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关于爱心的高中作文

时间: 10-24 栏目:话题作文

1爱心接力棒

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播下一个希望,收获一份成功;播下一份善良,收获一颗爱心;播下一片孝敬,收获全家幸福。我家就是幸福的港湾,一泓碧水荡漾着浓浓亲情,飞溅起爱的浪花,爱心在这里传递,一代接着一代……

在世人眼里,外公是传统意义上的孝子,他对长辈的孝心是有口皆碑的,虽然他已经去逝三年多了,可他的孝行至今还是四邻八乡教育子孙的故事。妈妈说他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外公的工资不高,每个月发了钱,外公总要先给乡下的太奶奶、太婆婆寄去生活费,剩下不多的才是全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再后来,老人年纪大了,爷爷就把她们接到身边供养,每次做个好吃的,外公总是先给老人们盛上一碗,然后是孩子们,最后才是自己。怪不得太婆逢人便说自己有福气,得了个好女婿。

爸爸、妈妈对长辈也是非常尊敬的。有一次,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车去上课,刚走没两站,上来一位老奶奶,爸爸见了赶紧让坐。那天他正赶上感冒发烧,身体并不好,可他还是一路站到了下车,我看见爸爸脸色苍白,心疼极了。1995年,外公病重,在那四十多天里,妈妈一直陪伴在外公的身旁,每天为爷爷翻身擦洗、端茶送水、喂饭喂药。外公是带着微笑离去的,我想他一定是感谢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好女儿。

我在爱的氛围中成长,耳闻目睹了长辈们的孝心,那爱的种子早已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记得五岁那年,有一天全家人吃过晚饭照例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妈妈端来了一盘水果,我挑了个最大的递给外婆,再挑了个大的给外公,外公外婆高兴极了,连连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看见爸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如今走在路上,看到熟悉的长辈,我会主动打招呼;在车上,我会主动给老人们让座;在家里我会主动帮着妈妈洗碗打水,干些家务活;爸爸下班回家,我会帮他按摩捶背;和外公外婆在一起,我会尽力逗他们开心……

爱心是一把火炬,从你的手,我的手,他的手,可以一直传递下去。爷爷把爱的火炬传给了爸爸,爸爸把它传给了我,我接过这爱心的接力棒,一定会小心呵护着爱的火苗,让它一直熊熊燃烧,让爱的光亮照耀我前行的路程,直到永远。

2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

有人,把储蓄硬币当作一种习惯,于是日久天长那一罐罐沉沉的财富便是他的快乐;有人,把储蓄知识当作一种习惯,于是日久天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智慧便是他的骄傲;有人,把储蓄信用当作一种习惯,于是日积月累“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朋友遍天下”的信赖便是他的欣慰。而我们,应该把储蓄爱心当作一种习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手牵手心连心,才能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才能用生命挽起生命,用爱心感动你我,感动世界。

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会对亲情更加珍惜。“红罗帐里春色晚,冬夜听雪不觉寒”的温馨,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互敬,对老人嘘寒问暖的体贴和对孩子毫无保留的信赖尊重,都源于“爱心”。我们可以在动针线时储蓄爱心,敬茶膳时储蓄爱心,添冬衣时储蓄爱心,在每一个表达爱心的角落储蓄爱心,拾起心底丝丝缕缕的顾念怜惜,拾起我们早已熟视无睹的浓浓亲情,拾起储蓄爱心的习惯。

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会对师长更加敬重。居里夫人连获两次诺贝尔奖却从不居功自傲,作演讲时总是请出老师以表感恩;中国科学院院士、肝类外科专家吴孟超虽身为治好肝外血管瘤的第一人,也每每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恩师裘法祖的敬意。对师长的那份爱心,有敬重,有感恩,有祝福,有亲切。在师长面前无论我们身居何职、名耀何方,我们依然是懵懂学童、无知学子。唯有将储蓄爱心作为一种习惯,每时每刻不忘将爱心注入心灵,我们对师长的感恩才是发自肺腑、感动你我的。

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对陌生人也会报以微笑。曾有一篇《和陌生人说话》,其中爱和陌生人说话的母亲就用自己早已储蓄下的爱心来温暖陌生人的心,温暖周边的环境,点燃他人心底的爱。还有最近的印度洋海啸中,素不相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走来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也是人们用帮助他人的方式来储蓄爱心的行为吗?

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微笑与友善将把爱心的世界点燃;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互敬互爱的感动将把世界60亿人的心联得更紧;当我们随时随地记住储蓄爱心并将它作为一种习惯传送于四面八方,这个世界才会有感动,有希望,有企盼,有鼓励,爱心的火炬才会常亮不败!

