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学校民族团结计划

时间: 07-19 栏目:计划
篇一:学校民族团结计划(2106字)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宗教政策,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熟悉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加强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使广大干部师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加快发展“双语”教育、为教育系统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做出积极贡献。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围绕加强民族团结,大力推进宣传教育

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区、州、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内涵的宣传教育活动。进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和“六史”教育,形成爱国、感恩、开放、包容、创新、奋斗的精神,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张贴宣传标语、和校园固定宣传栏、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简讯中要有创建工作固定栏目、有学习安排、笔记、心得等。总之,要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创建工作。

1、成立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托海(书记)

副组长:叶尔太(政教主任)塔斯丽玛(少先队辅导员)

成员:刘建民、张爱君、许珊珊、李生喜、范玉珍、李倩、赛力克、沙提别克、努尔卡美、巴合提努尔、哈依努尔、加尔肯、努尔不拉提、努肯、古丽建、娜孜古丽、马叠尼亚提。

2、组织师生学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等内容,做到四个结合。

(1)、学习与“开学第一课”相结合。

(2)、学习宣传与家庭教育工作相结合。利用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座谈会、“百名教师访千家”等进行宣传。

(3)学习宣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素材,充分利用思品、语文、社会、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民族常识教育。继续做好民族团结“结对子”活动。

利用思品课进行宣传教育。

(4)学习宣传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利用学校组织的活动进行宣传教育。

3、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系列载体活动,深化教育内容。

(1)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2)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通过民汉师生“结对子”、“手拉手”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族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思想。

(3)开展“爱在新疆”主题队会,要围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我看家乡新变化”活动,组织学唱《一家亲》歌曲及爱国金典歌曲,激励广大小学生立志成才,发奋图强。

(4)开展向身边的民族团结模范学习和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学习民族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

(5)、利用等重大节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开展为少数民族困难学生捐款、捐书、捐学习用品等扶贫帮困活动,开展民族团结“六个一”活动等。

(6)、结合少数民族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走访慰问和联谊活动。

(三)、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1、学校书记校长是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工作由党支部副书记和政教主任负责。学校要强化对班主任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组织实施的责任。

2、建立民族团结工作信息报送制度,每月至少上送三篇信息,要及时挖掘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亮点和经验。

(四)、围绕促进团结和谐,服务各族师生,大力开展“四项活动”

1、坚持开展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个人评比的表彰,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2、继续抓好特困师生的扶贫救助工作,继续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3、利用“八一”建军节组织师生到共建部队或退伍军人家里开展慰问联谊活动。

(3)、“十一”前组织师生到部队参观,与部队官兵座谈交流,学习军队精神、军队管理及军队文化等,切实增进军地的了解,增加军民的感情,加强军民间的团结。凝聚军民爱国爱疆的思想共识,巩固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五)、活动安排

9月份:出一期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结对子”活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

10月份:

1、各中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电视片,开一次民族团结主题队会,写一篇民族团结心得体会,办一期民族团结板报。

十一月份:

1、红领巾广播站开设“民族常识”、“趣味风俗”知识专栏。2、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

十二月份:

1、各班召开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

2、各中队开展民族团结演讲比赛。

二零一二年一月份:

1、对在民族团结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班级进行表彰,真正形成学生互助团结、相互尊重的良好校园氛围。

2、收集整理民族团结档案。

3、总结民族团结工作。

篇二:学校民族团结计划(1209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统一共同繁荣发展的国家。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化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根据上级部门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我校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上级领导的会议、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校与校之间、家长与家长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争创民族创建模范集体。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高认识,把民族创建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宣传民族创建活动在国家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2、加强学习,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教育,增强团结、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政治思想觉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

3、经常对师生进行民族常识教育,让广大师生更清楚地了解民族风情和习俗,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4、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利用友好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安集海做出贡献。

5、利用班队会、《品德与生活》课堂、《品德与社会》课堂、红领巾广播站、校园文化墙等教育资源,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广大师生的团结协作,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具体安排

1、利用校园广播和墙报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口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

3、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2)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形成团结、友谊、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3)通过九月民族团结宣传月举办“生对生”手拉手赠爱心等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在师生中开展民族帮扶团结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安集海镇中心学校

20XX年9月1日

篇三:学校民族团结计划(776字)

为响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化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其意义重大而深远。20XX年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根据教育局党委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评理论、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促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和创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继续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墙报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2)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形成团结、友谊、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3)通过民族团结宣传,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在师生中开展民族帮扶团结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篇四:一中民族团结计划(2082字)

