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回到原点高中作文

时间: 12-23 栏目:话题作文

1回到原点

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题记

从原点出发

我们从落地起,欲望就充斥在脑子里。对物质的、对精神的,我们贪心地渴望更多。连父母也希望我们得到的更多,无论是名还是利。在我们疯狂地追逐名利的时候,你会奇怪地发现周围不是鄙夷的目光,而是赞许的声音。“志向远大,一定会成为有为之人!”“这孩子真不是普通人!”得到了认同,我们就更疯狂地去追逐了。疯狂到可以忽略人性,泯灭良心,哪怕是苟且之事也会厚着脸皮去做。所谓的有为是指买官?是指搜刮民脂民膏?是指外表光鲜亮丽背地里放荡不堪?孩提的我们虽然有着各种欲望,但起码我们是纯净的,受到社会泥潭的污染,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却实是少之又少。

回到原点

这个世界终究不是我们的归宿,我们来到这里,迟早也是要离开这里,回到原点。于是乎,在离开原点的路上做的那些事是为了什么?名利皆为浮云,你是带不走的。在人生路上走的这一遭,也算是白走了,因为没有怀着感恩之心回报养育过我们的这个世界,而是不断地污染她,这跟把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的父母吊起来打有什么实质区别?落花且知化为春泥更护花,我们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又是带着什么回到原点?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谋始;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步泽履,君子以辨民安志;艮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我们没办法决定自己的出生时间,没办法选择在什么家庭降生,没权选择自己的父母。也许我们所在的起点离终点比别人远,也许注定在这个马拉松比赛中我们没办法获胜,但是胜利真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是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什么,我们的价值是否在这个世界有所体现?我们的存在是否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幸福的,这就够了!无所谓职业,无所谓背景,回报社会就是有为。作为清洁工,我能把城市变得更干净,更美丽,我就是优秀的城市美化师;作为建筑工,我能用心地建起一砖一瓦,为我的客户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为城市的现代化努力着,我就是成功的建筑工程师;作为官员,我能无私地对待工作,能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能以为人民的幸福为责任而努力工作的,我就是伟大的公仆。作为老师,我能以为国家输送人才为己任一丝不苟地教育学生,我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努力,我就是完美的人类雕塑师……

我不能完美地从原点出发,但是我能毫无遗憾地回到原点,这就够了。在绕着圆圈走的这一生,我令世界的阳光多了、令人们的笑容多了、让世界向理想国度靠近了,哪怕只是一点点,我就没有白走这一遭。我就是顺利地完成了这完美的人生,带着笑容回到原点。

2回到原点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3回到原点

物皆有其源然人皆有其本。天地之始,源于混沌的大气之中,相互融合创生,人类历史的开始,源于人性之思,对于对社会的探索与追求。人性本善,为人之原点。

遥望古人之高尚之士,高风亮节,不媚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片丹心明亮后世。苏东坡凌虚御风,赏山间之乐,纵然知人生短暂,生活波折,也高歌当酒,不念俗名。五柳居士幽居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心能看透世俗之间,追求人间质朴,孟子舍生取义,不为利而苟活,不为名而生存,此人性之大善也。回到原点,不媚尘俗,反返璞归真,坚守人心之美。亦能怡然自得,活得自在。

故观知今世,随社会在发展,价值观也在变。当人性之本,善良本性,却从未在世界消亡过。比尔。。盖茨,巴菲特将财产捐赠社会,建立慈善基金。中国慈善家陈光标,中国的慈善家,每当世界有大灾难发生,他都积极响应为灾民捐赠物资。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为基金不辞辛劳的为基金奔波。他们深知,资金取之于社会必要用于社会。回到原点,时将物质更好的利用,让物质更好的造福于大众,让大众更好的得到利益。

财富取之于民便要让民众获得更好的利益。然而,多少商家为了减少成本,增高自己的利润额,把群众安全当把戏。中国近几年来的思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3聚氰胺”漂白银耳到塑化剂,试问,民众如何能安居乐业?如何能不再为食品安全问题担忧、回到原点,不仅需要开发更多的绿色食品,更需要监管部门以群众利益出发,从人民群众的路线想问题。而不是对曝光的问题遮遮掩掩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的糊弄群众。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快节奏生活,科技化的意识形态让整个世界繁华却从满危机。

