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记忆的读后感
南京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小时候,我对南京大屠杀只知其名,不知其意,直到阅读了《血火记忆》这本书。这本书围绕“南京大屠杀”讲述了当年日军的暴行,描述了约翰。拉贝主席、辛德贝格和卡尔。京特对南京难民无私的救………
20XX年12月,侵华日军向南京发起了猛烈进攻,10日下午,少将旅长易安华率军奋勇抵抗,最终不幸牺牲;12日佛晓,朱赤将军来到危险的前沿阵地,他的对手是谷寿夫师团,战斗持续到10点多钟,由于朱赤将军身负重伤,终因体力不支,牺牲在雨花台;12日傍晚,由于日军援兵到来,萧岭将军接到上级撤退命令,13日午后,日军对渡江军民展开攻击,萧岭率领部队与日军展开肉博战,终因弹尽力竭,牺牲于长江边。高志航、刘粹刚等在空中与日军战机展开空战,最后油箱、水箱被击中,导致坠机身亡……看到这些英雄的英勇事迹后,一股悲壮之气油然而生。
日军攻进南京城后,松井石根下令对南京城进行“扫荡”,日军开始施行大规模屠杀、强奸、抢劫、纵火等暴行,肆意掠夺、凌辱这座美以丽的城市,残暴的日军甚至以杀人的方式来比赛、取乐,日军在南京城扫荡时,进行了20多起大规模集体屠杀,日军将6万多名被俘军人和平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然后浇上汽油纵火焚烧,最后把残余尸体投入滚滚长江之中,最后只有9人死里逃生。看到这里,怎能不对侵略者无比憎恨?!
令人感动的是,约翰。拉贝先生从德国来到南京,在他的故居里,收容了200多名难民,在他的院子里搭起了难民营。由于日军知道他是德国人,所以不敢来骚扰,就这样终于保护了200多名难民。在日军强行闯入江南水泥厂时,丹麦人辛德贝格和德国人卡尔。京特一道,救助了2万名中国难民。我们汉口路小学也曾经是一个难民收容所。
最终,那些对南京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战争罪犯也得到了审判!
《血火记忆》这本书让我们永远牢记那段历史,也让“和平”能成为全人类的渴望!
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他也是我们江苏省的省会,曾经是中国政府的所在地。从20XX年12月13日开始,在六周的时间内日军对南京人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使曾今这座美丽的城市遭受了空前劫难。
在中国守军与日军的保卫战中,因为实力相差巨大,中国守军最后失守,但战士们的英勇抵抗。朱赤将军、萧山令将军等猛将与指挥官奋力抵抗,尽管都已牺牲,但给敌人留下了害怕与胆战。当日军攻入城中,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他们十分疯狂,这样的暴行持续了一百多天。在日本侵略者没日没夜疯狂的大屠杀后,南京这座曾今和平繁华的大都市,变成了一座惨不忍睹、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
这其中,安全区的西方人士与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的人们不断救助难民,直到暴行结束了。而八年后的20XX年,远东国际大审判的法槌声与法官威严的判决声使日本侵略者送上了绞刑架。这其中,中国的法官、检察官们不断的责问、判决侵略者们。直到这一刻,所有人才拍手叫好。最后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国际友人的帮助,如拉贝的无私救助;如魏特琳冒死记录真实事件;如威尔逊医生帮助病人的感人故事。此外,书中还写了审判日本战犯及一些日本人的悔恨和其它国家的祝福等内容。
现在,有些日本右翼分子仍然在否认侵略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约翰·拉贝日记成了反击右翼言论最有力的武器。他和他的同伴们在南京大屠杀中奋力保护了20多万中国难民。面对残暴的日军,拉贝自己都处在危险的境地,但是他丝毫不惧强权,为了进入安全区难民的生命安全而奔走,而斗争。在他留下的日记中真实地记录下了日军的暴行和他与日军周旋的过程。
读完《血火记忆》,我不禁为死去的同胞感到悲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南京人民的可怕遭遇感到痛心,为日军残暴的罪行感到愤怒,为拉贝的无私救助感到欣慰,为叶在增敲响正义法槌感到高兴,为东史郎的忏悔感到谅解。我真心希望世界充满和平、友爱,不要再有硝烟的战争了。
这本不太厚的《血火记忆》,我拿在手里却觉得沉甸甸的。我足足看了3个多小时。虽然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听爷爷说起20XX年,日本侵略中国,攻占南京时所犯下的罪行。可当我看到了具体的文字记录。悲愤和沉痛还是充斥着我的大脑。曾经美丽,宁静的南京城被 日军攻破后,变得千苍百孔,惨不忍睹。到处是难民们凄惨的尖叫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仿佛在对我们哭诉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我身临其境般目睹这场空前绝后的大屠杀。心中情不自禁掀起阵阵悲愤。那是一场中华民族的浩劫,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一直到20XX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却从没低过头。直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仍不承认他们的罪行。但我们却不能忘,也不敢忘。对于今天的国家公祭日,唤醒的不仅是记忆,也是良知。而这些悲惨记忆的后面,却是我们中国人宁死不屈,誓死护城的英雄事迹。我们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都是有我们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当年惨烈阴霾,如今终得和平温暖。
