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长会设计方案
主题:双向交流,沟通无限
一、目的:
1、让家长了解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孩子的闪光之处,从而配合教师教育。
2、通过家长会,让家长、老师之间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体会。
二、程序:
1、班主任主题发言:{班级情况介绍,主题讲话}
2、任课老师发言。
3、学生代表发言。
5、让家长提出建议和意见。
6、老师和家长个别交流。
三、主持人:班主任
四、参加人员:全体家长、学生代表及所有任课老师。
五、实施过程:
(一)班主任讲话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高二(7)班的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不辞劳苦地赶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我们今天的家长会是在孩子即将进入高三的背景下召开的,高中三年是一盘棋,高二年级有它独特的作用和特点。三年的地位可以这样概括,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决战。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我主要谈三个方面:一是由我就这一阶段班级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个汇报;二是针对班级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近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谈谈家庭教育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希望得到各位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三是自由交流。
本次会议有以下几项内容:
1、观看电视讲话。
2、班级情况介绍。
3、两次月考情况反馈。
4、学生代表发言。
5、任课教师发言。
6、会后个别交流。
二、班级近期状况介绍
为了完成本学期的各项任务,顺利实现高中阶段这个重要的转折和过渡,在本学期我着重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第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管理的核心,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思想指导下,抓点滴抓细微,从每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抓起;注重和学生交心,注重内心深处的感化,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紧迫感,使整个班级各方面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我的工作思想是:先教学生做人,后教学生做文。我认为,学生成长发展,做人是根本。学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而且只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班风才能让孩子们从根本上学习成绩得到提高。这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班级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另外,对于充满稚气的学生,不仅需要恰如其分的批评,更需要宽容与信任。并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付出的努力能得到公正评价,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融合在集体之中。
第二,尽早渗透高考意识。为了让同学们了解高考,树立高考意识,我们从高二开始,考试科目,时间,分值比例、题型设置严格按照高考要求,具有极大的可比性。平时月考我们自己组织命题,试题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深深懂得:考试是给学生找问题,给老师找问题,平时要求高一些,学生的目标也就高一些,功夫就多一些。
第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与学生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学习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波折,作为学校,作为班主任,作为课任老师,我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如有的学生需要意志,有的需要耐力,有的需要情绪,有的需要方法,有的需要细心。尽管现在还存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第四,多投入,多奉献。进入高中两年来,我们班在领导的重视下,任课教师的精心栽培下,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以来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性也较以往有所提高,全班58名同学都正向着大学目标迈进,形势可喜。
三、考试成绩分析
在本次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比较稳定。从整体成绩来看,进入年级前150名达19人,最高排第3名;年级前二百名30名;前二百五十名40人;前三百名49人。但一部分孩子的成绩波动大,对这些孩子,希望家长不要过分苛责,一时的考试失误也属正常现象,主要是要和孩子交流一下,帮助他分析一下下滑的原因,这方面的工作我也会做,但希望家长也能积极配合,平时多督促孩子学习,多了解孩子的状况,不要一味指责,更不能打骂,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要孩子自己肯努力,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相信我们的孩子都会进步,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自己先丧失了信心,往往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尤其在近阶段,孩子们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即将要进入高三,孩子们尤其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理解,父母的的支持和帮助。父母一定要做他们身后的精神支柱。不少家长反映搞不懂学生的课程,无法帮助学生,这其实是很大的错误,在课程上有老师,不要你们担心,你们要做的是用朴实的语言和行动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从成绩所反映出存在的问题:
1、自信心严重不足
学生对自己能否考上大学心中没底,部分学生认为以前成绩不好,基础差,考大学没有希望。从而失去上进心,得过且过者有之。
2、学习方法不科学
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自觉发疑、虚心向老师请教的好习惯,上课不积极思考,不踊跃回答问题。对课堂知识、课堂时间不够重视,反而将重点放在课外资料和自习后点灯夜战上。不研究考试方向,学习没有重点。
3、懒惰思想在班内还比较普遍。一部分同学功夫下不上,课下做题少,怕动脑也怕动手,致使知识掌握不牢固。
4、学习目标不明确
每到星期日晚自习就可以发现一部分同学在忙碌地补写作业。这是为什么?这说明这部分学生还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没有紧迫感,课余时间运用不充分。
四、下阶段工作目标及思路
l、积极落实学校和年级工作计划。
2、对学生分类进行学法指导。
3、加强语数外学习的力度,有的放矢瞄准高考。
4、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争做行为文明班和学习成绩优胜班。
5、强化理综意识,得理综者得天下。
6、加一个生物早读,提高本门学科成绩。
7、明确学生高考目标。
五、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作为高中家长,我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对孩子的学习要客观定位,定一个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
既不能因为孩子基础差、起点低而灰心、放弃、不闻不问,也不能期望值过高。虽然高中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但真正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
第二、不要总用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
别人的孩子好赖无所谓,一见到自己的孩子就求全责备、批评、唠叨,不看孩子长处和优点,总渴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最终使教育的结果适得其反,孩子越来越逆反,越来越自卑、退缩。这样的家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心性,努力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敢于接受和面对孩子某些方面的不足和不完美。
第三、调整心态,把握时机,耐心观察和引导孩子
家长往往因为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等而忽视孩子的烦恼和“心事”。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困难,想找家长帮忙、倾诉时,许多家长不是把握时机,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交流,而是不耐烦,甚至埋怨孩子事多,给大人添麻烦、不懂事等,从而错过了倾听孩子心声、引导帮助孩子成长的时机。日久天长,孩子的问题越积越多,与家长的隔膜越来越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后导致家庭教育失败。高中生父母要积极调整心态,走出误区,善于体察孩子的情绪状态,体察他们的困境,不要“硬碰硬”,不耐烦,要善于因势利导,与他们共度难关。
第四、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与老师密切配合。
及时了解学生每月在校的学习、纪律等情况,每学期的家长会,解决不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事实上想通过家长会解决很多问题也是不现实的。有特殊情况仍然需要家长通过电话或到学校等不同形式与老师联系,使得老师与家长的教育取得一致,形成一股合力。
学生就要上高三了,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许多家长开始心急上火了,孩子着急,家长比孩子还着急。于是,考试不再是考学生,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长。据说一些家长在孩子考试的时候,心理焦虑表现得相当严重。其实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家长处理方法不当,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我认为学生考试时家长一定要做到“四要四不要”。
(1)要疏导不要压制。学生考试很正常,尤其是到了高二、高三考试几乎就是家常便饭了,我们做家长的往往一听说考试就对孩子交代这个交代那个,弄的孩子紧张兮兮的。我觉得做家长的要认识到压力和能力的发挥之间的关系:一点儿压力没有就可能不重视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能力又可能发挥不出来。家长要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心理素质都有差异,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有的孩子需要施压,有的需要减压。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压力要疏导而不要压制。
(2)要言传身教不要言而无信。有的家长一听说考试,就过分干涉。认为这段时间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门心思复习、做功课,不能做其他的事,对孩子的自由进行限制,常常听有些家长家长对孩子说,又要考试了,不能看电视了,不准做这了,不准做那了,整天把考试挂在嘴边,时时对孩子说,要抓紧时间复习,左一个复习,右一个复习,其实孩子的心理本来就非常紧张,再加上你这样无休止地唠叨,我行我素,自己该看电视地还是看电视,该打牌地还是打牌,该喝酒地还是喝酒,结果是越说孩子越紧张,越说孩子越烦躁,越说孩子越反感,更加影响影响孩子的正常复习和正常发挥。
