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抗洪救灾演讲稿

时间: 08-20 栏目:演讲稿

1抗洪救灾演讲稿

如注的暴雨,哗哗地下着;特大的洪水,咆哮如雷地奔涌而来。岚皋告急!紫阳告急!……陕西省安康市险情不断!7月18日突如其来的洪水让安康全市多处爆发山洪、泥石流灾害,致125万余人受灾,因灾死亡63人、失踪119人,经济损失惨重。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那些被掩埋与被隔绝之地,依然隐藏着我们所有人的祈求与祝福,而积极投入救灾就是最好的爱国表达。面对突如其来、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安康质监人坚持在抗洪救灾一线创先争优,一场特殊的抗洪救灾战斗在巴人故里打响。一次战斗就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但汹涌的洪魔造成的灾难,未让安康人民胆怯、退缩,面对被洪魔摧残的家园、面对需要救助的群众,安康质监系统的各级党员干部用自己超越责任的大情怀连续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

洪水来袭,数十万人被迫大转移,安康质监人顾不上吃饭、更顾不上休息,全系统紧急行动,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使用放心物资,第一时间冒着暴风骤雨奋战在采购救灾物资的第一线,一方面主动配合纪检监察和民政部门把好棉被等絮用纤维制品等各类物资的采购关,执法人员同政府采购人员深入各批发市场和商场,并将专业人员派驻救灾物资仓库,对各类接收的物资质量把关,做到了逐批分类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打包入库。安康质监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严把救灾物资的质量关。

洪水退却,安康质监人第一时间积极投身于受灾群众的生产自救。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污染变质的食品流入市场,预防受损特种设备带病运行。安康质监人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沿着时有滚石、垮塌危险的泥泞道路,深入到食品生产企业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查看灾情、排查隐患,帮助指导救灾工作。在掌握企业受灾情况的基础上,立即采取有效补救措施,积极协助企业与保险公司协商进行理赔,耐心细致地向受灾企业做工作,对受灾食品和原材料进行清点登记封存,及时将企业受灾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帮助受灾企业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及时对受损的特种设备进行清理保养,特别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维修和检验,加强灾后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管,坚决查处非法使用经水浸泡、污染、腐败、变质的不合格原辅料或是将经水浸泡、污染、腐败、变质的产品重新加工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特种设备带病运行,确保灾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洪水无情,人间有爱,这是安康质监人用实际行动做出的最好诠释。

安康质监人在严格履行职责的同时,不计得失,不顾疲惫,在炎炎烈日下,辗转奔波于被洪水、泥石流蹂躏过的道路、民房,顾不上休息,帮助清理道路、民房的垃圾、淤泥,组织和鼓励受灾群众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并组织全系统向受灾人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洪水无情人有情,从局长、党组书记到普通质监干部,一双双热情的手,一颗颗炽热的心,纷纷涌向抗洪救灾第一线;一笔笔赈灾捐款,一件件质量合格的救灾物资,寄托着质监人的情意,满载着质监干部职工的心愿,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在“7.18”特大洪灾中,没有一户居民衣食无着,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井然有序,在抗洪救灾阶段性胜利中无不彰显着安康质监人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

安康市质监局在此次抗洪救灾中,表现出的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得到了防汛指挥部的高度评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安康质监人与安康人民一起,定能战胜洪灾,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共建美好新安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安康质监人把深沉壮阔的无私大爱,写在了一堆堆洪水吞噬过的废墟上。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安康质监人以舍生忘死的无畏大勇,抗击从天而降的灾难。

敬礼,伟大的安康质监人!