“呜呜...”10点整,南京城的上空响起了悲愤,沉痛的警报声。短短的一分钟,却震撼着我的心灵。历史需要证据,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不能丢失,更是不应该空缺一页。
我站在电视机前,听着悠远鸣笛声,心中默默哀念!这时电视上想起习大大铿锵有力的声音:“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20XX年7月7日,日本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后,攻向南京,南京人的军队装备差,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
20XX年12月13日南京的大门让日军打开了,从攻占南京开始后的六个星期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总数达30万人以上。在全城抢劫纵火,大肆破坏。浩劫之后,南京城有三分之一建筑物被损害,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南京这座曾经和平繁荣,名闻遐迩的大都市,变成了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马吉牧师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影像,为世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证据。
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马吉牧师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影像,为世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证据。际委员会总干事费区目睹日军在南京地区的暴行,将马吉牧师拍摄的记录日军暴行的胶片偷运到上海柯达公司,制作并带到美国各地放映,并在美国《读者文摘》上揭露日军违反国际战争法的暴行:“日本人从我们的宿营地抓人时,把手上有老茧和剃光头的,都当作当兵的证据,认为务必判以死刑。他们想要枪杀谁,就把谁拉出去。”
我现在是小学生,而我不应该记住仇恨,要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让世界没有战争,为实现中华名族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学习,要知道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都是少先队员,我们要好好学习,使国家更富强。
在今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学校老师给我们下发了《血火记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一书,通过学习我对南京这座城市和这段悲痛的历史有了较深的了解,明白和平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
南京,历史悠久,有着6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近2500年的建城史和约45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自20XX年12月13日始,日军在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使南京这座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难。
为了铭记历史,20XX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朱赤血洒雨花台》,在南京保卫战中,素有“南京南大门”之称的雨花台,成为中日两军的重要战场之一。
20XX年12月12日拂晓,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旅长朱赤离开指挥所,来到弹片呼啸的前沿阵地。日军以绝对优势的火力和兵力,分三路向雨花台中国守军阵地发起攻击。一时间,雨花台阵地浓烟四起、火光冲天。
读到这里,我心生疑惑,中国军队还能坚持下去吗?接着往下读,事实否定了我的想法。在激战中,由于连续作战,雨花台中国守军伤亡惨重,日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扑来,朱赤果断命令士兵把几十箱手榴弹的盖子全部打开,将导火索串连起来一起点燃,将冲到阵地前沿的日军炸得血肉横飞。
战斗持续到上午10点多钟,朱赤身上多处受伤,其中有一枚弹片击中了他的腹部,朱赤咬紧牙关,用子弹带绑紧伤口继续战斗,终因体力不支牺牲在雨花台。20XX年6月中国政府追赠朱赤为陆军中将。
读到这里,我为中国将士而骄傲,为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而骄傲!中国军队在南京保卫战中表现得十分英勇,虽然南京城在一星期内就失陷了,中国军队损失重大,但很多将士在历史上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如朱赤,还有萧山令、高致嵩等等。以及南京城内的一些西方人士,为保护平民免遭战火而成立了安全区。
读完《血火记忆》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南京的悲剧,也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的浩劫。历史承载着过去,历史警示着未来。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历史真相,铭记历史教训,更好地建设和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