不错,人类发展了社会变化了,很多的封建礼教我们需要摒弃,很多与社会脱节的事物也早该丢弃。但我们不能为了一时之利一时只需而把最本质的到得底线也付之一炬。

坚守人性之本,相信性本善。回到原点,才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前行和上升的基础。

4回到原点

他还可以回到原点吗?——题记

山,蜿蜒盘旋着,远远地伸展向天的边沿。一如他那颗缚着枷锁的心,遥不可及。

那天,他站在山脚下,望着重重围绕的大山。

即使,一幕青山,也阻隔不了他那颗遗落在了山的那头,久久挣扎着的心。

多少个日日夜夜里,他奋力地攀爬着,坚硬的石子路烙下了一个又一个深厚的履印。

直到有一天,不经意间,他回过了头,望到原点。

在那里,有一群与他同龄的孩童,他们开心地玩耍着。

于是,他的心开始动摇了。

站在半山腰徘徊着,徘徊着——

最终,他不慎,跌倒了。他开始害怕着,迷惘着。

这时,乡亲们急急赶来扶起了他,给他上药,喂他米粥。孩童们也给他粗制的小玩具,与他玩乐。

在彼此的悉心相处中,他诉说了他的梦想。他们雀跃着,给予他支持,做他成功的后盾。

——

终于,两千多个日子里的那天,一张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他的手上。

临别前,村长带着全村的父老乡亲们,来到村口欢送他。伙伴们也站成一排,眼睛里嵌着泪水,凝视着他。

终于,有一个人忍不住走上前来,嚅嘘着唇问他:“你,还会回来吗?”一如一粒石子投入水里,他的心似乎荡开了千层的波浪,久久地,久久地,荡漾着。

回来吗?不,不,我才不要回来呢。他苦苦奋斗了那么久,为的就是走出大山,看尽外面的纷繁大千。

最后,他还是走了,在乡亲们期盼的目光中,狼狈地逃似地走了。

从那以后,他来到了一座繁荣的大都市里。他换上了西装,脚上蹬着亮锃锃的皮鞋,手上,脖子上套着闪晃晃的金饰品。他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官,一边手环娇妻,一边享受着下属的阿谀奉承,又极尽一切的收刮财富。

他也忘了,忘了,他是山里走出的娃呀!

直至多少年后的一天。一群警察闯进了他豪华的居室,给他套上了银晃晃的手铐,他的生活完全变了样,妻子离他而去,谄媚的下属也群鸟四散。

在昏暗的牢房中,举目无亲的他,孤单着。他终日苦苦思索着,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却落得这样一个众叛亲离的结局?

难道,一切就这样回到原点了吗?

原点?原点?

是的,他忆起了,忆起了离别时伙伴问的那一句话:

你,还会回来吗?

呵呵,他内心苦笑着,他还可以回到原点了吗?

5回到原点

花开,花落;潮涨,潮退……

春秋交替,冬夏往复。大自然的轮回使人惊叹!不因为别的,只因它懂得回到原点,从零开始。

失败与成功,无时不刻不在我们的生命中穿梭着,它在任何时候都会是人生的主旋律。

李开复为何频频“跳槽”?世界级大企业微软、苹果公司、谷歌为何留不住这匹野马?面对成功,他毫不像他人一样沾沾自喜。在他眼里,自己在成功之后就要重新启程,以便迎接下一场的成功。

面对成功,他能像捡到贝壳一样处之泰然,注定了他能在商海中乘风破浪,绝处逢生,收获非凡的喜悦。

陶潜年轻时积极入仕,一心报国。可是官场上的屡屡挫折和无尽的黑暗,让这出来乍到的他几乎崩溃。如今的陶潜连自己能在官场中保身都未可知,更别谈曾经的豪情壮志。面对着官场的腐败,陶潜回天乏力,拨不开仕途的乌云,撩不清官场的浑浊。面对着这令他心碎的官场,他选择了回到原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失败,他能像拂去蛛丝一样安之若素,注定了他能够在田园中找回自我,返朴归真,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田园派诗风。

