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籍作文
1我与书籍
书籍,对我来说,是爱,是梦,是追求。书籍是我的心之所属。14年的轻风华雪中,我拥有着书籍徜徉在灵魂的芬芳中。
因为书籍,我爱上了余秋雨的文字。他的沧桑,他的理性思想沉淀在纸上,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轻轻地诉说着华丽与纯朴。他的文字很有韵味,读他的书就像读李杜的诗,字字珠玑,却又是最真实的流露于他心间的原本。无雕琢之迹,实有雕琢之美。他的《文化苦旅》、他的《山居笔记》,无不留给我无限的遐想与痴痴的梦呓。那是一种敦厚雄劲的精神力量。
因为书籍,我爱上了鲁迅的文字。他的笔似乎比刻刀还要锋利,在那个黑暗的吃人的社会中,鲜明地刻出一个是非分明的鲁迅形象。他对现实、对历史作出无情的抨击,从不手下留情,却又合情合理。他的文字,正如他脸部的轮廓,线条分明,有棱、有角。他的文字是不苟言笑的。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锐利的目光穿透层层迷障,精准无比的洞穿了社会现实,挖掘出社会腐化的根本,古人曾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但事实上,鲁迅手中的笔比战场上军人的军刀还要尖利,他的存在无异于一员虎将。他的《呐喊》,他的《彷徨》,令人刹那间从感性的艺术思想转化为理性的现实理论,令人清醒,如当头棒喝。
因为书籍,我爱上了冰心的文字。她俨然是一位和蔼的老者,无时无刻不带着微笑。她的文字是柔和的,是朴实的。似乎就在面前,有一位老奶奶以其丰富的阅历为你讲述着故事,扯着家常。她的生命穿越了一个世纪,他文字的影响力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写文字就是写心情,她在无意识中已悄然把她的思想移植到读者的心中,她的《繁星.春水》,她的《小橘灯》就是在讲述一个柔弱的灵魂。
因为书籍,我爱上了戴望舒,爱上了他的《雨巷》;因为书籍,我爱上了席慕容,爱上了塞万提斯,爱上了他的《堂吉诃德》;因为书籍,我爱上了川瑞康成,爱上了他的《雪国》……
在与书籍的故事中,我完成了一个成长……
2我与书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只有读书,才能使人进步。只有在书中,才能寻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喜欢看书,除了从家人的口中学习知识外,书就是我的一名“无声老师”,小小的书架上已经摆满了上百本书籍,都是我有事没事老往书城里跑后买回来的。书籍——无声老师,总是能慢慢地把我带入知识的课堂,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飞翔。只要我翻开一本书,就能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使我无法自拔,我总是想一口气看完,但转头一看,时间已经悄然流逝。
我曾经和“鲁宾逊”一起去航海冒险,和大自然作斗争,跟着他一起打猎,一起种麦子,一起度过整整二十八年;我跟着“哈利波特”一起跟坏人作斗争,一起享受童年的乐趣,享受魔术世界的神奇。我总是能跟着书中的主人公一起开心,一起难过。“书是知识的源泉。”我渴望知识,更渴望读书。书籍能将我带到各种千奇百怪的世界。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书籍,不断地获取知识,才能有所成就。
一个人的品行,修养都是从阅读书籍中慢慢养成的。让我们一起读书吧,书籍能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
3我与书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着说着,书便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了我密不可分的朋友。
要说我与书的故事,可谓是一波三折啊!
五六岁的我十分的“喜欢”书,我崇拜武侠小说,自己磕磕绊绊的读了下来,就跟书比起武来,结果书被我大败而归,一下扔进了垃圾桶。
要说我真正喜欢上书籍,还得从三年级说起,那时家里没有电脑,电视的频道也翻来覆去,不耐烦了。我躺在床上,摸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便翻了起来,慢慢的,我从一秒钟翻一页,到了一分钟翻一页,最后深深地被他吸引了,保尔·柯察金紧紧牵动着我的心,周围似乎什么什么都是书中的情景,我不由自主地在书中跟着主人公一起游历。突然,一颗炸弹在我身旁炸开,我一下子被炸醒了,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你怎么能躺在床上看书呢,你眼睛还想不想要了。”说着,便一把把我抓起来,“要看做着看。”我还没有从梦幻走出来,便使劲的点头。待妈妈走了之后,我又开始做起“功课”来。一个寒假,便把整本书的营养汲取的差不多了,我不得不随手一扔,继续寻找可供给我营养的物质。
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了,家中的书橱上满是书,鲁迅的,老舍的,毛泽东的,还有很多很多。只是那书虫的标志“眼镜片”还没带上,谁说戴眼镜的就是文化人,我不戴眼镜不也是满腹诗书吗?
