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美术创作心得

时间: 03-23 栏目:心得
美术创作心得一:美术创作心得

我们的大学生涯已经临近尾声了,作为美术生与其他文化课生不同的就是有毕业创作了,从大四第一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在准备过程中我们绞尽脑汁,有过抓狂,有过沮丧,也有过灵感一闪而过的狂喜,现在回想起大四这一年来觉得收获挺大的,下面就我的具体创作过程与感想做一个总结。

首先要说的就是创作灵感了,大学里让我们无比欣喜的课程那就属外出写生了,因为不但可以享受旅游者面对美景的舒畅的感觉,更可以以一个专业的画家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中的美和发现自然中的美,然后借着美景以激情作画这是让我无比享受的事情了。大四第一学期的云南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生活有一些新的感悟,特别是香格里拉大草原上的卓玛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朴实的牧民悠闲的放着马儿,远处的小羊小猪们不争不抢的啃着小草,阳光透过云的缝隙抚摸着他们,触手可摸的云朵在湛蓝的天空里欢舞,这幅画面深深感动我了。为了表现他们我就开始搜集素材了,无疑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主角,一遍一遍的欣喜又一遍一遍的失望,指导老师启发我们“人物要极具典型”,于是我就根据草原的地理、气候、人文特征寻找那个最合适的“演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筛选,人马终于集齐了。

创作的素材集齐就着手准备初稿了,这一环节主要是整合构图,让他们以最合适的分割呈现在画面上,一点点冗余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经过老师对我的指导,我发现我初稿最大的问题就是天空面积太大,而我的主体不是表现天空而是地上的人物和马所以它就显得多余让画面主次不清了,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且重要的。构图弄好之后就要考虑画面的整体色调了,准备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以什么样的色调呈现最合适,经过深思熟虑我的整个画面是以暖暖的嫩绿色调来表现的,让观者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

一幅画面最打动人的应该是它的思想,老师告诉我“要带着感情去画”,于是为了能激发内心真正的情感我就看一些关于草原的故事听草原的歌,这样才能表达出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让画面能触动观者的心灵不至于画面显得表面空洞,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一遍一遍启发我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创作以及用色彩语言怎样传递感情色彩,虽然我理解运用的还不是很深刻但是我知道一幅好的油画作品是思想和技法集于一身的,我应该不断学习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指缝太宽时间太瘦,它总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走过了,整个大学生涯结束了,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大四这一年来指导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成长,还有我们这一个小组的团结,不仅老师让我们成长了在其他的同学的身上我们也学到很多,这将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此,真心的谢谢指导老师以及这一组的每位组员!


美术创作心得二:美术创作心得(1729字)

长期以来绘画创作的本质一直是画家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画家总是会在创作题材、形式上煞费苦心。怎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绘画作品是画家一生都在研究的问题。画家的个人品质和生活情趣影响着画家的绘画表达形式和语言。

在艺术的世界里,画家的气质往往决定了画家绘画作品的艺术语言;画家的情感与智慧决定了作品的好坏,可以说气质与情感智慧是绘画作品创作的基础。

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每一幅画都表达了画家不同的内心情感。可以说画家的每一幅画都是不可复制的,是独一无二的。在绘画艺术实践中,有什么样的气质,就会有什么样的绘画语言。可以说气质决定了画家的绘画语言。首先,独特的气质来源于独有的个性和独有的成长环境。凡高他对大自然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具有一种如火山般狂热爆发的个人气概。这种热烈疯狂的气质来源于他笃实虔诚的性格和不入俗流的个性情操,也就形成了他独有的艺术气质。凡高成长于一个牧师家庭,成年后他也成为一名牧师,在为矿区的工人祈求上帝给予他们食物时却饿起了自己的肚子,把这种情绪用一种什么东西表达出来呢?于是他就拿起画笔,来描述矿工,反映他们的生活,以唤起人们去拯救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矿区素描。这是他的一张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线条是那样粗重,实在拙笨,但恰到好处,。阿尔的明丽日光、太阳的儿子向日葵金灿如火的花盘使凡高发疯,纯纯的土黄、中黄、柠黄直接上到画面上,纯色勾出的线条是狂热激情的喷发,至今我们还被那瓶金黄灿烂的向日葵激动着!凡高的个性语言就是在他独有个性气质与自己情感撞击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其次,独特的气质直接对应独有的情感世界,个性的情感丰富强化了作者的气质,更完善了个性的艺术语言。八大山人是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家,他是前明帝室之胄,对明王朝怀有无限眷恋,对满清王朝有着骨子里的反感,因此,形成了他避世孤傲、蔑视清庭的个性气质。他画的水鸟或仙鹤眼睛都向上翻着,甚至他的怪石也如同人一样露出蔑视之态,这独特的个性语言符号让人过目不忘。当人们看到八大的画,不必看署名,便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对于一个画家,有什么样的个性气质就会有什么样的个性绘画语言。

