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1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家规。它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水平的标准。
我的奶奶,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却有着很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她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虽然她还没到六十岁,但是头发已经发白了,皱纹也爬满了脸颊,那是她劳累的付出。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我们是一个大家庭,爷爷和奶奶有六个子女,虽然姑姑们和叔叔都已成了家,但是我们还经常在奶奶家团聚,有什么好吃的,她总是叫上我们大家一起吃,从不自己吃。她也经常给我、我的表姐和我的表哥零花钱,也经常教育我们怎么做人,怎样尊老爱幼、帮助别人。
听爷爷讲,奶奶以前嫁到我们家时非常不容易。因为那时候家里贫穷,人口又多,爷爷有六个姐妹,还有三位老人,是爷爷的爸爸、妈妈和他的四叔,全家人的吃、穿、缝、补全都是奶奶一个人做。她非常孝敬老人。老人们有时候生病,她总是尽心尽力的照顾他们,尽量做他们想吃的饭菜。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太爷爷,也就是我爷爷的四叔。他年纪大了,无法自己生活。奶奶是个热心肠的人,她把太爷爷接到家里,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可是,没过几年,太爷爷因生病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了。那时候,太爷爷将近九十岁了。奶奶每天都早早起床,为太爷爷翻身,给他做他想吃的饭,扶着太爷爷在房间里走路锻炼身体,给他整理房间。太爷爷每天穿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的。每当爸爸、妈妈让爷爷、奶奶上我家来住几天。他们总是说:“家有老人,不宜远行”。他们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太爷爷在爷爷、奶奶的精心照料下,又活了七、八年,这七、八年里,他们从没喊过累、喊过苦,十年了,也从没出过远门。
太爷爷去世已经有两年多了,但是爷爷奶奶照顾太爷爷的每一幕,我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百善孝为先,爷爷和奶奶在这方面为我做了一个好榜样。好的家风会一代一代的延续,我也会像爷爷奶奶那样,孝敬老人、孝行天下。
2家风伴我成长
为了把后代培养成人,无数父母心甘情愿当“牛”做“马”。但是,真正让自己的儿女成龙做凤,光有无私的爱心还不够,还需要用好家风培养好后代。
有一部电影名字叫《可怜天下父母心》。电影中和现实生活中有无数催人泪下的故事,昭示出为人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事实。诚然,父母之爱,对生而无知的孩子是不可或缺的。缺少父母之爱的孩子,往往在人生道路上会有让人缺憾的地方或方面。尽管如此,决不是父母只要父母心甘情愿当“牛”做“马”,孩子就一定能如己所愿、成龙做凤,而是还有诸多因素在发挥作用。譬如:作为孩子的父母,其言其行及其家庭氛围构成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以及做人、做事的思路、方法等,起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到目前,两个家族都已经都已经传到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8位当过教授、86位是文学家、65位做过医生、21位当过议员、2人位当过大使、1人做过副总统;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罪或盗窃罪、7个是杀人犯,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为什么两个家族的境遇区别会如此之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两个家庭的家风截然不同。两个家族的成员一代一代的在不同的家风中潜移默化地成长,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濡染。致使爱德华家族让人尊敬、爱慕,而珠克家族让人憎恶、唾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尽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质的责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为人父母在心甘情愿当“牛”做“马”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家风,用好家风培养好孩子,责无旁贷。如果因为家风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象“爱德华”而象“珠克”,不仅会让父母伤心失望,对社会也将贻害无穷。
3家风伴我成长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是国家的细胞。良好的家庭,给社会带来的是正能量,是国家的良性细胞。家风,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风气传统,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良好的家风能体现在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就可以看出他的修养品德,也能看出他的家庭环境,这就是家风家训的力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言传身教会自然而然地在孩子身上形成烙印,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古往今来,我国人民非常重视家风家训,从孔圣人时代,孔氏“诗礼传家、孝悌忠信”的祖训流传至今,现在听到某人姓孔,都会因对方是孔子的后代而生敬意。一部《曾国藩家书》多年名列畅销书榜,说明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的力量已超越了家族的范畴,成为社会的财富。而不好的家风,早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了。