就这样,书伴我走过了五六个春秋,还要继续伴我走过更多的春秋,他给予了我知识,给予了我能力,给予了我很多很多。
书是人类的朋友,我已经找到他了,你呢?
4我与书籍共成长
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力量的源泉。它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陪伴我度过了童年美好时光。当我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就捧着书教我认识书上的图片。上了幼儿园,老师常常给我们讲书上美妙的童话故事。
从书中我认识了美丽漂亮的白雪公主、顽皮淘气的匹诺曹、还有聪明勇敢的孙悟空……书,像一块有魔力的磁铁深深吸引了我。进入小学,我愈发喜爱书籍。我的书橱里摆满了各类书籍。《一千零一问》、《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集》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满足童话故事,我开始痴迷于各类文学著作,《西游记》、《三国演义》、《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等,每当读到一本好书,我便爱不释手,就像久旱的土地迎来甘霖。
书就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是它给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我从五岁开始学习手风琴。随着功课的增多,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好几次想打退堂鼓。一次,在一本《名人名言录》上看到“有志者事竟成”这样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是啊,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周同第坚信“外国人办到的事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
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只有远大而坚定志向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我把“有志者事竟成”六个字工工整整地抄在日记本上,并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从此,抓紧分秒时间练琴,多少个夜晚,放弃了精彩的电视节目。为了拉好每一个音符,我的指尖不知磨掉了几层皮。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琴技提高很快,去年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小B级考试。我爱书,因为一本好书在我寂寞时能帮我驱走孤独;在我烦恼时能给我带来快乐;它更会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传输渊博的知识。在我眼中,书是教育家,它能使人明辨是非;书是艺术家,它能陶冶情操;书是文学家,它能带我走进文学宫殿;书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永远的伙伴,我与书籍共成长。
5我与书籍有个约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奇妙感觉。
我妈是我和书的“月下老人”,自从她给我和书牵上了“红线”以后,我就离不开书了。
有一次,我随手拿了一本《百科全书》就钻进了厕所。在里面,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全然忘记了所有的一切,进入了书的世界。时间好似一匹欢快的小马驹,在不知不觉中把书看完了。这时我才记起是在上厕所。刚站起身,一股钻心的麻痒顷刻间传遍全身,每走一步就好像在经受世上最难受的酷刑。这一次,看书虽然让我尝到了“苦头”,但并没有影响到我对书的热爱,反而让我对书有了一种独特又深厚的情愫。无论什么也不能让我和书分开。
在诸位“无声老师”——书的教导下,我改变了许多。回忆起在一年级时的我成绩差得掉渣,可在众书的熏陶下,我的成绩如云霄飞车一般飞速提高。从前的我,语言表达能力差劲,性格也内向,可自从博览群书以后,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是“话篓子”,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反正一句话,书的益处,一言难尽。
一本好书,它有深不可测的秘密;一本好书,它有浩瀚无边的知识;一本好书,就如同在与伟人面对面交谈。同学们,让我们在书中去探索求知、感受它的其乐无穷吧!
6我与书籍共行成长之路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题记
书伴着我坦然走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书籍,将一个一无所知的小女孩,变作现在的小小“知识分子”。阅读之路,风光无限,朝前方望去,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
妈妈说我好像与书有缘。小时候,趁爸爸不在家,我总会装模作样用胖胖的小手一把抓起他的老花眼镜,笨拙地戴上,之后缓缓捧起字典和爸爸的工程书,茫然地看着书本上的一个个“方块”。妈妈说,那是字啊。用不同的字可以组成优美的文章。那时的我每天只有看着夜幕渐渐织上天空,听着妈妈讲着一个又一个奇妙的故事,才能进入梦乡。
大了一些,不再去钟情于幼稚的童话。只要有空,我就站在哥哥的书桌旁,听着他诵读着一首首优美的古诗。哥哥说,这古诗词还挺难学的,尤其是初中以后的文言文。于是,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注音古诗给我,它便成了我的最爱。那时,最美的画面应该就是一家人手牵手,漫步在湖畔,吟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或是把手放在背后托着,学着古人在屋子里来回渡步,诵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现在想起来,那些场景,仍是那么动人。
时光荏苒,被父母牵着,背着个大书包的我脸上写满了问号,只知道要去一个叫“学校”的地方。哥哥说,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有许多和你一样大的小伙伴,还有更多的书籍。我兴奋无比,眼看着学校的轮廓渐渐清晰,我挣脱父母紧紧抓住的双手,向学校跑去。我成了班级“小书架”的常客,沉醉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海洋里,贪婪地汲取书籍的营养。同学们总说,如果书架旁只剩一个人,那还是我。
书籍就成了梦的开始,成长之路的一段绚丽的风景。《爱丽丝梦游仙境》让我流连在奇妙的王国里;《水浒传》令我为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勇气所钦佩;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黛玉的《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在书的道路上,风景独特美丽。我随着考古人员深入金字塔探秘;与恺撒一起回顾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和唐宗宋祖一道了解古代中国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同样喜欢现代中国文学。朱自清的柔美,鲁迅的犀利,老舍的豪放,令我着迷……
书籍,丰满了我的羽翼。与书籍共行成长之路,不仅让我的生命更加多彩,更让我领略到了文学的真谛。坚持一种信念,永远与书为伴,在成长之路上走下去!
