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的作文1500字
1过年看春晚
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句句祝福口口相传;一阵阵欢呼请出新年新年到了。
我们一家人坐在饭桌前,丰盛的饭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吃着年夜饭,有说有笑。团圆饭上现出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饭桌上爸妈为我夹菜,也不时的为他们父母夹菜,其乐融融。吃完晚饭就开始了孩子们的重头戏:放烟花。我和弟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弟弟说:“先放小炮”。只见他掏出了打火机把炮点燃,然后一扔,顿时“砰”的一声绽开了,随后又拿出一个圆锥形的烟花,随着引火线的缩短,一道彩光直冲天空,然后向四周散开,好似仙女的彩带。让人回味无穷。“放大礼花啦”弟弟大声的呼唤着。“砰砰砰”只见一条条银色的天柱直冲星空,粉红蓝紫的圆点似一把把小伞向四周炸裂开来,我们和大人们捂着耳朵,纷纷避开,却也有止不住的冲动与兴奋。
观赏完烟花已经7:00了,回到家开始忙得不亦乐乎,摆瓜果,堆零食,终于盼来了春晚倒计时。整个神州大地都在观看电视,全球各地华人为春节祝福。
终于春晚来了。
随着开场曲《欢歌贺新春》的到来,迎来了第一首歌曲《中国味道》让人大开眼界,马上王力宏为大家演唱了,《十二生肖》让大家可以用唱歌的方式来记住十二生肖。这次春晚我喜欢的节目有:
《我要上春晚》在这个节目中,演员们一个比一个厉害,让人连连夸赞。
《剪花花》它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天真与纯洁。
《这事不赖我》它让我懂得了不要总把错误推给别人。
《琴筝和鸣》在这个钢琴与古筝的配合下,让我们见识到了世界第一钢琴家的魅力。
《你有牌吗》用幽默告诉我们要有责任心,要为自己自豪。
《茉莉花》宋祖英与外国人席琳迪翁的完美配合。
《想跳就跳》在他们幽默的语言中:“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和我玩什么聊斋。”像你这种站起来都像没站起来的人都站起来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站起来。”这两句话成为了网上的热传。
《今天的幸福2》那么笨拙又凑巧的事情让人捧腹大笑。
《魔琴》刘谦精彩的魔术表演让人连连称奇。
随着春晚的结束,我们开始了今晚最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守岁。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守岁呢?那是因为一个传说,年的故事: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象往年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所以人们过年时,人们要贴对联,放烟花,还有守岁。所以,爸爸妈妈早早的把压岁钱放在我的枕头下面。寓意来年,平安健康。
11点30到12点左右,我和爸爸妈妈在天台上欣赏烟花:烟花绽放在漆黑的夜空,五彩斑斓的花朵盛开在空中,你见过五彩的花朵吗?见过会闪光的蓓蕾吗?没见过,就看好了,几乎十几朵花朵从家家户户喷射而出,无数礼花在天空升腾,似仙女散花,似玉树屏开,似开放的桃花,不知谁家的满天星点燃了,如一个个彩球似的飘上天空,如朵朵雪花般的纯洁,如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照的如白昼一样。烟花结束了。
黑夜恢复了平静。龙年也结束了,新的一年来临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早早的起床,准备好一切,就去外婆家里拜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规矩也是很多的,比如说,不能打碎碗,不能把筷子掉到地上,我们坐的笔直笔直的,等待着丰盛的早餐,早餐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青菜,寓意今年轻轻态态,汤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还有笋子,寓意节节高……桌子上摆满了可口的饭菜。
如果把过年比作点心,那么,今年的点心格外香甜。
2回忆过年的味道
落叶之秋已渐渐隐去,冬天的脚步却不经意地在枝头划下痕迹。伫立窗前,听丝丝细雨轻声地弹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湿润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涩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味道,使我们久久难以释怀。
