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以早为题的作文

时间: 11-12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早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那么真的是因为时候不早了,所以你便要过早的从我人生中退出?

我还记得某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寻你,你在阳台,于那纷繁的花海中对我轻笑。这个片段一直定格在脑海中,以至于学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时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你这个“他”可是身高八尺的大汉呢!却不知为什么你被那些娇羞的花簇拥着,看起来都不觉得突兀。

你还记得那年除夕,你和我的约定吗?你们单位组织的出游,使你迟迟不能归来。于话筒之中,我们约定好了,我一定等着你回来,绝对不能睡着。却在次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看见你又朝我笑。我怪你没叫我。你无奈地笑着:“打都打过了,你不醒,我有什么办法。”一面又塞给我一把大白兔。你走后,他们都不让我吃糖了。说是糖令我发胖。可是他们不知,你给的糖,几乎甜了我的童年。

五年级的那年,也是很早,早到天边只漏出一丝光来。我迷迷糊糊地被大人们推醒,一路牵着,走过无人的街头,走过长长的马路,走到雪白的大楼。谁都没料到的事。大家都认为太早了,太早了,总该再一起过个年啊!

我茫然地看着被裹在透明薄膜里的你。面容有些看不清,脖子却是向后仰着的,嘴也是张着的。我不知道在那一刻你是有多么的不甘心啊!不情愿地吐出最后的一口气啊!你的儿子,你的两个女儿,还有我,我们都没在你的身旁呢!

你看你,又是这样,谁都没有通知一声。一大清早的就兀自走了。就在我的睡梦中,走得没了踪影。

以前清晨夹带着一股风便冲进了你家门。看着你案上,新摘的茉烙爆抬头看了眼那樽巨大的观音像带着慈悲的目光,把新摘的花全部倒进你白酒坛子里说是要给你泡酒。吃了几颗你刚从葡萄架上剪来的葡萄。从你的口袋里掘金一般翻找出大白兔,一直到腻得想吐才不吃。这些都没有了。

就似乎一朝一夕间,江山就换了代。没有谁能够使你那盆茉莉开得香盈满室了,那葡萄架不久也拆了,甚至连你住的地方也被拆了重建,如今房屋矗立,再也没有那一片开阔。

最早的那缕霞光,趴在窗前也已经望不见了。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东方已晓,默念君不在。

你是生命浇灌出的一朵花,于岁月处隐去。我期望着,待我离开这个世界,于另一个世界苏醒的时河爆你会在葡萄架下,茉莉花旁,对我笑着道一声早。

那里,永远是晨曦。早风中有着茉莉的芬芳。

篇二:早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的魅力何在?尽在日出之际。

我看了看手中的钟表,现在已是凌晨四点。周围亦是静悄悄的。山脚下的房子像沉睡了的孩子,西角的大江也平静地流淌着。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只是盘坐在北方的山坡上,静静地守候。

“滴答,滴答。”此时时针已经转过了五点,离天亮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周围的花草开始躁动不安,树叶也有点颤抖了;大江也耐不住黑暗的寂寞,也不安静起来;山脚下的小镇也不时传来阵阵鸡鸣,狗吠声在村镇的上空萦绕。我则伸了伸懒腰,朋友也有点困了,等了这么久,还是没有等到。

突然,狂风骤起,草木皆随风晃动。四面钟声,悠长悠长的,传遍了山脚下的村落,震动了江水。“哗啦啦”,江水不止,在黑暗中汹涌着。我连忙唤起我的朋友,因为我们期待的那一刻即将到来。

“看,看,那是什么?”朋友惊呼道。我顺着朋友手指的方向。在那暗暗的东山背后,隐隐约约有光。那光十分的微弱,像是狂风中摇曳的火苗。我定睛守望,我的手拽得很紧。周围的风声更大了,江涛声也大了起来,全在我的耳旁奏起。我看见那光顶着风,顶着黑暗,在不断地壮大起来,宛如一个大力士扛起天来。

说时迟,那时快。在东山黑漆漆的背后,突出一把金色利剑来,悄无声息地在空中比划。顿时,天崩地裂,光芒四射,水也翻滚了,村镇里也不安宁。在山后,窜出一个硕大的火球来。红彤彤的,艳丽的色泽也把天空染成了红色。朵朵的白云也被熊熊烈火所燃烧,把黑色的帷幕烧穿了,敞开一道蓝蓝的天空来。

