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启示作文400字
1蝉的启示
大家都知道有一种昆虫,叫做蝉的。
夏日里,它们经常披着灰黑色的礼服,在树枝上开它们的演唱会。它们总是在树上快乐的鸣唱,无视一切。而夏天过去,它们却消失的的无影无踪------
你如果想,蝉儿们一夏天都在唱歌,渴了就吸食树的汁液,累了就趴着树叶上睡上一觉。似乎什么也不用付出。即使秋天来了,它们也就死掉了,也是值得的。你如果那样想,那可就大大的冤枉了蝉。
蝉最早出现在夏至。手指粗的幼虫会从地下爬出,然后找到一棵适合它生存的植物,最后蜕皮,变成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事实上很不容易。
刚从卵里爬出来的幼虫十分危险。它们首先在地下打一个洞,然后这位身穿披甲的绅士便会钻了进去。这一去修行可是时间不短,它们要四五年后才能重见天日。漫长的等待、蜕变只能换来一个月的歌唱,他们的快乐来的如此不容易!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它们追求歌唱的快乐!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经过奋斗而得来的,不要妄想不劳而获。看似唾手可得的东西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没有努力的过程,即便侥幸拥有暂时的成功,也体会不到那种追求的快乐!真正的成功,不是结果,而是在过程里!
2蝉的启示
蝉,生存于南方,而我则在北方生活,所以,从小长到现在,我从未见过蝉,更别说听蝉叫。而今日,偶然从《新周报》上读到一篇名为《一鸣17年》的文章。讲的是每一只蝉,从卵里出来之后,要在地下生存17年,17年后,它们会爬到地面上,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会鸣叫的蝉。我对昆虫学并没有多少了解,此说是否正确,便不得而知了。但它的寓意必定是正确的,那便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古今中外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譬如人人皆知的发明家爱迪生,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便是发明了电灯。可他为了找到最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失败了上万次,才找到了钨丝。
司马迁,是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文学巨匠。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创作了着名的记传体文学巨着《史记》。为了完成它,他耗费了自己后半生的全部精力,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
成功,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努力,才能得到的,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言。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改进才可能成功。
3蝉的启示
夏天,我在家门前的桃树上发现一大群蝉,叫个不停,吵死了!不过,一旦有汽车开地,它们就会闭嘴了。
那个夏天,我真忍不住去抓了几只蝉回来,想好好观察一下它们发声的原因。那几天,我天天盯着他们。用烂叶喂它们,可不到三天就死了。于是,我又抓了几只蝉,用草喂它们,它们果然没有死!养了好几天,一直观察不到什么明堂呀?
于是我把一只蝉的双翼折断,把它身子切开,才发现:在蝉的体内有一层膜,这就是蝉发声的关键。
我由此想到了长笛上的一层发声膜,一向里吹气,发生膜就颤动起来,发出了声音,经过我们的音符变化,才吹出了美妙的歌曲。而蝉也是如此:靠风吹到蝉翼,传到蝉腹内的膜上,膜振动起来,发出声音,根据风的大小,改变着蝉声音的大小。
我还发现,蝉是一种害虫,因为它吃了我喂的烂叶就会死,吃了我喂的草的嫩芽就活了下来,所以它们是专吃植物小苗的可恶虫子。
蝉给我的启示真大呀!
4蝉的启示
今天,我有幸从头到尾看了蝉的蜕皮过程。我把它放到纱窗上,只见它趴在窗户上一动不动,偶尔晃晃身子,突然,它的身子比原来大了一倍,而且尾巴卷了起来,背一伸一弯,肚子一收一回,接着它背上裂开了一道小缝,头壳也裂开了一道小缝,它用力一顶,小缝就裂大了一些,忽然,它尾巴缩小了,也不动了,光剩下背在努力一拱一拱,它的背越来越大了,露出了它背上的彩色斑纹与它背上特有的弓形,在它的背拱地如小馒头一样时,却停住不拱了,我怕它脱不出来,就想帮忙,噢!原来它在脱头,它的前背不停地一伸一弯,一会就把头脱出来了,紧接着是脱腿,呦!你瞧!它脱腿的样子多想一个渔翁在拉渔网呀!
只见它头和背一伸一直,前腿一会就脱出来了,这时它的身子是吊着的,仿佛在倒挂金钟呢!突然它像跳水运动员一样,来了个向前翻,用前腿抓住蜕掉的壳,再爬上去把翅膀晾好,脱皮成功了!蝉蜕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