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的:“艺术是情感的传递”,缺乏情感,画面会觉得生硬,“匠”气十足,作品空洞乏味,变成了被动的描摹。”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应该能与参观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所以,“真情实感”是艺术作品感染人的关键所在。这里的真情实感是指不忸怩作态,而是自然生发的作者的创作冲动。毕加索在血淋淋的国内战争时期,挥汗创作的鸿篇巨制《格尔尼卡》,虽然运用了立体分析的手法,但那对战争控诉,那如西班牙凶残牛头对生灵蹂躏、践踏,人民在哀号的表现,让每个欣赏者都被拉回到那个时空中,把他对和平的热爱对内乱者的控诉之情凝固于画布之上,至今都会让人为之感动。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江南水乡作品,把我们从作者情感物化的画布上带到了秀逸迷人的江南水乡,那鲜明的白墙黑瓦和水中的红鱼、小舟让人自然联想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优美自然风光,这源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种“低头思故乡”之情结与“举头望明月”之思绪,在他举头握画笔之时的强烈思乡、恋乡、爱乡之情感宣泄于画布上,所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使多少人为其作品放大瞳孔!真情感于人,真情出于人,人所共知,人所共有,这才是绘画作品真正打动人类灵魂之所在。画家正是结合自我的情感取向,开动自己的智慧头脑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的。林风眠创造了中西合壁的独一无二的绘画新风格,新语言,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绘画大师,他对中国画中特有的墨线非常感兴趣,同时又痴迷于西洋油画凡高的如流淌式的狂热色彩表现,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艺术创作的本质所在,就是画家把自己的真情感与独有的智慧相融合,也即把自己的情感与智慧凝固于画面上,去感染人,让人在赏心悦目中进一步欣赏画家智慧的哲思与创造。

每一个画家拥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情感世界,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绘画语言及绘画形式,可以说绘画作品是画家个人品质情感与智慧的综合体现。一个画家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应该不仅仅在绘画技能上锻炼自己,还要培养个人的艺术修养,要热爱生活,用心去体会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美术创作心得三:对美术艺术创作的心得感想(3262字)

纵观绘画艺术的发展,从古埃及壁画开始,绘画创作的一步步演变,可以看出,绘画创作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真实的描述社会现象,作为比文字更早出现的东西,它们负责记录,随着时间的发展,绘画开始有了新的目的,透视的发现与完善,让绘画创作更加接近于准确的表现出客观存在的东西,也就是写实。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对于自然风光、人像的描述精准且美妙。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摄影技术越来越完善,写实已经无法满足画家了!写实主义重点在于真实的描绘客观事物,而人们欣赏时往往死抠细节而忽略画作背后画家的思想与情感,于是他们像更能表达自己思想的领域进军!于是印象派、抽象派等等更加大胆抽象的风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它们用色大胆,打破常规,往往让人一眼看上去满头雾水不知所云;然而又是那么的和谐美丽,画作中隐藏着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长期以来绘画创作的本质一直是画家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画家总是会在创作题材、形式上煞费苦心。怎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绘画作品是画家一生都在研究的问题。画家的个人品质和生活情趣影响着画家的绘画表达形式和语言。