2抗洪救灾演讲稿

一场洪水突袭了我们这个小城市。

第一曰晚,老天爷像一头发怒的狮子,顿时这里被倾盆而下的雨水包围。

第二日晨,洪水暴发了,虽还没溢上街道,只有几步之遥了。人们惊奇的发现网络、通迅系统全部瘫痪;电力、水力统统中断;通往县城的公路早以不堪入目……人们的生活陷入窘况,这个城镇仿佛与世隔绝。

第三日晨,正当人们在家谈笑风声时,政府发来通告:让人们做好防洪准备。人们收到通告时,立刻将贵重东西搬到水位高的地方去。街道上洪水冲破石桥的护栏,跃上了街道。半个小时后,街道上的洪水近一米高了,人们再也不敢在街道上行走了。我站在自家楼上,鸟瞰街道:往日欢声笑语的街道以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湍急的洪水。洪水慢慢退了。当人们回到家中时,却发现不少家具不知去处。洪水退了,却留下了痛楚和惋惜。于是人们在没电没水的情况下,你帮我我帮他,清理起洪水留下的那层厚厚的泥沙……

没错,这就是丹东大洪灾。而且最近不久,我国发生了多起洪涝灾害事件。南方10省,抗击涝灾已经开打“疲劳战”。其实,至少到目前为止,整个南方,降雨量总体上远未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只是,大面积持续的强降雨导致的涝灾是人人可直观感受的“面”,而山崩地裂均发生在“点”上,虽每一次都让受众感受惊心动魄,但人们往往忽视将“点”上的地质灾害连起来,作一次这是“为什么”的深入思考。然而舟曲泥石流,死亡人数达到1248人,失踪496人。然而人们听到这样的死亡报告,想到的往往是今年天气异常,南方先旱后涝,山崩地裂乃强降雨所致只能听天由命,却很少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抗洪救灾,怎样预防洪涝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我想还需要大家群策群力。这里我提供给大家几点方法。

防洪避险方法

(一)选择安全避雨地点。

一是选择坚固而远离河道、沟道的建筑物内避雨;

二是选择稳定的石崖下;

三是选择山脊处,远离沟道的台地上。总之,避雨要掌握一个原则,即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雨,切忌在低洼处,沟道旁、大树和电杆下避雨。

(二)汛期人员避险方法。

一是在出行路中,如遇降雨,行人通过河道、山洪沟口时,切忌盲目或强行通过。一定要站在安全地带观察河道上游、山洪沟里有无洪水下泄,如有洪水下泄,一定要撤退到距河道、山洪沟较远、较高的台地等地带,有时看似流量小、水浅,但洪水里夹带大量的石块、泥沙等物质。如果强行过河,极易被石块等物质撞伤,甚至造成溺水身亡,一定要待雨停洪水消落后方可通过。

二是汛期在野外从事生产活动时,一定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如果有降雨趋势及早返家,不宜逗留,特别是在山坡上从事生产活动时,如遇雷雨天气,切忌在山洪沟内,不稳定的土崖、石崖、空旷的台地、山顶较高的孤立树木下避雨,以防山洪雷击。

三是在城市中遇到洪水时,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在水势缓和的情况下收集各种漂浮物,如木盆、树木等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但必须注意如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四是万一落水,首先要屏气,并捏住鼻孔,避免呛水。在放松身体的同时,试一试能否踩到水底。若是水速很急,不要直接朝岸边游走,应该顺着水流游向下游岸边。如果河道弯曲,应向内弯处游,通常那里较浅,并且水流速度较慢,在那里上岸或等待救援。

五是强降雨时,特别要警惕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台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山谷中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要立即登上平整的高地作为暂留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如人员在谷底活动时,发现泥石流下泄,要迅速爬向与泥石流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

六是学生上下学尽量结伴而行,路过河道,沟道时要有家长或教师护送,平时要加强对学生汛期保安教育,不要冒雨上学、下学,暴雨过后切忌强行过河。

(三)建筑物和在建工程避险方法。

一是受洪水威胁的村庄、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无法搬迁的,要制定防洪预案和抢险方案,确保洪水来临有对策,特别是要建立暴雨洪水监控值班制度,随时掌握雨情、水情,遇有超常情况,及时通知,采取撤离等措施,以防不测。

二是建房搭屋要远离河边、沟边,特别是旱年枯水期更不能忽视、大意,要使建筑物与河边、沟边有足够的距离。受地形限制,只能在狭窄的河床、沟道旁或以地建搭屋时,要避开S弯道下游,地就是凹岸切线方向,防止突泄洪水直冲建筑物。

