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这是有我的世界作文

时间: 06-13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行步匆匆,车水马龙,我们共处在现实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但是你是否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宁静的世界?诗书画印里便有属于我的世界。

你还没找到属于你的世界?别着急,我也是今年才与它相逢的——笔墨丹青。

身边学习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画的朋友着实太少。名师难遇,我忽而萌生了自学的念头。只需在一个不太烦躁的时间:清晨、上午、下午或晩上,我喜欢有一点阳光,翻开现代画家编的浅显易懂的教材,铺开宣纸,学着书上告墨、运笔。

“画了半天,你的荷花真不像荷花!”妈妈不解地看我的拙画。

我也学得不像。且以乐己志嘛!

为什么又要“像”呢?多看了一些写意画,我越发地感到它们“像”了。“像”什么呢?纵观大师,齐白石画的不是灵动的虾,而是虾的灵动;徐悲鸿画的不是俊美的马,而是马的俊美……想到这些,我忍不住一拳擂在《荠子园画谱》的封面上。

“你又在想什么?画这些怪画都画得这么激动!”妈妈被近乎痴狂的我吓到了。

这里的确有属于我的世界!

“诗书画印”自古以来都是一家,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精于“印”的人越来越少了。曾教我西洋画的老师如是说。

我本来对精细的手工就很感兴趣,在老师的鼓舞下,我又自学篆刻,竟也无师自通。“嗞嗞”伴着小小刻刀在一方小石上的滑动,白色的粉尘飞到了窗外的阳光中,反面篆字渐渐清晰,时间飞快溜走。当我完工抬起头,阳光已变成了橘黄色,与纸上的红色印字相映成趣。又不禁感叹:简陋轻刀书朱字,痴狂小生忘白驹。这里真有属于我的世界啊!

“你这孩子,毛笔大楷还没练好,就用刀刻篆字了,真够奇特的!”妈妈说。

一日我与一位书法很棒的朋友去画材店,老板见我很认真地挑选印章石,她说:“小朋友,这么小就会刻章,不错哟!”随后又补充一句,“刻着玩的吧!”

出了店门,朋友称道:“你被表扬了,多好!”

我看着她的眼睛,问:“你在书法中有属于你的世界吗?”

她感到奇怪。“什么意思?大概有吧,你看我还是得过不少奖!对了,下周A地有办油画展,一起去吧,那些画画得会很像真的吧!”

街道上各形各色的人在或紧或慢地走着,有的双眉紧皱,有的满面喜色。你们、你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吗?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快乐,为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余,忙乱的心灵能够得到与其有缘事物的安抚。

篇二: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它静静地蜷缩在卧室的一角,夕阳照到它那乌黑锃亮的躯体上,反射出柔和的光。那里有我的世界——钢琴的世界。

五岁时,我与钢琴初遇。琴房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乐器。我却第一眼就看到了它,它沉默地隐藏在一排吉他后。也许是它的内敛吸引了我。我朝着钢琴走去,那时的我还没有钢琴高。我笨拙地爬上琴凳,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抚摸着这个大玩具。黑白分明的琴键闪着灵动而不失优雅的光华。

那一抚摸,开启了我与钢琴的缘分。

年幼的我曾幻想我可以身着演出服坐在琴凳上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但乏味的练习曲把工束缚在钢琴面前。那黑色绅士有一段时间对我来说竟像位语言冗长的布道牧师。我甚至产生了放弃的想法。但信念的长鞭总在驱使我坚持下去。

四年的基础练习后,我终于能随心地弹奏自己喜欢的乐曲。

四年打下的牢固基础让我可以很轻松地奏出一首难度较高的乐曲。我最喜欢李斯特的《爱之梦》。夜曲的体裁为整首曲子奠定了恬静柔和的基调,穿插入右手的和弦,第一乐章仿佛山间丛林掩映下的流动的清泉,中间颤音的切入将我带入一个高昂的境界,我仿佛看到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正对着他喜爱的姑娘求婚,正急切地等着姑娘的回答。末尾,一连串的音阶又将我带回开始的深情婉约,降A大调的主旋律恰到好处地将诗融入音乐中,传达出梦幻一般的爱意。诗融合乐,乐诠释了诗。每每演奏终了。我都会细细品一番。我就在音乐中,体会着李斯特的情感。