(3)要正确面对考试,不要盲目许愿或者威胁。一些家长总想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考得好,我给你买个电脑”,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实际的效果。还有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施加压力,就威胁孩子,“考砸了,我们就不管你了”,“考不好就回家种地去”“考不上大学,你怎么有脸见人”诸如此类的话语,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孩子复习,不利于孩子正常发挥。
(4)要尊重孩子不要瞎帮忙。家长对学校复习的程序和内容并不了解,认为多复习辅导材料会有效果的,结果是冲淡了老师的复习计划,只能给孩子增加压力。还有的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就想给孩子开小灶,盲目报辅导班,请家教,这些做法虽然有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盲目报辅导班请家教的话,就会分散孩子的精力,没有把老师叮嘱的内容复习全面。结果是捡起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我觉得孩子要是真有必要辅导,也要和老师商量,和孩子商量,要听取老师建议,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孩子的成绩。
各位家长同志,今天您能抽空参加这次家长会,是出自一片殷切的爱子之情、爱女之情,同时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对孩子来说只要自己的家长愿意来参加会议,对他们就是骄傲就是幸福。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的到来。
主题:为了孩子能展翅翱翔,让我们共同努力
一、目的:
1、让家长了解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孩子的闪光之处,从而配合教师教育。
2、通过家长会,让家长、老师之间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体会。
二、程序:
1、班主任主题发言:{班级情况介绍,主题讲话}
2、任课老师发言。
3、家长代表发言:{吐露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感慨,表达对孩子的看法和希望,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4、学生代表发言。
5、让家长提出建议和意见。
6、老师和家长个别交流。
三、主持人:班主任
四、参加人员:全体家长、学生代表及所有任课老师。
五、实施过程:
(一)班主任讲话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中午好!我代表高二{22}班的任课老师及孩子们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欢迎大家走进我们这个大家庭。 因为孩子,我们第一次坐在了一起。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班全体师生,感谢各位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你们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这次家长会,说明大家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是啊,哪一位家长不望子成龙?哪一位家长不望女成凤?又有哪一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呢?既然家长、老师、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教育好!
我们召开这次家长会,主要目的是
1、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
2、对家长做一次高三前的动员。
3、想同在座的各位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孩子的闪光之处,从而配合老师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在家都能受到最好的熏陶。
下来介绍我们班的情况:
学生情况:
学习情况:
班务管理:
管理理念:注重学生个性,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知识和育人并重,让各类学生都有所得。
管理措施:严格要求,当面谈话,全班训诫,个别惩罚,师长协作。
管理目标:{略}
主题发言:为了孩子能展翅翱翔 让我们共同努力
1、不要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思想品德比学习更重要,孩子可以考不上大学,但要做一个积极上进有责任心堂堂正正的人。
教孩子如何做人,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现在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一进门就问:“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分?”见了老师第一句话就是:“这一段时间孩子学习跟趟吧?在家里一点也不学习。”却很少有家长,甚至是没有家长会问:“这一段时间孩子在班里表现积极吗?和同学打架吗?和同学们玩吗?”家长缺少的是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关心孩子的成绩不对,也不是说跟老师打听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好,希望家长们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了解一下孩子的思想品德情况。21世纪的孩子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存。因此家长们还应重视孩子在群体生活中与同学的相处情况。要适当地了解一下孩子的课业生活。从侧面了解孩子是不是合群,是否爱与同学斤斤计较,遇到什么事,是不能平衡心态,宽待处理,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什么恶习等。了解情况后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这对将来孩子适应群体生活,适应社会是有帮助的。