我惊叹,额上也溢出了汗珠,我的朋友也呆呆地站在那,我们都被这景象所震慑住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是自然的力量吧!我习惯地看了看钟表,已是六点一刻,我们该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时的在思考。今天看到此景,让我想起了伟大革命家们,难道他们不是把自己燃烧来把光留给世人吗?我问我的朋友,他只是一笑。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有着激情与活力,我们要用青春的烈火继续燃烧下去。

篇三:早

深冬,酿雪的天气。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有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香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是什么花香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额,也许这就是书香?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子曰”“诗云”,咿咿呀呀的读书声,街上都能听得到。

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面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朝着行礼的地方。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用的戒尺。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写字。同时记起鲁迅在文章里还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腊梅。

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腊梅花。

迈进后园,腊梅开的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额,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会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在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做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篇四:早

早于顷刻与迟于弹指,利益差之千里。这道理无须总结,世人都心知肚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更说明我们做什么都要早,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益处。

古人遗训——人生如白驹过隙,是电光石火。光阴不甚多,吾辈当以勤自勉。的确,人生短暂,应趁早努力,不应虚耗光阴、醉生梦死。持有书卷,比他人早于窗前勤读,则比他人早日成才,而能抱负早成,那就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比别人在人生的试卷上多答了一道题。不要迟迟不肯动身,以至于活到晚年手持青春白卷而龙钟虚叹。

鲁迅少儿读书时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以提醒自己要时时早事事早。从此他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的奋斗了一生,我们应以鲁迅先生为前车之鉴,做什么事都要早,有时迟于顷刻则前时努力弹指间化为青烟,当年斯科特比阿蒙森晚到南极几何岁月?阿蒙森却芳流千载—千古第一踏至南极中心者,而斯科特呢?抱遗憾而度余生,缺供给而葬雪地,若不是茨威格为他撰写人生,又会有几人得知他的大名。如果当年斯科特比阿蒙森早出发一个月的话兴许今天的英雄就不是阿蒙森了而是斯科特了。所以做什么事都要时时早事事早。

“闻鸡起舞”塑造了一个苦练本领报效国家的祖逖。因为他每天早起苦练才有这般本领。歌德说过:“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开始。”所以我们不仅要每天早起早练更要早立志。一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告诉我们不管什么事早做总是好虽然有时候我们做事是比别人早了一点,但我们不能沉浸在“早了一点”中,别忘了有句谚语不是说“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更提醒我们做事要早做,迟迟不做终将一事无成。有时尔等做事总想等一下再做,然而一拖再拖,拖到最后什么也没做。尔等为何不想越早做越好,最好早到即刻动身呢?

早于顷刻与迟于弹指,利益差之千里。这话不无道理,做什么事都要越早越好,为了在人生的试卷上比别人多答一道题我们就更早动身吧!

篇五:早

早,是一种理念,它源于与“晚”的对比。

追求“早”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意味着抢先,意味着超前,往往还蕴含着一份对时光的珍视,或是盲目的冲动。

而不赶“早”是另一种人生态度,他代表着滞后,常常还寓意沉着与冷静,或是消极的懒散。

人生中应当追求“早”还是不赶“早”?这是个发人思索的问题。

许多人选择追求“早”。

鲁迅先生少年时代在三味书屋上学时便于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我们从他晚年对这件事真实细腻的回忆中,不难看出一个“早”字对他的少年乃至一生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也许正是追求早,正是对时间的珍惜方成就其一代文豪的美名。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先下手为强”……许许多多流传广泛的名言古训都在从正面或是侧面向世人努力地推销追求“早”的态度,许多人也借此登上了人生的巅峰,这就使更多人更加坚信“早”的魔力。

然而,有时早出发却未必能带来早到达,这原因便是在于他们没有做到早储备。参加过爬雪山、徒步沙漠等极限运动的人都明白:若没有做足准备而早早上路,往往终将半途而废。因此,不赶“早”的态度也自有其合理的存在。

朱元璋在天下纷争、群雄并起之际并不是大张旗鼓,像陈友谅等人一般早早登基就位,而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提出“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不急着占先机,不急着早出手,但最终他赢得了天下。

再试想一下,若是李时珍早早地就自己所知来编写医书,而不是花费十数载光阴亲自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以身试药,那么《本草纲目》将何以至今仍被人们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得到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

不赶“早”,先等待。这等待不是游手好闲的傻等,而是个不断积聚力量的过程。不急早出发,而先早筹备,可见这不赶“早”是否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早”?

说了这么多,不难感受到“要追求早,还是不赶早”这个问题就同“吃苹果好还是吃梨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选择。

如果你准备充分,那么不妨追求“早”,快人一步;如果你准备不足,那么先请等待,不赶早又何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