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作文1500字
1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15年前暑假里的一个火热的正午,我意外地发现了奶奶秘不示人的宝藏,于是我便永远地思念起那遥遥逝去的爷爷……
暑假是渴盼的,但其酷热且蒸闷的正午又是讨厌的。那时,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我,总想找点有趣的,最好是带点刺激的活来打发这段每日必有的难捱的时光。
掏鸟窝是我的最爱,既有登枝攀崖的刺激,又有鸟儿挣扎的欢乐。可母亲说鸟儿也是一条生命,也应该有自己的家园和自由,说什么也不准我去找这种乐趣。摸鱼是我的次爱,既有戏水的凉爽,又有觅鱼的执着。可父亲说水火最无情,十个玩水九个溺,一旦发现我往水边蹭,就扬着牛鞭追了过来……想做的事不能做,无奈之间,我萌生了把家里的地窖翻个底朝天的念头,看看那黑咕隆冬的地方都藏着些啥。
一天中午,趁父母和奶奶都睡下了,我摸起一支手电筒,蹑手蹑脚地溜进了柴草房,钻进了位于柴草房底下的地窖。
扑鼻的霉味没有吓退我的好奇,纷扬的飞尘没有掩没我的执着。一阵翻箱倒柜、东移西挪之后,一只小木箱暴露在我面前了。
这小木箱太精致了,精致得让我有点眼直。它比我的书包大不了多少,用红漆漆得贼亮。它的上面雕刻着一支红彤彤的木棉花,正面雕刻着一枚金灿灿的五角星、挂着一把没有合上的黄铜老锁。我轻轻地摘下锁,轻轻地揭开盖,轻轻地扯开红绸布,眼前倏地一亮:里面装着一个暗绿色的钢盔,钢盔上弹痕累累,还有一个洞穿的弹孔,系带上结着厚厚的黑痂;连我这个十岁的孩子一看就明白,这是经过了血与火洗礼的罕物。
像中国女排夺得了“五连冠”,我激动得心儿直跳。“这是战争遗物!”我立即冲出地窖,渴望让家人分享我惊人的探险收获。奶奶仍在酣睡,母亲不知去向,父亲正在磨柴刀。“爸,看我找到了什么?”我欢声朗朗,“你见过这东西吗?”
父亲放下柴刀,在身上揩干手上的水渍,接过我递上的箱子,打开盖子,瞧了一眼。“就是这吧?我知道了,”他不动声色地吩咐,“把它放回原来的地方去。”一点也没有我料想中的惊讶。
“这是钢盔呀!是经过了战争的钢盔呀!”我跳着脚解释,“这是我们家的东西吗?是我们家谁的东西呢?”
“是我们家的东西,是你奶奶的东西,确切地说是你爷爷的遗物。”
这个弹痕累累、血迹斑斑的钢盔属于奶奶,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在我的意识中,只有参过军的人才有这东西,只有见证了真刀真枪搏杀的钢盔才有这种纪历,而奶奶是一个连大山都没走出去过的小脚女人。我一时不能理解,急冲冲地问:“为什么不捐赠到博物馆里去展览呢?”我觉得这是我们家最值得骄傲的财富,应该好好地发挥它的价值。那一瞬间,我想出了无数个展示它的办法。
“奶奶知道她拥有这个宝贝吗?懂得它的价值吗?”
“她知道,也懂得,”父亲不耐烦了,虎下脸来命令,“快把它放回去。”
我极不情愿地把钢盔放进了小木箱中。然而就在合上盖子的那一刻,一束源于天灵的火花点燃了我智慧的火种,我恍然大悟,这个钢盔便与奶奶曾经说过的故事联系到一起去了。
抗日战争末期,爷爷在八路军115师当破袭队副队长,完成了上百次破袭任务,被誉为“夜老虎”。1945年春季的一天,上级下达了伏击日军装甲列车的命令,并交由指导员带队去完成。但是临出发时,指导员远在千里之外的爱人突然来访,爷爷便义无反顾地为战友再披战袍。
爷爷带着人先在一座桥上埋下炸药,然后爬在不远的草丛中等待着猎物的到来。一个小时后,装甲列车来了,而炸药却没有随着揿下的电门轰响。一个工兵去排除故障,一不小心蹬动了一块石头,把行踪暴露给了车上的日本鬼子。机枪聚响,子弹如暴雨般泼了过来。爷爷一跃而起,把工兵紧紧地压在身子下面。工兵活了下来,爷爷却被打成了筛子,就连头上的钢盔也被击穿了。解放后,指导员和那个工兵费尽周折找到了奶奶,告诉了她当年发生的一切。
2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1937年4月。日本横滨。
那一天暴雨滂沱,街上行人很少,一个乞丐懒散地蜷缩在墙角,两眼直直地看着阴沉的苍穹,而不知何时起身边陆续有大量军队经过,约有几万人的样子。
从装备上看,这些年轻的士兵将要远征。
他依旧痴痴地望着天际,口中念念有词。
有大事要发生了。
一野心·欲望
五年前,日军兵不血刃进占东三省,欣喜若狂的他们开始窥探南京。然而早在四十年前他们便看穿了这个古老民族的怯懦与无能。他们更无法忘记曾经这块大陆上的帝国是多么强盛慑人,汉唐盛世的辉煌夺目,他们的先辈只能从使者归来后瞠目结舌的神情中领味,贫困潦倒的极端疯狂最终扭曲了这群东洋人的人性,在1894年的旅顺花园口,二万民众的屠戮过后,他们笑嘻嘻地舔着刃上的鲜血,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强大。
甲午战争中获赔二亿两白银让日本的扩张欲望更为强烈,注定它将发起更猛烈的攻势浪潮。
因为他们已成了野兽。
二威慑·坚韧
卢沟桥的枪声一响,日军主力由华北如潮般涌入北平,在大举南下之前,他们将这座千年历史的古都作为华北司令部驻地,整个1937年的下半年,日军向南方诸省发动疯狂攻势,中华民族面临着五千年来最大的危机,中国共产党为联合御侮主动要求同国民党政府建立统一战线,为此作出了巨大让步,取消了新兴的红色政权。
8月13日,20万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40万人坚守两月余南撤,12月13日,南京沦陷,攻城日军遵照“在中国首都干些使中国人受慑震的事”,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骇人大屠杀,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射杀、活埋,连帮凶德国政府也称之为“兽类军团”。
大屠杀没有征服中华民族,他们埋好同伴的尸骨,揩干泪水,拾起同伴留下的刀枪奔赴前线,各界人士迁至华中重镇武汉,并在云南、四川建立了大后方基地,家破人亡使更多的人走到一起,武汉城内游行、演说、合唱终日不绝,人人慷慨激昂,眼中闪现着希望的光芒,中华民族从未如此团结在一起,古老的武汉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充当抗日主力的八路军在成立后立刻渡过黄河,奔赴华北前线,不过数月接连取得平型关大捷、娘子关大捷、炸毁虹口机场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亮出了自己的拳头。
