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新会计准则培训心得

时间: 01-28 栏目:心得
新会计准则培训心得一:201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7月27日至7月31日,有幸参加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专题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使我的会计理论知识得到了更新。本次培训邀请了财政部会计司处长王鹏,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博士张颖、朱克石、聂兴凯,以及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宗文龙给我们授课。主要讲解了财政部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主要对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学习心得做如下总结。 截至2014年7月底,中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文件共计10个,其中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文件1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修订企业会计准则文件共计6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新增企业会计准则文件3个(《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与补增,是自2006年财政部发布39项会计准则以来,修订与增布规模最大的一年。这些新准则基

本与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致、保持了持续趋同。

一、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

(一)明确了企业因固定资产弃臵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发生变动时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预计负债的减少,以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限扣减固定资产成本,如果预计负债的减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超出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对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明确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在被合并方是最终控制方以前年度从第三方收购来的情况下,合并方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该如何计量。

合并方编制财务报表时,在被合并方是最终控制方以前年度从第三方收购来的情况下,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起,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应以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包括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誉)在最终控制方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修订)

为了适应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第五项修改为:“(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即修订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修订) 新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修订的内容主要有: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对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要求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处理;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的权益投资可作为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主体可以将通过投资主体间接持有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并对直接持有的采用权益法;删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投资的要求;删除投资则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确定初始投资成本的规定。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权益法核算,还是成本法核算的变化图如下。

准则修订前的情况下,两头成本法,中间权益法。

准则修订后的情况下,右头成本法,中间用权益法,左头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

四、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修订)

新的职工薪酬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修订后的准则将适用于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涵盖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各类职工薪酬。修订的主要内容:充实了离职后福利的内容,新增了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规范;充实了关于短期薪酬会计处理规范,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充实了关于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定;引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完整第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五、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修订) 新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将综合收益相关内容补充纳入准则正文。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下列两类列报:(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2)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六、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修订)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改进了控制的定义,强调控制构成的三要素为对被投资者的权力、可变回报以及能够行使权力影响可变回报。引入实质性控制、投资性主体,及关于拥有决策制定权力的投资者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的判断指引和对被投资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新的准则还吸纳了已发布的解释公告、年报通知等文件相关规定,包括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臵部分对子公司投资、因处臵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少数股东超额亏损的分担、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的所得税影响。因首次采用本准则导致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七、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4修订) 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外币“固定换固定”的配股权等归类为权益工具;符合一定条件的可回售工具等归类为权益工具;补充了抵销的规定和披露要求;补充了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要求;修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到期期限分析的披露要求;并删除了有关金融工具公允价值部分披露要求。

八、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要求。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做出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

九、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合营安排准则对合营安排的认定、分类以及各参与方在合营安排中权益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范。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十、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的定义,指通过合同或其他形式能够使企业参与其他主体的相关活动并因此享有可变回报的权益。在其他主体重权益的披露,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估企业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性质和相关风险,以及该权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的感受到,要做好财务工作,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财务相关理论知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与资本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也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加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注重自我提升,积极为公司财务工作添砖加瓦,鞠躬尽瘁。


新会计准则培训心得二:201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培训总结(2593字)

近来财政部连发多文,出台了三项新准则,同时也修订了多项准则,中国会计准则变革势在必行。财政部新出台及修订的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修订)》。

一、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

(一)明确了企业因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发生变动时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预计负债的减少,以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限扣减固定资产成本,如果预计负债的减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超出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对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明确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在被合并方是最终控制方以前年度从第三方收购来的情况下,合并方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该如何计量。

合并方编制财务报表时,在被合并方是最终控制方以前年度从第三方收购来的情况下,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起,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应以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包括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誉)在最终控制方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修订)

为了适应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第五项修改为:“(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即修订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修订)

新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修订的内容主要有: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对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要求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处理;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的权益投资可作为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主体可以将通过投资主体间接持有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并对直接持有的采用权益法;删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投资的要求;删除投资则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确定初始投资成本的规定。

四、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修订)

新的职工薪酬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修订后的准则将适用于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涵盖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各类职工薪酬。修订的主要内容:充实了离职后福利的内容,新增了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规范;充实了关于短期薪酬会计处理规范,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充实了关于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定;引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完整第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五、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修订)

