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宣传演讲稿
1禁毒宣传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
您们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同学们,你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吗?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高达86.3%,其中最小的远不到10岁。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正成为新型毒品的受害者。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一个个娇小的身影因为毒品而日渐憔悴,一张张年青的面孔因为毒品而无比苍白。党和国家本着对未成年人的高度关怀,提出了“禁毒宣传,要从娃娃抓好”的号召。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单纯幼稚,有强烈的好奇心,判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坏人的诱惑,意志力相对薄弱,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容易上当受骗,陷入吸食毒品的误区:
有人吸食毒品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开始的:
1、轻信一次不上瘾。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长期想毒,终身戒毒。
2、“免费午餐“惹的祸。有些毒贩子,开始总假装大方的送你吃,等你上瘾了,就要高价要你的钱了。
3、轻信吸毒可以减肥。毒贩经常向青少年吹嘘毒品的好处,声称毒品可以治病,还利用女孩子爱美的心理编造“吸毒可以减肥“之类的谎话诱骗没吸过毒的人也吸毒。
4、误认吸毒为时髦。
5、误认为新型毒品不上瘾。
面对毒品,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坚强的意志。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好好地活着,健康地活着,有价值地活着,是对生命、对父母、对社会最大的回报。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提高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垒筑一道防毒屏障,让毒品失去成活的土壤。借此机会,我祝福同学们都能健康,快乐!让阳光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2禁毒宣传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毒祸猛于虎,危害全民族!自从19世纪被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东南沿海偷运鸦片开始,毒品问题,已经困扰中华民族长达两百年之久,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毒品曾一度绝迹,改革开放后,毒品问题又沉渣泛起,如果任其发展,其后果可用著名的禁烟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句话形容“国几无可御敌之兵,无可充饷之银”,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这八个字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毒品对生命健康的危害,一个人一旦吸毒上瘾,无异于慢性自杀,毒品在腐蚀人的思想意志的同时也夺去了人体的健康。吸毒者四体不勤、脸色苍白,毒瘾发作时打呵欠,流鼻涕,如果此时得不到毒品,进而发展至烦躁不安、大喊大叫、甚至于歇斯底里、精神异常,而且吸毒者身体对毒品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大用毒剂量,而缺乏医学常识的吸毒者往往因掌握不好剂量而一命呜呼,更何况还有因吸毒者共同注射针头而传染上如艾滋病等可怕的疾病。
再来算一笔经济帐,一个吸毒者每天至少需要吸食或注射海洛因0.1克,而0.1克海洛因黑市零售价是一百元,那么一个月就三、四千元,一年就是四、五万元。如此巨额的费用,搞得吸毒者家庭破裂,妻离子散,甚至于为筹措毒资,偷盗抢劫、绑架杀人,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现在社会上流通的毒品主要有鸦片、海洛因、可卡因、冰毒、“摇头丸”,及其它一些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这些毒品毒性大、成瘾性强,一旦成瘾,人体脱毒过程十分漫长,吸毒者戒了再吸、吸了再戒,反反复复,有人用“一朝吸毒,终生戒毒”来形容戒除毒瘾的难度,因此戒毒的最好办法就是绝不吸毒。青少年是父母的希望,他们因为思想不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够丰富,自身免疫力较差,加上影视剧的渲染和社会不良分子的拉拢引诱,尝试吸毒最后成瘾难以自拔的事例屡见不鲜,一些青少年因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心理或受家庭和学校压力太大,主动寻求刺激,缓解压力导致铸成大错的事例也大量存在,目前,在国内、市内已经出现学生参予吸毒的现象,预防学生吸毒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市又受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其毒品向我市渗透不断加剧,这种局面的严重必须要引起社会、老师、家长的高度警惕。在“6·26”禁毒宣传日到来之际,我们在此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毒品巨大危害性的认识,高度关注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引导孩子们结交良师益友,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铺一条平安大道,使他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的人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香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牢记“四知道”: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一、毒品的种类:
杜冷丁、K粉、美沙酮、大麻、鸦片、冰毒、摇头丸、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咖啡因、安纳咖苯环已哌啶、麦司卡林。
吗啡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具有镇痛、催眠、催吐作用,其最大缺点是易成瘾。吗啡最通常的给药方法是注射,以便迅速生效,但口服亦有效。吸食吗啡,可产生人体上的一系列副作用,在神经中枢方面,副作用表现为嗜睡和性格的改变,引起某种程度的意和欣快感觉;在大脑皮层方面,可造成的注意力、思维和记忆性能的衰退,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引起精神失常的症状,出现亡和幻觉;在呼吸系统方面,因吗啡能抑制呼吸中枢的兴奋,改变呼吸的自动控制,因而大剂量吸食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吗啡的极易成瘾性,使得长期吸食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吗啡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造成严重的毒物癖,从而迫使吗啡成瘾者不断地增大剂量以期待收到相同的吸食效果。
二、吸毒对人体具有以下危害性:
1、身体依赖性是指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药,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心理)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托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品的原因,也是世界医、学界尚待解决的难题。
