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竿舞作文
铃铃!第一节下课铃响了,也是同学们该做大课间时间了,一片肃静的操场不到5分钟就叽叽喳喳的热闹起来。
第一次先跳一分钟的的绳子,然后各个班拿起自己的器材,我们班的在全校最独特,用4根长长的竹竿,两根打横放,两根打竖放,然后2~3个同学按着步骤来跳。这个活动器材也可以锻炼一下身体,看着同学们跳很简单,自己亲自去跳,2下就被柱子卡主在中间,好像自己的脚不是自己的一样,要认真的玩,不然脚不停使唤,一不专心,被绊倒了。一开始玩,我根本不会玩,完了几次后,开始慢慢懂了一些,然后一个轮着一个去跳,班里的同学都玩得很开心,我也玩到疯狂了。
铃铃,第二节上课响了,热闹的操场也变回肃静了。
那婀娜多姿、神采奕奕的舞步,是谁在跳竹竿舞?哈哈,你只要仔细往操场上扔铅球的场地一看,就知道原来是五(2)班的同学在为明天的大课间检查做准备呢--跳竹竿舞。
“嘭嘭锵,嘭嘭锵……”犹如溪水般的声音,潺潺地回想在我们耳边。旁边的树的小草小花,就像是配角,随着声音,在风中有韵律地摇摆着,主角们(指同学们)当然不能被配角击倒了,大家形态不一:女同学们个个昂首挺胸,那轻盈的步伐,在竹竿间一跃而去;男同学生怕竹竿夹着他们的脚,低下头,看那两根互相夹击的竹竿。好不容易跳过了8根竹竿,男生们松了一口气,排到女生后面去了。
还有一个环节是手拉着手的,围成圈跳的。有一些地方是男生与女生互拉的地方,同学都不愿意“奉献”自己的双手。女生也心不甘,情不愿的,勉强拉着男生的衣袖,男生也只能奉陪了。敲竹竿的同学更是无奈了,他们敲地满头大汗,时不时会有同学踩到竹竿,使敲竹竿的同学错乱顺序。
“叮叮咚,叮叮咚……”伴随着优美的铃声,大课间结束了。它让我知道了,竹竿舞不禁是一种体育运动,还是一项娱乐活动呢!
我们大家参观完了地球村里的博物馆之后,陈教官和两位辅导员就拿来两根竹竿,让我们在博物馆的门前跳起了竹竿舞。刘辅导员告诉我们说:“跳竹竿舞有一个口令,那就是:开合,开合,开开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开合……开的时候跳进去,合的时候跳出来,并且不能被两根竹竿夹到,如果被夹到就算输。”刘辅导员一边说着,一边示范了几遍给同学们看,他跳得越来越快,但是最终还是被夹住了。“看谁跳得长、跳得久,还要跳快!”刘辅导员说。
我们大家开始跳了,只见我们男生一跳就被夹住,可是我们一直在喊:“加油,加油,加加加油!”这么还是老被夹住。而女生它她们就截然相反,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跳很久。特别是吴限同学。好像经常跳一样,不管多么快地速度,她都跳地好好的。
轮到我上去跳了,我也跟着节拍跳着,可是突然速度明显加快了去多,我还没反应过来,一只脚就被一下子夹住了,我只好走下台去,心里想:这竹竿舞可真不容易啊!
接下来,我们男生又是大输特输,最后连教官都上来帮我们男生跳了,可还是2比8输给了女生。
我觉得这跳竹竿舞,协调能力要好,我估计我们男生的协调能力会比女生差一些,但我们一定会努力的。虽然这次我们输的很惨,但跳竹竿舞这个游戏还是非常非常好玩有趣的。
校运会开幕式上,每个班都要准备一个节目,陈老师决定让我们学跳竹竿舞。没有竹子怎么办呢?我们选先用绳子来代替竹子。但绳子太软,而且总是要缠住,不过大家跳起来还是乐此不疲。过了几天,终于有一个同学带来了一捆竹子。
刚开始跳,困难真不少。比如:一不留神,就会被竹子绊倒;竹竿合拢时,如果你还没把脚伸出了,竹竿就会像夹子一样,把你的脚夹住。因此,好多人站在竹竿旁如临大敌。我也不例外,一站到竹竿旁,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怦怦地跳。渐渐地,渐渐地,我们跳出节奏来了,也跳得有点像样了。随着竹竿的一开一合,我们的脚一进一出,不会紧张了。
跳竹竿舞还有许多花样,有手拉手跳,还有两个人面对面跳……接着,老师让我们学习一种很难的招式。不仅要跳,还要蹲下、起来。这个招式特别难,如果你节奏跟不上,竹竿就会在你的胯下抬起。为了让我们步调一致,老师将动作分解开来,还编了一个口诀:一、二、三、四、五、跳、蹲、起。这个口诀还真灵!有了它,我们的步调整齐了不少呢!练着练着,大家熟练多了,现在已经跳得有模有样。想起前一阵日子,我必须嘴里喊着口诀才会跳,现在,一听到音乐的节奏,就能轻松自如地跳了起来。一想起陈老师说校运会上会给我们拍照留念,我的劲就更足了!我憧憬着我们在校运会上大显身手,为班级争光!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跳竹竿舞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午第一节课,空气里一片死寂。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只偶尔听见几丝风声。忽然,清脆的响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听!仔细听——那节奏,整齐明快;那旋律,高低变换;那格调,蓬发向上;那笑声,快乐悦耳。你们知道这声音是从哪儿传来的吗?告诉你们吧!这就是从我们的音乐教室传来的!我们正在跳竹竿舞哩!
