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过春节的作文
1过春节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一大早醒来,虽是大年三十,爸妈也早早地起来了,他们拖地的拖地,擦桌的擦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来了,正在贴对联,其他人则在看电视。
贴完了春联,妈妈便一头扎进厨房预备起年夜饭来。“乒乒乓乓”的声音不时从厨房里传出来,想必妈妈正在指挥锅碗瓢盆演奏一支交响曲呢!阵阵香味飘来,馋得我不住咽口水,真想赶快尝一口。
好不容易等到了开饭,一碗碗美味佳肴上桌啦!鸡、鸭、鱼、肉、蔬菜、海鲜……全齐了,看得人眼花缭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吃起了年夜饭。我馋了半天了,一上桌,便像小馋猫似的狼吞虎咽起来。“慢慢吃,小心噎着!”妈妈夹了块鸡肉放到我碗里,“吃了鸡肉,就又长一岁啦,可不能像以前那么不懂事了!”我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如果吃了鸡肉就要长一岁,那我希望爷爷奶奶不要吃鸡肉,那就永远不会老啦!”大家哈哈大笑,爷爷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又给爷爷奶奶各夹了一块鸭肉,说:“鸭肉吃了不会老,你们多吃点!”爷爷乐呵呵地说:“咱们萍萍真孝顺!”奶奶呢?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一家人围成一桌,欢声笑语,吃菜饮酒,一边观看春节晚会,我们迫不及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八点钟终于到了,晚会开始了。我目不转睛地盯住电视机,不舍得离开半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好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真多呀: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杂技表演,最神奇的还是魔术和变脸。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一个比一个精彩,看得我们一家人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捧腹大笑……不知不觉,晚会已接近尾声,这时大街上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晚会的声音都给压下去了。爷爷和爸爸也抱着一大团大红炮下楼去放了。在震天动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兴奋地让妈妈给我点燃爸爸为我买的烟花棒,对着窗外放了起来。“嗖!嗖!嗖!……”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像天上开放的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有的红的像玫瑰,有的黄的像菊花……一串串烟花像仙女散花一样,好看极了,把新年的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正月初一,我们去游玩,在那里,我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大街上,随处可以看见兔子的雕塑,前面簇拥着好几朵红花,体现出十足的年味儿。
初四回家,初五便出去走亲访友,爸妈提着礼品向老人长辈问候、祝福,当然,我拿了不少压岁钱。
快乐地时光总是过得快,正月十五过后,新年就过去了,可快乐和美好留在了我的心底。
2过春节
那几天是特殊的,日子过得是最快的,人们都是红润着脸,仿佛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除夕前几日,大家都准备过这个丰厚的年。大人是忙的,搞搞卫生,整整东西,然后就是把一块一块的肉,腌在锅里;小孩子是闲的,特别是男孩子,总喜欢带几根响炮,一盒的火柴在手中;女孩子不爱玩爆竹,就躲进院子里,围在一起幻想将要收到多少红包,如果院里有人点炮,她们总是惊叫,乱跑,不管是沟还是墙,她们都要蹿出去。
除夕那天,街上几乎没什么人,除了回家过年的,两旁的店门都是关得紧紧的,只有几个茶摊前站或坐着人,声音都不曾触摸过我的双耳,这和几天前完全不一样。如果你走在街上,很难看到一旁走路的人,却很讨厌有几户人家的小孩,他们很多就趴在窗前,朝我扔小石子和茶点心,我时常是想捡起来扔回去的,却又怕惹出了事,只好避开他们。
晚上很热闹,我们围起来看春晚,屋子里满是酒肉飘香味和甜甜的笑声。我塞着满嘴的腊肉盯着正在进行中的春晚。大家都很开心,你看我,我看你,没有十二点不想休息。到了十二点,我们跑到楼顶,点燃了贺岁的爆竹,才睡觉。
正月初一的早晨,睡不好觉,早早地就有人放鞭炮。大家都去拜年了,只剩下奶奶在看守家。这一整天都是炮声不断,从窗子里冒来一股股刺鼻的烟味,浓浓的。拜年后,全身都麻了,没有人不累,骨子里全是酸痛,总希望睡个好觉,因为这种日子要持续好久,所以并不认为很愉快。
3过春节
我们随着冬天的不期而至,过年的时候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小孩就喜欢过年,过年有糖吃的、有烟花看还有爆竹等。
我们这里三十就煮鱼(鲫鱼),有很多人都忙起来有给鱼弄肠子的、也有生火的、也有刷锅洗碗等。大年初一就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一天了。这一天小孩子一大早就起床了,跟着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到处拜年,我们向军队里的一支队队伍,到每家去拜年。来到别人家。哥哥和姐姐说一些吉祥的话,不吉祥的话不说比如:你还有多少钱没还我,我来跟你要,我们也跟着说:马年吉祥、马到成功、马上有钱。
家住听后,立刻露出了笑脸,一个劲的夸我们好孩子好孩子,然后会拿一些糖出来分给我们,百年的第一天我们去爷爷家或姥姥家,到了家外就会闻着一股香香的味道,进去就会说过年好过年好,他们的回答就是你也好,你全家都好说完就拿出了一张红红的压岁钱。
吃水饺的时候,我们会拿出一些腊八蒜,看起来就让人多吃几个饺子,颜色是绿色的,吃起来有些辣但很好吃。
但现在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大多数都住上了楼。其实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在春节,老百姓一年到头都涨了一岁,我们也是。
在这里我祝大家过年快乐!
