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浪费的作文
“我”来自乡村农场,几经辗转,我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美味分别出现各种档次的餐桌上,从寻常百姓家到五星级大饭店,那些肆无忌惮的人群总是浪费着“我的弟兄们”。
每逢亲朋好友聚会,求人办事请客吃饭,作为三秦之人,总喜欢点我的兄弟“蘸水面”来吃。点吧点吧,人们大不咧咧地说着,貌似很豪爽,可碍于面子,谁知道那哥们心里有多难受。他们只顾着自己的面子钦点“我们”,却不知道“我们”内心的感受。
“我们”是多么希望被人们完完全全地吃掉,而不是一直静静地呆在那里直至腐烂坏掉。能为人们带去能量和营养是我们无尚的光荣和幸运。
现在,听说国家已经倡导全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而且北京一家民间团体还发起了“光盘”行动。不管走到哪里,要求大家都能够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有“兄弟”告诉我说,人们常常把它带回家后不是吃掉它,而是把它放在冰箱里,可能一连几天不闻不问甚至忘记了。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固定的观念,那就是把我们“放在冰箱里是不会坏掉的”。人们宁愿看见我们就这样一直被冷冻着,也不愿意及时去“吃”我们。其实,长时间贮存在冰箱里,我们一样会变质的。唉,别让“我们”失望,请及时吃掉“我们”吧。
你们可曾知道,“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吗?我是农民在秋末时节种的,等到来年的六月,才是我们成熟的时候。你们在收割的时候很高兴,却在用餐时肆意浪费,不懂节约。现在国家的经济水平确实提高了,而人们的道德素质却滑坡了。对我的浪费现象更严重了。
你只看到“我”在成长,却没看到“我”的忧愁,你鼓励“我”赶快成长,“我”嘲笑你浅薄无知,你有你的目标,我有我的梦想,我是小麦,我只为节约粮食者代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题记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又一次成为时下的新话题。据统计,中国现在一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三个国家一年的口粮,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反映出了“中国式浪费”的可怕。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子的国度,历来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恳求他人为自己办事或者答谢有恩于自己的贵人时,往往在饭店请客,在这重场合,往往都要讲排场,特意用经济实力来表示所谓的真挚和诚意。不管什么意图,总之尽情地发挥着,表演着。豪华的饭店,丰盛的餐桌,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宾客之间,觥筹交错,尽量点更多的菜,尽量迟到最后让菜能剩下来,这样才能显出自己什么都吃过;当我们去饭店吃饭时,多点昂贵的菜肴,然后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总要显示出自己很有钱的样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式浪费”。现在的餐饮浪费已不再是原来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变成了故意浪费。因为这样,可以显示出自己是多么的有钱,多么的奢侈。可是当我们在炫富、炫奢侈时,却很少有人考虑有多少孩子还在挨饿?有多少孩子还在为自己没有着落的下一顿饭在发愁?就拿我们学生来说,国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为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去珍惜,用鸡蛋来“练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据调查,全球每年有1。28亿人死于贫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个儿童被饿死。可能就是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在国外,参加聚会,去饭店吃饭时,吃完盘中的食物是对厨师的赞赏,是对食物的肯定。而在中国,吃饭盘中食物是一种卑贱,被人看不起的行为。难道只是因为国籍的不同,人们的思想就有如此大的差异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应当从身做起——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如果吃不了,那我们就“兜着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水的行为多了,同学们浪费水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地球妈妈哭了。