跳竹竿舞,顾名思义啦!跳竹竿的人要机智灵活,随着音乐开开合合的节奏跳,不被夹到算成功!音乐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一下示范,只见她如小燕子一样,轻巧地“飞”了过去。我们被老师的舞艺所震惊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老师示范完毕后,叫我们来试试。同学们的姿势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被老师“赶鸭子上架”才跳的;有的使用“张牙舞爪”式,跳到了竹竿上就跑;有的使用“活蹦乱跳”式在竹竿上乱跳了起来,就像跳起了“迪斯科”。你再看那位同学急急忙忙上去,不料,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人栽在了竹竿上。哦!肯定使用的是“泰山压顶”式了吧!
快要轮到我了,我紧紧抓着陈可的手,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心想:真是恐怖!怎么跳过去呢?万一像上一个同学,来一个“四脚朝天“怎么办?正当我犹豫不决时,陈可拉着我的手,已经跳了出去!我被陈可这一举动拉得东倒西歪,像一个喝醉酒的醉汉一样。好不容易走出“魔阵”,我真是很投自己了!怎么在那时犹豫不决呢?这时,老师好似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又叫了我们一个口决:一二,合合跳,开开停。听了老师的“秘方”,我一下子也神了!也像一只小燕子一样,轻盈的跳了过去。“一次,两次,三次”我轻轻的数着。每跳过一次,我心里就乐开了花。
喜笑颜开的,是我们的表情;兴高采烈的,是我们的心情。
跳吧!跳吧!跳吧!尽情的跳吧!跳出生命的蓬勃生机,跳出民族的精神风采!
一次上课,体育老师从办公楼里走出来的时候,与往常不一样——带着一大把细细长长的竹竿。我感觉很不可思议——上体育课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大概同学们也这么想吧,所以队伍中间窃窃私语,有一个同学甚至还很夸张地说是老师用来教训我们的。
这时,老师亲自解开了我们的谜底:“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跳竹竿舞。”
啥是竹竿舞?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后来才知道,它是一个有趣的集体运动,学习起来可是有讲究的。
首先,要有人来操作竹竿。如果跳一组的话就需要两个人来操作。跳竹竿的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多个。操作者有一个小小的口号:“开合开开合”。因此,跳舞者的口号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原地进进出”。
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没有掌握好要领,所以一点儿也不尽兴,感觉肢体不协调,腿脚很笨重,也不感觉好玩。
第二次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一脸严肃的告诉我们其他班级的竹竿舞都已经能够好几个同学一起跳了,可是我们班里一个同学跳都没有成功。于是,让我们练习一节课,首先是两个人在一起做搭档。
我与庄子夏一起。
这时,操作竹竿的同学打开了(也就是第一个开)竹竿,我们两个也抬起右脚(向后。原地。也就是我们的“原”),然后关上(也就是第一个“合”),这时我们抬起左脚(也是向后,还是原地,是我们的“地”),这时,操纵竹竿的、坐在地上的同学把竹竿开的大大的,并且贴着放在地上的把竹竿敲两下(就是“开开”),这时候我们两个就这个时间里一起跳进去:先是左脚然后是右脚,当我们又一次先是左脚然后是右脚之后,竹竿就合上了,完成。我们的“原地进进出”非常默契,非常成功。很快,老师“下令”要求三个人。于是,我们又找了一位“战友”。我们在一起感觉没有一点儿障碍,已经很轻松。
很快又成为四个人……
这节体育课似乎过得非常快,下课铃不知不觉地响了。我们也一哄而散。