记得儿时过年的浓厚气息总是从父亲点燃炮竹的第一个声响开始的,每一次春节的到来,我们这些孩子甭提那股儿盼望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了。长辈们乐呵呵地倚在大门的台阶上,东张西望着。可又曾知,他们心底儿所隐藏的那点儿喜迎新年的狡猾心情,却完完全全地被自己暴露出来了,粗糙的双手合插在衣兜中,偶尔也会从衣裤中拿出一点他们不舍得吃的,如糖果、花生之类的东西,合捧在掌心给我们一大群小孩子吃,可这些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通常,在过年之前还有一个叫“祭灶”的日子,这个像是新年到来的一个前奏。这一天,老老少少都不许懒床,而年货也要在这一天之前置备好。小孩子会学着大人们干活的样子,极其认真地打扫厨房。还记得儿时的“灶”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是用土坯和石块砌成的,少了些煤气的味道,靠燃烧秸秆和稻草取热,整个灶台上黑黝黝的一片,在铁质的锅底儿上还会残留下许许多多的灰垢,这时爸要用铲子一点一点地清除。当煤油灯已渐渐变成记忆中的历史后,我们似乎还会时常记起他黢黑、满身垢污的外衣,在这一天爸会把厨房里的灯换成新的,说是对灶神的恭敬,以免引来明年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这一天,乡里还有一个不成俗的说法是:这一天全家人必须赶在子夜之前回家,不管你是身处异地,还是客居他乡,可此时春节快要到了,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也要到了,倘若谁家的孩子不回来就是对老祖宗不恭敬,会狠狠遭到长辈们无情地指责,说是替老祖宗说话。
在春节之前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妈会给我们姊们几个试穿她亲手缝纳的布鞋。纳布鞋也是有讲究的,需要用浆糊涂抹在布上先晒干,再剪成鞋模子,而那时我们一家人穿的鞋全是我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相比于如今的运动鞋,倒也结实许多。当各种品牌的运动鞋休闲鞋充斥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后,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在看到那些曾经用一针一线纳满亲情的布鞋影子了,倒是增加不少你攀我比的名牌热。
春节那天,穿上新鞋,吃过小团圆饭后,便到了贴对联的时候了,记得有几年春节的对联还是我写的那!按着平仄对仗的关系,一笔一画我总能写得很好。
过年这一天,对于我们这些做孩子的最有趣的当数年夜饭之后的拜年了。
素常,会先去长辈家拜,然后放可随意去拜年。儿时的春节似乎年年都会下着大雪,在纷纷扬扬的年夜里,天气尽管是寒冷了点儿,可厚厚的棉衣下,我们的心却总是暖和的。七八个孩子会组成一群,每人手执一个小巧精致的灯笼,说是天黑路滑好照个亮光,可从远处看还真有点儿过年的气势呢!
我的灯笼是爸用竹篾亲手扎的,外面糊上彩纸,再拧上半圈儿铁丝。细心的家长还会请人在上面绘上八仙过海、夸布追日之类的图面,看起来特别好看。
那小小让烧着微弱亮光的灯笼,顺着儿时的阡陌,不觉又勾起了心底儿太多的故事,像汹涌地洪水般在不停的冲击着我们心灵的防线:如今的春节啊,少了些大雪纷飞的影子,像似无情的剥夺了寒冬的说话权一样,匆忙的人们冷冷清清,在电话里便传递了灯笼所带来的温馨与亲情。年夜的大街小巷上已经很难再看到熙攘的人群里孩子们提着灯笼拜年的背影,被爱情冲昏了头的你你我我倒是倍感熟悉。
今天,回想着儿时过年的味道,又给了我这份久违的心境,是我顿悟:在拥挤的城市中,我们心灵深处要恪守住一块小小的心岸,让他成为你奔波忙碌之后的一个驿站。静下心来,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轻轻地俯下身来,听听自己的心跳,放飞你自由的心绪……
去吧,去聆听、去回忆、去品味……回味这过年的味道。
3过年记得回家
总盼望有一天,张开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下自由翱翔。
总希望有一瞬,灵魂出窍,在白色的国度里得到永世。
然而不管你飞向何方,你的身后,总有一对牵挂你的双亲。
又是一年春节,那些外出漂泊的人终于有理由回家了。看着因旧年的末尾愈少使得背着大大小小包袱回家的人愈多,心里无不涌动着一份感动。倦鸟还知归巢,何况我们这些身不由己的游子。家是什么?她是一轮弯月,陪伴着你度过每个孤寂的夜晚;她是广阔无垠的大海,容纳你的每一份小情丝;她又是有风掠过的深山,平静而安宁地等待着你的归来。过年了,想念母亲的红烧肉么?想到父亲那越来越弯的背,会不会泪流满面?