有一次,我和同学结伴而行去饮水间饮水,意想不到的一幕就发生在我眼前:有一位低年级的小男孩,他拿着一个杯子,在我们平时喝水的水龙头下清洗杯子,而且还笑眯眯地对我说:“大姐姐,我聪明吧,可以不用到卫生间去洗杯子啦!”看着哗啦啦的水就这么白白地浪费了,我严肃地对小男孩说:“小弟弟,你这种行为是不对的,饮水间里的水是让我们喝的,而不是用来清洗杯子的,而且你洗完杯子还不及时关掉水龙头,水就这样被你浪费了。我们人类是需要水资源的,如果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小男孩好像明白了我的话,低着头对我说:“大姐姐,我知道错了,对不起,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每一滴水,还要督促其他人节约用水。”我高兴地说:“知错能改,你还是个好孩子!”他便笑嘻嘻地跑开了。
接着我们来到卫生间,刚刚走到门口,差点被地上的一滩水给滑到了。然后就听到清洁卫生的阿姨生气的声音:“同学们,你们不要再浪费水了,没有水,怎么冲马桶呢,没有水,这里会变成什么样,难道你们不知道么?”被批评过后,她们涨红了脸,其中一位女孩不好意思地对阿姨说:“阿姨,对不起,以后我们不再浪费水了,请你原谅我们吧!”清洁工阿姨听到她们的道歉,和蔼地说:“好孩子,知错能改就好,希望你们谨记在心,水是生命的源泉,从小事做起,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
水是我们人类最珍贵的资源,节约水资源,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我们从现在开始,要节约每一滴水。
在21世纪,中国大大小小的官有成千上万,但真正对党,对中国忠心的又有几个?“铺张浪费”是中华名族自古以来不提倡的作风,大家提倡“清廉为荣,腐败为耻”。可是在我们的身边,铺张浪费的人又何指一个?从六零年饿过来的人吃馍馍下意识地用捧捧起来,生怕馍坨坨掉渣渣对不起肚子。周总理生前最注重勤俭,一件睡衣,邓妈妈戴着老花镜补丁上面追补丁,看的人鼻子直酸到心疼。尚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铺张浪费可耻,人人得而诛之。
就拿去年的大年夜来说吧,每个饭店都推出了一系列的套餐。可那名字听起来怪怪地,叫什么“鸡年鸿运”、“招财进宝”、“岁岁平安”等。你知不知道这些套餐价格可不斐,一套起码八千八百八十八,有的一万甚至是一万以上。可就有某些虚荣心强的人,为了图个吉利,让人家知道自己是个大款,就大摆宴席,而且不是一桌一摆。一摆起码就是两、三桌,这样一来,自己的钱花出去了,可别人菜没吃多少,可那些人还会心疼自己花出去的冤枉钱吗?
可是,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就不一样了。他和他的同龄人一样,年年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但是在1943年12月26日,毛泽东50岁生日。在中国,50岁生日可谓大寿,延安城内有人准备为毛泽东搞个庆典,但毛泽东严辞拒绝。因此,毛泽东的50寿辰就在战火硝烟中悄悄地度过了。1953年12月26日,毛泽东60岁生辰。这是花甲之寿,中国人自古至今均极为重视,毛泽东也看重这一转变,因为自花甲往后,他就可以称老人家了。但是,毛泽东只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自个儿庆贺一番。毛泽东不是不想热热闹闹地过生日,他也是中国人,当然也很重视这一节日,但他觉得自己是领袖,不能在生日这件事上带头搞庆典。因为在他看来,国穷民困之际大吃大喝无疑是伤天害理,而且中国人重视生日送礼,如果党内盛行此风,也会败坏党风、政风。因此,从延安时期起,毛泽东便公开反对搞生日庆典活动。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庆贺生日不会使人长寿,因此并无必要庆贺。”在党内,他多次告诫党员、干部:不要搞生日宴会、不准收受礼品、不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毛泽东这么说了,不仅是要求别人,更是要求自己。因此,他一贯反对人们为他祝寿。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婚礼,据说婚宴有五十桌,可只来了三百多个人,按每桌十人算,只需要300÷10=30桌,则多准备了50—30=20桌,若一桌400元,400×20=8000元,只婚宴就浪费了8000元。还有新娘出场时的花房,真花和假花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可真花要比假花贵三倍,假花做的花房租金只要200元,而真花做的花房要200×3=600元。而且也就用一下,真花也就开一时,倒不如用假花永远都那么美丽。
