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六年级作文
1过年
就要过年了,第一件事是先要买年货,腊月二十五,我和家长就来到了华普超市,买了一些花生、瓜子、糖之类的食品,当然,鸡、鸭、鱼、肉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今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了,我们还买了很多的烟花爆竹。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过团圆饭,打开电视机我们边包饺子边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说起包饺子,我还专门上网查过饺子的由来,据史料记载: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春节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时(半夜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取“更子”之意,“交”“饺”谐音,故称“饺子”。还将饺子里面包上硬币,吃到的人被认定要交好运。
夜里十二点,当春节晚会进入高潮的时候,热腾腾的饺子也出锅了,我们点燃了烟花爆竹,鞭炮声声中,五颜六色的烟花冲天而起,夜空中一时繁星点点、美轮美奂,十分好看。我们放完了烟花爆竹,就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我们一家人高兴极了。
到了初一,就是逛庙会的时候了。早晨,我们洗漱完毕,就兴高采烈地出发了。刚到厂甸庙会,我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住了,当时我还真有些眼花缭乱呢。我先来到一个卖老北京玩意儿的摊位前,看见了很多具有老北京特色的东西,例如:风车、空竹、陀螺等等。还有很多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他们有的五颜六色,有的形态各异……
看着看着,我就感到一股香味儿迎面而来,我连忙向前面望去,哇!那么多好吃的啊:有外焦里嫩的炸羊肉串、有蒜香浓郁的炸灌肠、有让人回味无穷的爆肚等等。我急忙要了一份我从来没吃过的奶油炸糕,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咦,这是哪来的锣鼓声?我回头一看,啊,太威武了,有舞龙的、有走高跷的、有敲锣打鼓的……热闹极了!后来,我们又逛了逛卖各种各样的饰品、玩意儿、风味小吃的摊位,我玩儿的开心极了!
时间过的真快呀,不知不觉我们就已经逛了两个半小时了。我有些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虽然要走了,但我也是十分高兴的。因为通过这次逛庙会,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老北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使我感受到了老北京的欢乐和乐趣。
今年这个春节我过的真是太有意义了,因为今年还是我的本命年,我希望这一年好运一直陪伴着我。我也会更加努力的,争取在这一年中,各方面我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过年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过年的一天,那可是我盼望已久的日子。
那天,姑姑大爸爸来了,爷爷奶奶来了,表哥表姐来了,房子里顿时热闹非凡,把我家挤得满满的,不一会儿,就吃年夜饭了,看着眼花缭乱的饭菜,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我记得两道菜是每年都要吃的,是年糕和汤圆。年糕的含义是吃年糕年年高,汤圆的含义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我过年不是为了吃好吃的东西,也不是穿漂亮的衣服,而为了放鞭炮。吃完饭,我和表哥表姐一起去放鞭炮,我们还要看联欢晚会,看联欢晚会,可是一道精神大餐,呀!等到快12点时,我眼皮都打架了,可我还撑着,我一定要到新年钟声的敲响。终于12点到了,爸爸叫我去放鞭炮了,我穿好衣服,精神抖擞地向外走去,震耳欲聋的各种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大地。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啊!我们大家共同迎来了这崭新的一年。
3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阵鞭炮声,迎来了欢天喜地的新年了。
传说中,“年”是一种怪兽,专门破坏庄稼。大家都知道“年”怕红色。就挂上了红对联、红纸,再放上鞭炮,“年”怪兽就不来了。
过“年”这种说法当然是传说了。过年时小孩人小孩都要穿上新衣服,拿压岁钱,兴高采烈地过新年了。
当然,我也是这样的。新年前夕,我们就开始放鞭炮了。一支支烟花像蝌蚪一样射入天空,“开”出了美丽的花。但我最怕上次鞭炮把我的新衣服炸了一个洞呢!
我们全家都穿着新衣服来到奶奶家,一进门,奶奶就那出压岁钱说:“新年到了,奶奶送你压岁钱,图个好吉利,祝你身体健,学习进步!收下吧!”我高兴地受下了钱。
我们接着来到了黄岩永宁公园玩,那里人山人海,风景也十分优美了,我们要在永宁公园开开心心过一个新年了!
晚上,我们在奶奶家吃年夜饭,有“扁扁小白船”(饺子),有“胖胖白白糕”(年糕),有“长长瘦瘦条”(面条),还有“叶里的美味佳肴”(棕子)和各种鸡鸭鱼肉呢!
过年了,我们又长了一岁,又懂事了一层。这次新年比往年都快乐呢!