3让爱心永驻人间

夕阳的余晖懒洋洋地撒在大地上,我独自在大街上漫步,浏览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牌,倾听者让人赏心悦目的轻音乐。手里握着一张20远的钞票,原因是我要买一些辅导书。

无意间,一个小男孩儿的身影进入我的眼帘:小男孩大约10岁左右,头发蓬松,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脏兮兮的,他侧身坐在地上,我仔细一瞧:天啊,他的右脚是畸形的!小小年纪就要遭受如此折磨,真是可怜啊!我瞧了一眼他面前的小瓷碗,里面装着少得可怜的几毛钱,我动了怜悯之心,摸了摸口袋中的20元钱,我快要掏出是,一个念头迅速闪现在我的脑海:不能给。这可是妈妈给我的钱,如果施舍了,回家还不是一顿“笋丝炒肉”?还是给吧,你瞧人家多可怜呀,怎么连点同情心都没有呀?不,追是一个骗子,现在多的是。哎呀,你看人家那么小怎么可能呢?给还是不给?来那个钟念头在我的头脑中激烈的对抗着,心里真是好乱,到底该不该给呢?

我于是一股脑的奔进书店想让自己复杂的心情能够得到平抚,买好书后,找回了十元钱,我走出了书店,又看见了他。正当我进退两难的时候,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缓缓走来,她拄着拐杖,迈着艰难的步伐,慢慢走到小男孩面前。之间老太太轻轻蹲下,伸出手中的破瓷碗,颤抖着将碗中仅有的3枚硬币倒进了小男孩的碗中,然后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小男孩,又轻轻的拍了拍小男孩的肩,无语之中似乎在告诉他要学会坚强。

目睹这一切,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沉重的撞击了一下。我见过富人救助穷人,幸运得人帮助不幸运的人,积极向上的人帮助消极落后的人,但是,岂敢救助乞丐还是破天荒——头一回。同样面临着贫穷和不幸,老太太却看到了比他更需要关爱得人。出于这种感情,他把自己仅有的3枚硬币及毫不保留的给了小男孩。

看着老太太迈着蹒跚的步伐,渐行渐远,我转身望着天边的夕阳,那么柔和,那么美。于是,我大步走上前,将手中的10元钱放在了小男孩的碗中,我常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我心灵的一扇门也好像被远处的一声爱的呼唤慢慢推开。

这是,对面的点钟飘出了韦唯的《爱的奉献》,我突然感觉好美。使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4让爱心顺其自然

点点滴滴的爱心与奉献,空灵成一篇爱的旋律,久久地回荡在城市的上空。

1999年12月,宁波市慈善总会开展了第一次“慈善一日捐”活动,市民捐款踊跃。12月6日,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收到了一封从百丈邮政局寄来的5万元汇款单,这也是当时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汇款单的落款是“顺其自然”,地址是“江东路一号”。大家试图寻找,却发现这个地址是虚假的。此后每年年底,“顺其自然”的汇款单总会如约而至。金额每年在增加,汇款单上的地址全是虚的,名字也从前五年不变的“顺其自然”转为从这4个字中随意组合而来的名字:顺其,然其,顺顺……2013年12月,市慈善总会第15次收到了“顺其自然”的汇款单,截至目前他(她)已经累计向市慈善总会捐款602万。出息之外,他(她)还直接向灾区捐款,向因重大病和遭遇不幸导致生活困难的人捐款,据不完全统计也有400多万元,累计捐款总额达1000多万元。

“顺其自然”究竟是谁?男士还是女士?集体还是个人?没有人知道。宁波见证过太多的感动,感受过太多让人泪湿的文字与画面,“顺其自然”十分顺其自然地让我们的心间洒满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温暖。“顺其自然”书写了大爱传奇,传承了民族精神,镌刻了奉献的力量,展现了城市的胸襟。“顺其自然”这原本四个普通的字眼,被这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宁波人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也许,他(她)只是一位平凡的老百姓,但他(她)心中有着对爱心的憧憬与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将爱心传递。也许,他(她)是一位事业上的成功人士,但他(她)不骄不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让我们也将爱心顺其自然地传承下去,用并不花哨的文字或是自己的行动来装点宁波,也是对顺其自然,对所有爱心人士的一份回报。

假期里,班级里的同学也组织了许多的活动:爱心义卖,清凉送水……照片里,每一张笑容都那么灿烂,即使自己的力量很薄弱,但在为他人付出的同时,不只是帮助了他人,也是自己成长道路上小小的收获,爱心也会让自己的生活如同彩虹一般多彩。