2、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但如果对孩子一味付出而不求回报,就有可能将孩子培养成只知索取而不知奉献的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张女士的儿子特别喜欢吃烧鸡,尤其爱吃鸡腿。每次买来烧鸡,张女士都先将鸡腿放在儿子的面前,而自己只吃鸡头、鸡爪。一次,朋友请张女士母子吃饭,给他们母子各夹了一只红烧鸡腿,没想到张女士的儿子说:“我妈妈不爱吃鸡腿,妈妈爱吃鸡头、鸡爪。”张女士听后感到不是滋味,没想到自己对儿子的一片爱心,被误解成了自己的一种饮食爱好。后来又一次吃鸡肉时,张女士只将一只鸡腿送到儿子面前,自己也拿起一只吃了起来。儿子立刻瞪大了眼,大声吵了起来:“你怎么把我的鸡腿吃了?”这时张女士才郑重地对儿子说,不是妈妈喜欢吃鸡头,是爱你心切,才把鸡腿让给你吃。可儿子并没有理解妈妈的爱心,总觉得少吃一只鸡腿很委屈。类似的事件并不少见。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心态,只要孩子能学有所成,大人吃点苦、受点累无所谓。这种“不求回报”的无私母爱,无形中失却了及早对孩子进行尊敬父母、关心他人培养的时机。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比较高了,却还是担心孩子受苦受累,担心孩子受到挫折。不管家里发生什么事,大人有多么不高兴,可总是在孩子面前表现的什么事也没有,好像生活中没有风,也没有雨,总是一帆风顺。其实父母这样做也是错误的。尽管孩子没有能力去替父母解决一些问题,却应该让孩子学着承担父母的喜怒哀乐,让孩子去了解生活,理解生活,这样会促使他们学会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关心别人。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只想给你们说一句话:支持我,鼓励我,帮助我,相信我。“
“爸爸,我觉得您早已少了我少年时的慈祥与和蔼,而多了更多的暴躁与隔阂。您对我的教育方式采取了更多的打击和讥讽,你也许不知道这种方式让女儿长成以后对许多事情都缺乏信心与勇气,失去了对许多方面积极地追求。也许你认为能忍胯下之辱的人将来必成大气,可这种方式不适合我。我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你赞赏的目光,而不是那些尖酸、刻薄的讥讽。你也许不知道这等于在女儿失败的心灵上再撒一次盐。爸,你是那么的有智慧,那么的富有幽默,你为什么不能把它都用到你的女儿身上呢?难道你不想让她继承你身上那么多的优秀品质个长处骂?还记得那天吃饭时,我说的理想吗?帮助我吧,我需要你的帮助,我的爸爸。永远爱你们的女儿。
我现在遇到考试就害怕,连考试都不敢告诉你,更别提成绩了。有一次考试考得比较好,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希望得到你的鼓励,那会增强我考大学的信心,但你总是首先让我告诉你全班最高分是多少,全级最高分是多少,让我快乐的心情一下冷了大半,不敢再提下文。那次我比班里的第一名少80分,你说这是最大的耻辱,可你知道吗,那时我高二以来最好的成绩!要是考差了,那更是一场暴风骤雨!你总是拿你们的同事的儿子的成绩同我相比,你会说,你是怎么学的?那个人和你小学时成绩相当,怎么现在差距这么大?你是怎么搞的?面对确实有些差距的成绩,和你的话语,我只好低着头,说实话那时候连死的念头都有了!差距是有,但你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责备,那将是我前进的不懈动力,那远比分数重要。或许这样的成绩确实使你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但我心里更难受!
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在考试中获得一个高分数等同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最严重,也是令孩子们反映最强烈的一种意识。我们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即分数,只要拼命上了大学,你就是好的,其他的都会消失在这个意识下面。而情感、意志、自尊、自信、自律这些理念在这种教育教育体系里没有多少分量,爱、美、善也没有多少分量。
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大大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结果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一味地高压教育,否定贬损,抹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严重影响到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少家长在给孩子规定目标时,只准向前,不许退后;只能对,不能错;分数也好,成绩也好,名次也好,都是如此。孩子稍有退步就大做文章,兴师问罪。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事实是公认的:人都有出错的时候,所谓人无完人。孩子本身的不成熟性决定了他们更要出错,当他们有错的时候,他们不需要批评和指责,而是渴望我们的谅解和帮助。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是,错误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得永远与失败与错误打交道,只要孩子能够经受住失败,具有站起来重新开始的勇气和能力,家长就应该对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支持和信任。
我们的家长总喜欢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牺牲者的形象,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自己连电影都没看过,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等等来让孩子产生罪恶感,迫使孩子以“渎罪“的方式向自己妥协。“我们这辈子是没有指望了,下半辈子全靠你了“或者“我们当年没有条件实现理想,希望在你身上能实现“更是粉碎孩子梦想的杀手锏。这些话无异于一道道紧箍咒,只能使孩子痛苦不堪。