4过年
过年了,放鞭炮啦!这是过年最常听的话。我家过年就是这样的。
过年时,我家赶着做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满屋子的香味,让我的肚子感到很饿。都会穿起新的衣裳,门外贴上衣服火红的对联,屋里挂上鲜红的新年装饰物,再放上几响爆竹,这就是我家过年。
早上,我们全家会一起去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别人也会热情的招待我们,感觉很开心。小孩子的荷包,自然会又大又红。
中午,小孩子们爱去最热闹的地方。因为在那里,可以买到爆竹。糖果,还有新年特有的玩具。还有套圈,一元钱十几个圈,套中了什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什么,非常好玩。
到了晚上,最为热闹。边吃团圆饭,边看着新年特有的节目。吃完后,大家不会睡觉,而是去楼下玩爆竹,把新年不吉利的东西给扫除掉。
过年是最热闹的,我非常喜欢过年!
5过年
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呐喊着。不经意间。猛的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和热闹。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这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这金灿的亮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着这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
逛庙会
拖着沉重的步子终于来到这美丽山村的小镇上。老远就听到了叫卖声。走近一看,傻眼了,眼前满是姹紫嫣红穿着艳丽服饰的人们在窄小的街道上移动着。既然来了,当然是冲啊。“老板,这中国结怎么卖啊”“这个,这个好看着咧,买个挂在家可以保一生平安,很便宜,五块一个。姑娘买几个吧!”“便宜点吧,老板四块一个怎样,我买四个,大家都发财吗!”“好了,卖你,下次再来!”……“老板,来几串冰糖葫芦!”“好咧,冰糖葫芦好看,红似火,来年一定红红火火!”“小哥,夹几片臭豆腐试试!”“欧可,臭豆腐,十里飘香……”
庙会上,你不仅可以购物,品尝小吃,各取所需,热闹非凡。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的说书和皮影戏。说书先生穿着大红棉袄,绘声绘色的将古典名着给你娓娓道来。时喜时悲,时紧时松,引得观众满是喝彩。皮影戏我还是见头回,挺有趣的。几个小人儿互相叫嚣着,时踢腿,时鞠躬,像是在给予观众们道祝福一般……
庙会上的一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吃年饭
一波未来,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未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样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鱼-—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是合家团圆的汤圆;预示着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特制的大团桌上,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鬼则草草的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见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道唱着“兄弟,来,干杯,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好,我也祝你恭喜发财,干杯”。“爹,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来越结实”!“我祝你事业有成,年年有余”……团桌上,干脆响亮的酒杯声预示着来年的兴旺。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灿烂。
饭间,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拜年
吃完饭,七点一过大人小孩便又全出动了,三五个大人一桌麻将,一桌牌到凌晨。而小孩则二三十人一起结伴而行,家家户户去拜年,从那桥的小道的开端一路走过穿梭在丛林的小屋中间,打着自制的小灯笼,走过一家,一个接着一个的道来“恭喜发财”,“恭喜发财”那么这一家便会拿来大袋的糖果,依次发给每个小孩,顿时,他们脸上就洋溢着像阳光般灿烂温暖的笑容。偶尔,坐进去,女主人便会拿出自己家里的果盘请不知名的小客人吃。泡茶,极尽地主之宜的热情招待新年送祝福的小财神们。拜年的小朋友一路上吃着,玩着,叫着,闹着,笑着,幸福的声响一直延续到午饭。
许愿
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的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火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啊!我爱春节!
6过年
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炎黄子孙历来都重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大家便开始紧落密鼓的筹划准备。
在着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作为小孩子,当然最爱玩了,平日忙于学习,
,平日忙于学习,过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放送了。你们不妨与我分享我得大年吧!
看晚会。除夕晚上刚吃完水饺,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会的开始,尽管每年都有晚会,但每次晚会同样能够被小品、相声逗得捧腹大笑,时而陶醉于美妙的歌声中,时而惊叹于神气的魔术……
放鞭炮。今年过年,我买了许多鞭炮,除夕夜十二点整时,我点燃了一大串鞭炮,新年的钟声与鞭炮声同时响起,场面十分壮观。闲来无事,还可以与弟弟放些小擦炮。在大人眼中虽无意思,但这些鞭炮声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年时,把长辈给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感觉真不错!今年,我还学会了一项新本事———包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
过年是热闹的,但姐姐告诉我:“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的责任,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
我想:这就是过年的意义吧!