让爱心顺其自然。

5爱心教育优于棍棒教育

爱心教育,顾名思义是爱心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以爱护、关怀、帮助、尊重为宗旨,创造一种舒适、轻松、有爱的受教育环境,来合理有效的达到教育目的!这里的教育,广义而言是培养受教育者对自然、个人、集体、国家等的爱心。狭义而言也就是学历教育。爱心教育是教育事业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比棍棒教育更胜一筹的教育与方式。

首先,以狭义教育来说,爱心教育一爱心为对策,对受教育者循循善诱,使其主动愉快的接受教育。而棍棒教育下的受教育者大多数是不情愿受胁迫的消极心理状态。据相关资料显示,积极的心理使大脑皮层活跃度大大提高,消极心理则严重滞缓大脑皮层的活跃度。人体各器官的活动都受神经系统指挥和支配,长期的消极情绪严重的伤害身体各器官的组织的功能和作用。造成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等一系列疾病!从学习效率上来对比,爱心教育的优势不言而喻。另外,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吧。活到老学到老嘛!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最后搞成书没读完人没了,糟践自己!

然后,以广义教育来说,爱心教育倡导爱。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除了要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价值。这个已经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共识了。爱心教育下的受教育者体会爱、学习爱、并传播爱。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歌词是怎么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永远是美好的明天”。孩子们心智发育不成熟,是非判断能力弱。很多时候大人怎么做,他们就会照着学。他们会认为就应该这样做,这样做是对的。你想让下一代孩子们学会这种不理智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吗?棍棒教育体现的是一种自私、掌控、自我中心的人生态度。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还在震惊于心,深究其原因,就是变态人格惹的祸!希望覆辙不要重蹈。并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无法在社会上活好,大家都对这种人避而远之。心理课上也提到过“自私的人是因为缺爱”。解决方法,爱心教育!孩子们缺爱你就给他们补充爱,让邪恶无处遁形。

综上所述,爱心教育优于棍棒教育!

6爱心无国界真情在人间

去年12月26日早晨8时58分55.2秒,印度洋以南的海域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强烈海啸,震级为里氏8.7级。当时的海面波涛汹涌,陆上的树木一棵又一棵被连根拔起,一间又一间的酒店被巨浪摧毁,一批又一批旅客被浪涛卷走。这次海啸直接造成十六万多无辜市民死亡,成千上万的灾民流连失所,经济损失无法估计,成为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一次地震、200年来最为惨烈的海啸灾难。

当海啸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筹款赈灾,捐赠物资,组织救援小队奔赴灾区前线支援。我们国家主席胡锦涛立即从国库中拨出无亿人民币,全力支援灾区人民,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许多志愿团体,包括红十字会、救世军、儿童紧急援助中心等立即拨款支援,并派出医生、护士等救援人员前去帮助灾民。顺德各机构都积极响应了赈灾活动。

我们学校也不例外,除了老师们慷慨解囊,同学们也把自己的零用钱、储蓄投入捐款箱。我们班今天早上也跟着社会的步伐开展了“爱心无国界,真情在人间”捐款活动。

“铃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捧着一个正方体小木箱走进教室。木箱被一块红纸包着,正面端正地写着:“捐款箱”三个字。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每一位同学都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聆听老师讲一些关于印度洋遭受灾难的情况。最后,捐款活动正式开始。我身为一班之长,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相信你们听了些关于印度洋海啸受灾情况以后,心里一定很同情灾区的人民。让我们尽自己的能力,为支援灾区贡献一分力量,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过上幸福生活!谢谢!”……看,轮到明顺同学捐款了。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面值二十元的纸钞,凝视了几秒钟,轻轻地放入捐款箱,微笑着回到座位。众所周知明顺同学是一个扶贫生,父母因车祸变成残疾人士,无法工作,靠每月几百元的扶贫金度日,家境令明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平时不买任何零食,把过年得的红包钱和每月剩余的家用存起来,留着急事用。今天那张二十元钞票是他为邻居蔡叔叔扛一个月煤的酬劳。接着是班里最不自觉学习、家境富裕的冯刚同学捐款,只见他拿着钞票缓缓得走到捐款箱前,把钱放进捐款箱,然后也沉默不语地回到座位。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来到捐款箱前捐款。我仿拂看到灾民得到我们的资助后,个个露出灿烂的笑容……

“爱心无国界,真情在人间”。让我们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7爱心飞向大西南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轰”的一声,四川的高楼大厦在顷刻间倒了下来……