如今生活在城市高节奏生活之中的人,不也追求亲近自然,返朴归真?以前的人们,因家境窘迫不得不穿破了洞的裤子,如今有些人为了追求时髦却特意在裤子上剪几个洞,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另类的“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复续王权;回到原点,朱熹回到民间走进白鹿洞书院着成经典;回到原点,李时珍回到山中寻找一草一木着成医学绝唱……

人生光辉无限,能否一颗不漏地捡起,就看你有没有回到原点,从零开始。

回到原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6回到原点

小时候迷恋游乐园的摩天轮,热衷那种把一切事物尽收眼底的满足感,回到原点停下时不免心中感慨万千。

细细回想,万事万物在兜兜转转了几个轮回后,也逃脱不了回到原点的宿命。再璀璨的明星,也有黯淡的时刻。轰轰烈烈过后,定是“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的淡然。

能够收获鲜花和掌声的英雄不胜枚举,而能够在荣耀过后保持平常心的名人更该受到褒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受到世界认可,其着作在书店几近售罄之后,还能安然守住心中那抔净土,回到原点,依旧过着无异的生活,实属不易。而“亚洲飞人”刘翔与跨栏的告吻,昭示着其告别辉煌的过去,回归生活的决心。

人生之路依旧铺展着,年少的时候,像飞蛾,愿意用一生的使命去换取短暂的惊心动魄;时过境迁,愈发欣赏沿着一定轨迹静谧飞翔的候鸟,颠簸辗转之后回归故土,回到原点,享受熟悉的温暖。

高处的视野开阔,便有人挤破脑袋地想要爬到至高点,到了,享受聚光灯打在脸上的成就感,却还是会在深夜一个人的时候难眠。什么都拥有了,却还是怀念最初平凡的小日子,粗茶淡饭比山珍海味更美味,简朴的衣服藏不住金子的光辉,返璞归真,褪去那层华丽的外壳,内在的果实依旧美好。

骤然醒悟,原点不是意味着不思进取,也不是停步不前的消极与悲观,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开始。

高三的复习是紧张的,要把高中生涯甚至是整个学习生涯的知识点都掌握起来,着实考验我们的记忆力以及耐力。再次回到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知识点上,再花上大把的时间去记忆。这便是回到原点的过程,回到原点找最初的记忆,提高自身水平,达到质的飞跃。

摩天轮还在游乐园那一角兀自地转动,承载着众人的希冀与心愿,一遍遍从最低处升起,再落下,回到原点,再升起。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摩天轮的外表虽然不再光鲜,却收获了数万次的眺望。

我只愿像摩天轮那样,无悔地走过一个个冬夏,在一次次回到原点与上升的过程中收获我的专属人生。

7回到原点

由陌生人到相识,再回到最熟悉的“陌生人”,中间经历了多少曲折,多少刻骨铭心,但却敌不过原点的磁力,最终我们友谊的终点就是原点。

--题记

与你相识,是一种缘分,是上天给予我最美好的高中入学礼物。

成为同桌,是我们友谊的开始。你的自信,你的勇敢,还有你的坚强与积极向上的美丽心态,像磁石一般强烈地吸引着我向你靠近。

我们成了高中的最好的朋友,令别人羡慕甚至妒忌的好。

我还记得,我们一起笑,大笑,仰天狂笑,不理会别人的奇异目光,因为我们说过:“走自己的路,留下最美的笑声让别人嫉妒去吧!”

我还记得,我们一起哭,默默地哭,微笑着流下每一滴眼泪。眼泪嘀嗒嘀嗒地掉,我们相互为对方狠狠地擦掉泪水,再一边吃劲辣的东西,一边又在那几乎把肺都咳出来了,而我们的心情却已暴雨转晴了,因为我们说过:“暴雨过后要让彩虹出现!”

在遇见你以前,我觉得誓言一种很虚假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的;在遇见你以后,我变了,我坚信,世界上存在着永恒不变的诺言。

我们曾向苍穹许下诺言;不管是否世界末日将至,不管沧海是否会变成桑田,只要我们的友谊不变就好!

可是现实打了我一巴掌,指着伤口不让我忘记我曾经的天真幻想带来的下场。

变了,一切都变了!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你不再积极向上,你不再是那个我当初认识的那个阳光活泼的女孩。那些曾经在你身上光芒四射的闪光点,曾经让我钦佩甚至自惭形秽的闪光点,我再也找不着了。

我恨那网络小说!是它把你吸了进去!是它让你如此沉沦!