7过年
对于农村人来讲,春节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不同于别家,我们这儿的大扫除都是在除夕进行的。所以除夕那天一大早,我们便要早早的起床干活:擦桌子,抹门窗,洗地板。总之没有一个人是闲下来的。
打扫完后,我们还要一起做团圆饭。所谓的团圆饭其实便是两锅汤和十牒菜:一大碗混着乌鸡汤的长寿面,由榛子、栗子、红枣以及蜜糖和在一起的甜糕……看着一大桌的美食,我的口水便不知不觉地流下。晚上,我们一大家子人乐融融的坐在餐桌上享受美食,按照家里的规矩,除夕这餐团圆饭是一个人都不能少的,若有一人缺席,在座的都不能动筷子。
待吃饱喝足后,我们便要全部人一起在家门口放鞭炮,为的就是除去这一身晦气。放完鞭炮后,小孩都要挨家挨户的去讨年糖,最后,还要把年糖拿出来数,看哪家孩子要回的年糖最多,那家孩子就会分的一个大红包。
十点左右,家里就要开始煮饺子了,但是要等到十二点的时候才开吃。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很多的孩子都会提前先盛一碗来吃,煮好的饺子放在那里不吃,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件艰难的事情啊。
这一夜,除了三四岁的孩子要睡觉外,其他的都得守岁。
和除夕相反,正月初一就没这么热闹了。
这一天,大多数人都要睡到八九点才起床。下午呢,就要全部人一起上山去给财神爷拜年,求求财运。要说真正热闹的,那得是晚上的时候。
一到晚上,吃完饭便要去村里的祠堂,烧香,求平安。上完香后,村里的人就一起上街。逛花市,猜灯谜等等。整个街道上到处都是弥漫着香气的花朵和各式各样的灯笼。
元宵节的到来又让家里的大人开始变得忙碌。这一天,许多城镇都在举行庙会,我们村也不甘示弱,也要举行庙会。这不,全村的人都在帮忙呢!终于把庙会的准备工作做足了,可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大家还要忙着去别的村参加庙会呢!
正月十六就是走街的日子了。所谓的走街其实就是进城逛街,买东西。这一天城里可热闹了,大大小小的地摊占满了整条街道,小贩们在吆喝着,行人也慢悠悠的走在街上,欣赏着这些便宜的地摊货,偶尔也会停下来,询问价钱。
庙会在正月十七的早晨拉开了序幕。那天天还没亮,村里的老老少少就要起床准备开展庙会了。人多是必然的,价廉物美也是必须的。一天下来,早已腰酸背痛了。
正月十九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春节要结束了,迎来的则是忙碌又紧张的城市生活。以后的日子,虽然不是春节,但是我们也要想过年的那些天一样,开开心心的。
8过年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我们迎来了以期待已久的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也是新一年中的第一天。这天,真个热闹。侧耳细听,有小朋友的嬉闹声,有大人们的聊天声,还有老人们的祈求声;,放眼望去,天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像一朵朵秋天里绽放的花朵,好不精彩。家家门前都贴着倒福字,意味着新的一年会有福到。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看呐,桌上的菜可真丰富呀!有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和椒盐排骨,还有弟弟的最爱—豆沙包。可我和弟弟却无心情品尝这美味的菜肴。听着门外一声声爆竹声像,看着窗外一束束五彩烟火,你说,对于我们这还没长大的小孩来说,能不心动吗?这时,弟弟终于按捺不住了,大叫一声:“我要放烟花!”随即,这句话也的到了我的支持。爸爸不好拒绝,只得拿出烟火来。我和弟弟见有的玩儿啦,可把我们高兴坏啦,拿出烟火便放。弟弟见我的大,便吵着要换个。
为了安全起见,不对,准确的说,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娱乐起见,自然是不可能的喽!弟弟见我不给,那可得了,便对我发起了攻击,糟糕,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要上映啦!爸爸见我们吵得不亦乐乎,马上当起了维护世界和平者。爸爸拿出一个特大烟火,放在门口点燃了引线。不一会儿,随着一声闷响,天空中便出现了五光十色的烟花,看见天空之中这美丽的烟花我和弟弟便不吵啦。在这么多的烟花之中我却一个也叫不上名儿来,于是爸爸便给我们当起了解说员:“看呐,那个晶晶亮的,撒的满天都是的就是‘满天星’啦!再看,这个像飘下来似的,还五彩缤纷的,就是‘降落伞’,快看,这是‘天女散花’一个个星火撒下来,可不就是花瓣吗?喏,这个快速的,像火箭一样划下来的就是‘许愿流星’还有还有……”对啊,这烟花不仅好看,名字也好听呢!哈哈,这回可长见识了,认识了这么多的烟花。
“过年啦,过年啦。新的一年又了来啦!”随着弟弟的一声欢呼,我们才意识到我又长大一岁啦。瞧,弟弟正为新的一年的来临唱欢迎歌跳欢迎舞呢:“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看呀,弟弟手舞足蹈的,让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跳了起来。爸爸妈妈见我们跳的这么开心,似乎也心痒痒了呢,便也跟着来了。爷爷奶奶看我们跳的如此幸福,嘴巴笑得合都合不拢啦。我们一家人就这么快乐的跳啊,唱啊,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