许多学生在谈到自己努力学习的动机之一常常就是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如果不努力就觉得对不起父母。这种负疚感始终伴随着孩子的学习过程,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丝毫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强迫自己静下来投入学习,这种压抑积累起来,一旦爆发,后果常常是不堪设想的。
今天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高考本身又是一个选拔性考试,竞争程度异常激烈。为了在这个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坎上翻过去,翻得更好一些,我们每个同学都已经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候,他们最需要我们教给他们平静地应对竞争、获得成功的方法,更需要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信任、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他们暂时遭遇失败和困难的时候。
学生可能会失败,这时候,他们需要坦然面对从而战胜失败的方法,而不是打击;学生可能会犯错误,这时候,他们需要承担责任从而改正错误的机会,而不是责备。
孩子“行”与“不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家长和老师怎样看待孩子---是为他们鼓气?还是给他们泄气?每个孩子都有很多潜能,而潜能的发挥与成人对他们的赏识是分不开的,我们对孩子投以欣赏的目光,孩子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出奇迹。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主宰一个人命运的,并不是财富,而是自信心。这就足以证明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前提。
这就是说在孩子小的时候,绝对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即使别人家的孩子再好,是别人的孩子;即使自己的孩子出现的问题再多,是自己的孩子。不做横向的比,只将孩子自己和自己比,哪怕有一点进步和长处,都值得赞扬。
做家长的要切记:不要说孩子笨,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4、别让孩子依赖自己再笨的小鸟也会有展翅高飞的一天,它必须自己去寻找幸福,不可能一辈子都在父母的关怀、呵护下生活。长大后的小鸟希望在它成功的时候能与父母一起分享,在它失落时得到父母的鼓励而不是责备。
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上,孩子绝大部分时间都将是自己走自己的路,作为家长和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望,就是希望孩子有远大的前途。而真正远大的前程是绝对要远离父母,离开学校,到广阔的世界去开拓,去闯荡。因此,当我们在给孩子送去米的时候,不要忘了同时送给他谷子,教会他播种和收割的方法;当我们在给孩子送去鱼的时候,不要忘了同时送给他网,教会他撒网和捕鱼的方法。我们在无私地向孩子给予我们的爱的时候,不要忘了教会他们也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爱心。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让我们的爱多一分理智,多一分思想,多一分远见。恰当的爱才能给孩子一副强壮的身体,一个健全的人格,一双高飞的翅膀,一篷坚实的根。
作为家长,您是否觉得孩子太依赖大人呢?早晨起来被子不叠,吃完了饭碗筷不刷,甚至忘了带某种学习用具,也怪大人没有提醒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在许多家庭都司空见惯。孩子的依赖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一般来说都与父母的溺爱有关,父母包办代替越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相反,父母如果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赖性将会大为减少。
有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独生女,习惯于睡懒觉。每天早晨,她妈妈几次催她起床,她总是不情愿地说:“再呆会儿。”如果真迟到了,她会抱怨父母不把她拽起来,害得她受老师批评。父亲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告诉女儿:“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明天早晨开始,该几点起床你上好闹钟。如果闹钟响了你还懒被窝,你就懒吧,肯定没人叫你,一切责任自己负!”父亲心中有数:孩子跟父母撒娇,在老师、同学那里还是很在意自己形象的,岂敢总迟到?果然,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女儿腾地跳下床来。从那时起至今,五六年过去了,女儿早晨起床上学再不用催了。有时候,父母还在睡觉,女儿早已经骑车上学去了。
5、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幸福起着决定意义的作用。这句话毫不夸张。良好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不良的习惯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若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若错过了少年最佳时期,再想改掉恶习十分困难。假如一个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好习惯的养成,即使学习成绩不错,然而连起码的做人规矩都不懂,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危险品。
我真不知道在高二年纪家长会上讲这个问题是不是多余,但实际上我们好多学生确实有很多坏习惯,坏毛病。比如:经常迟到,随便不到校,乱扔垃圾,说脏话,脾气暴躁,没礼貌,顶撞老师,沉迷上网,学习没兴趣等。而这些我们家长知道不知道,知道了是怎样要求孩子改正的?而最让人痛心的是好多家长明知自己孩子有好多毛病,但从不认真要求孩子改正,而把教育的任务完全甩给老师。
6、让孩子按时作息
