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花开作文650字
追求是什么?追求是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完成自己的梦想;是濒临绝境的一股执念。有了追求,才会有努力,有了努力,才会有奋斗,有了奋斗,才会有希望,有了希望,才会有未来。所以,我早早地在心头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
屎壳郎为什么要推大粪?是因为它有追求;秃鹰为什么要飞上长空?因为它有追求;草儿为何能破土而出?因为它有追求。世间万物都有追求,人亦是如此。
点点星光,蒙蒙细雨,我踏上追梦的旅程。天边划过一道淡蓝色的轨迹,那是流星在向我述说它的努力;昙花暗自飘香,那是它在炫耀它的成功;萤火虫时而低飞,那是它在倾诉它的艰辛。是啊!追梦路途困难重重,饶是危机四伏,我也定要披荆斩棘,踏平坎坷,让梦想之花盛开。
杜甫追求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以才有“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满足与欣慰;苏轼追求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以才会在仕途不顺,一贬再贬下,依然有着美好的精神寄托,“食芋饮水,着书以为乐”;文天祥追求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才做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为国而捐躯”。
一个人不能没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的生活是毫无生气的,追求是一个人前进的力量。
有道是:世上无难事,庸人自扰之。愚人的追求是愚蠢,他们追求功名利禄,追求虚无缥缈的虚荣心,而对于真理的实践、社会的贡献、科研的探索却是毫无。他们追求的只是个梦,梦里的花开了,可是现实的花却还未含苞待放。我们要做智者,做明智的追求。
在课间休息的我,忽然心口一阵涌动,传来一股极强的生命力,我知道,那是梦想的花开了,只要有追求,有努力,有奋斗,就会发现,梦想之花已悄然绽放。
追求——让梦想花开
追求,追求是什么?追求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就是懂得要追求的是什么?就是指明了我们人生的方向。追求,可以让梦想花开。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追求,或是这样,或是那样。有的人追求一日三餐的温饱;有的人追求健康与快乐;有的人追求挥金如土;有的人追求奉献社会……
追求是一种无上的快乐,只要你追求的是积极的,进步的东西,那么当你全身心投入时,你就会感到一种无以伦比的快乐,也会使周边的人一起享受这快乐。杜甫追求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以才有“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满足与欣慰;苏轼追求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以才会在仕途不顺,一贬再贬下,依然有着美好的精神寄托,“食芋饮水,着书以为乐”;文天祥追求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才做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为国而捐躯”。
一个人不能没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生便没有了光彩。愚者的追求是低级庸俗的,他们追求的只是外在的美丽和洒脱,他们追求的十分肤浅。有的人追求穷奢极欲的享受,他们追求的是多么的庸俗,他们的追求永远都只是个梦,梦醒时一定不见花儿开。
小溪入海,虽九曲十八弯,却依然执着,因为他追求永恒。大雁南飞,及时崇山峻岭也决不放弃,因为他追求温暖。人类不安于茹毛饮血,不断追求,奋斗,因为我们追求文明。追求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踏实的我们的梦想绽放美丽的花。
追求,然我们放飞梦想,追求,让我们梦想花开。让我们的青春在梦想中飞扬,让飞扬的梦想在追求中绽放。
对于梦想,曾经迷茫,脑里一片迷雾,不知所措;对于梦想,曾经放弃,看见登天般的困难,半途退缩;但我坚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小时候,总有人问自己长大有什么梦想。那时候的答案不过也就是“想当科学家”、“想当医生”,再或者就是“想开小吃店”,被问到原因,便张着嘴傻傻的笑,“因为小吃店里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啊。”家人们以此为乐,我看到他们笑,以为他们是高兴才笑的,自己也傻呵呵地笑了,一种成就感从心里油然而生,也迷迷糊糊地懂得了:梦想是好的。
后来,到了一年级暑假。我对这学业生涯毫无信心,用睡觉来打发时间,无聊至极。渐渐的,我喜欢起了看书。每天端着书,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不亦乐乎。就在那时,我也有了自己崇拜的作家:冰心。每天能看上她的《繁星》、《春水》,是最大的享受了!正如其笔名,她的作品蕴含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韵味,也让我迷上了写作。每天看了《繁星》,闭目沉思,脑里就会浮现出几道灵感,便挥动笔墨,写一篇作文一天一天过去了,我对写作的兴趣并没有减少,反而随着时间的沉淀,愈来愈高了。
到了三年级,我似乎有一点厌倦了:时不时的写作,又没获奖,一来二去,十分乏味!想想以前,觉得浪费太多时光。但又无法放弃,我的最大特长就是写作。渐渐的,我想开了,因为有句话叫“如果把梦想建立在利益之上,那将失去它原有的灵魂。”我心里开阔了许多,一种开朗的性感在心里弥漫,困惑也烟消云散了。“就算是没获奖又怎样?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努力就好了!”这个念头深深地在我脑海中扎根发芽,直到现在。
梦想不是想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繁华而喧闹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些人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累,为的只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有些人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但仍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奋斗;还有的人像我一样,抛开繁多的世俗,扫去心灵的尘杂,只为追求内心的宁静,静候梦想之花绽放光彩。
一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厌烦追名逐利的官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毅然选择了归隐山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词无不透露出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被世人所赏识,他的作品得以流芳百世。杰出音乐家贝多芬在自己音乐道路上顺风顺水时,突患耳疾致聋,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扼住命运的喉咙,享受内心的宁静,倾听内心的声音,最终作出《英雄交响曲》等著作,实现梦想的绽放。
54岁的诸葛亮就曾经给他儿子的《诫子书》中写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当中的宁静致远,更要求我们追求身心的宁静,只有达到心境安宁,才能实现远大志向。反观今日,竟然出现了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的现象,四大名著全在榜单之内,这调查实在令人咋舌,其重要原因是时下风气浮躁,人们急于求成,在大量快餐式阅读的流行中静不下心,试问在这种内心浮躁,连一本名著都读不下去的情况下,高谈中国梦,我的梦又有何意义?
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许多人和我一样,在时间毫不留情的流逝中即将踏入高考的殿堂,曾经我的内心也历经过浮躁,总是想着时间快点再快点,为一道再简单不过的数学题但做不出来而发脾气。“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现在的我已摆好心态,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宁静,竭我所能,让梦想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