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卫生院h7n9防控方案

时间: 08-28 栏目:方案
篇一:XX卫生院H7N9流感防控应急预案(1055字)

为了及时、有效预防控制H7N9流感,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上级精神及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应急方案。

一、职责

(一)为切实做好防治H7N9流感工作,决定成立防治H7N9流感领导小组,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

(二)H7N9流感防治工作由院长XX任组长,分管副院长XX任副组长,其他各科室科主任为成员,负责本院辖区内H7N9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疫情的预防诊断,收集疫情报告,分析疫情发展态势,物资准备,确定疫情等级,提出后勤和停止方案的建议等工作。

各村卫生所负责人要负责村区域内H7N9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市局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各小组要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1、疫情诊断处理组:

组长:

成员:

具体负责处置突发疫情,督办防治工作,疑似病例的诊断,统一组织H7N9流感疫情检测、免疫。

2、强制消毒免疫组:

组长:

成员:

具体负责组织防疫物资落实,依法强制处理疫情,监督无害化处理及免疫等相关技术指导。

3、卫生防疫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卫生安全及感染病人的相关救治方案。负责政策法规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治科普知识的宣传。负责上下疫情报告及上下联系,资料整理,实施疫情监测与疫情报告。

4、后勤组:

组长:

成员:

负责防疫车辆、物资等后勤保障。

二、应急措施

(一)疫情发生后,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对防控工作安排和部署,明确责任人,实行负责制,制订防控方案,迅速组织人员、物质到位,并督促工作小组落实各自的职责。

(二)紧急疫情防控程序

1.报告疫情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或了解上述情况后,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H7N9流感的,应在1个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到上级防治H7N9流感部门。

2、安排和部署

根据调查及诊断的情况,应急小组及时召开会议,通报疫情,启动预案,明确责任,各工作小组迅速到位。

3、消毒

由强制消毒免疫组,按照消毒规范,指导疫区及受威胁区实行全面消毒。

4、总结

疫情控制后,要对防控措施、责任落实,物质、资金的投入等进行认真的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市级防治H7N9流感管理部门。

三、保障系统

(一)物质保障

准备充足的防治H7N9流感所需物资,后勤组负责物资储备的管理。

(二)技术保障

由疫情诊断处理组负责H7N9流感的诊断、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同时加强相关人员技术培训、指导,确保及时报告疫情,防疫到位。

(三)人员保障

启动预案后各个工作小组人员及时到位,特别是疫情处置组,提出防治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技术决策、建议及现场诊断。

篇二:临江乡卫生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2531字)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

(一)早期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二)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等疫情处置工作。

(三)指导各地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二、适用范围

此方案适用于现阶段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防控。

目前对该疾病的感染来源、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传播途径、潜伏期、传染期、临床特点以及该病毒人际传播能力尚不清楚。本方案将根据对该疾病科学认识的深入和疫情形势变化适时更新。

三、病例的发现、报告

(一)病例定义。

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XX年第1版)》(卫发明电〔20XX〕5号)。

(二)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四、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

(一)流行病学调查。

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附件1)进行调查,重点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发病前7天内可疑动物(如禽类、猪等)和农贸市场的接触和暴露情况,以及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接触人员情况等,必要时根据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组织开展病例主动搜索。

(二)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医疗机构应当及时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和血清标本等。应当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如病人死亡,应当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附件2)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采集病例的临床标本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病例收治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按照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并于24小时内送当地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各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开展核酸检测,具备相应生物安全条件的网络实验室可开展病毒分离,并将分离的病毒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未开展病毒分离的网络实验室需将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原始标本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省份,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数每周不低于15份,并将H7核酸检测纳入常规检测项目。

五、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

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XX年版)》(卫发明电〔20XX〕6号),落实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措施。

六、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一)定义。

(1)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

(2)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

(3)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

(二)追踪和管理。

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健康随访,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晚各1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一旦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应当采集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的双份血清标本(开始实施医学观察时和间隔2-4周后),当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时还要采集咽拭子,送当地国家级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

七、及时开展风险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形势、病原学研究进展及时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进行疫情形势研判,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时,应当按照相关预案及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机制,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终止响应。

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各地要积极开展舆情监测,针对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对该疾病认识的进展,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风险沟通,指导公众建立正确的风险认识,促进公众形成正确的疾病预防行为。尤其要加强禽畜养殖场、散养户、屠宰场、批发及交易市场等的禽畜饲养、捕捉、屠宰、储藏、运输、交易和经营人员以及宠物禽畜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

九、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与督导检查

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病例管理与感染防控、风险沟通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篇三:乡镇卫生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1082字)

