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于自己作文高中
1成功在于自己
这个寒假我没有回家,在汉口的皇冠蛋糕厂里做兼职。并非我不想家,只是我想尝试一下想念家人的同时自食其力的感觉。不同的环境对我的心情影响很大,但在一次偶然的阅读中,我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第一次发现:原来书本可以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因为平常很少有一本书可以让我自己察觉到自己的想法受那本书的影响而改变)
那本书的名字叫《秘密》,是学校的大礼包中赠的。也许是缘分吧,那里面的秘密对我工作的心情起了不小的影响。正如文中说的:宇宙中最有力量的法则就是“万有引力法则”。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力量,它指引着我们的生活,更影响着我们的人生。简单说,就是我们的想法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等。一开始,我认为这本书的作者也许是唯心主义论者,因为他似乎主要是说想法等思想对个人的影响,当时我觉得很可笑,怎么这本书还会这么畅销呢?在封面还写着“过去知道这个秘密的,竟然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任务:柏拉图、伽利略、贝多芬、爱迪生、爱因斯坦,以及许多非凡的发明家、卓越的科学家、伟大的思想家”。我很费解,但是觉得是不是要根据它写的试着做一下呢?反正工作的时候也很无聊,就当打发时间吧!
第二天,面对一大堆无聊工作的我,不再像以往一样——机械性的工作,脑袋空空的,什么也不想。虽然大家的话都听不懂,虽然听见领班说这说那,但我并不理会,我只是想:自己尽力就好,自己做的并不比别人的差啊,都一样的身份,一样的工作。慢慢的,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也不觉得领班处处针对我了,反而觉得她人很好——心直口快,做事效率也很高,让我很是佩服。我渐渐喜欢上跟我一起工作的阿姨们,大家一起忙碌着,一起为了早点下班奋斗着。虽然很累,但很开心。转念一想,我应该谢谢《秘密》,我打算把它看完。
看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误会的作者的意思了,他在一开始只是给读者讲解思想的重要性,并不是这要想就会成功的。重要的还是要一直抱着那个信念并为之实现而努力。说到这,我觉得这是很多人都懂得的一个道理,而且是很早就知道的真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很少。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没自信、没毅力、没挑战力。这些说起来很轻松,只有简洁的六个字,但是真正做起来却难比登天:
正如书中所说的,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回想一下,是否曽经想过会失败,而且想象失败的频率要比想象成功的频率要高呢?虽然不知道别人是怎样,但我敢说,我确实是那样。虽然我抱着那个信念,但是一种负面的想法还是不知不觉的进入我的脑海,并一直影响着我的“行动”。最终的结果——我还是失败了。这就是很明显的没自信的表现,也许在表面我们表现得很有自信,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并不肯定自己有那样的能力。
对于毅力就更不用解释了,很多时候我们信誓旦旦的要干什么事,但最终还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行动。这就是没有毅力的显著表现。其实挑战力跟毅力有点类似,因为自己缺乏自我挑战意识,没有自我战胜的想法与毅力,而使得有些事情不善而终、半途而废。
虽然书上是用一些奇怪的语言写的,但道理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知道的一样。就如书的前言“了解这个秘密,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不论你是谁,你想要什么,这个秘密都能给你!当你学会这个秘密,你将会知道如何去拥有、成为、或去做任何你想要的。你会知道自己的真实面目。你会知道,那等待着你的、真实华丽的世界”。我们都知道这个秘密但却没有学会这个秘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人都知道这个秘密了。他们不仅知道,也学会了,更很好的运用了。
短短的寒假,一本简单而神秘的书,给我启发很大。虽然不敢说我是不是能学会,但我彻彻底底清清楚楚地知道了;虽然不能说我能好好的学会,但我会认认真真地好好朝那方面奋斗。二十岁是一个年龄的转折点,也希望它能成为我生活等各方面的转折点。
2成功在于自己
每当人们失败时,总会去找客观原因,而不去找自己的原因。这样时不正确的。同在一个环境下,为什么人家会成功,反而自己却失败?所以这就不是客观环境的原因,而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不能依赖客观因素的好坏,因为成功与否全部在于自己。
对于我们来说,一次考试的成功或失败,我们总会找各个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是我们应该想到,同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环境,为什么人家会考得好?这答案只有一个:成绩的好坏跟环境没有多大的关联,全部在于自己。
从小学刚上初中,由于分班成绩不理想,再加上没有好的人际关系,我被分到了被人们评为“比较差”的班级,我曾也因为这个失去了考个好高中的信心。