我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爷爷教导我的,就是不论做什么,都要严谨认真。他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爷爷以前在单位分管宣传,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爷爷书房的灯总是很晚才灭,有许多次,夜里去卫生间时还能看到爷爷书房的灯亮着。记得爷爷说过:宣传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大到宣传策划中的疏漏,小到黑板报上的一点点瑕疵,都会给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爷爷在工作中一丝不苟,所有的宣传程序都一项项规划清楚,然后反复修改,直到认为完美了才付诸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耐心细致,务求周全。退休后他义务帮助社区写标语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卷尺去现场测量尺寸,画出草图,逐字逐句认真掂排,从不敷衍了事。
近朱者赤,爷爷的认真严谨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家风造就了我凡事认真的性格,所有的功课我都不会敷衍了事,不懂就问,直到搞明白为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如今,我马上就要成为一名中学生了,我会认真学习,把严谨认真的家风代代相传。
4家风伴我成长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也都有所不同,有的家庭注重吃苦耐劳,有的家庭注重礼义廉耻,而我的家庭注重的是文明、诚信和孝道。
家风像一缕清风,伴我一路成长。是它让我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做人应有的准则。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来重视家教。“家家之训”形成了“家家之风”,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我体会着父母的言传身教,并努力朝着好的方向行走。
“文明”是家训之一。讲文明是每一个小学生应该遵守的礼仪,文明做人、文明做事。想必大家还记得那篇作文《文明——只差一步》,文明看似渺小,却是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基本礼仪。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散步,看到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面白墙上涂画,我当时心里很不舒服,为什么要乱涂乱画呢?像一个人的脸,被人涂上墨水,自然也不美了。
“诚信”是贯彻我脑海的一条家训。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是人的一张名片。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同学约好在广场见面,可没多大会儿就下起倾盆大雨,到了中午,窗外的雨点依旧飘个不停,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换上鞋准备出发,母亲心疼地说:“外面下着雨,你那同学不会来的。”“万一他来了,我不就失信于人了吗?”听了这话,母亲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把伞递给了我。虽然同学没有到,我反而因为守住了诚信而感到满满的踏实。
“孝道”也是我家的一条家风。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孝”是我们流传数千年的文化,也是千家万户家规家训里最重要的内容,“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懂得孝顺,学会感恩,是做人最基本的前提,有人说儿女学习好就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其余都不用理会。我是不认可这一观点的,孝是一个人道德素质最重要的表现,一个人倘若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又怎么能担当起为建设国家添砖加瓦的重任呢?孔夫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成长的路上,这句话常伴我耳畔,是它教会我做人要以孝为先。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氛围,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观念、想法、思维。好的家风,如一汪清泉,给人甘甜,伴我成长。
5家风伴我成长
家庭是蓝天,我是小鸟,没有它我将无法飞翔;家庭是雨点,我是小草,没有它我将无法生长;家庭是阳光,我是树苗,没有它我将无法成长。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
在美国,一个调皮的孩子拿着爸爸给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头后,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很生气。孩子见闯了祸,他虽然害怕,但他是个不说谎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这个诚实的孩子就是乔治·华盛顿,也许就是这样诚实的性格让华盛顿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伟大总统。
在我家,父母经常教导我做一个拾金不昧、不贪图钱财的人,这句话深深在我心里,可小时候的我却不懂得什么是拾金不昧。
六岁的一天,一个叔叔家的小妹妹来我家玩,玩了许久,叔叔便把她拉着走了。在家里的沙发上,一个玉像项链落在了那里,眼尖的我马上跑到哪里坐下假装看电视,一只手拿着遥控板,另一只手却一直往后面拿项链。摸到项链后我就马上往房间跑,偷偷把它藏了起来。在吃晚饭的我,虽然脸上平静,但心中却忐忑不安。爸爸和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反复地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首先把碗“砰”地一声放在桌子上,大声喊道:“马上把项链拿来!”我被爸爸的怒吼吓哭了,连忙跑进家里拿了出来。妈妈拿过项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论是在哪里捡的也要还给东西的主人,不然主人会担心,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妈妈把项链还给了那个小女孩,她连声道谢,那位叔叔也对我赞不绝口,而我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