我在钢琴的世界里徘徊徜徉,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呼吸着钢琴的木质气息,轻嗅着乐谱油墨的味道,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篇三: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曾几何时,天真的我们都沉醉于他人的欢乐中,却不知发自内心深处的欢乐会是如此刻骨铭心。

曾几何时,懵懂的我们都留恋于他人的世界前,却不懂那些自己用黑白的米线勾勒出的空间会是一道亮丽的世界线。

以前的我们很天真,以前的我们很懵懂。以前的我们总是站在他人五彩斑斓的世界前慨叹别人所拥有;以前的我们总是站在他人的欢乐前羡慕别人的快乐。然而,我们总是在不可避免的长大。无数次的成长告诉我们:活在他人的世界里,自己便会永远停滞不前。日子总是接踵而至,太阳每天都会跃出海平面,阳光总会不厌其烦的穿透无法模拟的空间,一切不会因我们而有所改变。经历了无数次的成长的我们明白:自己创造的世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空间,哪怕微小的像一粒尘埃,它也会是最美的!

因此,用双手搭起一片蓝天,单调的黑白勾勒出的世界也会别有韵味。何必追求红红绿绿的华美,清新唯美的线条也是我的一片世界。何必留恋于他人的世界,自己创造的最美。用白色描绘出海平面,用黑色勾勒出天空的轮廓,用黑白交错圆阳光的梦想,为自己插上一双翅膀去飞翔。

当太阳跃出海平面,阳光穿透无法模拟的空间来照亮我的世界,漫漫人生路便有了我走过的痕迹,世界便留下了我成长过的足迹——一个黑白的小空间。单调的小空间也需要用双手去编织,用梦想去勾勒,单调的小空间也是曾经努力过的见证,它与那些华美的世界是等值的——因为它们同是努力的结晶……

斑驳的石板桥落下的碎碎阳光,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或许我们曾经踏过的路上会有无数个世界线,然而那个我曾经勾勒出的小世界也会是其中的一份子,或许也会有人驻足于前慨叹!因此,再单调的世界也是一道亮丽的世界线!

当太阳再次跃出海平面,阳光再次穿透无法模拟的空间,我们整理行装,背起行囊,自信的扬帆起航,对着阳光给自己一个smile:“这里有我的世界,世界这边独好!”

篇四:这里有我的世界

在人类眼中,他们所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世界。而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着许多个小世界,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空间,把情感寄托于一件事物上。比如说,孩子们的世界是童趣的,大人们的世界是沉重的,那么,我的世界就是神秘的。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透明的窗户玻璃射进卧室里。窄小的卧室仿佛一瞬间散满了灿灿发光的金粉,如同变成了金色的梦幻海洋。阳光射中的物体散发着淡淡的荧光。窗外,鸟儿的婉转的叫声,掩盖了一切不和谐的声音,这叫声还像就是人间最美的音律。事物的倒影在慢慢地挪移,阳光轻轻悄悄地走了。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一刻,能让人忘乎所以,忘了所有,也忘了自己,这,是我的世界。平淡而又温暖。

夕阳西下,天空的云彩已被太阳照得通红,在四面八方环绕着。火烧云更加衬托了太阳的光芒。是那样的炙热与豪放。当太阳将自己搁置在西方的一抹地平线上时,所有的一切都仿佛静止了一般,好似只有自己能挪动。伸出手,凝视着,太阳在这一天中的最后一抹光芒。它仿佛穿透了这双手的缝隙,像丝带紧紧缠绕这双手。当觉察它要随风隐没的时候。伸出手遮挽时,才发现,一切都已消失了……

这,也是我的世界。美丽而又空虚。

夜幕无声无息地遮盖了天空。漆黑的幕布衬托得闪闪的星星是如此得与众不同。在星辰与月的作用下,原本漆黑的夜空变成了深深的幽蓝色。显得幽静。月光撒向大地,银色的气息在空气中扩散,月的光芒与它本身是圣洁与高雅的,仰望星空,那些星辰在人们的眼中是那样的美丽,但每一颗星星只能闪耀少许的时间,也许在下一秒就会消失。虽然很近,但又遥不可及……

这,是我的世界。安详却在希望中渗透着绝望!