儿时总以为家单纯是一种束缚,做错事还有父亲的鞭子,学习不好还有母亲的磕叨。可真正离家了,才发觉,家就是一种牵挂,就是一个永远的港湾,不论你是多么的光彩熠熠,还是多么的贫穷破烂,家,始终是你最想回归的巢。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家”字是何其沉重,小时天黑了知道要回家,年少时知道放学了要回家,长大在外了知道了思家,这刻在骨子里的感情,若用文字表达,倒显得笨拙起来。所以很多时候文字在强大的感情面前是明显的软弱,唯有真切的体会,方有感触。
看了一篇文章,写庆幸自己有机会离开家去住校,真正住了校之后又无比想念家里的一切。最后作者说,家是一生的归宿。我们是那只飞翔的风筝,线在亲人的手中,让我们能够趁着温暖的风自由自在地飞。站在地下的,永远是那孤单的双亲,仰望着自家的儿女,风大时给我们怀抱,雨大时给我们遮挡,却不曾注意过自己,早已去了青春,白了双鬓。虽然偶尔会和牵扯的线发生矛盾,可曾明白,在自己受伤的同时,他们也承受着更大的苦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怎愿你再受苦受累,操心了一辈子的父母亲,你又岂能让他们再孤零零地吃着年夜饭?他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你自己却吃着粗茶淡饭,总是告诉你家里没事不用担心其实早已落得一身病痛,总是催你尽早结婚其实只是担心未来若是没有了他们,你一个人会孤孤单单。回家路上,是哪位归家心切的游子在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家因父母的存在而变得浓墨重彩起来,因亲人的陪伴而变得生动起来,家是亲人用爱凝聚的大山,家是一种纯粹的奉献,有永远,有深深的爱。
一个人在外打拼的时候,想家的感觉更为强烈。甚至连一通电话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遗漏某句话,生怕说出那句“我很想家”。看别人欢天喜地的一家子,看别人热热闹闹地准备年夜饭,接远归的孩子进家,看那些拎着大包小包的人匆匆忙忙地赶回家,看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孤单从头到尾严严实实地笼罩,那种孤单恐怕只是枝叶摇晃时才能听到的寂寞。这个时候会想到小时候吧。那时候自己是有多么不懂事,怎么那么淘气总是让他们操心,他们是给了自己多少宽容多少天空却浑然不觉,若时光重来,是否会听话些?现在弥补是否还来得及?
那又何必为难自己,想家的话就多回家吧。听听妈妈磕叨一下街上的事,给爸爸讲讲近来的生活,跟妈妈去买菜做饭,跟爸爸下下棋。相信当他们听到你要回来时,一定是盼来盼去,希望时间快点过,希望你快快回来,又怕你在路上出事,又一直默默祈祷。当见到你的那一刻,也仅仅是一句“回来就好”。再是想尽法子做你喜爱的食物,越来越像小孩子,一切都听你的,你说那菜不好吃他们就不买,你说那衣服穿着暖身他们便毫不犹豫。他们就是这样,在你还小的时候给你一切保护,等你长大了,他们害怕自己成了你的负担,选择默默地为你遮风挡雨,选择无怨无悔地当你休憩的港湾。
家,有足够的理由让你推卸所有不理由的理由飞奔回去,亦有强大的吸引力让你念到骨子里。过年了,回家跟亲人吃个团圆饭,一年难得的一次,不要让那远方的父母牵挂着,孤单着。想必你想到他们毫无生气地点着新一年的鞭炮也会难过得掉眼泪。虽是风筝,但也有飞累的一天,如果飞累了,请记得,过年要回家。
当你真正明白家的含义的时候,你便真正的长大了。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回家吧游子们,亲人们等着你回来!家永远以一种等待的姿态盼望你的归来!
仅有此文,献给那些外出漂泊的游子,献给天下父母,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