从你掉进那深渊以后,我们就不再狂笑,不再笑着掉眼泪,不再面对面地聊心事!我们的友情一天比一天淡,我尝试着挽救,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却得不到你的回应。或许真的是“一个巴掌打不响”,在这场与网络小说斗争的战役中,我输了我们的友谊!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恨那网络小说,多恨自己!恨那网络小说让你堕落,恨我自己拉不住你让你越掉越深!萦绕在我脑海的是无奈,怨恨,还有那曾为你落下的而你却不曾发现的一滴滴泪水!或许这一切你都不知道吧,你又怎么会知道呢,在你眼中哪里还有我的身影。

……

兜兜转转的一年,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可惜我们不能走到最后,我们都输给了网络小说,输了这份友谊。

以陌生人为原点,我们相识了;以陌生人为终点,我们结束了。在原点与终点之间,你教会了我的是微笑与坚强。我只能默默地祝福你在另一个原点重新变回那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女孩!

8回到原点

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结束,航船绕世界一个硕大的圆,最终回到了原点。这次伟大的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它同样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切的探险终要归于平静,兜兜转转,生命终会归其本源,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是自然规律。观一叶而知天下秋,难道知道的仅此而已?不,落木萧萧,经历了四季的变换,经受住了电闪雷鸣的恐吓,抵挡住狂风暴雨的侵袭,享受过和风细雨的滋润……叶早已褪去了稚嫩的外表,被时光与自然磨练成为沉稳大气端庄的一片,叶早已获得了他所求的一切,在次年秋季到来时便毫无留恋地落下,落到那枝干粗壮的树木的根部,回到生命的原点。叶不留恋,只因早已品尽苦乐,生命的厚度已经足够,不再去死守树冠上的风光,它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回到原点,为下一年的绿荫如盖奉献一分。不仅是叶,自然界的万物都难以躲避“回到原点”的结局,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造物主在创造万物的同时便也定下了这个不成文的规定,他让我们一齐从起点出发奔向世界的各处,但又最终将每个人安置到起点。他允许我们有个性地奋斗闯荡,却又强制我们皆归一处。这原点,是我们生命的宗源,进进出出的人数是有限的,前面的人回到了原点,后代才又有机会接过交接棒开始一次全新的旅程。回到原点是自然规律,只有回到原点生命才能繁衍生息。

自然规律的严密与有效不容质疑,在默默遵循回到原点这一原则的同时,喜刨根究底的人可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回到原点呢?”

回到原点让我们明得失。开创“贞观之治”的唐代明主李世民曾言:“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他说的“史”是历代王朝的正史,对应到我们每一个寻常人身上便是“原点”。万不可小瞧了这原点的作用,在生命的伊始,我们同原点一样,是纯净无暇的一片。在一生的冲刷染色过后,我们成为了世界的调色盘,大多数人被杂乱的颜色弄花了衣裳以至于不堪入目,只有几少数人能保持白衣的大体洁净,而全然无污者则绝迹无疑。但奇怪的是,我们自己独身并不能意识到污浊或光鲜,我们需要一个标准的“比色卡”,那便是“原点”。一生的起伏跌宕,终换来一次回归,于是我们又看到了原点,比照着那个依旧纯净无暇的原点,我们这才能恍然大悟,几十年的沉浮于世,使得自己富足有余,却永远地夺走了曾经常驻于心的纯净,时光飞逝,也夺走那份单纯于无邪,留给我们一副老练沧桑的脸,面对如初的原点。我们终于清楚得看清了一生的得失,胜负也终有结果。所有人都失去了出发时的面容,游历了一生,身子回到了原点,可事实上心却早已迷途。

回归之旅让糊涂一世的我们终于看清了自己的面目,也只有在回到原点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认识了自己,才真正为这一生画上了或圆或缺的句号。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里的“始”和“终”当然不是自然的强制而是主观的意愿,受强迫而最终回到原点,终究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内心的指引,生命需要一个精彩的结局。那么,回到原点,便是不可替代的结束语。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