3、吸毒对生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大或用药时间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合组织病理变化。中毒者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4、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者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5、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者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想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味吸毒而丧失人性。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型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6、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了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7、对社会生产力产生巨大危害:吸毒者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8、毒品活动严重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机能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综上所述吸食毒品不但危害自己而且危害国家、社会、家庭,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不参与吸毒、制毒、贩毒、种毒。
3禁毒宣传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目前,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毒品潮,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威胁着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遏制、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毒品犯罪,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毒品,祸国殃民。毒品,万恶之首的源头,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自从19世纪被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东南沿海偷运鸦片开始,毒品问题,已经困扰中华民族长达两百多年之久。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一口警钟,时时刻刻在耳边响起,在旧中国,我们曾受鸦片的泛滥,使民穷财尽。毒品摧毁的不只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一百五十多年前,毒品曾使一个伟大的民族连同它创造的灿烂中华文化坍塌在一片片蒙蒙毒雾之中,一个古老的中华历史留给世人的是一个个面色蜡黄、枯瘦如柴、蓄着长辫的男人躺在床上吸大烟。泱泱大国,为一杆烟枪,七尺男儿为一丝青烟屈膝,中国男子汉的威严早已随着白雾灰飞烟灭,成就了“东亚病夫”景象。
目前在我国流行滥用的毒品主要有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吸毒者,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请看:
河北某少年因好奇染上毒瘾,从此偷同学的钱;偷家里的钱;到大街上去抢钱,一发不可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天津某青年自信自己有很强的自制力,从偶尝一口到静脉注射,却一直没有控制住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河南的刘红选不顾妻儿老小,为筹措毒资,刘红选带一吸毒人员回到家中,话不投机,与其子刘某发生冲突,刘某的同学在一旁劝阻,刘红选恼羞成怒,拔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向儿子的同学连刺三刀,为保护同学安全,刘红选的儿子上前阻拦,并将刘红选左眼踢伤。此时,丧失人性的刘红选凶相毕露,挥刀向儿子刘某胸部刺去,刘某当即倒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沾满了血和泪的惨案,都是因毒品引起。
杀人放火,坑蒙拐骗……这一切一切,吸毒者为了它,不惜失掉了宝贵的生命,还连累了亲朋好友。到后来,变得人不成人,家不成家,一片凄惨。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吸毒不但会严重摧残身心的健康,传染和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而且,对家庭而言,往往“一个吸毒,全家遭殃”。会使自己倾家荡产,到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到:有毒必禁,毒害必除,让万恶不赦的毒销声匿迹。
6月26日,又一个禁毒日来临了,由政府倡导的禁毒宣传工作又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从媒体的强势报道到街头出租车张贴的标语式口号,都可以感受到政府禁毒的决心和国内毒品泛滥的严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他们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和精彩的人生。在这个时期,如果吸了一根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一旦染上毒瘾,他们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但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自制力差,好奇心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建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努力做到“五懂”:
懂得什么是毒品;懂得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懂得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贩毒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懂得防止吸毒的方法。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毒品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一旦上瘾,就难以自拔。
(四)我国法律规定:“吸毒违法,贩毒有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列为严重的不良行为之一。
(五)青少年防止吸毒的方法:
第一、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入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第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第三、不听信毒品能治病、能解脱烦恼和痛苦、能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第四、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第五、进歌舞厅要谨慎,不接受陌生人的饮料、啤酒,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第六、即使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食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决不再吸。
最后,我再次呼吁广大的青少年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谢谢大家!