为切实加强我乡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的领导,有效应对我乡可能出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强化对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提高科学防治水平,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积极预防、有效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我乡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以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XX乡卫生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由XX院长担任,副组长由防保科负责人担任,组员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村卫生室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对全乡“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指导监督并协调院内外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我乡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情况,以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下设三个组:疫情防控组、医疗救治组和防控知识宣传组。

疫情防控组职责为:负责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和方案,组织开展疫情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消毒隔离等工作,落实对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组织对重大疫情的处置。

医疗救治组职责为:负责医疗机构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的初步医疗救治工作。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按照“四集中”的原则,指导卫生院开展疑似病例才初步医疗救治工作。做好辖区内有关病例的会诊和医疗救治指导工作;落实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防止医院内疫情传播;组织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医院感染控制等技术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医疗救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和水平。防控知识宣传组职责为:按照科学、客观、适度的原则,组织防控工作知识宣传,保障疫情处置工作开展和社会安定。普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绪。

二、人力及物资药品储备

整合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积极组织,做好各类应急储备,健全应急储备工作。抽调各科室精干人员,加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小组;克服资金困难,充实物资储备,配备防护镜、隔离服,防护口罩等院感防控物品。

三、疾病检测及防控

开设发热门诊,加强门诊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选派内科有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师坐诊,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健全门诊登记工作,规范诊疗流程,接诊医生要切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遇有发热及流感样症状患者,要高度警惕,详细登记患者姓名、家庭地址和电话等信息,以备及时报告。

四、报告程序

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症状怀疑病例,经医疗救治组报上级专家组会诊,上级专家组会诊后由我院防保科按程序上报。

篇四:密溪乡卫生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1800字)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切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目的

1、及早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

2、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流调、密切接触者管理等疫情处置工作。

3、指导全乡医务人员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现阶段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防控。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按照平战结合、有利工作、便于管理的原则,密溪乡卫生院成立人感染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其职责分工如下:中心领导:赵学斌院长为工作小组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工作。张鹏副院长为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负责具体领导工作。公共卫生科:负责疫情监测、预测预警、疫情防控相关信息传递;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疫点疫区的划定;应急物资储备和供给;事件资料的收集、上报和归档;人员技术的培训指导;制定消杀灭工作技术方案及指导;负责人感染H7N9防病知训识的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办公室:负责经费保障、通讯保障、交通保障;以及其他与应急工作有关的行政管理工作。

四、人感染H7N9临床特征

1、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

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被传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被传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被传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确切证据。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产业者,以及在发作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2、临床症状

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XX年第1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隐藏期一般为7天以内。病人一般现象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病人病情进展迅速,现象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发生呼吸障碍,可伴有咯血痰;可迅速进展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五、病例的发现、报告

(一)病例定义。

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XX年第1版)》(卫发明电„20XX‟5号)。

(二)发现与报告。全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1小时以内上报卫生院传染病管理人员,卫生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经现场调查后于1小时内逐级上报。

六、应急措施

(一)疫情发生后,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卫生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防控工作安排和部署,明确责任人,实行负责制,制订详细防控方案,迅速组织人员,物资到位,并督促各工作小组落实各自的职责。

(二)紧急疫情防控程序

1、报告疫情

卫生院及各村卫生站发现疑似患者时,应1小时内上报卫生院传管人员,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疫情处置小组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H7N9禽流感的,应在1小时内将情况逐级上报到乡政府分管领导、县疾控中心、卫生局分管领导等部门。

2、预案启动

发现首例疑似病例时,卫生院要迅速按程序上报上级防治H7N9禽流感管理部门,由上级防治部门进行进一步现场诊断,拟定确认报告,从而全面启动本预案。

3、安排和部署

根据调查和诊断的情况。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通报疫情,启动预案,明确责任,各工作小组迅速到位。经确认的疑似患者,由卫生院负责转送到合江县人民医院,由合江县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并对其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

4、消杀

由疫情处置小组按照消毒方案,指导各村村社干部及村卫生人员对“疫点”实行全面消毒以及家禽扑杀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

5、总结

疫情控制后,要对防控措施、责任落实、物资的投入进行认真的总结,形成书面报告,留档备查,并上报上级防治H7N9管理部门。

七、保障系统

1、物资保障

卫生院要保证所需工作经费用于开展工作;公共卫生科对应急物资进行充足储备。

2、技术保障

卫生院负责对H7N9初步诊断、辖区卫生人员技术指导培训,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指导,确保及时报告疫情,防疫到位。

3、人员保障

启动应急预案后,各工作小组人员及时到位,特别是疫情处置小组,要及时提出防治决策、建议及现场诊断、转送。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