4开开心心过春节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是最热闹而又最开心的节日了。每当想到春节,我便想起去年春节我和爸爸放鞭炮的情景。
记得年前大人们都会忙着去做客人买年货。年初一中午妈妈又是买菜又是烧饭。而我们小孩却不像大人那样忙。大年初一那天,妈妈让我和爸爸贴好了春联后,我忽然想起了忘记了买鞭炮了。于是我和爸爸就决定一起下楼买鞭炮,我们来到卖鞭炮的摊位上,鞭炮的花样可真不少啊!有冲天炮、降落伞炮、高升炮、摔炮、礼花炮、划炮、还有发财炮,反正各种各样的鞭炮说也说不完。爸爸给我买了比较安全的划炮、礼花炮和发财炮等,又买了噼噼叭叭的鞭炮和冲天炮又叫高升炮,还有五颜六色的烟花炮。走在路上,我就忍不住往地上划了几根划炮,划炮摔在地上后过了一会“啪啪”地响了起来,我感到好玩极了,于是就又划了几根,高兴得我拍手叫绝。
晚上,我们全家人刚刚吃好年夜饭,我就听到震耳的鞭炮声,看到绚丽的烟花放出来的美丽图案。“看到这五颜六色的烟花真是令人陶醉啊!”我情不自禁地说道。我们回到家以后,爸爸也拿出了我们买的鞭炮,我也一旁拿了几根高升炮,因为这次放鞭炮我也要参与。我和爸爸迅速来到楼下,只见这时小区已是烟雾弥漫,雾气腾腾。我把一根高升炮放在了地上,一手拿着打火机,当我正要去点,突然一阵鞭炮声把我吓了一大跳点,我又战战兢兢的把手伸了过去快速点上火,点上火以后我急忙奔向楼梯里,只听到鞭炮辟天开地的响了起来,整个楼层都回荡着鞭炮声。我躲在楼梯里捂上耳朵,直到鞭炮声结束,我才敢走到近处看一看。接着,爸爸又拿出一大串发财炮,把它拿在手中,点上火只听到“嗖”的一声,发财炮像一排手榴弹一样从头炸到底,然后又来了一次声音最大的爆炸,就连我捂着耳朵也听得很清楚。放完鞭炮后我高兴得直拍着手。
到了晚上,整个城市灯火通明,天空中闪耀着五彩的礼花。我点燃了一个刺花炮,刺花炮“刺刺”的发出耀眼的火花。我把手舞动起来,刺花炮跟着我的手臂舞动,划出一个个闪亮的光环。接着,爸爸开始放最美丽的礼花炮。点上火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彩球从礼花炮的炮管中冲上天空,色彩斑斓美丽极了。
这个除夕是我过得真得很快乐,是我最快乐的春节了。深夜了,一阵又一阵的鞭炮烟花声此起彼伏,加浓了春节的气氛。整个武原镇笼罩在了人们的欢声笑语中,笼罩在了绚丽夺目的烟花爆竹中,笼罩在了春节浓浓的气氛中。
5喜洋洋过春节
虎哥哥匆匆地走了,兔姐姐跳着舞向我们走来,她带领着我们创造出更多的辉煌。春节来临了,到处都喜气洋洋的,我们欢天喜地地过春节。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迫不及待地翻出我的“宝贝”——一大堆鞭炮和烟花。我喊来了表弟,一起放鞭炮。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就形象地描写了春节的景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都在“噼噼啪啪”地燃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我先拿出一个圆锥形的小烟花,我把它放在地上,一擦打火机,鞭炮点燃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跑回家,捂着耳朵,躲在窗后悄悄地看。突然,一阵银白色的烟花涌了出来,像个小瀑布,不停地流淌。刹那间银白色的烟花越喷越高,有2米多高了。这时的烟花又像个小松鼠,不停地长高,我想:这就是芝麻开花——年年高,有着祝福之意吧!弟弟一边拍手一边跳还一边喊:“真漂亮!真漂亮!”两三分钟后,烟花以“噼啪”一声响,精彩地收场了。此刻,再抬头看看天空,夜空都绽放着绚丽的花朵——烟花,美丽的夜空更迷人了。
我和弟弟又拿出几盒点炮,我摆出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而弟弟摆出了一把小伞,放在乌龟前面,“一二三!点!”弟弟高喊着。鞭炮点燃了,包含着我们对新年的祝愿,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放完鞭炮,就到了拿红包的时刻了,我的甜言蜜语派上用场了。
“妈妈,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越长越年轻,越来越漂亮,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兔年快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嘻嘻!”我笑嘻嘻地伸出手来。妈妈也笑着说:“女儿,妈妈也祝你在你的本命年里,身体健康,成绩更上一层楼,红包拿去!”“谢谢!”