今天已是5月21日了,离地震已经整整过去十天了。这几天,电视机,收音机,网络上都滚动着一条条关于地震的消息。

胡锦涛主席的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士兵们的营救工作;受伤者家属的悲伤。在这一周之内,不知发生了多少器感人至深的故事。

当我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那一片片废墟,一个个血淋淋的遇难者平躺在地面上,我的心被揪了起来。四川,本是一个虽不富有,却充满了温馨的省,但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一切都没了,一切都消失了。

在这一周之内,死了将近5万人。我记得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士兵在救出一个被困者之后,又发生了余震。队长立刻命令马上撤退,稍许平缓后再来救援。可那位士兵微带哭腔说:“里边还有活着的人,求求你们……求求你们……再让我救一个吧!”这位战士怎么劝也劝不听,其他的战士只能架住他,不让他动……

5月14日,我校让我们捐款,让我们为四川尽一点仅有的微薄之力。

第二天,我们班中的同学都纷纷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压岁钱。大多数人都捐了50元以上,包雪强同学捐了210元,是我班捐得最多的人。这次,我班一共筹集善款1335元,给予我们四川同胞们。

时间,悄然无息地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天的哀悼日也快结束了。

还记得5月19日下午2点28分的情景,全世界的人们都站立着,为在这次5.12四川大地震中丧失生命的人们默哀三分钟。在那一刻,时间仿佛被静止了。学生们都低着头,闭着眼睛,回想着电视上看到的那一幕幕,为他们而难过,而伤心……

晚上,回到家里,仰望星空,天空里没有星星,没有一丝光亮,他们躲进厚厚的云层,偷偷地在哭泣,仿佛他们也在默哀;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空,透露着皎洁的光芒,把大地照得格外耀眼。但在那张小巧精致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一起起感人事例,一声声深情的问候,将在2008年深深地留下了一个烙印。

经过这次8.0级大地震,我相信,已经把世界人民的心紧紧地牵在一起。

四川同胞们,不用怕。我们会和你们心连心,共渡难关。一起努力,一起加油,成功就在眼前。我们的爱心会经过长途跋涉,飞向四川飞向大西南。

8姜汤里的爱心

曾经有一首歌这样唱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有很多种:亲人对你的爱、朋友对你的爱、老师对你的爱……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与别人素不相识,却尽心尽意,给他们送去热腾腾的姜汤,让他们在寒风凛冽的夜晚也能感受到一份温暖,一份关爱。

1月11日,春运正式开始了,许多在杭州工作的民工都准备回家过年,迫切希望早点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欢度新春。可是买票的人非常多,一票难求,为了买一张票,有许多人甚至排队排了一个通宵。现在是冬天,温度十分低,晚上还有风。顶着零下的温度站在寒风中排队,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为此,有一批自发组织的义工为了能带给这些排队的民工们一些温暖和关爱,发起了送姜汤活动。

义工们早早的就开始自己切姜、烧火,熬制,连盛姜汤的保温桶也是自己借、买的。晚上8点左右,义工们便把自己烧好的满满几大桶姜汤搬到候车广场上,纷纷把一杯杯热腾腾的姜汤分给在寒风中排队的返乡旅客,旅客们拿着热乎乎的姜汤,十分感动。一阵阵寒风扫过,义工们虽然冷,虽然累,虽然疲惫,但他们也从旅客们说的一声声淳朴的“谢谢”声中感到了幸福,感受到了接受的和付出的同样开心。12点多,几桶满满的姜汤送完了,义工们的任务完成了,旅客们也体会到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暖。

在15日晚上的八、九点,城站火车站来了一位头戴红帽子的老外,他听说杭州的志愿者在为返乡旅客送姜汤时,一定要求加入队伍。这位老外是一位英国人,名叫阿鲁道,现为清华大学教授,但他更愿意称自己为一位国际志愿者。他拿着一杯姜汤向路人吆喝:“热水,来,free(免费)!”凛冽的寒风吹得61岁的阿鲁道直流鼻水,他却乐呵呵地说,我送出的是一杯杯“国际姜茶”!

“我和你,心连心”,义工们和旅客们一起,顶着寒风,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温暖他人的一个夜晚。一杯杯滚烫的姜汤也代表着杭州人一颗颗滚烫的心。给寒夜中候车买票的返乡民工送上我们杭州人的一份心意和祝福,让他们带着我们暖暖的情意回家乡过年,这种看似很小的事情,做起来也不难,但却能给那些等待返家的外地民工带去一份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温暖,这些义工们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我向这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表示敬意!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