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乡镇旅游工作计划

时间: 09-25 栏目:计划
篇一:乡镇旅游工作计划(928字)

今年,我镇的旅游工作要继续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建设中国幸福家园、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创新旅游营销,增强旅游功能,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力争全年接待旅客15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1000万元。

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

争创国家AAAA级景区,提升我镇旅游档次。按照罗江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景区的旅游环境,完善旅游功能,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二、开展景区内农家乐经营户的培训,加强农家乐管理。

邀请相关部门对农家乐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经营理念、职业道德、食品卫生和文明用语等的培训2-4次;组织全镇的农家乐业主等外出参观学习2-3次;

三、完善游览服务配套设施。

今年计划新修旅游公路 公里,进一步完善路网体系;增设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和景观设施;对景区内的公共信息图形等进行清理规范;在停车场、出入口、购物场所、医疗点、厕所等位置,增设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进一步完善景物介绍牌、导览图和指路牌等,充分体现以客为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

注重细节打造,提供人性化服务,充分满足游客需要。公厕有专人管理,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室内整洁。还要在游客高峰期增设流动公厕1座。实现垃圾分类化,并做到日产日清。坚持每周1次对景区农家乐进行卫生督查。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餐饮服务配备消毒设施,不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五、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景区制度规范、安全设施完备、安全机构齐全的要求,我镇在成立了交巡警中队和综合执法中队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要在重点地段和危险地段设置防护设施,配备专职、流动保安人员并制定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预案和特殊情况安全处置预案。

六、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户外广告等各种传媒,拓展我镇旅游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各类旅交会、博览会等宣传平台,提升我镇旅游形象;充分利用庞统祠、万佛寺庙会活动,强化我镇旅游吸引力。

七、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要大力举办如喊山比赛、登山比赛、篝火晚会、枣子节、三国祭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文化旅游的浓厚氛围。

篇二:乡镇旅游工作计划(2088字)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加快“三化”协调发展,从边缘走向前沿,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旅游兴市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20XX年镇将围绕建设中心城市拓展区的发展定位,围绕“3年大变样,5年有初形”的目标,大力弘扬“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的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加快旅游产业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新兴旅游名镇整体形象。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居住疗养、水上游乐、商贸物流等产业,建设休闲宜居水城,旅游度假名城,文化娱乐新城,主动融入济、焦、洛旅游圈,充分利用大河名苑、电子产业园等一大批大招商项目的落地开工所集聚的人气,努力开拓旅游产业与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一是全力打造“一心两轴三区”的旅游业新载体。“一心”即中心镇区,打造城镇建设品牌,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两轴”即以小浪底专用线、新建邵吉线形成的两条平行黄河河道、贯穿东西的主要功能、景观轴线。“三区”即焦枝线北侧平缓地带的电子产业园区;环西霞湖区域的新城建设区;在镇区西部已初具规模的核桃园区,打造国家级精品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是依托资源优势,积力打造中原地区三大旅游名城。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湖滨环境优美、河流纵横交错、交通顺畅便捷、综合服务优化、娱乐休闲系统化的“北方水城”;聚力打造“天仙配”、“河之洲”古典文化,杜八联和留庄“英雄民兵营”红色文化,泰山庙和万佛山为主的佛教文化等多元文化共生、生态山水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名城”;积力打造休闲娱乐多样、公共活动丰富、旺盛人气聚集、引领新生活的“时尚新城”。

三、重点工作

20XX年,镇将以新城开发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旅游景观建设,打造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加快旅游服务产业发展。

一是以西滩岛·水世界西滩岛水世界为主浪漫黄河游线路。坚持按照规划高标准加快西滩岛·水世界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实施西滩岛和滨湖大道亮化工程,打造滨湖夜景观。加大对西霞湖、镇的包装、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天仙配”、“河之洲”等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旅游名镇,大力运作,制作“走进黄河西霞,体验北国水城”专题宣传片,积极策划《印象•河之洲》大型文艺演出,使“情谣之乡”、“北国水城”、“浪漫之岛”的名号叫响全国。

二是以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和留庄“英雄民兵营”为主题的“红色精神”游线路。加大“杜八联”革命老区景点建设,完善杜八联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实施旧村改造,道路硬化、杜八联纪念广场、农家乐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接待条件,实施旅游兴村富民工程。留庄滨河地带作为整个西霞院区域综合开发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围绕“生态休闲片区”开发,加快实施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新馆,民兵营、葫芦队纪念广场、军体训练基地、留庄旅游一条街等项目建设,开发“葫芦舟渡黄河”、“靶场射击”等特色旅游项目。

三是以泰山圆融寺和万佛山为主的佛教文化纪念游线路。打造佛教圣地圆融寺、万佛山景点。加快圆融寺建设步伐,力争20XX年全面建成向游客开放;加大万佛山景区改造升级力度,对现存石窟的上、下两寺院五个洞窟,有神游之洞、罗鼓洞、三世佛、善人庙、老君殿、佛泉水,山上有金、黑龙洞等进行包装、宣传、推介,扩大其影响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其旅游服务承载功能。

