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残缺也美丽作文(2)

时间: 11-29 栏目:话题作文

作文六:残缺也美丽

残缺,失去了完整,获得了完美。
 
我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完整就像地球并非是正球体,我认为那些因人而异的意念,便也是一种残缺,残缺得令人遗憾,残缺得令人感到它的完美。
 
满月自古就倍受文人骚客的青睐,为什么?因为它代表完整,在我眼中,只不过天上多了一个会反光的白玉盘,也许尝过了离别,也许尝到了相思之苦,我喜欢仰望夜空那一轮似弓的残月,它的阴晴圆缺,无不散发着它的魅力,它是黑暗中,光明极力睁开的一只眼,努力射出一丝微弱的光。

残月映照着荒芜破败的威廉古堡,古堡又恢复了金碧辉煌,伯爵坐上了那属于自己的座位;残月映照着早已斑斑驳驳的《最后的晚餐》,壁画里又开始了十一门徒的互相猜测;残月映照着圆明园遗址上,那堪称万园之园的皇家花园再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残月映照着维纳斯,她又徐徐地举起了双手……

我喜欢这种美,这种残缺的美,这种残缺的完美,欣赏着,追求着,于是心开始也随着不再完整。

古堡与壁画的残缺为岁月而留,我心的残缺则为生活和成长而留下:无数的大小挫折给它留下无数道伤痕,我开始听到琉璃的破裂声,在心中回荡……残缺的心泛着空虚,太多太多的痛苦,所以要拼命地吸收快乐,但无法充满。直到它受到一束光线的洗礼,来自一轮残月,粗糙的心上也映出了残月的影象,于是,心――趋于平静,平静,平静……似乎从没有发生过什么事,像无夜风似的潭水,连点波澜也没有,因为心看到残缺依然可以完美。

写到这儿,突然极想写下“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话,人生不足百年,匆匆来,又匆匆去,我的到来,你的逝去,地球照样转,天地依然,一轮残月依旧。

蓦然回首,看看我的脚印,大大小小,一半处在阳光下,一半则在月光中,有平坦,有崎岖,有赞扬,有嘘声……他们组成我那已逝的五分之一的生命。因无知而遭打骂,因失败而落泪水,因成长而换来哀叹、惆怅、思念……便组成了那不再回来的残缺“星期一”。

之前十余年,走地迷茫,无人为我掌灯,现在,我看到了天际有一轮残月,它怜悯地发出一缕淡淡的月光,射向我,为我指明方向,我便朝着它的方向前进,有一丝朦胧,似乎永远看不到远处的路,但对我来说,看到脚下几步路,便已足够了。
 
残缺的月,发出残缺的光线,照着残缺心,残缺的生命,铸成残缺的自我,注定要在这残缺的世界里生活。凡文人墨客皆追求阳光,为什么?因为阳光象征光明,明亮了万物,让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比在月光下看到的完美,但是本在月光下隐隐约约的丑陋在此时也暴露无遗。于是我选择了与残月为拌,借残月让我走过这没有“丑陋”的世界。

今夜又是一轮残月升起,升高了,放着微弱的光。月光下一丝余风吹着土地上一片残絮……它们在一起完美吗?我相信残缺与残缺叠加在一起,便是完美。


作文七:残缺也美丽

许多人认为平凡美丽,我的想法也许和别人的不同吧!我认为残缺也美丽。

凋谢的花,它已经没有以前的艳丽,也许凋谢了一片花瓣,残缺了,赏花的专家不再爱它,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这朵花的美,是残缺的美。残缺的青花瓷,它的价值不止是历史的间隔了,在我眼里它多了一种美,在专家的眼里,看中的也不是它的残缺,看中的是它的历史,可惜的那些专家看不到它残缺的美,甚至还为它的残缺而感到可惜。

圆明园曾经是受千万人的赞赏,被称为“万院之园”艺术价值很高,可是,自从在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强烧,事后被人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都为这次灾难而感到非常的可惜,都认为它失去了以前的美丽,但是我认为圆明园并没有为这次的灾难减少以前的美丽,即使它已经残缺了,但是也有它的美。

我认为平凡是安静,完美是追求,残缺是独特的。


作文八:残缺也美丽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人力争做到完美,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追求完美反而成了不完美者的缺陷。为什么?因为残缺也是一种美丽。
 
“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这句话说的不错。在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一群家长,他们强迫自己的孩子上这补习班,上那补习班,教孩子们事事做的尽善尽美。曾经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试管婴儿的方法来让那些追求完美者得到一个完美的孩子。心理学家问:“年轻的妈妈们,你们愿意吗?”只有一小部分妈妈答应了。心理学家又问:“如果用试管婴儿换取你们现在的孩子,如何?”这时,百分之百的妈妈立刻摇头否认了。他们说:“宁愿要一个残缺的孩子,也不愿失去自己的孩子。”是的,在妈妈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美的,是永远不能替换的。  

恐怕所有人都看过《蜘蛛侠》吧,当那位大英雄得到了更为完美的力量时,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有残缺的那一套。我认为:他一定觉得完美的蜘蛛侠只是“蜘蛛侠”,而并非他自己。他永远不能因为完美而放弃那些爱他且他又爱的人们。

通过欣赏,我发现无论是东方艺术还是西方艺术,都不会完美无缺。在国画中,讲究“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而均匀对称则是最不应该出现的一种错误。在各种线条的配合中,我们找不出绝对相同的两根线条,而那一条条线条组成的不全等三角形,却又给我们艺术的享受和美的震撼。在西方艺术中,残缺也同样是艺术的一部分。断臂的维纳斯,失去头和手部的胜利女神,都给了我们不同形式的美的艺术享受。艺术家们试图给维纳斯按上手臂,却无奈的发现,再完美的手臂也不能同身体完美的结合。在我看来,维纳斯的残缺,是高明的古代人民特意雕刻,而她的残缺,也正体现了她无与伦比的美。

回顾奥运赛场,没有哪个运动员能在完全不同的项目中同时夺冠。历数科学殿堂也没有哪个科学家能在截然不同的领域同时获得诺贝尔奖章。所以我要说:追求十全十美只是人的理想。而残缺,是真正的现实,也是残缺创造了真正的美。
为你推荐
201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