在这里,我也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大吉!
6巫溪人过春节
我的家乡在巫溪,在这里,不仅有五花八门的风土人情,就连过春节,也别具一格。
春节的前几天,是大家最忙的时候。不同于其它地方,我们在过小年的时候,是要做豆腐的,因为这一天是“灶王菩萨”上天的日子,我们要供他。在这里,人们在春节前几天都跑到集市上去买腊肉,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赶快跑到楼顶,用松树枝燃起一堆篝火,等到冒出滚滚的黑烟,就开始熏腊肉以及香肠。人们的脸都被熏得黑不溜秋,与白白的牙齿成了鲜明的对比,活像一个“非洲人”。但是大家望着香飘飘的腊肉和香肠,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买年货是必不可少的,那时,超市里挤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也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中起码有一半的时间是做作业,好在过年玩个痛快。大人小孩都在为过年做准备。外出务工的不论多忙也都会赶回来。
大年三十,年轻人都会带着孩子齐聚在长辈家,整个一大家人都会坐在一张团圆桌上,说着满口的家乡话,互相拜年,为精彩的春晚叫好。到了12点可是孩子们的天下。孩子们会找个十分宽敞的空地,摆上一排排“擦炮”,点燃,都捂着耳朵。在“噼里啪啦”声中合着孩子们的欢笑。大年初一,无论男女老少,一家都会“全体出动”,去串门,走亲戚。晚辈都要给长辈磕头,长辈不论贫富,都会从牙缝里抠出如数的压岁钱给晚辈。当然,压岁钱都会被爸爸妈妈收着。其他地方都是清明节去扫墓,但是我们这里可都是在大年初三左右的时间爬上山去祭祖先。
最有趣的要数过年时的语言,比如什么“死”、“背时鬼”这些不吉利的话都要抛之脑后,不准说出口。不论问你什么,你都要回答“有”。在过年时,筷子都要齐刷刷地喊成“发世子”或“响水桥”……等等,总之,在我们家乡,过年时都尽量说些吉利的话。出于谦虚,在拜年时如果别人说“过年好”,那一般的回答是“年在你们这里呢。”
我的家乡是个不同的地方,有时间都来玩玩呀。
7过新年
大年初一的时候,我跟随着妈妈爸爸来到了舅舅家,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吃午饭。一来到舅舅家,姥姥和姨夫还有舅舅给了我红包,当然我收到了红包妈妈也得给哥哥姐姐压岁钱,我和哥哥把红包放好后就玩去了。玩了没多久,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来到餐厅里,哇,好香啊,我又跑到厨房看到了舅舅和姨夫正在做饭。正是因为舅舅和姨夫做饭的手艺高超,做出来的菜味香俱全,才使我垂涎三尺的,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开饭了,有红烧排骨、红烧鱼、烧茄子、炖菜……我吃了好多呢!吃完饭后,我们就有玩去了,可是这么玩没劲,于是我表哥提出来说出去玩吧,然后别的哥哥因为在姥姥的屋内没有听见,我跟妈妈说了一声,我和表哥、表姐就出去了,我们来到了德克士,要了一份套餐,还赠了一只毛茸茸狗和一张德克士的优惠卡,哥哥把小狗狗给我了,姐姐要了优惠卡,我们吃完后,还去了金永唱歌。可是时光如梭,到晚上8:00多了,哥哥把我和姐姐送回了家后,因为姨说在外面吃饭让哥哥过去,所以哥哥就去找姨吃饭了。
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开车回老家去看爷爷奶奶,到奶奶家后,爷爷给我做了红烧牛肉,吃完饭后,我和妈妈就到客厅里看电视了,我们正看得入迷,奶奶进来了,走进里屋,不知道拿什么,过了一小会儿,奶奶出来了,来到我跟前,把那东西给了我,我一看是红包,因为我的好奇心很强,我打开红包一看,竟然是500元,然后妈妈对奶奶说:“给她两百就行了,别给她这么多了。”奶奶笑着对妈妈说:“没事,拿着吧,这是我给我宝贝孙女的,不是给你的,等她大了就不给了。”妈妈就反过来对我说:“高兴了吧。”我笑嘻嘻地把钱装好,放到了妈妈的包包里,过了几天,我该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得对奶奶说了声“再见”。差不多过了两个小时到家了,我给奶奶报了声平安后,就看电视去了,我也把压岁钱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800,这时妈妈又给了我两个红包说:“这是我和你爸爸给你的,我们一人一份。”又加上了200元,一共1000了,我高兴极了!
今年的1000元可真称得上算是“兔年新年财运多,兔年红包快快来。快快乐乐一家人,开开心心过大年。”但是我用这些压岁钱要做有益的事,我要学会理财。我要存起来一部分,拿出一部分,拿出的这一部分我要买学习用品,交学费……总之就是不能乱花。因为这些钱来之不易,每100元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我要学会节省,合理的运用每分钱,不能花在没用的事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