如果你觉得这就叫铺张浪费,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比起这一家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据新闻所说,一位省级的官员把女儿的婚礼安排在当省最豪华的会所里,会所布满了鲜花,灯也是用花包起来的,地上铺着紫色的地毯。整个会所像公主的城堡一样。婚宴有一百多桌,桌子上摆的都是“皇上”才吃得起的,当时也就去了700人,700÷10=70桌,100—70=30桌,那一桌山珍海味一定下不了2000元,2000×30=60000元。记者赶到时,正好看到服务员收盘子,每一桌的菜都没怎么动。
中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如果每个省都有一个铺张浪费的官员,那么将浪费60000×34=2040000元,把那204万放到助学基金会上,将帮助多少上不起学的孩子。与其浪费了204万元,不如用204万元帮中国培养一些人才。所以从今天开始杜绝铺张浪费。
民以食为天,为了粮食,人类曾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为了粮食,农民们冒着酷暑在田间辛苦劳作;为了粮食的得来不易,诗人们曾一遍又一遍的吟出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示世人的诗句,粮食生长不易,而人们耕种更是不容易。粮食是生命之源,是力量之源,更是富国之关键。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全国的头等大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为什么人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曾出现过战争和天灾,所以人们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浪费,还有就是和现在的教育有关,现在的父母也不曾告诉孩子粮食的生长是多么的不易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排场,古代的皇帝一餐就100多道菜,现在虽然人们一餐没有这么的菜,但是一餐4个还是很平常的。在现在这个时代社交还是蛮多的,婚宴,丧礼,都在酒店办,仅一家中小型饭店每天就倒掉剩饭剩菜就达百斤,所以饭店就成了浪费粮食的重灾区,由此可见,在粮食已经不是问题的今天,又出了一个新问题—浪费。浪费已经成了面子和过得好的代名词了,浪费随处可见。
自助餐更是浪费的重灾区,一些自私的人们,认为自己花钱就应该享受,所以吃不完,也会要,因为他们觉得我交钱了吃不吃是我的事,谁也管不着,如果没有这些自私的人们的想法和做法,相信粮食的浪费可能会好一些吧。其实,我国就尚有2000万贫困人口还没解决温饱问题呢;在地球上还有8亿多人还在挨饿呢,每年饿死的至少有2000万呢,看到这些数字,我们又怎么忍心浪费粮食呢?假如我们把这些浪费的粮食送给那些挨饿的人吃,他们一定会很珍惜的。如果我们可以减少浪费,那么全球每天就会少饿死几个人了。古人说过暴殄天物,不得寿天。意思是说上天赐给我们的宝物,如果浪费的话,是不会长寿的。所以适度节制,杜绝浪费,由你我做起。
在美展书法比赛作品送件的前一晚,我被爸爸痛骂了一顿,因为我做了爸爸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浪费宣纸。
那阵子,我正准备书法比赛作品的送件,写书法时常常心浮气躁,不是写错字,就是出现败笔,怎么写都写不好。写错了的宣纸就一把揉掉,藏在冰箱后面。我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揉掉很多五十六格大的宣纸。
有一天,奶奶要拿菜,碰巧看到了冰箱后一堆纸,拉出来一看,竟然是我没写完的宣纸,有的还有半张完全空白,有的甚至才写一行。奶奶把宣纸一一抽出来叠成一堆。爸爸从山上回来知道这件事,气得像一座快爆发的火山。爸爸责问我:“你知道这张纸的价值吗?你知道这要制作这么大一张纸,要砍掉多少树吗?”
书法老师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也问我:“纸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没有善待它,随便抛弃它,还把它揉得皱皱的,它以后还会跟我们当朋友吗?”
我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不对,我想对纸说:“纸对不起。我练习书法的时候,你总是默默陪伴着我;我参加比赛时,你也一直帮助我,让我能有好成绩。我以后如果写不好,不会再把你揉掉了,我会把你折好,要练字时,拿出来把空白的部分写完,绝不会再浪费。请接受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