我的世界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篇五: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三尺阳台,几个花盆,几缕阳光,十几点绿色……构成了属于我的世界。

属于我的这个世界里的主角当然是那十几点绿色。而那十几点绿色当然来自于那几个花盆。那几个花盆当然摆在阳台正中央的位置,因为这样那红色花盆里生长着的十几点绿色才能充分享受阳光。那十几点绿色不是别的,正是我种在花盆里的已经有七八厘米高的黄瓜苗。

清晨,当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花盆里的黄瓜苗身上的时候,也必然会洒在给它浇水的一个少年身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我仿佛听到了黄瓜苗生长的声音……

黄昏,当晚霞的余晖把阳台点染地金碧辉煌的时候,也一定会把自己灿烂的霞光披在那个蹲在花盆旁边,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黄瓜苗生长的少年身上……

那个给黄瓜苗浇水,观察黄瓜苗生长的少年无疑就是我。

日复一日,我陶醉在属于我的这个世界里。

阳台依旧,花盆依旧,阳光也依旧。但是,变化着的是我心爱的黄瓜苗。哦,不对,昔日的黄瓜苗已经长出了藤蔓,已经有一尺多长了,准确地说应该叫黄瓜秧了。我精心地在每个花盆里插上了两三根手指头粗细,一米多高的竹竿,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黄瓜秧领上竹竿,生怕它们在“新家”呆不惯,我还用布条把它们绑在了竹竿上。

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我都会来到这个属于我的世界,沐浴在阳光和晚霞的余晖里,谛听着黄瓜秧生长的声音……

黄瓜秧长出了细细的黄黄的触须,触须紧紧地抓住了竹竿,然后,蛇一样顺着竹竿蜿蜒向上,向上……

黄瓜秧开花了。开始,早晨那黄豆粒般大小的花蕾还如渴睡人的眼,欲开还闭。到了黄昏,那花蕾已经灿然开放了。

终于,绿色藤蔓的枝桠间长出了一个个小小的黄瓜崽,黄瓜崽披着一身绿色的绒毛,如同保护它的铠甲一般。黄瓜崽一天天长大。终于,长成了半尺来长的美丽的黄瓜。

于是,在属于我的世界里,我见证了生命的生长,也收获了属于我的那份果实!

篇六: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诗是什么?是冬日里的一堆篝火,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抑或是人世间最美妙的颂歌?

对我而言,诗就是春天里的花朵。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身在其中,其乐无穷。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给我美感与享受。从小我便在妈妈的引导下读唐诗背宋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学会画画之前,我先在诗里领略了图画的美妙意境,尽管很多时候,我对诗的内涵不甚理解,但在这咿咿呀呀的吟诵之中,我感受到了诗的韵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想,一个诗人一定也是一个杰出的画家,提笔之前,心中已有一幅美轮美奂的画了。而我们后人能够读到这样意境唯美的诗句,实在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滋润我心,给我以美的熏陶与启迪。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令我震撼与感动。有人说诗是世上最美的文体,我却认为,诗是最简单却也是最深沉的艺术。诗的美不在于华丽的词藻,也不在于其创造的曼妙意境,而在于心灵的碰撞,在于文字之外诗意之中的东西。“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初次读到顾城这句诗时,我沉默了许久,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是痛苦和绝望中的希望,是对于沉重生命的超脱。这种震撼与感动一再地冲击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愈加清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样悲壮的千古绝唱,怎能不让人在心碎中也为之心醉呢?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让我思索与感悟。诗歌,从历史流传到现在,每一首都充满了智慧。“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的心已经飞过”,这是我最喜欢的泰戈尔的诗句。短短的一行诗,却是作者多年经历与感情的沉淀。诗是作者精心酿制的美酒,有耐心的读者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领略到诗的真谛。“我在走,是风的旨意;我停下,因为风已息。”诗如风,拂面而来,清新淡雅。诗更如清泉,流过我心,看似无痕迹,却滋润着这一片柔软,洗涤着来自尘世的繁芜。

诗里有属于我的世界,给我以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