常小的时候,鹰妈妈就将它用爪子抓起来,飞到高空去,然后松开爪子,幼鹰就落了下去。能够飞翔起来的幼鹰就得以存活,而飞不起来的就被重重的摔死了。鹰妈妈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教那些会飞的幼鹰怎样捕猎、怎样飞向更高的蓝天,怎样筑巢、怎样……其实,鹰妈妈十分疼爱幼鹰,但它知道不经历一番痛苦的磨砺,幼鹰是永远不会长大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这种方法才能让幼鹰长大以后成为蓝天的主人。

生命是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标志,是它造就了今天的芸芸众生,大千世界。当我看到雄鹰展翅长空时,我总是报以崇敬的姿态,因为它诠释了生命的顽强与伟大。

5哲理故事:鹰的故事

美洲鹰生活在加里佛尼亚半岛上,由于美洲鹰的价值不菲,在当地人的大肆捕杀以及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下,美洲鹰终于绝迹了。可是,近年来,一名美国科学家,美洲鹰的研究者阿·史蒂文,竟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岩洞中发现了美洲鹰。这一惊奇的发现让全世界的生物科学家对美洲鹰的未来又有了新的希望。

一只成年美洲鹰的两翼自然伸展开后长达三米,体重达20公斤,由于加里佛尼亚半岛上的食物充足,将美洲鹰养成了这样一种巨鸟,它锋利的爪子可以抓住一只小海豹飞上高空。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种驰骋在海洋上空的庞然大物,竟然能生活在狭小而拥挤的岩洞里。阿·史蒂文在对岩洞的考察时发现,那里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岩石与岩石之间的空隙仅0.5英尺,有的甚至更窄。那些岩石像刀片一样锋利,别说是这么个庞然大物,就是一般的鸟类也难以穿越,那么,美洲鹰究竟是怎样穿越这些小洞的呢?

为了揭开谜底,生物科学家阿·史蒂文利用现代科技在岩洞中捕捉到了一只美洲鹰。阿·史蒂文用许多树枝将鹰围在中间,然后用铁蒺藜做成一个直径0.5英尺的小洞让它飞出来。美洲鹰的速度迅速无比,阿·史蒂文只能从录像的慢镜头上细看,结果发现它在钻出小洞时,双翅紧紧地贴在肚皮上,双腿却直直地伸到了尾部,与同样伸直的头颈对称起来,就像一截细小而柔软的面粉条,它是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轻松地穿越了蒺藜洞。显然,在长期的岩洞生活中,它们练就了能够缩小自己身体的本领。

在研究中,还进一步发现,每只美洲鹰的身上都结满了大小不一的痂,那些痂也跟岩石一般坚硬。可见,美洲鹰在学习穿越岩洞的时候也受过很多伤,在一次又一次的疼痛中,它们终于锻炼出了这套特殊的本领。为了生存,美洲鹰只能将自己的身体缩小,来适应狭窄而恶劣的环境,不然便很难得到新生!

千万年来,动物与人类都在为生存而战。如果想改变现状,就得像美洲鹰一样,以缩小自己身体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缩小自己,不是向困难低头,而是放低姿态,虚心进取,待绕过了困难的障碍,再继续前进。在创业的过程与人际交往中也是一样,尽管缩小自己的过程会千难万险,甚至流血流泪,但只有勇于缩小自己,才能扩大梦想,让梦想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为你推荐
201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