三是汛期在河道内或河道两岸的在建工程,一要制定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的防洪预案;二要在河道上游合适距离设置水情监测哨;三要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四要建立灵活精干的抢险队伍。

(四)汛期车辆避险方法。

一是降雨天气车辆过河时,一定要提前停靠在安全地带观察河道上游情况,虽然当地降雨较小,河道流量小,可能上游地区普降暴雨,引发洪水下泄,切忌盲目强行通过,防止车辆行至河中突然熄火或停滞,上游一旦下泄洪水,极易导致车毁人亡。

二是降雨行车时,一定要放慢车速,尽是远离河道、山洪沟口、山崖等山洪灾害易发区。

总之,广大群众在汛期无事少外出,遇有暴雨洪水要沉着冷静,运用科学的防洪避险方法,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我相信正如温家宝所说“多难兴邦”,我们会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我们会在灾难中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3抗洪救灾励志演讲稿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抗洪演讲稿。”同行的人指着江堤下不远处告诉记者,“1998年抗洪抢险誓师大会就在这里举行。当时,万千军民众志成城抵挡住了滔滔洪水,确保了江汉平原的安全。”

汽车在长江大堤上又行驶了约1公里便停下来,赵传宇勇救落水老人的事迹就发生在附近。长江大堤十分宽阔,离地面约10米高,被救老人张多平家住沙市区解放路荆江亭社区,离长江大堤不足百米。

听说救命恩人赵传宇家乡的记者前来采访,张多平老人在儿子黄辉明的陪伴下一起赶到长江大堤。“感谢你们南阳人!如果没有小赵,我早就没命了。”张多平热情地握住记者的手,连声称赞南阳人的勇敢和善良。

力气用尽时幸而抓到救命铁棒

“1月22日,我就是在这里洗衣服,头一晕便落入江中。”张多平老人指着江边的一块石头说。从小在江边长大的黄辉明对长江十分熟悉,他介绍说:“长江在这一段水流急、漩涡多,即使岸边江水也有三四米深。年年这里都要淹死人,本地人也不敢轻易下水。”

周顺智大妈当时和张多平老人一起在江边洗衣服,她回忆说,张多平老人落水后没几秒钟就被波浪卷走数米远,她急忙大呼“救人”。这时,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百米外向出事地点飞奔。

“这100米并不平坦。”周顺智大妈告诉记者,为了保护长江大堤,岸边堆满了大小不一的岩石,稍有不慎踩进石缝里,就可能造成骨折。但是为了救人,赵传宇迅速跑过来,连衣袋里的手机也没来得及掏出,便跃入冰冷的江水中。

赵传宇游到张多平老人身旁时,棉衣已经浸透了水,沉甸甸地往下坠。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才和老人一起靠近岸边。

出事地点是一个水文观测点,记者看到,江边的岩石上有一根铁棒横着伸入长江约两米,赵传宇心有余悸地说:“在我几乎没有力气、游不动的时候,我抓到了铁棒,否则我和老奶奶都会被江水卷走。”“尽管赵传宇跳入江中救人,但我仍很担心,万一两个人都上不了岸,岂不白送了一条人命。”周顺智谈起救人的经过仍很后怕。

救人不留名悄然离去,在众人的帮助下,张多平老人终于得救了,而赵传宇却成了“落汤鸡”,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赵传宇掏出手机打算与医院及老人家属联系时,发现手机已被水浸泡,无法使用。

周围群众问他叫什么名字,赵传宇笑而不言。附近居民要给赵传宇拿干净衣服换上,但他生怕麻烦别人,婉言谢绝,默默走回5公里之外的校园。

回到学校后,赵传宇一直将救人的事儿埋在心里。赵传宇所在的1031班班长卢振华也是偶然问到他的手机是如何坏的,才知道赵传宇在长江中救了一位老人。

张多平老人的家属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寻找,终于通过卢振华找到了这位救人不愿留姓名的英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