但是,教我们的老师个个到认真负责,并不因为我们底子薄而放弃我们,而是细致耐心地指导。我的同学也非常好,他们纯洁善良,我很快地就交了很多好朋友。我们的班级非常团结而具有凝聚力。虽然有时候班级会有一点乱,自习纪律有时也不好,但我早已习惯了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四年后的中考,我们班的成绩也非常好,我也如愿考入了铁人中学。
在铁中,我被分到了重点班。它的环境和我初中时的环境像极了,由于我早就习惯了这种学习环境,我很快就融入了班集体。在期末分班时,我也又一次如愿地分进了基地班。
从这些经历中,我感悟到我们时常抱怨客观因素是不正确的。客观环境的原因不是影响我们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成功的主导因素全在于我们自身,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年少时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只能在火车上做试验,由于自己的疏忽,不但试验仪器被扔掉,而且还重重地挨了一记耳光。贝多芬是世界闻名的音乐家,他的《命运交响曲》一直到现在仍为人们喜爱。在我眼里它的音乐才华是任何人也比不上的。而就是这样一位创作出世界超一流音乐作品的艺术家,晚年却两耳失聪。一位音乐家两耳失聪会承受多么难以想象的痛苦啊!但他毅然继续音乐创作,凭借的就是他那顽强的毅力和超越自我的决心。这不仅是作品上的超越,更是他精神境界的升华。
环境对于这两位伟人来说并不好,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取得了成功。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身处的环境有好有坏,我们无法以微薄的力量去改变它,我们只能去克服它、战胜它。他就像我们的敌人,不战胜它就会被它打败。所以追求成功的我们只有战胜它才能取得成功。
失败者找借口,我们不应过分去追求环境的好坏,拼搏拥抱成功,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我们战胜环境对我们的干扰、战胜自己、改变态度才能取得成功。
3成功在于自己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怎样才算得上成功?一个老友提醒我一本书的最后一句是:所谓成功,就是按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这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关于成功的定义。自己的方式,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追求自己的梦想,既于己有益,也于他人有益,所以,可以说是成功。说起来,这个标准有些偏西方化。西方人常讲的做自己,实际上的含义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即为成功。
我想如果一个人,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了自己想做的选择,没有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没有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她能够干干净净、善良地活着,能够诚实本然地面对自己,这样的人生也许不算多么光辉灿烂,但也未必就比你的、我的人生更糟糕。
我的评论:前一段时间听到一个二战时菲律宾妇女为丈夫复仇充当间谍刺探日军情报大获成功的故事。那种人生,无论是不是失身红尘,但是都可以说是一种成功,因为她们做了自己想做的和应该做的事。因为成功的一种定义可以是:做了这件事后,我就死而无憾了。她们就是如此。
成功就是当你醒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年龄多大,你很快从床上弹起,因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爱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华做的工作。这工作比你个人伟大、神圣。你迫不及待地要起床,跳进它的怀里。
我的评论是:人生的态度,体现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体现在对于人生何谓正确、何谓成功的认识上。成功一定是建立在喜欢的基础上,这与人性的本质相关,是人性的自然体现。而成功也一定建立在价值的基础上,也就是对于他人和社会有益。因为这种对于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价值创造而兴奋,而喜欢自己所坚持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这就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如何积极地理解成功?我认为应该从做事的角度来理解,从把事情做对、做好这个角度来理解比较好。
就像一个企业,应该以良好的产品或服务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这样的企业既有利于投资者,有利于管理者与员工,也没有浪费社会资源。这,就是企业的道德,就是企业的成功。
人也是一样。例如去学校读书,消耗着很多资源,包括自己最宝贵的时间,还背负着家人和师长的期待,为什么不能把书读好呢?否则就是一种浪费。
所以归根结底,就像幸福是自己的事一样,成功也是自己的事。追求幸福往往要求我们超越物质的迷雾,而成功则是超越自己,克服自身的局限,扩大自身能够达到的疆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当你真正懂得去做好自己,并且认同自己的时候,你已经是个成功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