三黎明前的黑暗
经历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的一系列血战,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一败涂地,损兵失城,看到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屡有胜绩而心存顾虑,不时搞些小摩擦,到1941年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获得苏美英大力援助的正面战场,压力得到缓解,见八路军在华北逐渐壮大便想抽出手来清整一番,先在安徽泾县设伏围灭了新四军主力九千余人,后向山西各根据地发动围攻,致双方损失惨重。同时德军在欧洲战场节节胜利,也刺激了在华日军,面对两派势力的同时进犯,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号召民众一致对外,另一方面在各战场对日、伪军给予重击,为抗战的相持阶段保存了有生力量。
1944年的欧洲战场德军已无力掌局在英美苏法的四国联攻下一败再败,同一时期的中国战场人们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日军已被拖入战争泥潭长达七年,明显的优势早已荡然无存,八路军各部发动局部反攻,日军统占区在日渐缩小,然而在如此大好形势下,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却一溃千里,豫湘桂会战,短短二月,他们失落城市一百五十余座,损兵六十余万,制造了抗战中最大的丑闻。
四之后
随着百万苏联红军进入东北肃清关东军,美国原子弹对广岛长崎的“问候”,日本终于在曾经鄙视过甚的中国人面前低下了头。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停战诏书》。
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沸腾了!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三千五百万人的生命、数以亿万计的直接损失,其他间接损失不可估量,从一百年前南京江外屈辱的条约开始,中华民族失去了盛唐起始的豪扩之气,笼罩在屡战屡败悲观的阴影中,抗日战争的巨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这些炎黄子孙,使他们更坚定了要超越先辈辉煌的信心!
3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说起抗战英雄,我们都知道很多,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而英勇跳崖;八女投江,为掩护抗联大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杨靖宇,忍饥受冻孤身战争至死,当敌人刨开他的胃,里面全是树皮、草根和棉絮。当敌人看到后,他们都不禁感叹中国有他这样的铁血军人;赵一曼,鞭打竹抽昼夜提审余月,当严刑拷打她的敌人都战栗了,始终坚持不吐一字。
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把东北作为征服中国的战略基地。东北抗联的存在,似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动摇了日伪反动统治,敌人称杨靖宇为“满洲治安之癌”。为此,1938年起,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动日伪军警6万余人,对杨靖宇及抗联一路军进行“大讨伐”,特别强调:“对于捕杀匪首杨靖宇等须全力以赴。”其行动策略是:“同时遇到抗联和抗日山林队,专打抗联,不打山林队;若是同时遇到杨靖宇和其他抗联部队,专打杨靖宇,不打其他抗联。
在反“讨伐”斗争中,杨靖宇率部采取夜袭、伏击、迂回等游击战术,与敌周旋苦战。1938年,杨靖宇指挥所属部队开展一系列斗争:袭击老岭隧道工地敌人,取得蚊子沟、土口子、长岗、岔沟、木箕河、大蒲柴河战斗的胜利,击毙日本指挥官西田重隆,消灭了日伪称之为“剿匪之花”的伪满军“索旅”,粉碎了敌人策划的“东边道大讨伐”。进入冬季,斗争更加艰苦,抗联战士缺衣少食,经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常常是渴了抓把雪,饿了吃些树皮、野菜、草根。没有鞋穿,就用麻袋片或破布把脚包起来在雪地上行军,常常是空腹与敌军搏斗。由于敌人实行了“梳篦式讨伐”和“狗蝇子战术”,战士们甩掉一股敌人不久又遇到一股敌人,体力消耗很大。加上长白山地冻天寒,气温经常是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不少战士都冻掉了手指和脚趾。由于缺医少药,不少战士为此献出了生命。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要把这四句诗送给那些英勇奋战的战士们:“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军也能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坚持长期抗战,用血肉筑起这座坚厚长城,那是因为我们有着全民族抗战的精神,有着正确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运用。同时,历史也在告诫我们,我们的军队必须要强大起来,才能捍卫我们的和平。守卫和平,就是当代军人的职责。
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懂得和平的宝贵。在9月3日的阅兵式中,军人们铿锵有力的步伐、飒爽的英姿、洪亮有力的声音,无不表现出我们对先烈的缅怀,对胜利的欢乐,和我们中国人的信心。
抗战给我们的启示是毫不动摇的走和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