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小学英语磨课计划

时间: 07-21 栏目:计划
篇一:小学英语磨课计划(1211字)

为了切实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开展“磨课教研活动”。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英语教研组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为目的,积极开展 “磨课”校本教研活动。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二、建立机构

英语组“磨课教研活动”计划以全体英语教师为教研小组,根据学生年龄及教材特点选定课题。

建立机构如下:

组长:马平

副组长:赵波

成员: 全体英语教师

三、建构模式

1、本活动拟采用以下模式①磨课 ②学课③说课④研课⑤讲课⑥议课⑦结课。

2、操作流程

本“磨课”活动拟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周:资料研磨:从“自创课”到“准精品课”。

内容:年级组确定“磨课”的课题,然后大家分头收集相关资料,灵活整理,事先写出“磨课”课题的“自创课”教案,进行现场说课及研磨。同学科教师根据事先收集相关资料及个人反思,从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链接、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材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应用和试练试讲等方面,同年级教师一起讨论,提出各种思路,初步确定“准精品课”。

第二周:做课研磨:从“准精品课”到“精品课”。

内容:推选一名教师第一次公开讲课展示。执教教师把经过精心准备、凝聚着同行智慧的“准精品课”,展示给大家,同时对自己的讲课做认真的反馈,找出优、缺点,对某些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让大家讨论。全体教师参加听课,每人做好听课记录,写好评课稿,采取议课的形式,直面而谈,磨掉“毛刺”。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各位教师对于“准精品课”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求形成“精品课”。 第三周:系统研磨:从“精品课”到“研究个案”。

内容:再次推选一名教师第二次公开讲课展示。讲课教师把经过精心准备、凝聚着同行智慧的“精品课”,展示给大家,同时对自己的讲课做认真的反馈,找出优、缺点,对某些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让大家讨论。全体教师参加听课,每人做好听课记录,写好评课稿,采取议课的形式,直面而谈,磨掉“毛刺”。教研组长收集听评课记录,对磨课资料、磨课成果进行分类汇总、筛选、编辑,并整理“精品课”教案。磨课教师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将其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认识写成研究文章,形成个人教研成果(如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心得体会等)。

四、工作措施

1、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学习“磨课教研活动”的意义,磨课活动既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又是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手段,只有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才能提高教师对磨课活动的重视程度。

2、严格考勤制度。每次磨课活动要求教师按时签到,不迟到,不早退,确保活动时间。

3、全程参与“磨课”活动,协助教研组长组织好每个环节的活动,解决好资源供给,为教师们搞好服务。

4、及时收集各年级组的磨课资料,根据每位教师磨课活动中的教研成果进行评比,以提高磨课教师的积极性。

篇二:小学英语磨课计划(719字)

一、专题名称

点读教学让英语课堂更精彩

二、课例:

外研版《新标准英语》

三、磨课成员:

主持人:王立娟

执教人:刁婷婷

成员:张静、邹翠华、夏新

四、专题目标

根据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点读机的应用问题,我期望能够实现以下目标:利用点读技术引导学生在朗读时“竞争与品味”;利用点读技术提升英语课的高效性;同时在点读技术辅助下,建构小学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小学英语释放生命活力。

五、活动措施:

1、协调好参与老师,整合优势资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打磨高质量的教案。

2、结合专题内容,组织老师开展课例打磨活动。

3、组织老师间经常交流,及时反馈磨课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调动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以提升自身的教学和教研的水平。

六、磨课流程及时间安排:

9月9日:讨论确定磨课主题、目标,学习课标、相关理论,制定专题计划。

9月12日:解读教材,针对个人备课教学设计开展第一次讨论,所有老师发表意见、建议。并由执教人修改教学设计,调整教案。

9月16日:第一次上课。执教老师刁婷婷用打造好的教案上课,参与老师共同听评课,之后执教老师刁婷婷修改教案。做好观课前的准备,确定每位老师观课的角度和重点。根据第二次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执教观课的同时收集观课数据。上完课后,组织老师议课、评课,观课教师写出评课稿。上课老师进行教学反思,整理教案。