在艺术的世界里,画家的气质往往决定了画家绘画作品的艺术语言;画家的情感与智慧决定了作品的好坏,可以说气质与情感 智慧是绘画作品创作的基础。

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每一幅画都表达了画家不同的内心情感。可以说画家的每一幅画都是不可复制的,是独一无二的。在绘画艺术实践中,有什么样的气质,就会有什么样的绘画语言。可以说气质决定了画家的绘画语言。首先,独特的气质来源于独有的个性和独有的成长环境。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梵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这位易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梵高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世界正进行着一次全面的革新,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变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而过去相对于印象派较为超前的梵高,此时正适应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凡高他对大自然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具有一种如火山般狂热爆发的个人气概。这种热烈疯狂的气质来源于他笃实虔诚的性格和不入俗流的个性情操,也就形成了他独有的艺术气质。凡高成长于一个牧师家庭,成年后他也成为一名牧师,在为矿区的工人祈求上帝给予他们食物时却饿起了自己的肚子,把这种情绪用一种什么东西表达出来呢?于是他就拿起画笔,来描述矿工,反映他们的生活,以唤起人们去拯救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矿区素描。 这是他的一张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线条是那样粗重,实在拙笨,但恰到好处,。阿尔的明丽日光、太阳的儿子向日葵金灿如火的花盘使凡高发疯,纯纯的土黄、中黄、柠黄直接上到画面上,纯色勾出的线条是狂热激情的喷发,至今我们还被那瓶金黄灿烂的向日葵激动着!凡高的个性语言就是在他独有个性气质与自己情感撞击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其次,独特的气质直接对应独有的情感世界,个性的情感丰富强化了作者的气质,更完善了个性的艺术语言。八大山人是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家,他是前明帝室之胄,对明王朝怀有无限眷恋,对满清王朝有着骨子里的反感,因此,形成了他避世孤傲、蔑视清庭的个性气质。他画的水鸟或仙鹤眼睛都向上翻着,甚至他的怪石也如同人一样露出蔑视之态,这独特的个性语言符号让人过目不忘。当人们看到八大的画,不必看署名,便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对于一个画家,有什么样的个性气质就会有什么样的个性绘画语言。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应该能与参观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所以,“真情实感”是艺术作品感染人的关键所在。这里的真情实感是指不忸怩作态,而是自然生发的作者的创作冲动。毕加索在血淋淋的国内战争时期,挥汗创作的鸿篇巨制《格尔尼卡》,虽然运用了立体分析的手法,但那对战争控诉,那如西班牙凶残牛头对生灵蹂躏、践踏,人民在哀号的表现,让每个欣赏者都被拉回到那个时空中,把他对和平的热爱对内乱者的控诉之情凝固于画布之上,至今都会让人为之感动。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江南水乡作品,把我们从作者情感物化的画布上带到了秀逸迷人的江南水乡,那鲜明的白墙黑瓦和水中的红鱼、小舟让人自然联想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优美自然风光,这源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种“低头思故乡”之情结与“举头望明月”之思绪,在他举头握画笔之时的强烈思乡、恋乡、爱乡之情感宣泄于画布上,所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使多少人为其作品放大瞳孔!真情感于人,真情出于人,人所共知,人所共有,这才是绘画作品真正打动人类灵魂之所在。画家正是结合自我的情感取向,开动自己的智慧头脑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的。林风眠创造了中西合壁的独一无二的绘画新风格,新语言,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绘画大师,他对中国画中特有的墨线非常感兴趣,同时又痴迷于西洋油画凡高的如流淌式的狂热色彩表现,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艺术创作的本质所在,就是画家把自己的真情感与独有的智慧相融合,也即把自己的情感与智慧凝固于画面上,去感染人,让人在赏心悦目中进一步欣赏画家智慧的哲思与创造。

每一个画家拥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情感世界,所以,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绘画语言及绘画形式,可以说绘画作品是画家个人品质情感与智慧的综合体现。一个画家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应该不仅仅在绘画技能上锻炼自己,还要培养个人的艺术修养,要热爱生活,用心去体会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一般人看绘画作品,能够欣赏的是写实的作品,而对看上去色彩运用像儿童画那般纯的画和将事物分解重组的抽象画难以理解和欣赏。这之中蕴含的画家的情感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够感受。从我这个年龄来说,生活的苦难只流于纸面,我明白它在字典中的含义,却无法切身感受到,所以对待绘画作品的欣赏还停留在形式的层面,无法做到透过形式参透到其中的内涵与韵味。但是我相信,有着这种意识,再加上时间的积累沉淀,能够慢慢领悟到绘画创作的精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