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增强各族师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政治鉴别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根据上级部门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马克思主义“五观”、新疆“三史”“四个认同”教育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我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民族团结氛围。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活动,形成讲团结、促稳定、促和谐的强大合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具体措施

(一)、主题宣传活动

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每周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民族团结好人好事,进行主题教育。

2、开展以“民族团结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黑板报比赛。

3、教学楼内悬挂、各班公示栏内张贴有关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的内容。

4、征集民族团结教育小故事。

5、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橱窗及电子屏幕进行民族团结专题教育。

6、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民汉班级结对子及联谊活动。

7、每天午检期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

8、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主题讲话教育。

9、注重培育选树民族团结典型。继续开展“魅力教师之民族团结教师”、“感动校园十大学生之民族团结学生”、每月之星“民族团结星级学生”的评选活动。

10、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11、与学生签订《“崇尚科学精神践行现代文化维护祖国统一”承诺书》,与家长签订《“崇尚科学精神践行现代文化维护祖国统一”责任书》,维护社会稳定,弘扬正气,抵御和防范极端宗教向校园的渗透。

12、假期督促学生认真如实填写《学生假期每日生活情况反馈表》及《学生假期生活评价表》,开学按时收回,以便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假期活动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主题教育课

1、利用每月的主题班会课和德育活动课,进行民族团结和反分裂反渗透专题教育。各班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新疆”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三个离不开”教育。使“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两个共同”等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新疆“三史”知识入脑入心。2、充分利用每周一班会及午检时间,及时处理民汉学生之间的矛盾或问题,教师能够做到客观公正,一视同仁。

(三)、切实做好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的工作

学校按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将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教务处按照各班级的实际排课情况每周安排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重点科目进行备课、授课,根据课程开展的情况,适时召开主题班会。德育处将不定期进班抽查学习开展情况,以此进一步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在确保有完备的教材及师资,开足、上好中学思想政治课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加强两史一情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新疆,了解党的民族政策,为维护新疆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我校将通过政治课、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和联谊活动等形式强化民族团结意识,长期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反对分裂、加强民族团结的国情、区情教育,并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从思

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上,进行正面教育。

(四)、有效结合各类活动,寓“民族团结教育”于常规教育教学之中

1、学校将充分结合各类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在日常的双语教学活动中,师生充分认识到“汉语是国语,以学好汉语为荣,以不会说国语为耻”的教学原则,双语教学逐步向除维哈语文之外的理科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过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交流意见,互相学习专业知识,有声有色的开展双语教学。

2、学校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教育。以各种节日、纪念日、宣传日为契机,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在民汉班级、学生中结对子、交朋友,开展“我们是一家人”、“手拉手,心连心”等联谊活动,共同参加阳光体育、趣味校运会、科技艺术节、冰雪节等活动,使民汉师生成为一个大集体,形成合力,团结共处。

3、学校为巩固已形成的各民族师生和睦相处、团结进取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大增进民族团结工作的力度。学校继续实行民汉教师合室办公,各族学生学习在一起,活动在一起;大力倡导民汉师生在工作上做战友,在生活中做朋友的风尚,努力创设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关心、平等对待,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呼图壁县第一中学

20XX年2月21日

篇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1771字)

二马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教育局有关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指示精神,做好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民族团结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要求,围绕各民族"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主题,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健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积极帮助少数民族教职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更大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

1、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广泛进行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一方面,学校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纳入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和学校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认真组织学习。

另一方面,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课、历史、地理、语文等各科教学中,不断挖掘和渗透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国家有关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教育,要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纳入班级及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每月利用一次班会时间、团支部活动时间,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学生教育的时间和效果。

3、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按照少选队分工,充分发挥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通过晨会、班会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分层次地向全校学生广泛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大意义。开展好民族团结宣传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在校内师生中开展民族帮扶团结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在校外,加强对学校扶贫联系点的支持和帮困。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不断提高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自觉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形成各民族师生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健康成长、友好互助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

5、对照学校工作实际,大力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争取实效。首先,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党支部按局党委的要求确定了20XX年民族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认真检查在落实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为顺利实现学校20XX年工作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其次,把开展民族团结工作和关心群众生活结合起来。学校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师,因此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教师队伍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与生机,使学校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教师培养方面,学校党支部将加大力度,培养少数民族教师,结合实际,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执行民族宗教政策的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斗争再教育。

7、在民汉同学中开展“双语学习”的互动活动。

二马场学校

20XX年9月25日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