46.26禁毒宣传演讲稿
她,曾是深受异性喜欢的“班花”,身材修长,大眼睛很有灵气。担任实验小学管弦乐队领队打旗手时那英姿飒爽的模样让女生都为之吸引。这是15年前,我的小学同学在我脑海中的印象。
今年8月12日,我在工作中接到了天津市公安局北辰分局刑侦支队发来的跨区域办案协查,内容大概是:“犯罪嫌疑人XXX伙同他人多次在我市各区骑摩托车进行抢夺,现被抓获……”搜索了嫌犯身份证,要不是嘴角上的那颗黑痣简直不敢相信协查照片上那头发凌乱,双目无神,眼圈发黑,面颊凹陷,身材佝偻的妇女就是她。
是什么让一个曾经刹那芳华的少女变成如此模样,又是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女生会去飞车行盗,是的,她吸毒了。
听,残喘气息,那是毒品侵入肌体后迷留的呼唤;看,瘦骨嶙峋,那是毒魔吞噬生命肢体的展现。吸毒不仅是对生命的一种轻薄,吸毒者为了筹集毒资不惜以身试法,更是诱发杀人、抢劫、盗窃等刑事犯罪的一颗毒瘤。在禁毒大队的这些日子里,我亲眼看到一个又一个在迷雾中沉醉、在毒魔中不能自拔的“瘾君子”。
37岁的桓仁镇人张某,原本拥有幸福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20XX年由于交友不慎,开始吸食冰毒,无心工作。今年10月以来吸毒越发严重,天天找家人要钱买毒,稍有不从便对家人拳脚相加,将家里的家具、电器全部砸乱,甚至以死相威胁。20XX年11月1日上午16点多钟,张某由于毒瘾发作,又上演了上述一幕,他的母亲不堪儿子“疯狂”下去,要求公安机关相助,当天下午,民警将张某依法治安拘留。这只是众多吸毒人员中最普遍的案例,毒品这个害人不浅的东西,致使原本正常的人变得不顾亲情,道德沦丧,害得本来幸福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20XX年禁毒会战中,桓仁县公安局总共查获吸毒人员221人,其中90后就有45人,最小的只有15岁,青少年占所抓获人员的比例接近50﹪。原因是青少年好奇,对毒品的危害性缺乏认识,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青少年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外出打工,家里由留守老人照看,这些青少年聚在一起后有家不归,常吃住在网吧、游戏室、宾馆旅社,由于无正当生活来源,甚至一些豆蔻年华的少女被迫走上卖淫道路。20XX年6月1日,桓仁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禁毒宣传进学校活动,借“六R26;一儿童节”时机,大队民警来到县各学校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青少年及其家长宣传毒品的基本知识及危害、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青少年学生应怎样预防和抵制毒品等内容,目的在于号召学生严防毒品侵害、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禁绝毒品任重道远,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在禁毒大队的工作中,我们虽然教育感化了一些迷途的羔羊,挽救了一些失足者,但吸毒人员的复吸率还是很高,制毒贩毒人员依然猖獗。帮教一个吸毒者,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教育一方群众,就是稳住一方治安;惩治一个毒贩,就是还老百姓一片净土。在禁毒这条大路上,我们一直在路上,勇往直前,永不停歇!
5中小学禁毒宣传演讲稿
同学们,早上好!
一讲到禁毒,有同学就会认为:禁毒跟我很遥远,与我无关。其实不然,毒,万恶不赦,下面请先听一则故事。河北某中学的一位同学,在初中时成绩很好,读高一时,因竞争激烈,成绩总是不理想,在期末考试时,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受到学校的处分,由于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暑假期间与同学混在一起,经常出入网吧和歌舞厅,因经不起同学的引诱和好奇,吸了一次毒,吸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最后一发不可收,染上了毒瘾。从此,在学校偷同学的钱,在家里偷家里的钱,甚至到大街上去抢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天津某青年自信自己有很强的自制力,从偶尝一口到静脉注射,却一直没有控制住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一桩桩,一件件沾满了血和泪的事件,无不是因毒品而起的。
毒品,祸国殃民。它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吸毒者为了它,不惜失掉了宝贵的生命,还连累了亲朋好友。到后来,变得人不成人,家不成家,一片凄惨。像以上的例子很多很多,有的吸毒者受不了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而自杀,有的吸毒过量而死亡,全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者有90多万,还有未登记的。90多万人中,35岁以下占77%,目前,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我们明显感觉到毒品向我们逼近。很早时,只听到国外有吸毒,后来国内也有了。再后来,听说温州有人吸毒,现在我们的城市里也有人吸毒,而且是年轻人。毫无疑问,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青少年吸毒严重摧残身心健康,据专家介绍,青少年身心尚未发育成熟,一旦吸毒成瘾,会导致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多种疾病发生。此外,青少年吸毒不仅给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造成家破人亡,亲人如仇,乃至败坏风气,危害社会治安,引发刑事犯罪。同时,青少年吸毒又会助长和刺激毒品的犯罪,并且不断腐蚀其他无辜青少年陷入吸毒、贩毒和其他违法犯罪的泥潭,可谓是“一人吸毒,社会遭难”。
禁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吸毒,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就是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不能好奇去试一试,也不能因挫折精神不振找毒品安慰,目前,国际社会很重视禁毒,我们国家也很重视禁毒,“6.26”定为“国际禁毒日”。加强宣传教育,让我们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比较全面直接地学到识毒、防毒的知识,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你我共同努力,为打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