四是以薄皮核桃精品示范园区为主的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线路。加强种管技术培训,引导群众优化品质,提高产量,扩大规模,力争达到3万亩,高标准打造小浪底国家核桃精品示范园,规范管理,成片成规模,设置高标准的停车场、公厕、标识标牌及发展农家乐,把核桃园区打造成景区,使之成为太行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以“三化”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地域优势,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全面启动沿黄生态旅游开发工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改善沿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快旅游富民特色村创建步伐,大力兴办“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开辟田园采摘、赏荷垂钓、农田认种、农居租住等各类形式的农趣体验项目。同时加大对“农家乐”发展扶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产业特色,吸引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拉动旅游消费,促进农民增收。

四、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加大旅游参观考察学习力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虚心学习借鉴本地区、省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逐渐提升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是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方设法,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承载功能,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

三是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包装力度,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

四是要与市西霞湖生态片区总体规划相对接。旅游业发展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与市西霞湖片区总体规划对接,要主动融入全市上、全镇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之中。

篇三:民主镇旅游工作计划 (1808字)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我镇旅游开发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XX年旅游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县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绿色产业,为创建旅游强县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以打造边贸集镇,发展旅游产品为目标,围绕十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使旅游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增长点。

一是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按照稳步发展魔芋,狠抓药材生产,全力抓好畜牧的产业布局和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巩固明星、华兴村魔芋示范村建设,扩大中药材种植,全面抓好畜牧养殖,走一村一品的产业生产发展道路,形成产、收、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全镇人均达到1亩药、人均3头畜和50只家禽,发展沼气池建设200户,加快扶贫开发和生态移民开发的力度,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吸收外地客商来大道投资旅游,以集镇周边发展旅游农家乐5户。

二是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突出旅游商品开发。我镇矿业资源丰富,煤炭、花岗岩、石英石有待于开采,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发展名牌产品,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是壮大镇域经济,拉动旅游发展必由之路。全面推进盐挂面的加工、特色布鞋、鞋垫的制作;积极扶持壮大瓦岗梁茶厂;壮大双喜村中药材加工厂;鼓励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全力支持企业的发展,招商引资、引蝶为凤,从而把全镇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工业经济的突破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三是服务业围绕旅游搞服务。我镇位于岚皋县西北部,方圆23平方公里,全镇7个行政村,总人口6千余人,现有大小旅馆5处,个体工商户150户,逐步壮大现有规模,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现有卫生设施公共绿地、休闲场所,发展一定数量有地方特色的巴山农家乐,控握特色风味小吃及菜肴,为旅行人员,来有住所,住有所居、吃喝满意,让游人留恋忘返。

四是交通围绕旅游上档次。我镇公路四通八达,村主干线都全面硬化,里程达42公里,但是公路等级比较低,现在只有继续加大公路的改造力度,才能推动我镇旅游产业的兴起。

五是集镇建设围绕旅游树形象。我镇将以繁荣小城镇建设为目的,逐步把大道河镇建设成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商品集散交流中心为一体的具有市场带动作用的小城镇,在城镇环境建设中,把生态放在第一位,综治建设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去绿地。在治理城镇污染问题,改造排污系统,化粪池、消毒池、公共场所的处理,废气的治理。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扶持,鼓励镇下的群众搬迁到集镇创业、经商、拉大集镇建设骨架,打造以巴山民居建筑风格改民居工程,充分依托库区的庭院经济,仅仅依靠瀛湖风光得天独厚的汉水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六是林业围绕旅游出景点。以集镇周边,道路两旁的绿化建设、特色果园建设为重点,,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规范建园1000亩,科学管理、精心包装、使特色柑桔这一产品走出大道,成为旅游新的亮点。

七是文化围绕旅游出特色。

汉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和楚汉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汉水文化,有待连续挖掘、整理、保护、传承。

八是宣传围绕旅游造声势。加大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借用陕报和安报宣传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典型事例及典型人物、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手段,宣传镇情、通过图片、展板、网络宣传风土人情加大社会的知晓度,使外地游客来大观光旅游。

九是公安围绕旅游保平安。加大全镇社会治理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治安联防队的作用,加大投资环境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创建市级平安镇镇,加强警务室的管理,确保旅游安全。

十是各村镇、级各单位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小,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搞好配合,围绕全镇旅游发展而共同发挥作用。

三、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各村要逐项分解任务,层层夯实责任,主要领导亲自上手,专门人员具体包抓,分工负责,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2、广泛宣传动员,扎实推进旅游工作。

镇级各单位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献计献策,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旅游商品推介、群策群力,扎实推进我镇的旅游工作。

3、强化责任,强化考核监督。旅游工作是纳入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年度考核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各单位要积极参与,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分工负责,落实职责,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对工作不力、检查中出现问题的单位、个人要严格追究责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