7我与书籍共步
语出毛泽东:没有书籍的人家,如同没有主人。——题记
万卷诗书喜欲狂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仿佛世界上只有我和故事里的人物相欢而坐。
有时候,搞笑的故事情节让我开怀大笑,心头涌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快感!
就这样,书不就帮了我一把么?把握从疲劳的魔鬼手中夺回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书中愁人无愁也
“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书里也不例外,遇到伤感的字眼,自己也会情不自禁的大哭一场。就如看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心里不由得凄苦起来,仿佛身处寒冬腊月的地域内。又提到李隐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更激起我那无奈的情绪了,但倾盆大雨而我学会了面对失败,逃避者只能被淘汰,恐惧者只能更懦弱,只有正视者,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也不是书送给我的礼物吗么?
书教学者景生情
春天在苍烟渺渺中伸腰,夏天在香樟的绿中膨胀,秋天再洛叶的孤独中摇摆,冬天在雪花的凝结中蔓延。
这都是写景物风采的吧!如果能仔细观擦,其实身边就是一道很美的风景,与写景的书相融恰,提高审美观,难道这不是益处吗?
俄国风察洛夫曾说过:“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使思想的无穷发展”,人的道德难道又不是从书一点一点地储蓄起来的?
她虽然没有牡丹的高贵,没有桂花的飘逸,没有玫瑰的艳丽,梅花的高洁,茉莉的可人,她让我们的思想得到了熏陶和升华——这就是书籍。
8我与书籍共舞
尘世的喧嚣一点一点地腐蚀着人们的心灵,接连不断的小长假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平静或许是现在最欲求而不得的。
想象一下吧!如若眼前是一间远离世俗的书屋,里面陈设着一张古色古香的书桌,桌上正放着一杯冒着浓浓热气的龙井茶,此时你又坐在那张看似古板而又久远的太师椅上,捧着一本年代久远的古书,闻着那香味,却不知是书香,还是茶香。此刻你的心或许应该比那杯中的水还要平静。
但这种温馨浓郁的感觉,恐怕就只能从想象中去体验了。也许,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电脑屏幕前的那种闲暇、安逸,习惯了在机器面前去适应机器。当然,确实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快捷,也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但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之外,我们难道不应该去寻求一丝平静和安闲吗?那种只能从书中而并非在电脑屏幕前获得的感觉。
读书可以让你有一种脱俗的感觉,让你的心纯净的没有一丝杂念。当你读《三国演义》时,读出的是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感受惊险壮烈的战争场面,领略英雄的足智多谋,慷慨大义,每当读到情节激烈处,你也会拍案叫绝,或者是暗暗着急,甚至当看到情节感伤处,你也会挥然泪下,此时的你仿佛就是情节中的一员,面临着生灵涂炭,国破家亡,不禁心中透过淡淡悲凉。
而当你读《红楼梦》时,则读出的是一个古代大家族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此刻你或许是会心一笑,或许是黯然失色,而当你的泪珠顺着你的脸慢慢落下,凝成一缕缕心灵的震撼流进心田时,你才知道那才是你最真实的感受。
读书,慢慢去品味。一个人的经历,一个时代的背景,正如一面面心灵的镜子,找出一个最真实的你。此时的你不再拥有电脑前的急躁不安,而是觉得心静的像那一池清水,尽管有一丝丝的波纹。
但,或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只能是回忆或者是想象了,忙于在电脑前的你,是否还愿意在闲暇时刻,捧起那尘封多年的旧书,拂去那层厚厚的尘埃,翻开那一张张黄的发霉的书页,再次洗涤你的内心,感受那似乎拥有过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