孩子必须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是不耽误孩子身体的生长,二是能保证孩子第二天有充分的精力,不要让孩子过多熬夜。有的家长说,我的事多得不得了,哪有时间去问孩子的学习,哪里顾得上孩子的教育。自己忙得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就让孩子自由发展。家长们在说没有时间照顾或陪自己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辛苦挣钱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吗?大多数的人认为,是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如果我们用牺牲现在去换取将来,大家认为值得吗?孩子要成人成才是第一,如果孩子不争气,你挣了再多的钱,他也能挥霍一空;既使现在家庭困难一点,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甘苦,长大之后,他自己也会努力去创造财富。所以,希望家长还是能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孩子,多抽点时间关心孩子,少一点不必要的应酬,钱再多,买不到孩子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品质,高尚的道德;钱再多,也买不到孩子的未来。这是显而易见的。钱是要挣的,但孩子更是要顾的。
7、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教育孩子的同时,您也要时刻谨记———您也是孩子的老师,要使孩子在自己父母身上吸取到榜样的力量。中央电视台常播这样一个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为年迈的婆婆端来一盆热水,深情地说:“妈,您泡泡脚吧,这对你的身体有好处……”年轻的妈妈一转身,发现自己幼小的儿子也吃力得端来一盆冒着热气的水,充满自信的说:妈妈,您也泡泡吧!下面出示了一行字“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个广告告诉我们做家长的一个道理:想让你的孩子将来长成什么样的人,你现在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最后,我想说:孩子是我们永远的希望,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吧!
8、告诫家长几句话:
了解自己孩子是什么材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有针对的培养孩子,让孩子明确家长的目标。
了解孩子的心里,尊重孩子的选择?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近年来高考情况,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绩,理解并支持学校的工作。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5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学校集中会议
地点:学校大报告厅
时间:9点至10:30
参与人:全体家长,高一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
主要程序:
1、主持人致欢迎辞、宣布主题,家长会开始。
2、观看学校宣传短片。
3、杨国孝副校长介绍年级、学校整体状况及管理思路。
4、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代表讲话1人,选优秀学生家长讲话,主要内容包括如何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子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意事项;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等等。)
5、学生代表发言。(在学校学习、生活、成长中,对教师、家长合理化建议等等)。
6、徐佑怀校长致辞。
第二阶段:分班活动
地点:各班教室
时间:10点40至12点
组织召集人:周志文龚明
参与人:各班学生、家长、任课教师
主要程序:
1、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特色和管理思路。
2、家长检查学生作业、试卷。
3、阅读学生给家长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并回信。
4、家长和班主任、科任老师交流学生情况。
5、家长填写《家长对学校工作意见或建议反馈表》。
四、准备事项
(一)处室准备
1、指示路线牌及标语:路线牌、校内欢迎、宣传标语的策划布置落实。
2、环境卫生:安排布置打扫好各班教室、寝室、公共区卫生。
3、欢迎接待导引:选派学生会干部、志愿者在校门口列队迎宾、引领家长进入会场。
4、大报告厅布置接待:多媒体制作、音效调试及会前音乐播放:(播放音乐参考:《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等),茶水接待。
(二)年级准备
1、制作发放《家长会邀请函》、《家长对学校工作意见或建议反馈表》。
2、制作宣传展板五块:元旦晚会、运动会、军训拉练、各级各类表彰、期中考试优胜者。
(三)班级准备
1、班主任精心准备发言稿,(班级管理情况及管理特色、任课教师情况、学生成绩情况,班级存在的问题,需要家长支持配合的方面)。
2、教室环境布置做到整齐、大方、美观,内容充实;课桌、书籍、抽屉摆放整齐,作业、试卷和学案逐科整理,置放在桌面正中央。
3、班级文化建设(治班理念、班训班规、规章制度、心得交流、学法介绍、解题技巧、评优表彰、精彩文章等)。
4、学生提前写好留言,置于作业本之上。
5、学生整理学案、作业、试卷(装订或用文件夹分科整理)。
五、活动要求
1、本次家长会是高一学生的第一次家长会,是学生进入学校后的第一次协调会,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形象,希望班主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做细、做精各项筹备工作。
2、为保证班主任、科任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沟通时有针对性,要求班主任、科任老师切实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性,长处和不足,并能提出可行的诊断方案。
3、加强校园巡视管理,保证校园安全,督促机动车有序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