9月18日:第二次上课。根据第一次上课后研讨情况,执教老师刁婷婷用修改的教案,进行第二次上课。参与老师共同听评课,之后执教老师刁婷婷再次修改教案。根据第三次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执教。组织观课活动,确定每位老师观课的角度和重点。观课教师写出观课表及评课。上课老师进行教学反思。

9月26日:磨课团体写磨课反思,组长写总结

篇三:小学英语磨课计划(1011字)

一、研究专题

以“在大班额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为重点,以“促进大班额中小组有效合作的开展,生生参与,生生得以发展”为核心目标。

二、研究问题

1、我校班级人数过多,分成多少人一个小组更合适。

2、小组合作形式化,不是为互助而合作,为体现合作而合作,导致小组合作效率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制约。

3、 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步骤不够明确,易放不易收。

三、课例名称

澄迈县实验小学小学英语课例研究人教版三年级起点第三册

四、所属类别

小学英语四年级

五、研究目标

1、 在我校大班额中探索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2、 在大班额中如何进行合作小组的划分,促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小组互助,相互促进,使学生在原有的的基础上主动性、创造性有所发展和提高。

3、了解并运用借助网络技术以课例打磨的方式开展校本教研。

六、研究团队

1、指导专家

王宏意 澄迈县教育局教师研训中心主任,中学英语科, 高级教师。

2、主持人

3、协作研究人员

七、研究流程

9月上旬

1、召开工作室成员第一次会议,确定研讨主题、研讨课例、执教教师,形成打磨计划。

2、完成并上传第一次个人经验下的备课,开始第一次网上打磨。

9月下旬

1、召开工作室成员第二次会议,进行第一次打磨活动总结,修订打磨计划,进一步明确研讨目标。

2、执教人完成并上传基于同伴互助的第二次备课,组织群组成员对第二次备课进行打磨,进一步修改完善。

10月

1、第二次打磨总结

2、对工作室成员进行专业观课评课专题培训,讨论观课分工,观课人员制定相关量表,做好观课评课准备。

3、执教人上课,整理并上传教学实录,观课评课。

4、执教人形成并上传基于实践反思下的第三次备课。

11月

1、整理并上传最终教学实录。

2、根据网络平台调整的要求,完善课例打磨内容。

3、工作室成员进行课例打磨活动总结,交流收获和成长体会。

六、研究措施

1、依靠专家引领,深刻领悟本专题研讨的内涵,保证研究方向的正确性。

2、加强与本校领导、县市教研员、当地名师的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

3、发动群组成员,群策群力,打磨高质量的课例。

4、带动本校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引领他们共同参与打磨。

5、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分工明确,落实一个“包”字,把计划落到实处。

6、保障硬件设备,确保打磨过程顺利进行。

7、走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道路,使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

七、注意事项

整个研修过程,做好跟踪记录和材料积累。研讨结束后,每个成员写出研讨感受,形成一套完整的课例打磨报告。

篇四:小学英语磨课计划(706字)

一、本组成员分析

英语组共有11名教师,有6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有活力、有干劲、教学方法新,路子活,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其他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材领悟精、深、透,责任心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我们的队伍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对教学工作尽职尽责。

二、目标与内容

磨课是指全体组员围绕课题反复课堂实践,不断切磋、商讨 、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反思总结的循环过程。

目的是通过“磨”达到“合”,即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让每位教师正确认识发挥集体智慧、对研磨一节好课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商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经过多轮上课全员反复修正,直到打磨出一节优质高效的好课为止,为备课组积累宝贵的授课经验。

1、坚持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深入学习《英语课程标准》等理论知识,积极探讨新课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做积极的努力。

2、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通过“磨课”的形式 地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模式探讨及教法、学法的探究工作。

3、尝试开展“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深入开展“有效英语课堂”的课题研究。

4、深入开展各班自己评选“每周英语之星”的活动,鼓励孩子上课多发言。

5、积极配合市、区、校开展的各种教学研讨活动。

三、基本措施

1、制定磨课授课教师名单。每周五定为英语课磨课日。

2、在反复研讨、听取全组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研磨课题

3、在多次试磨的基础上,先有第一为教师在周二上午第一节课正式上课,课后全组进行研讨磨课。

4、打造“四全”精品课堂。

5、磨课组教师在磨课活动中要努力做到“六个一”。

四、磨课周程表

(略)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