新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将综合收益相关内容补充纳入准则正文。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下列两类列报:(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2)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六、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修订)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改进了控制的定义,强调控制构成的三要素为对被投资者的权力、可变回报以及能够行使权力影响可变回报。引入实质性控制、投资性主体,及关于拥有决策制定权力的投资者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的判断指引和对被投资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新的准则还吸纳了已发布的解释公告、年报通知等文件相关规定,包括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少数股东超额亏损的分担、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的所得税影响。因首次采用本准则导致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七、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4修订)

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外币“固定换固定”的配股权等归类为权益工具;符合一定条件的可回售工具等归类为权益工具;补充了抵销的规定和披露要求;补充了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要求;修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到期期限分析的披露要求;并删除了有关金融工具公允价值部分披露要求。

八、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要求。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做出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

九、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合营安排准则对合营安排的认定、分类以及各参与方在合营安排中权益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范。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十、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的定义,指通过合同或其他形式能够使企业参与其他主体的相关活动并因此享有可变回报的权益。在其他主体重权益的披露,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估企业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性质和相关风险,以及该权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的感受到,要做好财务工作,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财务相关理论知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与资本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也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新会计准则培训心得三:厦门大学新会计准则培训心得(1464字)

2010年5月18日,我参加了由佛山市公用事业控股有限公司组织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二期新会计准则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培训。三天的脱产学习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机会非常难得,获益匪浅。既学到了新知识,同时又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认识与观念得到了提高与更新。

一、学习新会计准则,提升自学激情

新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开始率先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施行,2008年底前所有中央企业将全面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它标志着中国财务及企业管理将迈入一个新阶段,意味着对我国企业来说,不仅将是财务管理的国际接轨,更是财务人员的国际接轨。新准则“六大创新、八大变革、39项新会计准则、48项新审计准则”所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在给我国企业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也给我们企业的财务人员该如何去适应新准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新准则,作为财务人员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迎战呢?我们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不断吸收新鲜血液,要认真思考深刻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并及早地适应它。

根据佛山市国资委的要求,从2010年1月1日起,公控及下属子公司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了在新制度下更好的完成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财务人员接受系统的业务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此次新会计准则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催促自己要不断奋发向上地学习。

二、启迪了思维,拓宽了视野

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以他们独特的思维和独到的学术见解引导我们纵横在奇妙无穷的知识殿堂中。专家学者的思维启迪,使我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受到了最大程度冲击,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向自由思维空间的大门,没有束缚,没有约束,让我们受益颇丰。

三 、完善了知识结构

此次培训,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了由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专家陈守德博士就新准则的出台背景、新准则的显著特点及重大变化、新会计准则后续规定、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新旧准则转换总体情况、新会计准则执行情况、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案例分析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热点,通过报表分析,阐述会计核算对报表内容列报的影响,新准则下长期股权资的变化作了详细的讲解与指导;厦大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桑士俊博士为学员详细介绍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的列报与分析,提出以资产负债表观替代损益表观的会计核算思路,以资产负债表影响利润表的核算方式,以及对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的定义、分类及核算方法等知识;于李胜博士从理论的角度详细的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用管理控制系统形象的定义全面预算管理,介绍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分析与考核的预算实务工作;天健光华(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合伙人、注册会计师黄印强介绍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及处理办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使大家的视野从会计领域转移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完善了大家的知识结构。

四、带着问题学习,解决问题回去

在课堂上、课堂下,我把有关佛山市物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实际财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分别向陈守德博士、桑士俊博士、黄印强注册会计师一一请教,并得到了他们耐心的解答和专业的指导与分析,为我日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收获了友谊

这次培训的成员分别来自公控及下属五大子公司(水、电、气、物业、海外)的财务人员,5天的朝夕相处,让我们彼此了解、彼此熟悉。26位成员各有各的优点长处,经过这次相互学习交流,使自己终生受益,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学以致用是我们此次培训的最终目的,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历练,才能真正搏击长空,我们一定会珍惜机会,不辜负领导的殷切期望,师长的谆谆教诲,为公司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